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4收藏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第1张

志怪故事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路途中。晚唐裴_所著传奇中的这一则比较典型:唐文宗开成年间,书生卢涵家住洛阳,有庄园在万安山脚下,此日返回庄园,走了十多里地,看到一片柏林,边上有新房数间。过后,日头行将落山,卢涵上马,见房前有一女子,梳双鬟,有媚态,自称为某将军守坟。卢涵搭讪,女子称家中有好酒,愿赠之。不一会儿,捧古铜酒杯而出,与卢涵共饮,并歌一曲:独持巾栉掩玄关,小帐无人烛影残。今日罗衣今化尽,白杨风起陇头寒。卢涵觉得该歌阴气森森。此时天色已晚。酒喝没了,女子说回屋添酒。卢涵跟在后面,往屋里窥视:见屋梁上悬着一条黑色的大蛇,蛇身垂下,女子持刀正刺,血落杯中,即化为酒。卢涵战栗,仓皇下马,只听那女子在后面慢声轻呼:须留郎君一夜,不得去卢涵当然跑了。他只遇见这一个鬼。所以,跟卢涵比起来,上面要出场的客人公窦不疑就可怜多了,只管他不怕鬼。窦不疑是开唐大将窦轨之孙。窦轨追寻起兵,战功累累,是生性最严酷的将军,作战时,部下若稍显惧怕敌人,即当场被窦轨下令斩首;平常里,部下若少有懒惰,也多受重刑乃至杀害。所以,窦轨的部下见到他后,无不胆战心惊。这种厉害之气遗传到他孙子窦不疑这里,他被以为是胆子最大的人:武德罪人孙窦不疑,为中郎将,告老归家。家在太原,宅于北郭阳曲县。不疑为人勇,有胆力,少而任侠,常结伴十数人,斗鸡走卒,樗蒲一掷数万,皆以意气相期。而太原城西南数里,常有道鬼,身长二丈,每阴雨昏黑后多出,人见之或怖而死。诸少年言曰:能往射道鬼者,与钱五千。余人无言,唯不疑请行,迨昏而往。众曰:此人出城便潜藏,而夜绐我以射,其可信乎盍密随之不疑既至魅所,鬼正出行,不疑逐而射之,鬼被箭走。不疑追之,凡中三矢,鬼自投于岸下,不疑乃还。诸人笑而迎之,谓不疑曰:吾恐子潜而绐我,故密随子,乃知子胆力若此。因授之财,不疑尽以饮焉。明日,往寻所射岸下,得一方相,身则编荆也,其傍仍得三矢,自是道鬼遂亡,不疑亦从此以雄勇闻。及归老,七十余矣,而意气不衰。天宝二年冬十月,不疑往阳曲,从人饮,饮酣欲返,主苦留之。不疑尽令从者皆留,己独乘马,昏后归太原。阳曲去州三舍,不疑驰还。其间则沙场也,狐狸鬼火丛聚,更无居人。其夜,忽见道左右皆为店肆,连延不绝。时月满云薄,不疑怪之。俄而店肆转众,有诸男女,或歌或舞,饮酒作乐,或结伴踏蹄。有童子百余人,围不疑马,踏蹄且歌,马不得行。道有树,不疑折其柯,长且大,以击。歌者走,而不疑得前。又至逆旅,复见二百余人,身长且大,衣服甚盛,来绕不疑,踏蹄歌焉。不疑大怒,又以树柯击之,长人皆失。不疑恐,以所见非常,乃下道驰。将投村野,忽得一处百余家,房屋甚盛,不疑叩门求宿,皆无人应,虽甚叫击,人犹不出。村中有庙,不疑入之,系马于柱,据阶而坐。时朗月,夜未半,有妇人素服靓妆,突门而入,直向不疑再拜。问之,妇人曰:吾见夫婿独居,故此相偶。不疑曰:孰为夫婿妇人曰:公即其人也。不疑知是魅,击之,妇人乃去。厅房内有床,不疑息焉。忽梁间有物,坠于其腹,大如盆盎。不疑殴之,则为犬音。自投床下,化为火人,长二尺余,黑暗照射,入于壁中,因尔不见。不疑又出户,乘马而去,遂得入林木中憩止,天晓不能去。会其家求而得之,已愚且丧魂矣。舁之还,犹说其所见,乃病月余年。,

志怪故事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路途中。晚唐裴_所著传奇中的这一则比较典型:

唐文宗开成年间,书生卢涵家住洛阳,有庄园在万安山脚下,此日返回庄园,走了十多里地,看到一片柏林,边上有新房数间。过后,日头行将落山,卢涵上马,见房前有一女子,梳双鬟,有媚态,自称为某将军守坟。卢涵搭讪,女子称家中有好酒,愿赠之。不一会儿,捧古铜酒杯而出,与卢涵共饮,并歌一曲:独持巾栉掩玄关,小帐无人烛影残。今日罗衣今化尽,白杨风起陇头寒。卢涵觉得该歌阴气森森。此时天色已晚。酒喝没了,女子说回屋添酒。卢涵跟在后面,往屋里窥视:见屋梁上悬着一条黑色的大蛇,蛇身垂下,女子持刀正刺,血落杯中,即化为酒。卢涵战栗,仓皇下马,只听那女子在后面慢声轻呼:须留郎君一夜,不得去

卢涵当然跑了。他只遇见这一个鬼。所以,跟卢涵比起来,上面要出场的客人公窦不疑就可怜多了,只管他不怕鬼。窦不疑是开唐大将窦轨之孙。窦轨追寻起兵,战功累累,是生性最严酷的将军,作战时,部下若稍显惧怕敌人,即当场被窦轨下令斩首;平常里,部下若少有懒惰,也多受重刑乃至杀害。所以,窦轨的部下见到他后,无不胆战心惊。这种厉害之气遗传到他孙子窦不疑这里,他被以为是胆子最大的人:

