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鉴定学(5)
☆ 考点41:根及根茎类中药-葛根
[来 源] 为豆科植物野葛及甘葛藤的干燥根。甘葛藤药材习称“粉葛”。
[性状鉴别] ①野葛:为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外皮淡棕色,有横长皮孔及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无臭, 味微甜。②粉葛:呈圆柱形、类纺锤形或半圆柱形;有的为纵切或斜切的厚片,大小不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为灰棕色。横切面纤维性较野葛根弱, 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体重,质硬,富粉性。气微,味甘。
[成 分] 含黄酮类物质,主要为:葛根素、黄豆苷及黄豆苷元。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葛根发霉以后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野葛总黄酮含量较粉葛高。
☆ ☆☆☆考点42:根及根茎类中药-甘草
[来 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后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性状鉴别] ①药材:甘草,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长。质坚实而 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裂隙,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显“菊花心”。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气微,味甜而特 殊。②饮片:甘草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切面显黄白色至**,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气微,味甜而特 殊。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②皮层窄。③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 维。④束间形成层不明显。⑤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⑥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⑦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⑧根中心无 髓,根茎中心有髓。(2)粉末:淡棕**,味甜而特殊。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②草酸钙方晶多见。③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④淀粉粒 多为单粒,卵圆形或椭圆形,脐点点状。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⑥棕色块状物形状不一。
[成 分] ①三萜类化合物。②甘草尚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③香豆素。④氨基酸。⑤生物碱。⑥挥发性成分。⑦多糖。甘草甜素有解毒、抗炎、抗癌、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作用。甘草酸有抗炎、镇咳、抗癌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镇痉、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
[检 查]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甘草酸不得少于20%
☆ ☆☆☆考点43:根及根茎类中药-黄芪
[来 源]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粗下细。表面灰**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②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 胞;韧皮射线外侧弯曲,常有裂隙。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⑤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粉末:黄白色。①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②导管为具缘纹孔 或网纹,偶有螺纹。③石细胞较少,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壁甚厚,少数较薄。
[成 分] 两种黄芪均含:①皂苷类成分,如黄芪甲苷、乙苷和丙苷等,具有降压、利尿和强心作用。②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等。③多糖类: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活性作用。④多种氨基酸及香豆素、甜菜碱等。
[浸 出 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70%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
☆☆考点44:根及根茎类中药-远志
[来 源] 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至灰棕色,有较密而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成 分] ①三萜类皂苷,主要有远志皂苷A、B、C、D、E、F、G皂苷以皮部含量最多。②20余种呫吨酮,如1,2,3,6,7-五甲氧基呫吨酮。③酚性糖苷,如远志糖苷A、B、C、D等。远志皂苷为祛痰有效成分。
☆ 考点45: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蔹
[来 源] 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性状鉴别] 纵瓣呈长圆形或近纺锤形。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一凸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 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呈卵圆形。切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 微,味甘。
☆ ☆☆☆考点46:根及根茎类中药-人参
[来 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性状鉴别] 药材: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灰**,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着生多数 细长须根(全须生晒参),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习称“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习称“芋”)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 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生晒山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表面灰**,具纵纹,上端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支根多为2条,须 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习称“雁脖芦”上部具密集的茎痕,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 芦”)。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习称“枣核芋”)。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窄。③韧皮部中散有树脂道,内含**分泌物。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 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⑥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或细小淀粉粒(红参已糊化)。(2)粉末:淡**(生晒参)或红棕色(红 参)。①树脂道碎片易见,含**块状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红参中淀粉 粒已糊化)。④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
