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金兜降青牛妖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悟空偷得金箍棒后,与那妖怪战经三个时辰,不分胜败,那妖逃入洞中,拿回诸神被套去的兵器,但又被那妖用圈子套走。
悟空上西天找如来佛祖,如来佛祖遣十八尊罗汉带宝贝金丹砂来战,但金丹砂也被那妖的圈子套去。二罗汉说如来曾示意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悟空请来太上老君,老君用芭蕉扇扇出那妖本相,原来是老君坐骑青牛,其圈为老君的金刚琢。
扩展资料独角兕大王本是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着牛童儿瞌睡之际,偷走老君的宝贝金钢琢下界到金兜山金兜洞。独角兕大王使用一根丈二长的钢枪,又仗着太上老君的宝物金钢琢,用计捉住唐僧、八戒和沙僧,套住孙悟空的金箍棒,将他打败。
独角兕大王是孙悟空遇到的最难缠的一个妖怪,也是孙悟空为了救师父而四处找人帮忙最多的一次。孙悟空不但求玉帝查找此人的来历,还先后求了李天王、哪咤,雷公、火德星君、黄河水伯、如来、十八罗汉等仙佛两界众多高手来相助。
不过这些人最后都没有帮上忙。最后还是如来告诉弟子降龙伏虎,降龙伏虎两罗汉又转告孙悟空,孙悟空才知道独角兕大王的来历,于是去找独角兕大王也就是青牛的主人太上老君。这才解了围,过了关。
高层次的人的坐骑或者弟子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比如弥勒佛的弟子黄眉怪,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灵元圣等等,他们都像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一样,不喜欢杀人、吃唐僧肉。黄眉怪主要是想给自己升职的机会,九灵元圣主要是为了给下属报仇才与孙悟空发生了矛盾。
青牛显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也没有野蛮地直接用武力抓唐僧,而是采取有理、有利的手段:“我在山路边点化一座仙庄,你师父潜入里面,心爱情欲,将我三领纳锦绵装背心儿偷穿在身,只有赃证,故此我才拿他。”
-独角兕大王
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切休,蛇遇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偏僻的山区、农村,有“属相相克”的说法。什么“羊鼠相逢一旦休,从来白马怕青牛”,“蛇见猛虎如刀锉,猪遇猿猴似煎油”,等等。如果有一对恩爱夫妻一方由于偶然事故或暴病身亡,村里—些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就会指责另一方,说他命硬,把命软的“克”死了。
“属相”果真“相克”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得先从属相的来源和“五行”相生相克说起。
大家听说过“女娲补天”和“伏羲创造八卦”的神话传说吧。作为远古中华文化的代表,女娲和伏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原来,在远古人类的观念中,他们都是巨大的动物——龙蛇。这在许多古籍中均可以找到证明:“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帝王世纪》)从初期的母系氏族公社起,远古时期的人们,就用一种动物,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代号,这就是所谓的“图腾”。用动物记忆人的年令和出生年份,很可能就起始于“图腾”时代。
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与世界其它国家不同,不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而是用汉字来表示,俗称“干支结合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干。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支。每年的代号,都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如甲子、乙丑等。从甲子依次推算到癸亥,共得六十次。六十年后,又重新从甲子纪年起。如此交递轮转,六十年中共计用天干六次(十干乘六次,等于六十年),地支五次(十二支乘五次等于六十年)。于是,用动物记忆人的年令和出生年份的办法,便和干支纪年法自然地结合到了一块儿。古人用十二种动物和十二地支相配,便成了: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于是,子年出生的人,属相便为鼠;丑年出生的人,属相便为牛。这样,把属相和纪年结合在一起,形象生动,便于记忆。所以,几千年来,我国的干支纪年法和属相生肖一直被人们所沿用。这是科学的,丝毫不存在迷信成份。
但是,属相又是怎样被迷信所利用,生出了“相克”的编人说教的呢?这又得讲讲“五行”。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起源和组成不可能有今天的认识。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是用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来说世界万物的起源和组成的。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这里,“生”含有资生助长的意义。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联系。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我生者是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这里,“克”含有制约、阻抑的意义。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每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联系。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
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又同时寓有相生。生和克相互资助,互相制约,以保持平衡。这一认识,本来是朴素的辩证思想的体现,但是唯心主义却利用它附会人的生死、命运,认为社会制度的更替,人事命运的兴衰,都是由于五行相生或相克所致。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十二属相,有了相生、相克的内容。男婚女嫁,看“八字”,论“属相”的迷信活动风靡起来。不仅属相有了相克的内容,而且有了“寡妇年”,“光棍年”、“无子年”之说。使许多有情人由于“属相相克”而不能成眷属,抱憾终身! 还有许多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那样的无辜者被视为‘命硬”、“白虎星”、“克星”,而惨遭蹂躏。
在科学文化已经比较发达的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一定要用科学去破除千百年来的封建残余迷信思想,绝不能再相信“属相相克”这类害人的邪说了!