武德罪人孙窦不疑,为中郎将,告老归家。家在太原,宅于北郭阳曲县。不疑为人勇,有胆力,少而任侠,常结伴十数人,斗鸡走卒,樗蒲一掷数万,皆以意气相期。而太原城西南数里,常有道鬼,身长二丈,每阴雨昏黑后多出,人见之或怖而死。诸少年言曰:能往射道鬼者,与钱五千。余人无言,唯不疑请行,迨昏而往。众曰:此人出城便潜藏,而夜绐我以射,其可信乎盍密随之不疑既至魅所,鬼正出行,不疑逐而射之,鬼被箭走。不疑追之,凡中三矢,鬼自投于岸下,不疑乃还。诸人笑而迎之,谓不疑曰:吾恐子潜而绐我,故密随子,乃知子胆力若此。因授之财,不疑尽以饮焉。明日,往寻所射岸下,得一方相,身则编荆也,其傍仍得三矢,自是道鬼遂亡,不疑亦从此以雄勇闻。及归老,七十余矣,而意气不衰。天宝二年冬十月,不疑往阳曲,从人饮,饮酣欲返,主苦留之。不疑尽令从者皆留,己独乘马,昏后归太原。阳曲去州三舍,不疑驰还。其间则沙场也,狐狸鬼火丛聚,更无居人。其夜,忽见道左右皆为店肆,连延不绝。时月满云薄,不疑怪之。俄而店肆转众,有诸男女,或歌或舞,饮酒作乐,或结伴踏蹄。有童子百余人,围不疑马,踏蹄且歌,马不得行。道有树,不疑折其柯,长且大,以击。歌者走,而不疑得前。又至逆旅,复见二百余人,身长且大,衣服甚盛,来绕不疑,踏蹄歌焉。不疑大怒,又以树柯击之,长人皆失。不疑恐,以所见非常,乃下道驰。将投村野,忽得一处百余家,房屋甚盛,不疑叩门求宿,皆无人应,虽甚叫击,人犹不出。村中有庙,不疑入之,系马于柱,据阶而坐。时朗月,夜未半,有妇人素服靓妆,突门而入,直向不疑再拜。问之,妇人曰:吾见夫婿独居,故此相偶。不疑曰:孰为夫婿妇人曰:公即其人也。不疑知是魅,击之,妇人乃去。厅房内有床,不疑息焉。忽梁间有物,坠于其腹,大如盆盎。不疑殴之,则为犬音。自投床下,化为火人,长二尺余,黑暗照射,入于壁中,因尔不见。不疑又出户,乘马而去,遂得入林木中憩止,天晓不能去。会其家求而得之,已愚且丧魂矣。舁之还,犹说其所见,乃病月余年。

作为开唐罪人,窦轨官位煊赫,做到右卫大将军、洛州都督、_国公,到了其孙窦不疑这里,就差点了。窦不疑七十多岁时告老还乡,在此之前的官职是中郎将,一个低级文官。这是唐玄宗天宝初年的事。窦不疑出借太原后,旧街坊都说,不怕鬼的窦不疑又回来了。他以胆大著称,小时就很著名,那时他性格顽嚣,与人斗鸡走卒,日夜豪赌,一掷千金,全凭少年心气。过后,太原西南数里外,传说有鬼出没,据目击者称:鬼身高二丈,多抉择阴天雨夜显形。行人撞上,多惊慌而死。一次,有人拍下五千钱,说,谁敢夜行射鬼就给他些钱。周围少年无人敢应声,唯窦不疑举手。贵族出生的他,当然不缺钱,玩的就是心跳,他要叫众人见识一下本人的胆量。此日傍晚,窦不疑独行射鬼。众少年聚在身后交头接耳:如果窦不疑出城后潜藏起来,回来告诉咱们他已射鬼,难道就置信他吗不如在其后面悄悄跟随,以看毕竟。窦不疑离开鬼出没的中央,还没站稳,就创造该鬼在前面浅笑,窦不疑顺手一箭,正中鬼身,鬼惊叫一声,带箭疾走。窦不疑紧追不舍,又连射两箭,皆中鬼身。鬼被追得穷途末路,一头扎进河岸下,转天创造,那是一个方相。何为方相周礼中有如下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方相在现代的中是驱鬼之神,其貌狰狞,头上有角,嘴出獠牙,样子比鬼还恐惧。却说如今窦不疑退休回乡,已七十多岁,但意气不减少年时。唐玄宗天宝二年即公元743年冬十月,窦不疑去太原左近的阳曲县。唐朝时的太原在晋阳,后开国,消灭北汉,毁了这座始建于时代的古城。后在阳曲境内新建太原城,即今天的太原。接着说窦不疑,他去阳曲拜访旧友,聚宴畅饮,甚是欢快。及至夜深,窦不疑告辞。客人苦留,说天色已晚,夜路多险,不如住一宿,明早再行。窦不疑大笑:我窦不疑虽已年过七旬,但雄心尤在,何惧夜路!吾少年射鬼,令其无路可逃,大唐天下谁人不知今君以夜路风险为由,令我留宿,堪称笑谈!不如这样,叫我的随从都留下,我本人单马出借太原!客人苦劝不得,只好从命。但他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阳曲离太原不足百里,窦不疑下马后,辞别客人,一个人融入茫茫夜色。三晋大地,古来风波激荡,多战场。从太原到阳曲,一路不长,但多孤魂野鬼,甚是荒寒。只说这一夜,窦不疑独马而行,走着走着,恍惚中看到前面路两旁有不少店铺,绵延不绝。过后明月在天,云层轻浮,看得逼真,窦不疑很奇特。由于这条路他总走,平日里基本没有这些店铺。正在疑心着,那店铺变得更多了,望不到头。此时,在他眼前,突然转出不少男女,或饮酒,或歌舞,很愉快。很快又有一百多个童子出现,围着他的马转圈,脚下踩着拍子。窦不疑定睛看,那些童子的面容仿佛都一样。他心一沉,侧身折树枝,驱逐那些小孩。他想尽快来到这是非之地。,

