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 5 分类 6 辨证分型 61 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 62 小儿腹痛·乳食积滞证 63 小儿腹痛·胃肠积热证 64 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 65 小儿腹痛·气滞血瘀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儿腹痛的方剂 2 治疗小儿腹痛的穴位 3 治疗小儿腹痛的中成药 4 小儿腹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小儿腹痛 1 拼音
xiǎo ér fù tòng
2 英文参考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小儿腹痛(infantile abdominal pain[1])为病证名[2]。是指发生于小儿的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出《小儿药证直诀》。
4 症状凡婴儿出生后,无故啼哭不止,或夜间啼哭,多是腹痛[2]。
5 分类
临床分寒实腹痛、积热腹痛、伤湿腹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钓痛、症瘕痛、虚寒腹痛等[2]。
6 辨证分型 61 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cold attacking abdomen[1])是指贪凉饮冷,脘腹中寒,以脘腹疼痛,阵阵发作,痛甚时额出冷汗,唇色青紫,得温痛减,面色苍白,肢冷,或呕吐腹泻,舌淡,苔白滑,脉弦为常见症的腹痛证候[3]。
62 小儿腹痛·乳食积滞证小儿腹痛·乳食积滞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milk and food stagnation[1])是指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常,乳食积滞,以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嗳腐呕吐,纳呆,泄泻臭秽,泻后痛减,舌苔多厚腻,脉滑数有力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63 小儿腹痛·胃肠积热证小儿腹痛·胃肠积热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lm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ed heat in stomach and intestine[1])是指过食煎煿厚味,酿热成积,热结胃肠,以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烦躁不安,潮热口渴,手足心热,唇舌鲜红,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64 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小儿腹痛·脾胃虚寒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t cold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阳气虚衰,失于温运,以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面白少华,神疲纳呆,手足不温,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缓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65 小儿腹痛·气滞血瘀证小儿腹痛·气滞血瘀证(infantile abdominal pain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1])是指气机阻滞,血行瘀滞,以腹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腹部症块拒按,肚腹硬胀,青筋显露,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为常见症的小儿腹痛证候[3]。
7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用药方法
胃肠道疾病复杂多变,没有医学常识的患者自己很难做到合理用药。如果盲目滥用药物,很可能适得其反,延误病情。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常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并产生一定害处。
随意换药延误病情
很多患有慢性胃肠病的患者,常因短时间内疗效欠佳,就怀疑医生的水平,于是听信他人,屡找“江湖医生”或所谓的秘方、偏方、验方,这样患者得不到正规系统的治疗,不但会使病情加重,而且很可能因此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
药量偏颇适得其反
很多胃肠病患者长期染病,求愈心切,于是自行加大药量,以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或在用药时过分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自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因而自行减量。然而,盲目加大药量常会适得其反,使一病未愈,再生他病;而自行减量则非但达不到药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随意加减药量都是不可取的。
疗程随意前功尽弃
胃肠道疾病的用药均有一定疗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不要因为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或者因为效果不明显,随意改用他方,放弃原有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有些患者担心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以为只要长期用药就可以永绝后患,因而长期服药,从不间断,以致蓄积中毒,或者形成二重感染、药物依赖性等。
多药混用弊多利少
有些患者以为用药种类越多就越有效,因此采用到处撒网的方式,多管齐下,联合用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有时的确可以增强疗效,但配合不当也会产生拮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比如同时使用H2受体拮抗剂和硫糖铝,作用不叠加,不良反应却会增多。
因此,胃肠病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朋友,该是“肠胃湿热”吧。
肠胃病都是三分治七分养的,所以,你该从饮食方面给予配合治疗才好得彻底。至于怎么治,让中医(毕竟大多数医生都不是庸医)号号脉,开个方。服药一定要坚持哟,中药不比西药,见效慢,不易复发。同时特别注意相关的禁忌:忌刺激性食物(骤寒骤热等)、忌饮食过量,如胃酸分泌太多,就要特别注意少吃酸性重的物品,当然如果你属碱性胃(就是平时喜欢吃酸的,吃了酸的很舒服)的话,就更要小心咯,不是吓你啦,碱性胃患胃癌的几率是很高的哟。
总之,重视之、勿需畏惧之,早治疗就是。
祝你健康!