问题一:为什么把道士叫杂毛老道? 因为头上发髻的形状如杂草吧
牛鼻子老道称呼多些:
老子被神化后,道者一气化三青而他的坐骑是一青牛。 道家的顶头老大名曰老子,他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而去在他成神以后,青牛也伴其左右成仙牛, 被后来的人戏称为被‘老子’牵着鼻子走,而老子被道家称神后其坐骑便是出关时的“青牛”,故道士便有了“牛鼻子”的绰号,俗人通常以牛鼻子来贬称道士。因为说这个话的人认为:牛也是虽是已成为仙牛,但它还是畜牲。就像和尚被人骂“秃驴”一样,这有点不敬的意思在里面。
问题二:道士什么的成语 火居道士、
有道之士、
青牛道士
火居道士 [huǒ jū dào sh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成家结婚的道士
百科释义
《火居道士》是出自《礼部志稿・僧道禁列》的一本古言文小说。
问题三:道士为何被称作“牛鼻子”? 我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总是发现有人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道士”。《汉语大词典》对“牛鼻子”解释如下:①对道士的戏称。以道士梳髻高起如牛鼻,故称。一说道教所奉的始祖老子曾骑青牛过函谷关,故称。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你这先生不要听这牛鼻子说谎,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得支支叫哩!”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三折:“这牛鼻子大胆!怎生在我面前,说长道短的。”《说岳全传》第 回:“牛通就对诸葛锦道:‘都是你这牛鼻子,叫他去叫船,如今叫人捉去。’”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汉语大词典》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现在一般有三种常见的说法:第一、道士帽,又叫冲天冠,前边有沿,上翘象牛鼻子;第二、道士发髻形状像牛鼻子;第三、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我以为第三种说法较为可信。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青牛道士”。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文学作品中对老道称作“牛鼻子”的例子很多。除了上边《汉语大词典》引述的三例之外,还有元孙仲章《河南府张鼎勘头巾》中:“原来是个牛鼻子,我不是官身忙,赶上打他一顿。”范康《竹叶舟》中:“你看中间一个老秃厮,左边一个牛鼻子,右边一个穷秀才,攀今揽古的,比三教圣人还张智呢。”清吴睿《飞龙全传》第四十四回:只见匡胤在旁哼哼冷笑,叫声:“苗光义,你这牛鼻子的道人,你自恃其能,说这许多谎话……。”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戏称、俗称,倒是在古代小说戏剧和仿古较多的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问题四:道教的茶道文化是什么意思? 道教茶道 第一节 天人和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
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
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
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
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
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
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
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
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
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
“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
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
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宿醒来破厌觥
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
已便。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
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
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
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
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
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
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
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
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
,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
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