作为开唐罪人,窦轨官位煊赫,做到右卫大将军、洛州都督、_国公,到了其孙窦不疑这里,就差点了。窦不疑七十多岁时告老还乡,在此之前的官职是中郎将,一个低级文官。这是唐玄宗天宝初年的事。

窦不疑出借太原后,旧街坊都说,不怕鬼的窦不疑又回来了。他以胆大著称,小时就很著名,那时他性格顽嚣,与人斗鸡走卒,日夜豪赌,一掷千金,全凭少年心气。过后,太原西南数里外,传说有鬼出没,据目击者称:鬼身高二丈,多抉择阴天雨夜显形。行人撞上,多惊慌而死。一次,有人拍下五千钱,说,谁敢夜行射鬼就给他些钱。周围少年无人敢应声,唯窦不疑举手。贵族出生的他,当然不缺钱,玩的就是心跳,他要叫众人见识一下本人的胆量。此日傍晚,窦不疑独行射鬼。众少年聚在身后交头接耳:如果窦不疑出城后潜藏起来,回来告诉咱们他已射鬼,难道就置信他吗不如在其后面悄悄跟随,以看毕竟。窦不疑离开鬼出没的中央,还没站稳,就创造该鬼在前面浅笑,窦不疑顺手一箭,正中鬼身,鬼惊叫一声,带箭疾走。窦不疑紧追不舍,又连射两箭,皆中鬼身。鬼被追得穷途末路,一头扎进河岸下,转天创造,那是一个方相。何为方相周礼中有如下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方相在现代的中是驱鬼之神,其貌狰狞,头上有角,嘴出獠牙,样子比鬼还恐惧。

却说如今窦不疑退休回乡,已七十多岁,但意气不减少年时。

唐玄宗天宝二年即公元743年冬十月,窦不疑去太原左近的阳曲县。唐朝时的太原在晋阳,后开国,消灭北汉,毁了这座始建于时代的古城。后在阳曲境内新建太原城,即今天的太原。接着说窦不疑,他去阳曲拜访旧友,聚宴畅饮,甚是欢快。及至夜深,窦不疑告辞。客人苦留,说天色已晚,夜路多险,不如住一宿,明早再行。窦不疑大笑:我窦不疑虽已年过七旬,但雄心尤在,何惧夜路!吾少年射鬼,令其无路可逃,大唐天下谁人不知今君以夜路风险为由,令我留宿,堪称笑谈!不如这样,叫我的随从都留下,我本人单马出借太原!

客人苦劝不得,只好从命。但他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阳曲离太原不足百里,窦不疑下马后,辞别客人,一个人融入茫茫夜色。三晋大地,古来风波激荡,多战场。从太原到阳曲,一路不长,但多孤魂野鬼,甚是荒寒。只说这一夜,窦不疑独马而行,走着走着,恍惚中看到前面路两旁有不少店铺,绵延不绝。过后明月在天,云层轻浮,看得逼真,窦不疑很奇特。由于这条路他总走,平日里基本没有这些店铺。正在疑心着,那店铺变得更多了,望不到头。此时,在他眼前,突然转出不少男女,或饮酒,或歌舞,很愉快。很快又有一百多个童子出现,围着他的马转圈,脚下踩着拍子。窦不疑定睛看,那些童子的面容仿佛都一样。他心一沉,侧身折树枝,驱逐那些小孩。他想尽快来到这是非之地。

齐仲和,单名谐,是漳州人。他本来是富家子弟,稍有一点学问,很会写作文章,但是豪侠而不受拘束,挥金如土。元至正十二年,红巾军作乱,齐谐的家业荡然无存,于是,只好东奔西走,到别人家做食客。他曾经到武平县项子坚家做塾师。项子坚出身微寒,突然之间发迹,成了暴发户,就想光耀门庭,所以,婚嫁必定要依附、攀扯,上祖先有功业的世家巨室,以便向人卖弄夸耀。

洪武十八年,齐仲和从福州回来,前往项家拜访,到达庵寺已经傍晚了,就想在这里借宿,当时,他并不知道项家已经败亡,庵寺也已废弃。他走入方丈的居处,寂静没有人声,看看全部僧房,有的开着门,有的关着门。最后到了一个僧房,有一个僧人坐在床上,听到人的脚步声,惊奇地问:“谁啊?”齐仲和就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了他。僧人在黑暗中回答说:“原来是老朋友,请坐!”

齐仲和询问僧人的法名,僧人回答说:“山僧刚有这形骸时,您赶上看到我,难道现在忘记了吗?”齐仲和也不晓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又问道:“其余的僧人在哪里?”回答说:“偶然到施主家办水陆法会去了,只有我因为长久患有中风的毛病,不能下床,所以留在庵寺中。可惜,能供役使的小和尚都出去了,也没有想到您会来,茶食都没有,拿不出什么东西款待你。”

齐仲和告诉他,还没有吃饭,僧人说:“供桌上有不到一升的 残豆 ,您如果不嫌弃,就请拿去吃了吧。”齐仲和饿极了,抓过来就放在嘴里嚼食。于是顺便问起项家的情况。僧人说:“本来安然无恙。”齐仲和感到困倦,请求去睡觉,僧人说:“这里有几个客人,每天晚上都会来找我闲聊,一会儿就到,我恐怕您会感到不安定。”齐仲和问道:“是些什么人?”回答说:“都是附近村里的良民,也有的与项家有亲戚。”齐仲和听了,高兴地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很荣幸了!”

