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喘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风寒喘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寒喘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风寒喘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风寒喘 63 针灸治疗风寒喘 64 风寒喘的食疗方法 641 推荐食材 642 推荐食疗方 7 关于实喘 8 关于喘证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寒喘的方剂 2 治疗风寒喘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风寒喘 1 拼音

fēng hán chuǎn

2 英文参考

anemofrigid asth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风寒喘为病证名,风寒外束喘的简称[1]。指风寒外束,肺气壅阻不宣所致的气喘[2]。《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寒外束喘,喘必有力,其气粗,有余之喘也。”《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即实喘·风寒袭肺证。

实喘·风寒袭肺证(excessive dyspnea with syndrome of windcold invading lung[3])是指风寒袭肺,以咳嗽,气喘,胸闷,痰色白而清稀,口不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咽痒,舌不红,苔薄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实喘证候[4]。

4 风寒喘的症状

《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寒外束喘,喘必有力,其气粗,有余之喘也。”

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5][6]。

喘息咳逆,胸部胀闷,呼吸急促,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伴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7]。

风寒喘除气喘外常兼见咳嗽痰多,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等症[2]。

5 证候分析

《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

风寒袭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7]。

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发热、无汗等表寒证。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5][6]

6 风寒喘的治疗 61 治法

风寒喘治宜宣肺散寒[5]。

62 方药治疗风寒喘

《景岳全书·杂证谟》:“凡风寒外感,邪实于肺而咳喘并行者,宜六安煎加细辛或苏叶主之。若冬月风寒感甚者,于本方加麻黄亦可,或用小青龙汤、华盖散、三拗汤之类主之。”

风寒喘可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抝汤等方治疗[1]。

风寒喘可用麻黄汤[备注]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治疗。方中麻黄、桂枝宣肺散寒解表;杏仁、甘草化痰利气。若寒痰阻肺,痰气不利可加半夏、橘红、苏子、紫菀、白前等;若得汗而喘不平,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备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厚朴、杏仁,和营卫,宣肺气;若属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可用小青龙汤[备注]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发表温里。[5]

63 针灸治疗风寒喘

[6]

治法:散寒止咳,宣肺平喘。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穴、背俞穴为主。取列缺、尺泽、风门、肺俞穴。

随证配穴:鼻塞流涕者,加迎香。寒热者,加支正。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背部穴可加灸或拔火罐。

方义:列缺、尺泽、肺俞宣肃肺气,风门功专解表疏风,上穴共用,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

64 风寒喘的食疗方法

[7]

641 推荐食材

生姜、杏仁、大蒜、葱白、杏仁、紫苏、淡豆豉等。

642 推荐食疗方

1.防风粥(《备急千金要方》):粳米60g,防风5g,葱白适量。先以防风、葱白水煎取汁,粳米煮粥,粥成加入药汁,再煮数分钟即可。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2.葱豉汤(《补缺肘后方》):葱白10g,豆豉10g。用温水泡发豆豉,洗净备用。将清水放人锅中,大火烧开后,放入葱白、豆豉,煮10~15分钟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3天为1个疗程。

3.葱白粥(《济生秘览》):糯米50g,葱白、白糖各适量。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适量白糖放入即可。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7 关于实喘

实喘(dyspnea of excess [8]、excessive dyspnea[3])为病证名[9]。是指辨证为实证的喘病[3][8]。包括实喘·风寒袭肺证、实喘·外寒内热证、实喘·燥热伤肺证、实喘·痰湿蕴肺证、实喘·风热犯肺证、实喘·痰热壅肺证、实喘·外寒内饮证等。

8 关于喘证

喘证为证名。简称喘,亦名喘逆、喘促、喘息。以呼吸急促为临床主症,其发病与肺肾关系密切,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见《类证治裁·喘证论治》)。喘证颇多危急病情,须辨证精确,治疗及时。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严重者每致喘脱。为外感六*,内伤饮食、情志,以及久病体虚所致。其病主要在于肺、肾,亦与肝、脾等脏有关。[5]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状的病证。一般来说,邪气壅肺者为实喘,精气内虚者为虚喘。[6]

喘证大要分为实喘与虚喘两大类,实喘为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治予祛邪利气[5]。实喘的基本病理属于“清浊相干,气乱于肺。”(见《黄帝内经灵枢·五乱》)如外感六*,水饮痰浊壅阻于肺,使肺气失于宣降,此为实喘。禀赋虚弱或元气亏损,使“肺主气”的功能明显削弱,以致肾不纳气,治予培补摄纳[5]。

实喘以祛除病邪为大法,虚喘当补元摄纳为主。不少患者,久病喘证,元气已损,兼有病邪(痰浊、水饮、气壅)者,属于虚实夹杂之证,治宜兼用扶正与祛邪二法,通常在发病时,先以祛邪为主;邪去大半,则以扶正法为主。喘证发作,每兼咳嗽,亦须喘、咳同治。如喘而声高气粗,喉中痰鸣,声如拽锯者,称之为哮喘,简称为哮。除药物治疗外,亦可配合针、灸、外治和药物穴位电离子透入法。至于虚喘、实喘,又可因为病因、证候、体质等不同情况而分为多种证型。

