读古籍用什么语言读最合适?
在唐到宋代的话,尤其是诗词文献,最好用保留入声字的南方方言,否则,普通话只有平上去,是感受不了入声字的促音效果的。你是客家人,客家话裏面平上去入具备,所以客家话朗读会带有韵律感。另外粤语较为接近广韵系统,当然也包涵了一些百越语言,但是声音轻缓菡咏,别有一翻诗味。
而元代以後的文献,包括诗词,一部分文人都已经是只按照古书的韵部,和平仄字表来填写诗词格律,宋元两朝因为外族的问题使得语音变化差异极大。到了清代的时候,地方的语音已经变成了研究和印证唐音宋韵的对象了。高邮王念孙父子,还有从顾炎武的《日知录》上可以知道,他们对“小学”(文字、训诂、音韵)的精通和他们没有放弃方言读音的阅读有关。读书不能不注重文字、音韵、训诂,当然越接近古籍文字形式的方言,甚至是语言都是最有效的。尤其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有讲究微言大义的,有讲究咬文嚼字,审音度字的文体就必须听听方言的声音了。白话文就开放性大一点。
古籍是我国古代几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痕迹。作为中学生,正处于吸收知识的最好时期,有旺盛的精力和极佳的记忆力,在此时去读一读古代的经史典籍,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你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够极大的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比如你能够熟读论语、道德经这些书,那么你对人生的看法就会更成熟。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就会不由记起里面的很多话,在你茫然绝望的时候,这些话就是你最好的支撑,它会伴你渡过你人生的低谷,让你走向成熟。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熟记老子,老子就能伴你一生,我觉得这就是读古籍对中学生最大的好处。
弘扬国学必须从诵读“原典”开始。”
确实,南怀瑾先生曾讲:配合地图,读古人的史书“原典”(而不是当今专家、教授写的通史),可以培养出真正的大政治家。出将入相,博古通今。那就需要我们:1、通古文(会文言文),2、认得繁体字。
我们知道,小朋友们得到知识一般是两个途径:一是直接,一是间接。
直接的途径,一般是通过身傍的师友,得到学习和收益;间接的善知识,多半是书籍。
其中,书籍给人们带来的启迪和能量,有时超过直接从身傍周围人的学习。因为人的周围未必有那么多高人,而古籍中,却多半是高人与你的对话。如果你读得懂古文,那么几千年前,古人的话你都会听得懂,看得明白,就如在他们身傍参加一个极高级的学习讲座,而且那些讲座,是千百年来,经历时间的考验和朝代更替,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精化。
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古籍,是古人流传下来给我们的,而我们的前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爱护自已子孙的先民了,他们极有智慧,而且好记载,好记历史,(有些其他民族的先民,也很有智慧,但是他们不注重历史,也不好记载,所以,只有文化失传)。而且我们的先人,是十分有道德、并且注重道德的。所以,他们传下来的东西,大多是流淌着对子孙后代殷殷期望和厚爱的精华。
而且,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大多是经得历了多少代人的传递,试想,一本时尚杂志,可能会在书柜里放着十年二十年吗,想必不到一个月,就变卖成废纸了。如果一本书能在手里留到自已去逝,并且值得把它传给后人,并且后人在他去逝后,还觉得这本书有保存价值,可以想一想,这本典籍,必然是具备相当价值的,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
所以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如此看来,古人有心流传下来的至宝,你不去挖掘,还有心去阻挡别人去挖掘,阻挡别人从中获得利益,你这还是希望未来的孩子们个个贤达有出息、有所成就吗?大概您只想让孩子们接受“小猫叫,小狗跳”的浅智儿歌,只接受当今电视里那些泡沫剧,接受那些杀、盗、*、妄的启迪,而想把他们挡在智慧之门之外,挡在古圣先贤慈悲教诲的殿堂的门外。如此看来,您想一想,您是想“救救孩子”吗?
再说文言文 我们的文言文,是先人极有智慧的发明,他们让文字记载与平常的语言对话,分开两条腿走路。我们知道,人们说话的语言方式,几十年一变,变来变去,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大概后世一百年,读我们今天的话,会需要考古。
由于文言文是独立的文字记载,所以,如果你读得懂古文(文言文),那么,上至周朝,下至近代,所有的文章,你都可以读懂,都可以从中受益、从中学习。
文言文,这个智慧的发明,在今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附]:南怀瑾先生讲文言文的重要 中国古人了解,语言最多三十年一个变化,因地方不同带来的语言变化也是一种,所以把语言和文字脱开。后人只要花两年的时言,学会了一两千个字,几千年以上的书也能读懂。外文不同了,譬如英文,现在已经一二十万字,还在不断地发展下去。一百多年前的外文古书,现在人已经看不懂了,非要专家研究不可。中国文字不同在这里。
中国文化宝库一把钥匙打开,就是古文。古文、古诗学好了,白话文、白话诗也自然会写得好。
文言文,一个智慧的工具。 [转贴] 因为中国有文言文,所以,几千年前老祖先如孔老夫子的东西,摆在今天的人们面前,人们仍可以看得懂
相比来说,西方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仑等文明,他们的文明就没那么幸运,因为他们的先人没有我们先人如此的智慧,没有发明文言文这样好的一种工具,所以,今天的科学家再去研究他们几千年前的东西,简直是要命,那真是专修那个科目的世界上极少的几个科学家才可以懂得古埃及和古巴比仑人要说些什么。相比来说,我们的《老子》、《吕氏春秋》……摆在面前,一般稍通文言的人,都可以读懂。
如此看来,文言文,他的优势是将一个文明,完整的,原封不动的,很好的传承下来。
并且,因为他的精练,所以文言文里面,还有许多白话文无法替代的韵味和智慧在其中。值得珍惜,值得学习。
读懂文言文是与“先民中的智者”沟通。吸收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智慧的精华。如果能把这把“钥匙”掌握在手,那对于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一定大有裨益。
现在的儿童读经教育正在着手于此,当然他们还要加诵一些英文的经典和心珠算等等。
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书店里遇到了一名古董书店老板。在经过交流之后,他向我介绍了许多精美的古籍书。那些古籍都是两百年前的书,有的甚至还残留着一些历史人物的手迹,用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印制而成,看上去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值得品味。
老板告诉我,当时印制书籍的技术还未那么发达,获得一本书可谓不易。而那些古籍不但代表着历史和文化,更能够给我们提供诸多有益的思考和指引。我虽然读过不少书,但是那些古籍的内容和内涵超出了我以前所了解的范围。
我逐渐领略到书籍中不同的知识和情感,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带给我的愉悦感受。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的文章,让我不断反思生活,了解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技能不足和缺点。同时,我也学会了欣赏书籍,琢磨其中的奥秘,领略书中作者的幽默和思想。我逐渐地认为,书是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品。
在我不断探索之后,我逐渐发现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许多核心价值,比如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对智慧的感悟,对知识的渴求。阅读书籍在我的心灵中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前进方向。
读古籍用什么语言读最合适?
本文2023-10-09 18:26: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