一会儿,有两个人先跑了进来,另有五个人随后来到。僧人对他们说道:“今天正巧遇上项家的老朋友光顾,留宿在这里,各位不要惊讶!”齐仲和就请教来人的尊姓大名。先到的两人说:“我们是石子见、毛原颖。”后到的五个人说:“我们是金兆祥、曾瓦合、皮以礼、上官盖、木如愚。”

齐仲和告谦说:“蜡烛、油灯都没有,也不能行礼,希望不要怪罪。”众人应答说:“既然是项家旧日的塾师,又是这庵寺的熟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罪过?”于是,众人就与僧人一起讲谈论议,口如悬河,争论不休,深得佛法真谛。僧人说:“诸位久入禅定,怡悦心神,应当避开争论。但是,文人今天在座,我们何不暂且停止空谈,来创作诗篇,吟咏佳句,以作为今天这个清静夜晚的欢乐材料呢?”众人说:“好!”于是,石子见率先吟诵。

吟诵完毕,众人拍手大笑,就像旁边没有别人似的。忽然,风小云消,月光穿过窗户,齐仲和隐隐约约看到诸人的相貌,有的身矮体胖,有的身瘦头尖,有的黑脸而一只手臂很长,有的带黑帽而身躯极短。翩翩慢行的披着毡巾, 屹然 直立的靠着墙壁。最后一个,头颈像是长满了鳞片,齐仲和感到非常奇怪,正要仔细再看看,僧人忽然说:“清风先生罗本素到了。”众人都起来迎接。

这时,齐仲和远远看见一个老头,穿着白衣,手持竹杖,姿态悠雅,两袖翩翩,摇摇摆摆地走来,向着众人作揖行礼,并说道:“各位朋友,今晚的吟诵快乐吗?”毛原颖问:“老先生为什么迟到了?”于是,各人把诗作拿给他看。那老先生说:“诸位都说自己的诗作很好,但不免被外来的客人见笑。”皮以礼说:“客人虽然还没老,但是早晚会同上官公共同坐车,又有什么关系?”那先生又对僧人说道:“法师为什么吝惜诗作?”僧人回答说:“我是等您来一同赋诗而已。”

过了一会儿,月亮下山,远鸡报晓,众人急忙散去,也不知回到哪里去了?齐仲和走出来一看,不过是一座荒凉的空庵。走回庵寺寻找那个生病的僧人,只见一尊泥像在僧房里,看泥像背后题字的年、月,正是齐仲和住在庵寺中的时候雕塑的,现在已经一片片脱落了。齐仲和这才领会山僧所说的“刚有这形骸时,您赶上看到我”这番话的意思。又到其它的僧房,只见,破砚支撑着门,秃笔丢弃在地上,老鼠屎堆积在供桌上,于是想到先前所吃的残豆,大概就是这东西了。又发现烂棉被一条,旧罗扇一把,破旧的瓦甑积满灰尘,半穿的铫锅没了把柄,梁柱上挂着木鱼,墙壁上靠着棺材的盖子。

齐仲和大为惊慌,急急奔跑出了寺门。走了好几里路,才发现有人家,于是,齐仲和连忙找上门去。主人说:“这个地方空无居民,又多怪物,您昨晚宿在哪里?”齐仲和把详细情况告诉了他。老翁惊叹地说:“你的性命好险呵!”并且告诉他道:“项家遭受祸殃,坟墓和庵寺都已塌坍毁坏,他们家在那里寄存了一具寿棺,近来也被人劈了当柴烧,只留下了棺材盖。您所遇到的石子见、毛原颖,不就是砚台和毛笔吗?金兆祥、曾瓦合,不就是铫和甑吗?皮以礼就是被字,木如愚就是木鱼,上官盖就是棺材,罗本素乃是旧扇,这些就是您所见的几样颠倒成惑的东西。他们说有与项家是亲戚的,大概就是指棺材而言。棺材是项家的旧物,所以说是亲戚。”

齐仲和默然不语,恐惧战栗得特别厉害。过几天回到家里,果然得了重病,于是想起“早晚会同上官公共同坐车’的话,料想自己必然卧床不起,随即拒绝医药。妻子、儿女交口劝他,齐仲和说:“死、生都有定数,鬼怪已经先知道了,再去服药、求医,实在是白白讨苦吃啊!”又过了半个月,齐仲和竟然死了。啊!像齐仲和这样的人,是不是可以称做豁达的人呢?