脉因证治诸说 夫阴阳升降,则荣卫流通;气逆而隔,则留结为痈。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下通,故颈人迎甚盛,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或呕,或唾脓血。观伏梁之病,亦有侠胃脘内痈者,以其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故也。(《圣济》)
诸书少论此病,惟孙真人言此(按:《千金》别无其说,盖是误忆),后学以此论乃胃热为邪治之(按:《外科集验方》作治法亦与肠痈颇同),初以疏利为先,以消毒托里退胃热,此为良法。不识病者,误人不浅,可不慎之。(《奇效》)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淤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后,用太乙膏(宜参《肺痈》)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胎经久不退,色黑垢腻,口中作甜,臭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医通》)
胃脘痈则有虚实二种:其实者易消,若作脓,必大吐脓血而愈;惟虚症则多不治。先胃中痛胀,久而心下渐高,其坚如石,或有寒热,饮食不进,按之尤痛,形体枯瘦,此乃思虑伤脾之症,不待痈成即死。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恶寒倦卧,不能食者,皆当审察,防成内痈。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以至久而脓溃,自伤其生也。(《源流论》)
胃痈,胃阳遏抑病也。(原此下引《圣济》)若脉洪数,脓已成也,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也,急当议下。否则毒气内攻,肠胃并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未免他误矣,疡医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则知胃痈之症,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实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或好饮醇醪,或喜食煎 ,一种热毒之气,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郁结日久,复感风寒,使热毒之气,填塞胃脘。胃中清气下陷,故胃脉沉细,惟为风寒所隔,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非胃痈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渐,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尊生书》)
胃痈亦生腹内,痛在心下脐上。其有红肿见于胸下者,此躯廓之伏梁痈,非胃痈也。肠痈痛在下腹左右少腹间,以此为异云云。凡内痈脓未成,皆宜从清导之。已成脓者,必溃脓。胃痈之脓,有呕退场门者,有下溃于肛者。(《医级》)
治验 江应宿治上舍汪中宇,患喉肿不进饮食,腹中不饥,但日饮清茶数盏,召余视之。诊得气口紧数,此胃痈也。脓已成,宜引下行。投以凉膈散,稍稍利一、二度,次早吐脓血,再服射干汤一剂,即知饿索饮食,六剂全愈。(《类案》)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胎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复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医通》)
治方 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连翘升麻汤方。(《圣济》)(按:即五香连翘汤。)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犀角汤方。
犀角(镑) 栀子仁 赤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同上)
治荣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射干汤方。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根据临床表现,中国传统医学的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损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该病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古籍对消渴有较多记述。消渴病名,最早出自《内经》。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中约有十四篇,分别对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谓。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至今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世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都有补充和发展。《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并对本病的并发症有所记述,认为"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录《古今录验方》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引祠部李郎中云:"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对消渴病的临床特点有更深的认识。《太平圣惠方·三痟论》说:"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明确提出"三痟"之说。
导语: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富营养化、精神压力的增大、运动的缺乏,胃肠积热越来越常见。由于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脾胃薄弱,故更易形成胃肠积热。作为儿童常见的证候,胃肠积热可影响多种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因素。
一、了解胃肠积热的相关病因,饮食不节是胃肠积热的重要病因,需知道
1、外感邪气
《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中详细论述了阳明胃肠病证,邪气直中阳明,或太阳病、少阳病误治,均可导致阳明病。《温热论》云:“再论三焦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温邪若流连三焦不得解,则易里结于阳明胃肠,有学者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顺传胄肠,逆传心包”的说法。且“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为病以热、实为主要特点。由此可见,外感邪气是形成胃肠积热的重要因素。
2、饮食不节
《素问-五脏别论》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饮食的受纳与传导和胃肠密切相关。李东垣云:“夫饮食不节则胃病。”饮食不节是胃肠积热的重要病因,其包括不均衡的膳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两方面。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膳食结构均衡是 健康 饮食的重要方面。
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如果膳食结构不平衡,过多食用肥甘厚腻之品,则易致胃肠气机郁滞,内生积热。如《素问-奇病论篇》所说:“肥者令人内热”,《景岳全书》中也有相关论述:“肥者,味厚助阳,故能生热。”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2010-2012年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糖的供能比较2002年上升,这提示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由传统的以谷类为主模式,逐渐而转向以动物性食物及油脂等为主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模式。
