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将军都属虎(7)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这些将军都属虎(7),第1张

余光文(1902—1985),湖南省平江县人,享年83岁。

1926年加入中国***,1927年参加“秋收暴动”,1935年参加红2、6军团长征,1949年任华北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1952年任国家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兼第18局局长,1961年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务部部长,1962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余明(1914—1990),安徽省金寨县人,开国少将,享年76岁。

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1934年至1937年在鄂豫皖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1949年任解放军第31军93师首任政委,1952年至1956年任解放军空军第4军副政委。

沈新发(1914—1993),江西省万载县人,享年79岁。

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绥远军区绥东军分区政委,1964年至1967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张树才(1914—1969),湖北省武汉市人,终年55岁。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湖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1年晋升为少将,1963年至1965年任湖北省军区第二政委。

张德贵(1914—1987),四川省巴中市人,享年73岁。

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1964年晋升为少将,1977年至1981年任内蒙古军区副政委。

张国华(1914—1972),江西省永新县人,开国中将,终年58岁。

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解放军第18军首任军长,1952年至1968年任西藏军区司令员,1967年至1972年任成都军区政委、四川省革委会主任(1968)、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1969—1972)。

张步峰(1914—1999),河南省安阳市人,开国少将,享年85岁。

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4年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1949年任解放军第18兵团后勤部副部长,1959年至1964年任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校长。

张秀龙(1914—2015),湖北省仙桃市人,开国少将,享年101岁。

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1935年参加红2、6军团长征,1950年至1956年任解放军第22军军长,1965年至1967年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张汝光(1914—2000),河南省渑池县人,开国少将,享年86岁。

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4年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6年加入中国***,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卫生部第一副部长,1966年至1968年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

张令彬(1902—1987),湖南省平江县人,开国中将,享年85岁。

1926年加入中国***,1927年参加“秋收暴动”,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军委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1950年至1982年任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

张万春(1914—1971),河南省郾城县人,开国少将,终年57岁。

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1948年任解放军第49军162师师长,1959年至1970年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张乃更(1914—1992),河北省平泉县人,享年78岁。

1937年于燕京大学毕业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1949年任解放军第36军106师首任政委,1956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首任部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

张震(1914—2015),湖南省平江县人,开国中将,享年101岁。

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62年至1969年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院长,1985年至1992年任国防大学校长、校长兼政委(1990—1992)。

张英(1914—1984),原名黄文荃,广西灵川县人,享年70岁。

1935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1937年加入中国***,1938年被编入新四军,1949年任解放军第31军92师首任政委,1960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部第2部副部长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

巫金峰(1914—1994),江西省南康县人,享年80岁。

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1965年至1978年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

吴建初(1914—2002),四川省成都市人,开国大校,享年88岁。

1933年加入中国***,1935年被编入红军并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政治部副主任,1962年至1966年任解放军铁道兵学院院长。

吴咏湘(1914—1970),湖南省汨罗市人,开国少将,终年56岁。

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1934年至1937年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49年任解放军第21军首任参谋长,1952年至1956年任解放军(志愿军)第21军军长。

吴自立(1902—1975),湖南省平江县人,开国少将,享年73岁。

1928年加入中国***,1929年被编入红军,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50年任中南军区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员,1956年至1964年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吴杰(1914—1997),湖北省大悟县人,享年83岁。

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1948年任河南省开封市军管会公安局局长,1953年任武汉市人民法院院长,1957年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务部副部长,196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家保(1914—1981),原名欧阳家保,江西省吉水县人,享年67岁。

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1934年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1965年至1978年任安徽省军区副政委。

待续——

傅炳耀、刘世民、刘玉良、秦广礼、张甲洲、李时雨、罗云鹏、陈屿、屈兴歧、刘兆林、王英超、金锋、徐鼐霖、周保中、李红光、李学忠、夏云杰。巴彦县是哈尔滨市巴彦县古城门(西门)阜成门所辖近郊县,民主革命以来诞生了傅炳耀、刘世民、刘玉良、秦广礼、张甲洲、李时雨、罗云鹏、陈屿、屈兴歧、刘兆林、王英超、金锋、徐鼐霖、周保中、李红光、李学忠、夏云杰17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热土走出的军政要员、科技精英、商海巨子不计其数。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皇太极即为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 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 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镶 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 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 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是辖84个整佐领又 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 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 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 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 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 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 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 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 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 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正红旗人。 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请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红色镶 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 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 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 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 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 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 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正白 旗是皇帝亲统旗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 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 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00—300人 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 万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镶白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于分统,清末时的规模是84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 邻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洁前 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 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 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 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 万人。 镶蓝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质色为蓝色镶 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 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 半分佐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 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

呼和浩特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作为绥远城统领满、蒙、汉八旗驻军及掌管西北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在绥远城告竣时落成。驻守在将军衙署的绥远将军,号为“建威将军”,拥有广泛的实权,除统帅绥远城的驻防八旗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旗的蒙古王公、民众外,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总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绥远将军乃属清廷一品封疆大吏,是以国家大帅的 身份驻节在这里的。

从乾隆二年二月,驻守在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昌奉旨改驻绥远城起,到清末宣统末年最后一任将军堃岫被北洋军人张绍曾所取代止,将军衙署历时172年,清廷正式授封的绥远将军有78 任,均在此管理驻扎。这一历史阶段,将军衙署的体制、作用,正如光绪十六年(1890年)绥远将军克蒙额亲立在衙署大照壁上一块石额所书“屏藩朔漠”那样,一直未变。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归化城土默特蒙古,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官兵。将军衙署设于城内中心鼓楼西侧。按清工部工程则例规定一品封疆大员级建造,砖木构制,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 匾额,门侧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自大门进入须经过仪门,仪门凡3门,中门形同过殿但不常开,平常出入经由两旁门。仪门正北为大厅,为议事决策中心;东西各建有庑堂和厢房,为官吏办公场所。第二进正中建有宅第门房3间,东西各建厢房3间,同是官吏的办公场所;第三进为将军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东西两侧各建配房3间。宅第与配房间并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厅东面建有花园,园内建有亭榭;东南隅建有马号;大厅西南面建有更房,为卫戍官兵住所。

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

  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上将;

  原国防大学政委赵可铭,上将;

  原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上将;

  南海舰队司令员苏士亮,中将;

  解放军报社社长王梦云,少将;

  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车华松,少将;

  毛新宇少将;

  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王小京,少将;

  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秉伦,少将;

  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乔占军,少将;

  某集团军副军长李文广,少将;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段端武,中将;

  原北京军区副政委徐自强,中将;

  原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良君,宜兴人,少将;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邹玉琪,少将;

  内蒙古军区副政委陈运火,少将;

  河北省军区参谋长赵海滨,少将;

  炮兵指挥学院副院长侯云礼,少将;

  原空军副参谋长徐心德,少将;

  山西省军区参谋长姬亚夫,少将;

  (摘录部分内容,排名不分先后)

这些将军都属虎(7)

余光文(1902—1985),湖南省平江县人,享年83岁。 1926年加入中国***,1927年参加“秋收暴动”,1935年参加红2、6军团长征,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