王僴 唐朝开元末年,有个叫王僴xiàn的人去考通事舍人。 进京城后,在皇宫西门外一棵槐树下歇息。 忽然听见宣读诏书的声音,接着来了几个骑马的人,看样像是宫中的使者,他们对王僴说:「 ”王舍人,奉命传你!” 王僴弄不清他们是谁,只好仓促的骑上马随他们而去。 跑了半天,进了华岳庙。使者让王僴呆在另一个院里,并警告他说:「 ”不许偷看。”然后就进去了。 王僴正呆坐着,忽然传来阵阵拷打和哭叫声,就跑去偷偷看,一看竟是自己的妻子被吊在树上拷打。 王僴没有办法,只能痛苦地站在那里看着。 不一会儿那使者转来,见王僴满面悲然,问是为什么,王僴忍不住哭了起来,说出刚才看见的事。 使者说:「 ”本来打算把你留在这里,现在你妻子已死,就不能留你了。若再延误时间,你妻子就没救了。你快回去开棺材,这里马上放她回去。” 说罢让左右赶快牵马送王僴回去。 不一会,牵来一只狐狸,王僴顾不上许多,只好骑上狐狸。 那狐狸跑起来竟象风一样快,两天就到了家。 原来是王僴的魂骑着狐狸回来了,而王僴本人则不能说话了。 魂到家后,立刻打开棺材,看见妻子已经复活。 妻子问王僴:「 ”你怎么回来了?”全家分外高兴。 过了十几天,王僴本身才回到家。 据说王僴回来后十几天不会说话,直到他的魂说了一句:「 ”王僴回来了。” 魂和肉身才合到了一起。 原文王僴者,少应通事舍人举。开元末,入京。至阙西,息槐树下,闻(闻原作为。据明钞本改。)传诏声。忽见数骑,状如中使,谓僴曰:「 ”为所宣传,真通事舍人矣。”因以后骑载僴。僴亦不知何人,仓卒随去。久之,至华岳神庙中。使置僴别院,诫云:「 ”慎无私视。”便尔入内。僴独坐,闻棒杖楚痛之声,因前行窃窥。见其妇为所由系颈于树,以棒拷击。僴悲愁伫立,中使出,见惨怛而问其故。僴涕泗,具言其事。使云:「 ”本欲留君,妻既死,理不可住。若更迟延,待归之后,即不能救。君宜速还开棺,此即放妻活。”乃命左右取驿马,送王舍人。俄见一狐来,僴不得已,骑狐而骋。其疾如风,两日至舍。骑狐乃其魂也,僴本身自魂出之后,失音不言。魂既至家,家人悲泣。僴命开棺,其妻已活,谓僴曰:「 ”何以至耶?”举家欢悦。后旬日,本身方至。外传云:「 ”王郎归!”失音已十余日。魂云:「 ”王郎至矣。”出门迎往,遂与其魂相合焉。(出《广异记》) 刘可大 唐朝天宝年间,有个叫刘可大的秀才进京考举人,途中遇见一个衣冠华丽的少年公子,手里拿着弹弓,后面有很多随从。 少年对刘可大很友好,在一起走了好几天。 到华阴县时,少年说自家的庄园在县城东面,约秀才去住两天,秀才就跟去了。 一看庄园房舍非常宏伟,少年安排秀才在前厅室内歇息后就出去了。 秀才从中门向后院大厅里偷偷一看,见一个大官模样的人正在厅里问案,后院有很多囚犯,很多犯人正在被拷打用刑,一片悲惨的哭叫声。 秀才怀疑这里大概不是人间,心里恐惧,想赶快离去。 这时那少年回来了,发现秀才已偷看了后院的情景,质问道:「 ”刚才不是告诉你不许偷看,你怎么不听?牵累了你怎么办?现在既然你已经看见,我也就不瞒你了。我父亲就是华山神。不过你我既然是朋友,我会使你得到好处的,你不必怕。” 不一会要开饭了,少年对左右说:「 ”去拿些人间的食物,给刘秀才吃。” 于是拿来了酒饭,相对边饮酒边欢叙,招待得无微不至。 秀才请出少年查一查自己今生官运如何,今年能不能考中。 少年就命一个穿黄衣的官去查。 黄衣官查后说:「 ”刘秀才明年可以考中进士,今生可以做七任官。” 秀才心急,苦苦请求今年就考中作官。 黄衣官说:「 ”如果今年考取,只能当一任县尉小官,请您珍惜自己的前程。” 刘可大仍然苦苦央求,少年只好为他把本子改了。 那黄衣官员边走边遗憾地说:「 ”这人真是,屡次央求,可惜要减自己的官路。” 刘可大怕鬼神说的话不一定准,固执地去求那少年,后来因为这样竟失去很多官职。 明年可大辞别那少年,到京城赶考,结果是只当了个荥阳县的县尉,过了几年就死了。 原文刘可大,以天宝中举进士,入京。出东都,途遇少年,状如贵公子,服色华侈,持弹弓而行,宾从甚伟。初与可大相狎,数日同行。至华阴,云:「 ”有庄在县东。”相邀往,随至庄所。室宇宏壮,下客于厅。入室良久,可大窃于中门窥觑,见一贵人,在内厅理事。庭中囚徒甚众,多受拷掠,其声酸楚。可大疑非人境,惶惧欲去。初少年将入,谓可大慎无私视,恐有相累。及出曰:「 ”适以咨白,何尔负约?然以此不能复讳,家君是华山神,相与故人,终令有益,可无惧也。”须臾下食,顾从者,别取人间食与刘秀才。食至相对,各饱,(饱原作保。据明抄本改。)兼致酒叙欢,无所不至。可大求检己簿,当何进达,今年身事复何如。回视黄衫吏为检。有顷吏云:「 ”刘君明年当进士及第,历官七政。”可大苦求当年,吏云:「 ”当年只得一政县尉。相为惜此,可大固求之,少年再为改。吏去,屡回央央,惜其减禄。可大恐鬼神不信,因再求之,后竟以此失职。明年辞去,至京及第,数年拜荥阳县尉而终。(出《广异记》)