[成 分] ①主含多种人参皂苷类化合物。②糖类。③人参多肽类。④有机酸。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尤以达玛烷系三萜皂苷活性最显著,常用以评价人参质量。人参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溃疡、降低血糖等活性。
[理化鉴别] 本品用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Re及Rgl对照品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晒参、生晒山参含人参皂苷Rgl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不得少于025%;红参中的总量不得少于020%
☆ ☆考点47:根及根茎类中药-西洋参
[来 源]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干燥根。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及韧皮部散有树脂道,靠近形成层处常排列成数环。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5个成群,径向排列。⑤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
[成 分] ①含多种人参皂苷,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②多糖类成分。③挥发油,以β-金合欢烯含量较高。④酯类化合物。⑤多种氨基酸。
[理化鉴别] 本品用西洋参对照药材、拟人参皂苷F11及人参皂苷Rbl、Re、Rgl对照品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bl不得少于10%
☆ ☆☆☆考点48:根及根茎类中药-三七
[来 源]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 地] 主产于云南文山,广西田阳、靖西、百色等地,多系栽培。四川、贵州、江西等省亦有种植。
[性状鉴别] 主根:略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而回甜。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不明显。②韧皮部有树脂道散在。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1~2列径向排列。⑤射 线宽广。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2)粉末:灰**。①草酸钙簇晶稀少,棱角较钝。②树脂道碎片含棕**分泌物。③淀粉粒众多,多为单粒,脐点 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④导管多为梯纹、网纹。
[成 分] ①含多种皂苷。②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三七素。③黄酮类,如三七黄酮B等。④三七多糖。⑤挥发油等。
[理化鉴别] ①取粗粉2g,加甲醇15ml温浸3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蒸干,加醋酸1ml及浓硫酸1~2滴,显**,渐变为红色、紫 色、青色、污绿色(甾类反应)。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0%枸橼酸 溶液各l滴,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②本品以人参皂苷Rbl、Re、Rgl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人参皂苷Rbl和人参皂苷Rgl的总量不得少于38%
☆ ☆考点49: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芷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白芷,根呈圆锥形。根头部多为圆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性环状纹理。表面灰**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可见皮孔样 的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有支根痕。质坚实,断面近圆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环近圆形,木质部约占断面 的1/3气芳香,味辛、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白芷,①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②皮层和韧皮部散有分泌腔,薄壁细胞内含有淀粉粒,射线明显。③木质部略呈圆形,导管放射状排列。
[成 分] ①含多种香豆素衍生物。②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榄香烯、十八醛等。
[理化鉴别] ①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滤过。取滤液2滴,滴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香豆素类 荧光反应)②取粉末05g,加乙醚3ml,振摇5分钟后,静置20分钟,分取上层清液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2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各2~3 滴,摇匀,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l~2滴,显紫红色。(香豆素类的显色反应)
☆ ☆☆考点50:根及根茎类中药-当归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产 地] 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等地,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鉴别] 药材:略呈圆柱形,根头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 孔;归头膨大,钝圆,具环纹,有残留的叶鞘及茎基;归身粗短,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 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形成层环黄棕色,木部色较淡。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显微鉴别] (1)横切面:主根。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窄,有少数油室。③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周围的分泌细胞 6~9个。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2)粉末:淡黄棕色。①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稍厚,表 面有微细斜向交错的纹理,有时可见菲薄横隔。②有时可见油室及油管碎片。③梯纹、网纹导管多见。④尚有木栓细胞、淀粉粒,偶见木纤维。
[成 分] 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及正丁烯基酰内酯等。②有机酸,如阿魏酸、丁二酸、烟酸等。③糖类。④多种氨基酸。⑤尚 含维生素A、B12、E及碱性成分尿嘧啶,多种微量元素等。藁本内酯及正丁烯基酞内酯为解痉、镇痛有效成分。阿魏酸和当归多糖有促进免疫作用,能促进造血 功能和抗氢氧自由基作用。
[来源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考点101:皮类中药-杜仲
[来 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采收加工] 春、夏两季剥取栽植近10年的树皮,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严密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未刮净粗皮者可见纵沟或裂纹,具斜方形皮孔,有的可见 地衣斑;刮去粗皮者淡棕色而平滑。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气微, 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落皮层残存,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每层为排列整齐、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的木栓细胞。两层带间为颓废的皮层组 织,细胞壁木化。②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每环有3~5列石细胞并伴有少数纤维。射线2~3列细胞,近栓内层时向一方偏斜。③白色胶丝团随处可见, 以韧皮部为多,此胶丝存在于乳汁细胞内。(2)粉末:呈棕色。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①石细胞众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 胞腔小,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胶丝团。②木栓细胞成群或单个,表面观呈多角形,壁不均匀增厚,侧面观长方形,一面壁薄,三面壁增厚。③橡胶丝成条状或扭 曲成团。