露晴”,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
”,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
”,在茶人眼里,月友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
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
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
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
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
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
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
受。>>
问题五:为什么把老道叫做牛鼻子老道 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汉语大词典》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现在一般有三种常见的说法: 第一、道士帽,又叫冲天冠,前边有沿,上翘象牛鼻子; 第二、道士发髻形状像牛鼻子; 第三功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 第三种说法较为可信。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青牛道士”。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
问题六:老子为什么要骑青牛出海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工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在老子的家乡河南省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
问题七:道教鼻祖是谁? 道教始祖:轩辕黄帝
道教鼻祖:老子
道教教主:张道陵
问题八:中间填什么字能和气 趣 道 意 甜 香组成的词 “道?”的词语:道德道行道义道理道歉道路道地道观道别道号道心道古道场道统道教道里道士道人道家道术道途道字道台道化道学道山道揆道席道藏道貌道侣道左道具道法道情道意道白道谢道道道道业道周道器道本道喜道友道气道艺道腴道员道流道力道岸道范道乏道安道光道经道次道源道纪道眼道长道真道中道释道契道合道机道君道谋道思道体道达道明道尊道正道穷道尹道慧道论道品道门道语道扬道骨道味道韵道砟道风道奇道贺道碴道书道消道脉道素道口道民道引道方道妙道奥道宪道举道度道婆道数道华道境道津道同道道典道俗道训道树道兄道姑道冠道涂道缘道院道樾道径道宇道勋道谀道陌道程道故道曲道趣道性道子道破道谊道说道果道旧道根道坛道顺道官道童道乡道洽道恼道袍道言道斋道衔道馆道极道儿道爱道伴道念道儒道装道师道神道帽道礼道阶道班道氅道从道纲道游道志道基道治道上道规道佛道府道牙道岔道拜道要道日道魁道马道祖道弟道迹道道知道众道州道舍道庵道主道臣道肥道迎道会道任道听道望“?道”的词语:黄道报道厚道地道知道天道巷道味道霸道甬道 谷道门道隧道称道有道人道大道复道公道中道王道匝道难道渠道栈道乐道一道古道得道正道世道无道当道上道行道周道夹道问道不道赤道浪道孝道家道明道岔道老道至道坤道漫道祖道达道学道闻道倍道直道轨道孔道要道六道治道妇道东道神道轵道载道同道悟道常道贫道阳道驰道诡道阁道通道师道茶道善道便道传道街道鸟道异道取道雅道布道劲道枉道御道仁道履道官道左道乾道伯道说道易道弹道驿道修道衢道函道信道九道白道论道黑道解道科道交道弘道小道磴道河道五道殉道力道商道顺道汉道运道君道失道出道喝道下道圣道友道远道吾道恕道理道道道绕道逸道水道外道故道谩道兼道频道卫道子道徼道艺道志道蜀道缘道只道假道守道管道吏道董道仕道辇道好道仙道相道径道就道幕道浮道市道技道入道为道走道清道适道医道化道蹬道向道筋道怪道求道遮道德道海道鬼道除道迂道路道航道三道耕道体道穴道合道楼道柔道巡道k道禅道成道何道颐道贾道龙道文道“道???”的词语:道貌岸然道听途说道法自然道路以目道德修养道德品质道头知尾道德信念道听涂说道德规范道德境界道德理想道不拾遗道道地地道边苦李道貌俨然道德行为道旁苦李道德天尊道相望道德价值道貌凛然道德意识道德教育道骨仙风道德责任道学先生道俨然道德哲学道不相谋道同契合道德观念道远知骥道在屎溺道德原则道君皇帝道德文章道德评价道高望重道高德重道而不径道大莫容道同志合道德实践道存目击道德认识道义之交道德习惯道高魔重道路侧目道山学海道傍苦李道长论短道尽途殚道在人为道德义务道寡称孤道弟称兄道德活动道士坠驴道西说东道听耳食道尽涂殚道同义合道傍筑室道傍之筑道尽涂穷道路藉藉道德科学道长争短道德关系道相属道合志同道东说西道相枕道德判断道头会尾道远日暮道得应得道尽途穷道微德薄道路之言道不掇遗道的应的道不举遗道无拾遗“?道??”的词语:黄道吉日分道扬镳天道好还背道而驰古道热肠神道设教二道贩子天道无亲人道主义五道将军问道于盲伯道之忧妇道人家六道轮回得道多助赤道人种天道宁论师道尊严下道齐桓直道而行倍道兼行天道人事遵道秉义伯道无儿家道中落北道主人有道之士家道从容世道人心失道寡助乐道好古左道旁门赤道逆流小道消息家道小康倍道而行乐道安贫家道消乏险道神将乐道安命论道经邦两道三科乐道遗荣其道无由东道主人乐道忘饥怀道迷邦霸道横行其道亡繇假道灭虢二道毛子传道受业当道撅坑进道若退鸟道羊肠倍道兼进市道之交世道人情枉道事人中道而废东道之谊畔道离经南道主人赤道洋流倍道而进求道于盲逆道乱常弃道任术进道若蜷谋道作舍舍道用权守道安贫公道合理胆道系统会道能说管道系统天道酬勤“??道?”的词>>
1、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2、《大学》读后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 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 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 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 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 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 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 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3、《中庸》读后感