有研究表明儿童膳食结构存在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偏高,零食消费人群比例较高,消费高盐、高脂肪和高能量等不 健康 零食等问题。人们膳食结构的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蛋白是导致胃肠积热越来越常见的重要原因。
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夜宵比例增高等。另一方面不良饮食习惯可损伤脾胃,正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胃肠损伤,则易运化无力,导致气机郁滞,郁而化热,形成胃肠积热。
3、缺乏运动
运动 养生 是中医 养生 的重要理念之一,正如《格致余论-相火论》曰“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吕氏春秋-季春纪》中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适量运动可促进气机流动,但若缺乏运动,则易使体内气机流通不畅,郁而化热,而致内生积热。
随着儿童学业压力的增加,加之电子设备的普及、视屏 娱乐 的增多,儿童缺乏运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研究提示,我国儿童视屏时间处于较高水平,体力活动量达标率仅有441%,远低于其他国家同龄儿童。儿童运动量的缺乏也是导致胃肠积热的重要原因。
4、先天不足
不同人先天禀赋不同,先天禀赋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父母的各种特性,胚胎由父精母血结而成,“精成其骨”,“血成其胞”;二是环境因素,如母亲孕期的饮食、情志、环境等因素。儿童若先天脾胃不足,则运化无力,易致饮食积滞,郁而化热,导致胃肠积热。
若孕母食用过多肥甘之品,亦会影响儿童先天体质,导致其更易形成胃肠积热。目前虽未见关于孕母饮食与子代胃肠积热的相关性研究,但已有很多研究提示,孕期高脂高蛋白饮食可影响子代的糖脂代谢,使其更易患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二、了解胃肠积热的相关病机,胃肠积热亦会导致全身症状,患者需重视
胃肠积热核心病机特点为胃肠热盛、积滞和津伤。阳明乃“两阳合明”,正如张仲景所言:“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叶天士云:“胃肠为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也。”阳明病以实、热为主要病机特点。《金匮要略》云:“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捎谷引食,大便必坚。”胃肠热盛,则易出现舌质红、舌苔黄、食欲旺盛、大便干结等症。
此外,“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阳明经循行分布广泛,其可上行于头面、口唇。阳明胃肠热盛,热邪循经上炎,则可出现面赤、唇红、牙龈红肿痛、口鼻气热、头汗出等症状。“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胃肠积热可上炎于肺,可导致咽红肿、咽痛、咳嗽等症状。胃肠积热亦会导致全身症状,如恶热、易汗出、小便色黄、数脉等。胃主受纳腐熟,大肠主传导。胃肠均属于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胃肠积滞,胃失和降,则可见呕吐、嗳气、不欲饮食、舌苔厚等症状,大肠失于和降,则可见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不通则痛,胃肠积滞可导致脘腹疼痛不适。热为阳邪,易损伤阴液,阴液不足则可见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量少等津伤之症。
三、深入了解胃肠积热的常见兼夹证,气虚为胃肠积热的常见兼夹证之一
1、兼夹气虚
热盛是胃肠积热的核心病机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寒伤形,热伤气。” “壮火食气”,火热可耗伤人体元气,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火与元气不两立”。此外,气虚则运化无力,易生郁滞,郁而化火,形成胃肠积热。气虚既是胃肠积热所致的常见病理变化,也是形成胃肠积热的内因之一。故气虚为胃肠积热常见兼夹证之一,常伴有面色不华、乏力、气短、舌质淡等症状。
2、兼夹阴虚
热为阳邪,阳盛则阴病,热盛最易耗伤阴液。正如《伤寒论》中所述的阳明热证可见到“大渴,舌上干燥而烦”、“大烦渴不解”等阴液耗伤之症,并提出以承气汤急下存阴或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补气阴。
此外《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液亏虚,阴无以制阳,阳热相对亢盛,则易生内热。阴虚既是胃肠积热常见病理状态,也是形成胃肠积热的内因之一。故阴虚也是胃肠积热常见兼夹证之一,常可伴有口渴喜冷饮、小便量少、舌苔剥脱、细脉等症状。
3、兼夹湿滞
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共同参与水谷精微的代谢。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或因胃肠积热耗气,或因儿童本身脾气不足,不少胃肠积热儿童属胃强脾弱。其胃受纳腐熟功能强,常伴有食欲旺盛、消谷善饥等症状;然而其脾气木足,运化失职,易致水湿内停。故胃肠积热易兼夹湿邪,常可伴有胃脘痞满、大便黏腻、排便不爽等症状。
4、兼夹痰浊
痰是体内常见的病理产物,是由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热盛和积滞是胃肠积热的核心病机,热邪可炼液为痰,气机阻滞亦可致津液不行,津聚成痰,故痰浊是胃肠积热常见兼夹证之一。若痰热在肺,则可见咳嗽、咳痰、颂下淋巴结肿大、脉滑等症;若痰扰心神,则可见神志异常等症状。
结语:胃肠积热指的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致胃肠气分热盛的证候,其涵盖了“食积内热”、“食积化热”、“积滞化热”与“阳明内热”等。暴饮暴食、饮食过量等可导致饮食积滞,积滞易化热,导致胃肠积热。患者还需引起重视,尽早治疗。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例糖尿病治愈案例是唐代南平公主的驸马,名医王焘他爸——王敬直。
糖尿病,又称“消渴症”。中医古籍对消渴有较多记述。消渴病名,最早出自《内经》。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中约有十四篇,分别对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谓。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至今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世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都有补充和发展。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并对本病的并发症有所记述,认为"其病变多发痈疽"。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在他的论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对消渴症的诊断,他最早提出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针灸治疗消渴症"。他的81种消渴名方,被称为我国研究糖尿病的第一个历史里程碑。
后人对他的81种消渴名方的研究发现,他的医术和用药十分精准,能够根据糖尿病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对症下药,并且十分准确。
唐朝还有一位叫王焘的神医,他著有影响医学界深远的《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录《古今录验方》(已遗失)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他父亲患糖尿病,王焘亲自尝了其父的小便是甜的,并制定了饮食调理方案,使他父亲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王焘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确诊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
小儿腹痛简介
本文2023-10-09 20:47: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