[成 分] ①含木脂素类成分,如松脂醇二-β-D葡萄糖苷,与苷元连接的糖均为吡喃葡萄糖。②环烯醚萜苷类。③三萜类成分。④杜仲皮折断后有银白色的杜仲胶,为一种硬质橡胶。松脂醇二-β-D葡萄糖苷为降压的有效成分。
[浸 出 物] 用热浸法测定,75%乙醇浸出物,药材不得少于110%,盐杜仲不得少于120%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0%
☆ ☆☆☆考点102:皮类中药-黄柏
[来 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及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性状鉴别] 药材: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 面暗**或浅**,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深**,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
[显微鉴别] (1)横切面:川黄柏,①未去净外皮者,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②皮层比较狭 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大多分支状,壁极厚,层纹明显。③韧皮部占树皮的极大部分,外侧有少数石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又称硬韧 带),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④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而细长。⑤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黏液细胞随处可见。(2) 粉末:川黄柏,**。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①石细胞鲜**,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单个或成群,有的呈不规则分枝状,枝端尖锐,壁极 厚。胞腔线形;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方晶密集。③**黏液细胞多单个散在,遇水膨胀呈圆形或矩圆形,壁薄,内含无定形黏液汁。④草酸钙方 晶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双锥形。
[成 分] 川黄柏:①主含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并且含少量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己碱等。②另含苦味质:黄柏内酯、黄柏酮。③甾醇类。④黏液质。
[理化鉴别] 取黄柏,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断面显亮**荧光。
☆ ☆考点103:皮类中药-白鲜皮
[来 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具细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 ☆☆☆考点104:皮类中药-秦皮
[来 源] 为木樨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性状鉴别] ①药材:枝皮,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密布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 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较平滑。质硬而脆,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②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 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易成层剥离呈裂片状。
[显微鉴别] (1)横切面:苦枥白蜡树树皮①木栓细胞为5~10余列细胞,部分内壁增厚,木栓化。②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内含黄棕色 物质。③皮层较宽,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④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切向排列的断续环带,内方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被射线分隔 形成井字形。射线宽1~3列细胞。⑤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2)粉末:淡黄白色。气微,味苦。①纤维平直或稍弯曲,边缘微波状或凹凸,壁极厚,木化, 纹孔不明显,胞腔线形,表面有时可见不规则斜向纹理。②石细胞形态多样,作不规则分枝,壁甚厚,孔沟明显。③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微木化或木化,纹孔 较稀疏。④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砂晶。
[成 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含:①香豆精类成分。秦皮乙素及秦皮甲素等。②鞣质。③甘露醇。④生物碱。宿柱白蜡树尚含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理化鉴别] 取药材少许浸入热水或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因树皮含有荧光结晶物质秦皮甲、乙素)。
[含量测定] 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定,本品含秦皮甲素不得少于136%
☆ ☆☆☆考点105:皮类中药-香加皮
[来 源] 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片状。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浓厚的香气,味苦,稍有麻舌感。
[成 分] ①含强心苷类成分,如杠柳毒苷G②C21甾苷类成分,如杠柳苷K、H1、E及多种其他的C2l甾苷。③香气成分为4-甲氧基水杨醛等。
☆☆考点106:皮类中药-地骨皮
[来 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外表面灰**至棕**,粗糙,具不规则纵皱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成 分] ①生物碱:如甜菜碱。②有机酸:如亚油酸、亚麻酸。③枸杞酰胺等。④此外,尚含桂皮酸和多量酚性物质、β-谷甾醇、维生素B1
☆ 考点107:叶类中药-石韦
[来 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药材:庐山石韦,叶柄近方柱形,略扭曲,有纵槽,叶片略皱缩,展开后呈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耳形,且不对称,全缘,叶缘 常向内卷曲。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叶片具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成多行,几乎布满叶背。 叶片厚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 ☆☆考点108:叶类中药-蓼大青叶
[来 源] 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蓝绿色或黑蓝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质脆。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各1列细胞,切向延长,下表皮细胞稍小。②叶肉为异面叶型,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由2~3列细胞组 成,细胞短柱状;叶肉细胞内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及多量蓝色至蓝黑色色素。③主脉向下突出,维管束外韧型,6~8个排列成环,上方一个较大,每个维管束韧皮部 外围均有纤维束,纤维壁厚且木化。(2)粉末:蓝绿色。气微,味微涩而稍苦。①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②气孔多为平轴式。③腺毛头部多 为4~8个细胞,柄2个细胞并列,亦有多细胞构成多列的。④非腺毛多列性,壁木化增厚。⑤叶肉细胞内含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草酸钙簇晶多见。