查市道人 宋朝时,常德府有条查市街上住着一家姓余的富户,他家每年都能收10万石的粮食。 而余老翁为人心地善良,生活简朴,经常降价卖粮食,或者每卖出一石粮食就多赠送半升。 他家里做生意什么的大多都是这种多给少要钱的经营方式。 (网络:富翁) 宋宁宗庆元初年六月的时候,余老翁在书房里诵经,忽然见外边大白天的天空中雷电交加,有个樵夫这时经过,就在他家大门外的门檐下避雨。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道士,头戴青巾,身穿粗布衣服,领着这樵夫就走进了余家的大宅,到了余老翁的书房门口敲门,还说:「 ”就先让这个村叟暂时先蹲到您书桌下,避一避雷声吧!” 随后道士就坐在了椅子上。 没过多久,一团雷火忽然激闪着白光窜入了室内,在屋中环绕了好几圈,这才熄灭! 等到雨停天晴之后,仆人进来禀报说:「 ”书房门檐上有刚写上的大红字!” (网络:道士) 余翁出来一看,上面写着:「 ”叫董二的樵夫,前五世做了太多坏事,恶贯满盈,上天有命要惩罚他,被陈真人领到了慈喜菩萨平常诵经的桌子下掩护,诸位(雷神)不敢靠近!” 原文总共39字,等到余翁读完,再回头去看书房的时,道士已经不见了。 没多久,余翁就坐化了! 出自《夷坚志》 原文常德府查市富户余翁家,岁收谷十万石,而处心仁廉,常减价出粜。每籴一石,又以半升增给之。它所操持,大抵类此。庆元元年六月,在书室诵经,雷电当昼暴作,有樵夫避雨立门外。忽一道人,青巾布衣,引入余宅,扣书室见翁,谓之曰:「 ”可令此村叟蹲伏经棹下,暂避雷声。”道人遂就坐。少顷,雷火闪烁入室,旋绕数匝而息。及雨霁,一仆报言:「 ”门楣上有新书朱字。”出视之,云:「 ”樵夫董二,前世五逆,罪恶贯盈,上帝有勅罚之,被陈真人安于慈喜菩萨诵经棹下护之,诸神不敢近。”凡三十九字。读毕,失道士所在。未几,余翁坐亡。《夷坚志》 郑邻 宋高宗绍兴年间,江东御史的一个赶车的兵卒名叫郑邻,三十多岁,因为久病而卧床不起,这天半夜梦见两个青衣使者来带走了他,还声称:「 ”大王召你前去!” 迷糊中他跟着两人走了十几里地,一抬头,只见面前忽然出现一座巍峨的城池,高楼无数。 (网络:古代城楼) 使者就带着他进了城,跨越台阶,到了一处朱门之外等候,只见门庭下有无数男男女女、僧人、道士、还有鸡犬牛羊,都分门别类的排着长队,在宫殿前还竖着一面一人多高、几尺宽的巨大镜子,从里面依稀能看到人心肺腑,血脉也历历在目! 过了片刻,有个大王打扮的人从殿中出来,两个使者就赶紧上前听候吩咐,其中一个回禀道:已追拿到了郑邻! 那大王朝台阶下看了一眼,问:「 ”你是哪里人士?因为什么事被追到这里?” 郑邻赶紧低头回答说:「 ”小人籍贯是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被捉拿而来?” 大王于是命人将(文书)拿来看,用笔点指着一个字,看了看旁边的官吏,问:「 ”你确定是这个字?不会是弄错了吧?” 这时,判官模样的官吏拿着一本书册上前,翻阅后说:「 ”应该是追拿处州(浙江省丽水市的古称)松阳的郑林。” 大王点头说:「 ”那这就对了,不关这个人的事,让他回去吧!” 于是又命使者检查了生死簿,说郑邻还有一纪半的寿命(一纪说法不一,有四年、十二年、三十年、六十年之说。) (网络:生死簿) 随后又叫郑邻到近前跟他说:「 ”我看你也是个善良的人,在人间是不是也诵经?” 郑邻回答说:「 ”每天都背诵《高王经》,照着书读《观世音经》。” 大王又说:「 ”你看看这庭前的囚徒,都是在世间不做好事的人!” 郑邻于是抬头向大殿前看去,被绳索、夹套的人非常多,有的五个木枷在身,有的瘦得皮包骨头,没有人样;有的绑在柱子上,旁边还用木牌红字写着罪名:某某人暗中诅咒,某某人杀害生灵,某某人斗殴伤人性命,等等。 远处的监狱大门上是金色的钉子,上面画着的是大海兽,张开嘴衔着钉子, 两边分列着小隔间,里面都是正在审理案件的狱吏,有个头戴牛耳巾的人,带着郑邻在里面各处看了一圈,又回到了大殿上! 那个大王说:「 ”你都看见了,回去人世以后要继续行善积德,如果见了杀人,就只管念观世音的佛号,让其能够往生,同时你也能够消灾、积累福缘!” 郑邻回答说:「 ”遵命!” 随后让他退下,青衣使者就领着他走了几步,恍然间,他再回头看,身后已经变成茫茫然一片,什么都没有了! 只见茫茫前路有个白衣老叟,正拄着拐杖站在路口。 郑邻就去问老翁怎么去饶州(今鄱阳),老翁就用拐杖指着一处说:从这里往左拐弯,找到了路就赶紧跑,恐怕慢点就有豺狼虎豹毒虫之祸了!” 郑邻听了也很害怕,就狂奔回去,等到醒过来,满身都是汗,被子都湿透了! 后来,他每天都专心诵经,常常做善事,果然活了七十多岁。出自《夷坚志》 原文绍兴十四年三月四日,江东宪司驺卒郑邻久疾,梦二使追之,曰:「 ”大王召。”行数十里,楼观巍然。使引之登阶,入朱门,庭下列男女僧道、鸡犬牛羊,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顷之,王出,二使拥邻声喏,称追到郑邻。王问:「 ”甚处人,何事到此?”邻俯首答曰:「 ”本贯信州,被追来,不知何故。”王命将到头事祖来,以笔点一字,顾吏曰:「 ”又却是此邻字,莫误否?”判官携簿前白云:「 ”合追处州松阳郑林。”王曰:「 ”若尔,则不干此人事,教回。”复命检勾生死簿,称邻寿尚有一纪半,遂呼邻前曰:「 ”看汝是一善人,在生曾诵经否?”邻曰:「 ”默念《高王经》。看本念《观世音经》。”王曰:「 ”汝视此间囚不作善事。”邻举首观殿下铁柱,系者甚众,五木被体,羸瘠裸立,绝无人状。柱上立粉牌志其罪,某人咒咀,某人杀生,某人斗杀。狱户施金钉,图大海兽张口衔之。两庑皆鞫狱官,内有戴牛耳幞头者,周览而旋。王曰:「 ”汝已见了,还生时依旧积善。若见戮人,只念阿弥陀观世音佛名,令渠受生,汝得消灾介福。”邻曰:「 ”领圣旨。”遂退。行数步,回首已无所睹,唯一叟白衣拄杖。邻问去饶州路,叟以杖指云:「 ”由此而左,得路宜亟行,稍缓有豺虎虫虺之毒。”邻忧挠奔回,遂寤,遍体流汗。乃初六夜矣。《夷坚志》