这个学期,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首先是我们《中国文化概论》课老师推荐的书目;其次,我们国学社本学期的晨读选材也是《中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前一直知道《中庸》,想读而又没读。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4、《荀子》读后感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成就之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勉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
5、《老子》读后感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6、《离骚》读后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7、《逍遥游》读后感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
人教版第四册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逍遥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故 “逍遥”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自由自在、任性适意的人生状态。
其次说“游”。“游”作为人的主体活动,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体。《庄子》一书在使用这个词时也兼有这两个词义。但庄子哲学是谈人的精神自由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是要从人的精神自由中寻找人生的出路。故《庄子》中使用“游”一词时,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是指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漫游”。
“逍遥游”中的“游”也是如此。“游”是心游,是让心游于“无限时空”中的精神漫游,是让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进行的交游、交往,也就是《庄子。天下》中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泰然状态,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这样的“游”才“逍遥”。
二、“至人”“神人”“圣人”——精神自由的“逍遥”者庄子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是“道”论。庄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道”使天地万物生灭流变,无穷无尽。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也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这个“道”运行的结果,也是这个“道”的具体表现,这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道”的本质特征就是自自然然,无为无不为,无目的又合目的。人类是顺“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甚或无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样,本属自然,无目的又合目的,无所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庄子》一书中,“真人”也被称作“至人”“神人”“圣人”。因为“真人”是依乎天道、顺乎人性自然地活着,达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庄子又称其为“至人”:“真人”在人世间顺性自然,无为无不为,超凡脱俗,故庄子也称其为“神人”:“真人”是领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间生活已无所不通,《说文解字》说:“圣者,通也”,故庄子还把“真人”称作“圣人”。《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者名殊而实指为一。“无己”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无名”“无功”同样是忘我后的任性自然。这三种状态都是人在体道自然中无为无不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遥游”。
8、《秋水》读后感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主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之一。他写的文章比较浪漫,也非常大气。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了他其中一篇著作《秋水》后的一些感悟。 文中的涵义主要是在说明我们人应该以何种心态去处事的道理,即作为人不能怀有“自高自傲”、“贡高我慢”不利的心态。在《秋水》中也有很多句子可以和现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做对比。例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善为尽在已”。这句话的含义即:河伯一向以为他所在的黄河是天下最大的,水势很大,以为天下所有的水全都是流向黄河的,于是自己就非常得意,而导致河伯产生傲慢之心。 