[成 分] 主含靛玉红、靛蓝。另含N-苯基-2-萘胺、虫漆蜡醇、β-谷甾醇等。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靛蓝不得少于050%
☆ ☆☆☆考点109:叶类中药-大青叶
[来 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圆,全缘或微波状,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上表 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叶脉于背面较明显;叶柄长4~10cm,淡棕**。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 (1)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均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外被角质层。②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③主脉维管束4~9 个,外韧型,中间1个形状较大,在每个维管束的上、下侧均可见到厚壁组织。④薄壁组织中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类圆形,较其周围薄壁细胞小。(2)粉末: 绿褐色。气微,味微酸、苦、涩。①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表面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呈念珠状增厚。②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③叶 肉断面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
[成 分] 大青叶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黑芥子苷等。
[理化鉴别] ①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②粉末水浸液在紫外光灯下有蓝色荧光。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080%
☆ ☆考点110:叶类中药-枇杷叶
[来 源] 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成 分] 叶含皂苷、糖类、熊果酸、齐墩果酸、枇杷苷、鞣质及维生素B1等。
[来源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考点51:根及根茎类中药-川芎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 药材: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 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②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③韧皮部较宽广。④形成层环成波状。⑤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 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字形,偶有木纤维束。⑥髓部较大。⑦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含类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
[成 分] ①挥发油。②生物碱,如川芎嗪、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盐酸胆碱等。③内酯类化合物,如藁本内酯、川芎酞内酯、丁基酞内酯、新蛇床内酯等。④酚性化合物及有机酸类:如阿魏酸、咖啡酸、瑟丹酸、川芎酚等。
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尚有抗脑缺血、抗血栓、抗再生障碍性贫血、降压、抗胃溃疡、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 ☆考点52:根及根茎类中药-藁本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性状鉴别] 药材: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 ☆☆考点53:根及根茎类中药-防风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药材习称“关防风”。
[产 地]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质部浅**。气特异,味微甘。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多列细胞。②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③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 见金**分泌物,射线弯曲,外侧常呈裂隙状。④形成层明显。⑤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⑥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成 分] ①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辛醛、人参炔醇、壬醛等。②色酮类:升麻素、升麻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等。③香豆素 类:补骨脂素、欧前胡素、珊瑚藻素等。④多糖类:防风多糖A、B、C及XC-1、XC-2升麻素和亥茅酚苷有镇痛作用。多糖XC-2具显著的增强机体免 疫作用。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以干燥品计算,含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 ☆☆☆考点54:根及根茎类中药-柴胡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及狭叶柴胡等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产 地] 北柴胡主产于东北及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区。南柴胡主产于东北及陕西、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等省区。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鉴别] 北柴胡药材: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北柴胡,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散有油管及裂隙。③韧皮部散有油管,射线宽,筛管不明显。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稀疏而分散,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排列成几个环,纤维多角形,壁厚,木化。
[成 分] 两种均含:①皂苷类:柴胡皂苷a、b、c、d等。②挥发油。③多糖类。④甾醇类:α-菠菜甾醇、豆甾醇等。
柴胡皂苷a、d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变态反应、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挥发油也是柴胡的主要有效部位。柴胡皂苷类主要存在于根的皮部,其相对含量随生长年限延长、根条增粗而下降。
[理化鉴别] 取柴胡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浸出物] 照《中国药典》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10%
☆ ☆☆考点55:根及根茎类中药-北沙参
北沙参
[来 源] 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上端稍细,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中部略粗,尾部渐细。表面淡黄白色,粗糙,不去外皮的表面黄 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或纵沟,并有棕**或白色点状须根痕。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质部**。气特异,味微甘。②饮片:为横切片段。切 面角质样,半透明,皮部乳白色,木部淡**,微具放射状纹理;周边表面粗糙,淡**。气特异,味微甜。