鄱阳儿 宋朝时鄱阳(今江西鄱阳)南乡有一个村民,他的妻子在淳熙十年(1183)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儿从头顶到脚底都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个大胖小子,家里非常高兴。可是奇怪的是,这个男孩两条胳膊下各生有三条手臂,形状非常怪异,让人看了心里特别害怕、恐惧不已。他母亲认为这是个怪物,于是就把他放进水盆中,准备溺死他。 不过,奇怪的是那个男孩突然在盆中翻身坐起,他母亲不死心,又把他按入水中,而且害怕他再起来,又在他身上加条木凳压着,不过这个男孩力大无穷,岂是木凳就能压住的,只见他又掀翻凳子坐起身来。按下、起来,又按下、又起来,如是三番。结果小男孩的奶奶看不下去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于是就对儿媳说:「 ”这个小孩估计是神仙化身而来的,我们暂时先把他养着,看看以后会怎么样。” 于是家里人给小男孩洗洗澡、穿穿衣服,养了起来。后来这个小男孩长得日益强壮。以至于到八九岁时,家人让他放牛的时候,他与别人家的孩子起了争执,打了起来,他就抡起六个胳膊与人家对打,可想而知,两个胳膊怎么能打过六个胳膊,那个揪头发、那个挥拳头、那个扇脸,也是没谁了。 原文 鄱阳南乡民妻,淳熙十年生男子,从顶至足皆与人无异,而两肘各有三臂,轩轩可畏,母恶其怪,即渍诸水盆中。俄翻身起坐,又拓入水,加一木髡压之。复推凳而起。祖母在旁,恻然曰:「 ”此恐是神部中来,且试养育,看长大后如何。”道沐浴施襁褓。日以益壮,及八九岁时。放牛于野,他家童稚或与争忿,则六臂齐举奋击,莫能抗敌。今十五岁矣。 金丹 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有一座道观,名字叫做赤松观,相传是九天玄女炼丹的地方。据说丹元炼成的时候,共有三粒,用一粒用于祭天,一粒用于祭地,都理在一处隐蔽的地方,剩下一粒当然留给玄女自己吃了,也不知此事已有多少年了! 宣和(1119-1125)年间的时候,有个道士独坐在竹林里的亭子里,他所养的一只善鸣鸡在竹根下啄食一个像龙眼一样的东西,那个东西很大并且有一种异样的光彩,道士感觉很奇异,急忙起身夺了过来,那个丹丸香气袭人,而且象铁石一样的重,心想估计这就是所谓的神丹吧,但不敢吞服。就用一个容器悄悄的藏了起来,放在观里的三清殿前,如果人家想看,他就在焚香之后把锁打开来出示给人看,这样过了将近一年。 不知怎么,这枚丹丸被一位云游道士抢走了,他在像前用水吞服,由于没有抢得过来,道士就急忙喊来众人想把他抓起来,可是哪个云游道士飘然行走在池塘的水面上,快步如飞,根本抓不到。第二天,又有人看到他坐在水底,水都不断上涌,象煮沸的一样,过了十天那人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人?又到什么地方去了! 道士怅然若失,很是懊悔,就打来水把盛丹丸的器皿洗了,然后把这些水喝下,从此,道士的脸就像小孩一样,嘴唇红像朱砂一样红,右手软如绵,到了九十多岁时,还都强健无病。关键那只啄了仙丹的鸡也活了三十年之久。 原文 婺州金华赤松观,相传为九天玄女炼丹之所。云丹始成时,凡三粒,以一祭天,一祭地,皆瘗于隐所,一以自饵,盖不知几何世矣!宣和间,某道土独坐竹轩,见所养善鸣鸡,啄龙眼于竹根下,甚大而有光彩,急起夺得之,香气袭人,重于铁石,意其所谓神丹也,未敢服。密贮以器,置三清殿前,愿见者则焚香启钥以示之,既期年矣!后为游士攫取,以像前供水吞之,夺不可得,亟呼众擒之,已飘飘然行池水上,运卡如飞。明日,或见其坐水底,水皆甬弗,旬日方去,莫知为何人,何听之也!道士怅然自悔,犹汲水涤盛丹器饮之,自是面如童颜,唇赤如朱,右手软如绵,年九十,尚强健无恙。鸡亦活三十年