其实,这就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相同,也是我们常常碰到的事。当一个人成就了一点事业,或得了一些什么小名利,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夸大自己的功劳,一自我为中心,然而轻视他人,这正是因为他还没有在外界碰见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所以才会在界内自高自傲。假如哪天让他到外界去出差或辩论问答,遇见比自己更高一层的人,这个时候就会认为自己还不如他人,所以说我们人,在还没有亲自接触到界外之事时,就不能以为自己很伟大。因为你一旦看见别人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强大时。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我们应该保持“中道”,不能被名利之事所牵引,否则你将会被比你更有见识的人讥笑轻视。我们只有在“中道”的界线上,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修。同样的道理,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僧,对于一个邪知邪见深的人,我们不能急于马上给他讲佛法之奥妙,因为这种正知正见可能会令他不但不能接受,反而会认为我们也是魔,令他生气毁谤,这只能等他的因缘成熟了,能够接受真理的时候,我们再去引导他也不迟,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要去引导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必须观察对方的根机是深、是浅,并且要看他对我们所说的法是否应机,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庄子的《秋水》让我看到了大智大美,道理与思想的引发,也使我的人生能够渐渐趋向一种更高更美的境界。
9、《归园田居》有感
好友金铭曾一再推崇,干国祥先生新近上的《归园田居》是其所听过的课当中最好的,此课好到什么程度?用金铭自己的话来说,“课后一小时没有说一句话,当天中饭都没有吃”——因为一直沉浸在课带给他的震撼中。金铭读课多矣,一般的课自是难以让他有如此的感触,此课一定有其独特之处,我想。于是从金铭处拷贝干先生的课,等心静下来了,再虔诚地打开聆听。
长假的最后一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安排用过早餐,先做起了预习功夫:找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始研读,试着对诗有自己的“前见”。诗不深 ,很好懂。如何让初二年级的孩子理解此诗的意蕴,这想必是学习此诗的难点,干国祥先生是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进陶渊明的诗歌境界的呢?带着这个悬念,我开始了观课。
课的前半部分,干老师由交代背景开始,将《归园田居(其一)》做了解读,让学生明白陶渊明归隐山林的缘由——为了挣脱羁绊心灵的藩篱,回到大自然中,做心灵的主人。接下来释词,梳句,朗读。经过了20分钟的稍嫌平淡课堂之后,精彩开始了。干国祥先生设置了好几层冲突,让看起来有些平淡的课堂,有了波澜。
“这首诗写的是不是一个农民的勤劳生活?”(大意)这一问,将孩子们的认识提升了一层,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首诗很容易被误读成歌颂农民的勤劳生活。干老师抓住关键词句,让孩子们明白了,诗所描述的是一个厌倦官场渴望回到大自然的士大夫回归田园的情形。而接下来的问题,则是本课最为关键的一问:“那么,我问同学们,你赞成他这样的生活方式吗?这样的诗在今天学,有着怎样的意义?”妙哉!此问直接击中了要害。是啊,在今天,我们学习《归园田居》,究竟有什么意义?干老师不愧为高手,他借助一个八卦图,让孩子们充分选择。并讨论。学生开始积极思维,有说学这首诗没有多大意义的,有说有意义的。经过师生的讨论,孩子们达成了“临时性共识”——陶渊明那种不为世俗生活沾染,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在此基础上,干老师提到了美国的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然后总结出他们的精神境界:清洁思想,朴素生活,后来干国祥先生还“以己证诗”将课推向高潮。课看到此处,我不禁拍案叫绝!
《瓦尔登湖》一书,是我近日正在重读的一书。读完梭罗的美丽文字,一股清凉的湖水仿佛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
听了干国祥先生的《归园田居》,回想《瓦尔登湖》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我不由沉思:在我们这个后现代社会里,人类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每一个身处繁华都市忙碌在名利场的行色匆匆的人,是否也该多一些追问和反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归园田居》和《瓦尔登湖》一样,既是属于文学家的,也是属于每个人的,既是属于古代的又是属于现代的。
读一读《归园田居》、《瓦尔登湖》,让身体与豆苗野草亲密接触,让心沾灵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与喧嚣,这不是追逐时髦故作风雅,而是回归自我的必然。
如果人间多几处瓦尔登湖,多几个陶渊明式的“田园”,人类就会多一个安谧宁静的后花园。
10、《念奴娇》感想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词坛的新天地就是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逐步发展并且扩大其领域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象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
西游记金兜降青牛妖的主要内容
本文2023-10-09 19:44: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