南沙参
[来 源] 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棕**,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纹,下部有纵纹及纵沟。顶端具1个或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 ☆考点56:根及根茎类中药-龙胆
[来 源]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产 地] 龙胆、三花龙胆: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古等省区。条叶龙胆主产于东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亦产。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
[性状鉴别] ①药材: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 曲。表面淡**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略平坦,切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 呈点状环列。气微,味极苦。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或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②饮片:坚龙胆, 表面膜质,纵皱纹较多,无横皱纹;切面略显角质样,可见黄白色木心。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龙胆①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较厚。②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内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每一个 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③韧皮部宽广,外侧多具裂隙。④形成层不甚明显。⑤木质部导管3~10个群束。⑥髓部明显。⑦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 针晶。(2)粉末:龙胆,淡黄棕色。气微,味极苦。①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方形小细胞。②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 大,平周壁观有纤细的横向纹理,每个细胞由纵壁分隔成数个栅状小细胞,纵横壁大多连珠状增厚。③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 理]
[成 分] 四种龙胆均含裂环烯醚萜苷类苦味成分,如龙胆苦苷、当药苦苷及当药苷,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龙胆苦苷不得少于10%
☆ ☆考点57:根及根茎类中药-徐长卿
[来 源] 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 药材: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节。有的顶端带有残茎,细圆柱形,断面中空;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细长圆柱形,弯 曲。表面淡黄白色至淡棕**,或棕色;具微细的纵皱纹,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切断面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 气香,味辛,有麻舌感。
[成 分] 含牡丹酚。
☆ ☆☆☆☆考点58:根及根茎类中药-紫草
[来 源] 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依次称“软紫草”、“硬紫草”、“内蒙紫草”。
[产 地] 新疆紫草:主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紫草:主产于东北、华北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亦产。
内蒙紫草:主严于内蒙古、甘肃等省区。
[性状鉴别] 药材: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气特异,味微苦、涩。
紫草(硬紫草):呈圆锥形,扭曲,有分枝。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灰**。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新疆紫草①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②残留的韧皮部较窄。③形成层不明显。④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少数相聚,成径向排列。⑤木栓细胞及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
[成 分] 紫草药材中均含有多种相似的萘醌类色素,并为紫草的有效成分。这些萘醌类色素的母核均为紫草素。其中以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为主要成分。
[理化鉴别] 取粉末05g,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算,不得少于080%
☆ ☆考点59:根及根茎类中药-丹参
[来 源]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 地] 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及山东等省。
[性状鉴别] 药材: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成 分] ①脂溶性菲醌色素类化合物,如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等及其异构体。②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如原儿茶醛,丹参酸A、B、C,丹酚酸A、B、C、D、E、F、G,醚迭香酸等。
隐丹参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煮沸15~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3~5ml使溶解, 滤过,滤液做如下试验:①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灰色将此滤纸条悬挂在浓氨溶液瓶中(不接触液面), 20分钟后取出,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亮蓝绿色荧光。②取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污绿色。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考点60:根及根茎类中药-黄芩
[来 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产 地]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锥形,扭曲。顶端有茎痕或残留的茎基,表面棕**或深**,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 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多除去或残留数列,偶有石细胞散在。②栓内层狭窄。③韧皮部有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成群散在, 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韧皮纤维多分布于内侧。④形成层多成环。⑤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⑥薄壁细胞中含有淀 粉粒。(2)粉末:**。气微,味苦。①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壁厚,孔沟明显。②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有时 分叉。③木栓细胞多角形,棕**。④网纹导管多见。⑤木纤维多碎断,有稀疏的斜纹孔。⑥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成 分] 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如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苷等。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药材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90%;黄芩片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酒黄芩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来源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考点31:根及根茎类中药-川乌、草乌