嘉陵江巨木  阆州城靠近嘉陵江。 江的边上有一根乌阳大木头。 大木头长一百多尺,粗细将近总长的一半。 这木头在水上漂荡冲撞已经多年了,谁也不知它是哪里来的。 阆州的老年人相传说,是尧帝的时候发大水,把这根木头冲到这里来的。 也没有什么根据的。 襄汉节度使渤海人高元裕,大和九年从中书舍人迁任阆州牧,来到不久就见过这根大木头,觉得很稀罕。 忽然有一天,江边的官吏又来报告说,那江中的大木头,从来都是头向东,昨夜无缘无故地翻然向西了,高元裕便更加惊奇。 他立即就和同僚们径直赶到江边观看。 于是就广泛召集摆船的,再吸收一些军吏群民,用大绳子挂住那大木头往岸上拽。一开始还没什么阻碍,随着大伙的一拖,那木头就出水登岸了。但是出水大半以后,它就屹立在那里不动了。 即使是一千个人一百头牛,也不能拽动它。 人们的力气竭尽之后,它就又恢复原样了。 从此,它便在风吹日晒之下,僵卧在沙滩上。 有的和尚想要把这根大木头做成大柱子,有的州吏想把大木头锯开,做木雕的原材料。 高元裕因为此木奇伟异常,所以全没同意。 他常打算把大木头送还到江里去。 但是考虑到要许多劳力,就犹犹豫豫一直没有定下来。 开成三年正月十五日,高元裕依照先例到开元观烧香,同僚官吏全部到了,高元裕想趁人多力众共同拉动那木头。 于是就又弄来不少大绳子,召集了不少有力气的人,准备把大木头送还江中。 就在大家将一鼓作气拉它的时候,它却借着众人的声势,好像自己转移,很轻易地就又回到水里去了。 在它离江水还有一尺来远的时候,轰然一声巨响,上百条大绳子全都迸断,像斩断一样。 那大木头则沿着漩涡沉没了。 江面上立刻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寂静。 高元裕派了几个善潜水的人下到水底观瞧。江水很清澈,一根头发也看得清。 善潜水的人们在水底观察了许久才出来,都说:「 ”水里另有东西方向两根木头,大小和刚才下去的那根没什么两样,刚才下去的那根南北向摞在那两根木头上。高元裕环视在座的人们,没有不惊骇的。 从此那木头再也没人看见过。 过了些日子,高元裕出任谏议大夫。 皇命送到之日,就是高元裕动身赴任之时。 如果前几天那大木头没有被弄回江中,高元裕的新命令送到之后,他就会留意于自己的升迁,使那大木头仍然躺在那里。 原文阆州城临嘉陵江。江之浒有乌阳巨木,长百余尺,围将半焉。漂泊摇撼于江波者,久矣,而莫知奚自。阆之耆旧相传云:尧时泛洪水而至。亦靡据焉。襄汉节度使勃海高元裕,大和九年,自中书舍人牧阆中。下车未几,亦尝见之,固以为异矣。忽一日,津吏启事曰:「 ”江中巨木,由来东首。去夜无端,翻然西顾。”高益奇之,即与宾僚径往观焉。因广召舟子,洎军吏群民辈,则以大索羁而出之。初无艰阻,随拖登岸。太半之后,屹而不前,虽千夫百牛。莫能引之。人力既竭,复如前时。自是日曝风吹,僵然沙上。或则寺僧欲以为窣堵波之独柱,或则州吏请支分剞劂,以备众材。高以奇伟异常,皆莫之许。每拟还之于江,但虑劳人,逡巡未果。开成三年上元日,高准式行香于开元观,僚吏毕至。高欲因众力,得共牵复其木焉。及至,则又广备縻索,多聚勇力。将作气引拽之际,而巨木因依假籍,若自转移,轻然已复于江矣。拒江尚余尺许,歘然惊迸。百支巨索,皆如斩截。其木则沿洄汨没,径去绝江。上及中流,寂然遂隐。高遣善泅者数辈,遽往观之。江水清澈,毫发可见。善游者熟视而回,皆曰:「 ”水中别有东西二木,巨细与斯木无异。适自岸而至者,则南北丛焉(「 ”焉”原作「 ”马”,据明抄本、许本改)。”高顾坐客,靡不骇愕。自是则不复得而见矣。有顷,高除谏议大夫。制到,详其授官之日,即高役功之辰也。向使斯旬朔未获移徙,高之新命既至,则那复留意乎转迁,俾之仍旧。(出《集异记》) 石中金钗 夏侯孜是宣宗朝的山陵使。 他负责开掘真陵的施工,工程浩大。 凿皇堂凿到一丈多深的时候,从坚石缝中,得到半股折断的金钗,一巴掌那么长。其余的半股还衔在石缝中。 石工就将它取出来交给夏侯孜。 夏侯孜因为寝园离得很近,他觉得这事不大正常,就隐瞒下来,没有向皇上奏明。 原文夏侯孜为宣宗山陵使。开真陵,用功尤至。凿皇堂,深及袤丈,于坚石中,得折金钗半股。其长如掌,余尚衔石中。工乃扶取以献孜。孜以寝园方近,其事稍异,因隐而不奏。(出《唐阙史》) 生足石 段成式的众随从讲过,段成式小时候曾经毁掉一个鸟巢,从中得到一块黑色石头,像鸟蛋那么大,又圆又滑,很是可爱。后来偶然把这块小石子儿扔到装醋的坛子里,忽然发觉那石子儿会动。 慢慢地,见它长出四条像皇冠飘带一样的腿来。把它举起来,四条腿也随之缩回去。 原文段成式群从有言,少时尝毁鸟巢,得一黑石,大如雀卵,圆滑可爱。后偶置醋器中,忽觉石动。徐之,见有四足如綖。举之,足亦随缩。(出《酉阳杂俎》) 杨妃袜 唐玄宗率兵马来到马嵬坡,命高力士在佛堂梨树前把杨贵妃勒死了。 事后马嵬坡的一位老妇人拾到一只袜子,说是杨贵妃的袜子。 打此路过的人都要求看看这只袜子,老妇人就收费,一百钱一人次,赚钱无数。 原文玄宗至马嵬驿,令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梨树之前。马嵬媪得袜一只。过客求而玩之,百钱一观,获钱无数。(出《国史补》)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志怪故事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路途中。晚唐裴_所著传奇中的这一则比较典型:唐文宗开成年间,书生卢涵家住洛阳,有庄园在万安山脚下,此日返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