川乌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根)。
[产 地] 主产于四川江油、平武,陕西省;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种植。
[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存的茎基。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稍皱缩,有小瘤状突起的侧根及除去 子根后的痕迹。质坚实,不易折断,横切面粉质,类白色或浅灰**,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形成层)。气微,味辛辣而麻舌。②饮片:制川乌为不规则长三角形的 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最外层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②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类长方形、方形或长椭圆形,胞腔较大;内皮层不甚明 显。③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④形成层呈多角形环。其内外侧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⑤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⑥髓部明显。⑦薄 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 分] ①生物碱,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花碱等。尚含川乌碱甲、乙和脂乌头碱等。②乌头多糖。
[含量测定] 制川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川乌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
草乌
[来 源] 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无臭,味辛辣、麻舌。
☆ ☆☆考点32:根及根茎类中药-附子
[来 源] 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产 地] 四川、陕西省为主要栽培产区,湖北、湖南、云南、河南等省亦有种植。
[性状鉴别] 药材: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难折 断,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并有充满盐霜的小空隙。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为次生构造不发达根的构造。①后生皮层为**木栓化细胞。②皮层细胞切向延长,偶有石细胞,类长方形,胞腔较大;内皮 层明显。③韧皮部宽广,散有筛管群。④形成层呈多角形环。⑤木质部导管多单列或略呈“V”字形排列。⑥髓部明显。⑦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成 分] ①根含生物碱。中乌头碱为镇痛的主要活性成分。②强心成分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棍掌碱及去甲猪毛菜碱。
[检 查] 乌头碱限量。
☆ ☆考点33:根及根茎类中药-白芍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光洁,隐约可见横长皮孔及纵皱纹,有细根痕或偶有残留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类白色或微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而酸。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①草酸钙簇晶较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的一个细胞含2至数个簇晶,含晶细胞常纵列成行。②木纤维长梭形,壁厚。③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④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团块。
[成 分] ①苷类成分:芍药根含多量芍药苷,经加工为白芍后,含量显著减少;并含少量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②苯甲酸。③鞣质。④挥发油等。
芍药苷为解痉、镇痛、抗炎有效成分。白芍总苷有抗肝损伤作用。
☆ ☆☆☆☆考点34:根及根茎类中药-黄连
[来 源]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依次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性状鉴别] 药材: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表面黄褐色或灰**,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较 长,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或叶柄残基。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或橙**,有 放射状纹理,髓部红棕色,有时空心。
[显微鉴别] (1)根茎横切面:味连,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较宽,石细胞鲜**,单个或成群散在。③中柱鞘纤维束木化,或伴有少数石细 胞,均显**。④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射线宽窄不一。⑤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⑥薄壁细胞含 细小淀粉粒。(2)粉末:云连为无石细胞和中柱鞘纤维。
[成 分] ①三种黄连均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呈盐酸盐存在,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表小檗碱 等,由于它们结构相似,常统称为黄连生物碱。此外,尚含木兰碱。②酸性成分阿魏酸、绿原酸等。黄连碱和表小檗碱是黄连的特征性成分。
[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 液5滴,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②取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 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36%
☆ ☆☆☆考点35:根及根茎类中药-防己
[来 源]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片状,常屈曲不直,结节状,形如猪大肠。表面淡灰**,弯曲处常有深陷的横沟。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木部占大部分,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已除去或有残留。②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稍厚。③韧皮部较宽。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稀少,成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射线较宽。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并可见细小杆状草酸钙结晶。
[成 分] 含多种异喹啉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轮环藤酚碱等十余种生物碱。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具有镇痛、抗炎、降压、扩冠脉作用,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粉防己碱。
☆ ☆考点36:根及根茎类中药-北豆根
[来 源]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性状鉴别] 药材: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性,木部淡**,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考点37:根及根茎类中药-延胡索
[来 源] 为**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产 地]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
[性状鉴别] 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碎断面**,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粉末:绿**。①下皮厚壁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木化、稍厚,有的呈连珠状增厚,具细密纹孔。②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或长多角形,壁较厚,纹孔细密。③薄壁细胞中含糊化的淀粉团块。④导管多为螺纹,少数为网纹。
[成 分] 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丙素、延胡索丁素、延胡索戊素、延胡索己素、延胡索庚素。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去氢延胡索甲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
☆ 考点38:根及根茎类中药-板蓝根
[来 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浅灰**或浅棕**,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或暗棕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质略软而实,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②皮层较窄。③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④形成层成环。⑤木质部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⑥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成 分] 根含:①靛蓝、靛玉红。②氨基酸。③多糖。④苷类。
[理化鉴别] ①本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②以精氨酸对照品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考点39:根及根茎类中药-地榆
[来 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
[性状鉴别] 药材:地榆,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纺锤形,多弯曲。表面棕色至暗棕紫色,具纵皱纹,粗糙。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略显粉性,皮部淡 **,木部粉红色或淡**,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涩。长叶地榆(绵地榆)根较长,可达26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质坚韧,不易折 断,断面皮部**,有多数黄白色至黄棕色絮状纤维,木部淡**,放射状纹理不明显。
[成 分] ①含鞣质,主要有地榆素。②三萜类及其皂苷。③黄酮类化合物。④地榆酸双内酯。⑤甾醇等。
☆☆☆☆考点40:根及根茎类中药-苦参
[来 源]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多列细胞。②韧皮部散有多数纤维束。③束间形成层有的不明显。④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⑤射线较宽。 ⑥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2)粉末:淡**。①纤维及晶纤维众多。纤维壁甚厚,胞腔线形,非木化;纤维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 维。②草酸钙方晶较多。③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较粗大。④石细胞偶见,类长方形,孔沟稀疏。
[成 分] ①根含20多种生物碱,主要为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槐定碱,还含羟基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d-异苦参碱等。②含多种黄 酮成分如苦参啶、苦参酮等。生物碱及黄酮类均为活性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具有抗肿瘤、升白细胞、抗炎、平喘、抗心律失常、保肝等作用。
[理化鉴别] 取本品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栓皮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木质部不呈现颜色反应。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0%
[来源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考点151:补阴药-鳖甲
[性能特点] 为寒滋镇潜兼软坚之品。既善滋肾阴、清虚热,又能镇潜肝阳、软坚散结。
[功 效]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主治病证] ①热病伤阴之虚风内动。②阴虚发热。③久疟疟母,症瘕。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之食少便溏及孕妇慎用。
☆ ☆☆☆☆考点152:其他补阴药
天冬
[功 效] 清肺降火,滋阴润燥,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①肺热燥咳,劳嗽咯血。②热病伤阴的舌干口燥,阴虚消渴。③肠燥便秘。
玉竹
[功 效]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
[主治病证] ①肺燥咳嗽,阴虚劳嗽,阴虚外感。②胃阴耗伤的舌干口燥,消渴。
百合
[功 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主治病证] ①肺虚久咳,劳嗽咯血。②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桑椹
[功 效]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主治病证] ①阴虚血亏的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②津伤口渴,消渴。③肠燥便秘。
墨旱莲
[功 效] 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 ①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②阴虚血热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女贞子
[功 效] 滋肾补肝,退虚热,明目。
[主治病证] ①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须发早白。②阴虚发热。③肝肾虚亏的视力减退。
☆ ☆☆考点153:收涩药
[含 义]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亦称收敛药或固涩药。
[性能功效] 虽能收涩固脱,但药性寒温不一,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收敛止血等作用。
[适应范围]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之证。
[使用注意] 本类药性涩恋邪,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的泻痢、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不宜应用,以免"闭门留寇"
☆ ☆考点154:收涩药-五味子
[性能特点] 上能敛肺止咳,下能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安神,外能收敛止汗;性温质润,又具滋肾之功,为敛、补兼备之品。
[功 效]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主治病证] ①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喘。②津伤口渴,消渴。③表虚自汗,阴虚盗汗。④肾虚遗精、滑精。⑤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⑥阴血虚亏的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使用注意] 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及麻疹初发不宜用。
[药 理] 本品有镇咳祛痰、镇静、保肝、扩张血管、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衰老等作用。
☆ ☆☆☆考点111:中药炮制学概述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黄帝内经》约为战国时期的著作。到宋代,雷 撰成《雷公炮炙论》三卷,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 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 味反失……"明代缪希雍撰的《炮炙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 物232种。
☆ ☆☆☆考点112: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 趋向;(5)便于调剂和制剂;(6)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7)矫味矫臭,有利于服用;(8)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2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如醋制延胡索,使原以游离形式存在植物中、难溶于水的止痛和镇静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丑素等,与醋酸结 合生成醋酸盐,能溶于水,从而增强了止痛效果。但有些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如小檗碱也能溶于水,在切制及炮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与水接 触的时间,以免生物碱损失。
各种生物碱的耐热性不同。有的在高温下不稳定,可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以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如草乌中剧毒的乌头碱在高温条件下水解成毒性小 得多的乌头原碱;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在加热条件下转变为异士的宁等,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有的药物,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其所含有效物质生物碱 遇热活性降低,影响疗效,则应少加热或不加热,以生用为宜。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酒作为炮制常用辅料,可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增强疗效。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尽量少泡多润。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等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达到保证药物疗效的目的。
(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挥发油通常也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通常凡含挥发性的药材及时加工处理,干燥宜阴干,对加热处理尤须 注意,如薄荷、藿香等。有些药物经炮制后,不仅使挥发油的含量发生变化,同时还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产生新的成分,有的还可改变药理作用。如荆芥炒炭后, 具有止血作用。肉豆蔻的挥发油经煨后,起到实肠止泻的作用。
(4)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鞣质在医疗上常作为收敛剂,用于止血、止泻、治烧伤等。以鞣质为主要药效成分的药物,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一般变化不大。
(5)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有些含有机酸的药物往往和含有生物碱的药物共制,以增强生物碱的溶解度,增强疗效,如吴茱萸制黄连。
☆ ☆☆☆考点113:液体辅料
1酒:有黄酒、白酒之分。酒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炙药用黄酒,浸药多用白酒。
2醋:古时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醋存放时间越长越好,称"陈醋"醋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3蜂蜜:生则性凉,熟则性温,故能补中。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
4食盐水:性味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5生姜汁:药物经姜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6甘草汁:药物经甘草汁制后能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7黑豆汁:药物经黑豆汁制后能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何首乌等。
8米泔水:常用来浸泡含油质较多的药物,如米泔水漂苍术、白术等,可除去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
☆ ☆☆☆考点114:固体辅料
1稻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与药物共制,可增强药物功能,降低刺激性和毒性,如米炒党参、斑蝥等。
2麦麸: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疗效。亦可作为煨制辅料。
3白矾:能解毒,祛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与药物共制,可防止腐烂,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如白矾制半夏、天南星等。
4豆腐: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豆腐具有较强的沉淀与吸附作用,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其毒性,去除污物。如豆腐煮藤黄、硫黄、珍珠等。
5土: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灶心土、黄土、红土、赤石脂等。灶心土能温中和胃、止血、涩肠止泻等。
6蛤粉: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7河沙:中药炮制用河沙作中间传热体拌炒药物,可使坚硬的药物经沙炒后质地松脆,以便粉碎和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8滑石粉:中药炮制用滑石粉末炒药和煨药,能利尿,清热,解暑。
☆ ☆☆☆☆考点115:中药及炮制品的贮藏保管
1贮藏中的变异现象:包括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及腐烂。不同性质的药物其变异现象有所不同,如虫蛀发 生在含粉性、蛋白质及糖类多的根茎类、花类、动物类药物中,如葛根、金银花、驴皮等;泛油主要发生在含挥发油、油脂及糖类多的种仁及根茎类药物中,如杏 仁、桃仁、郁李仁、天冬、玉竹、牛膝等;风化主要发生在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中,如芒硝、硼砂等。
2变异的自然因素:炮制品在贮藏过程中变异现象的产生,主要与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及真菌、虫害等有关。
3贮藏保管方法:传统的贮藏保管法包括清洁养护法,密封(闭)贮藏法及对抗同贮法。如防湿养护法通过通风、降温、防潮来控制和调节库内温、湿 度,达到抑霉防虫的目的。对抗同贮法是采用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抑霉防虫的目的。通常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 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毕澄茄同贮;全蝎与花椒或细辛同贮;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土鳖虫与大蒜同贮等。现代贮藏保管技术包括有远红 外辐射干燥技术,气幕防潮技术,气调贮藏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鉴定学(5)
本文2023-10-09 19:31: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