喘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不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为此必要时需结合辨病,与有关病篇互参,以便全面分析疾病的特点,并掌握其不同的预后转归。[5]

现代医学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病,在发生呼吸困难时,可参照治疗。[5]

喘证名词解释如下:

喘证古时称上气、喘息。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喘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也称为喘气病或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伴有喘息、气急等症状。

喘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气道狭窄、气流阻塞以及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喘证在中医学中被归类为外感、内伤、虚实等不同的病因类型。通常来说,外感性喘证多与外界的寒冷、湿邪等邪气入侵有关。

内伤性喘证多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引起的内部功能紊乱所致。虚实性喘证则是指喘证的虚实程度不同。中医治疗喘证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类型进行辨证施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方剂、针灸、艾灸、推拿按摩等。

喘证的例句:

1、这位患者经常夜间发作喘证,需要使用吸入器缓解呼吸困难。

2、她患有过敏性喘证,对花粉和灰尘特别敏感,容易引发呼吸道症状。

3、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缓解喘证,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喘息症状。

4、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常常会伴有喘证,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和管理。

5、喘证主要包括现代医学哮喘性支气管炎、心脏性哮喘等多种疾病。

6、不想写书三月,又见喘证,白日尚可,惟夜间不能平卧,身心交瘁不堪。

7、“哮病”和“喘证”在中医范畴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8、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

9、目的观察慢支病人复杂的发病过程,出现表寒里热之咳喘证。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安喘片 1 拼音

ān chuǎn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Anchuan Pian

22 处方

野马追 6250g 天仙子 156g 蝉脱 1250g 牡荆油 5g 盐酸克仑特罗 12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 8g

23 制法

以上六味,取野马追、天仙子、蝉脱用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药 液,滤过,回收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30~40%,静置24小时,上清液回收乙醇至尽,将盐酸克仑 特罗,牡荆油与马来酸氯苯那敏拌匀,压制成约1200片,包糖衣,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苦。

25 鉴别

取本品10片,研细,加石油醚(60~90℃)5ml充分研磨,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野马追对照药材 3g,加乙醇30ml,回流0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溶解 置分液漏斗内,用石油醚(60~90℃)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溶 解至05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Ⅵ B)试验,收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Ⅰ D)。

27 功能与主治

止咳祛痰,宣肺平喘。用于痰浊犯肺,肺失宣降,胸闷,咳嗽,喘息,痰多, 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29 规格

每片重0 3g

210 贮藏

密闭,防潮。 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安喘片 《邵兰荪医案》:[卷二]喘

安昌娄阴火上升,咳嗽气喘,著枕不耐,脉滑数,舌黄燥底赤。宜防变幻,候正。(二月七号壬寅十九日。)鲜生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四喘证门]治法

瘥也。喘证作时无痰,喘愈后却吐痰者,乃痰于已发之时,闭塞不出而为喘。治者于发时,开其痰路则易安也,宜

《普济方·针灸》:[卷五针灸门]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刺得安宁。肺。经渠肺经热在胸。掌后寸口脉陷中。热喘病疼心吐逆。禁灸神针有大功。肾。阴谷肾合膝后分。脚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有杯水车薪之诮矣。)麻杏甘草石膏汤,泄肺存阴定热喘。(麻黄汤,治寒喘也;此去桂枝而重用石膏,治热喘

《简明医彀》:[卷之四]喘证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声如拽锯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声如拽锯 1 拼音

shēng rú zhuài jù

2 注解

声如拽锯 病状名。指喉中痰鸣,呼吸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卒中昏仆,多见此症。亦可见于某些喉头梗阻的病证。

治疗声如拽锯的方剂 疏邪荆防散

、前胡、杏仁、马勃、莱菔汁。主治:紧喉风,缠喉肿痛,咽喉风火留滞壅塞,痰声如拽锯。用法用量:水煎服。

人参加味汤

itāng《喉科种福》卷五:组成:洋参、姜汁、淡竹叶。主治:孕妇虚寒白喉,痰涎阻塞喉咙,声如拽锯者。

化痰铁刷丸

喘。治痰逆呕吐,痰厥头痛,头目昏眩,肺痿吐脓,声如拽锯。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用生姜汤下。

杏胶饮

白)同煎;热嗽夜甚,加蜜1匕,葱白同煎;哮嗽,声如拽锯,加半夏2个同煎;肾嗽,时复23声,加黄耆、

苏葶滚痰丸

儿食积咳嗽,便秘者;小儿痰饮喘急,其音如潮响,声如拽锯者;小儿燥痰,痰多燥粘,气逆喘咳,夜卧不宁,面

更多治疗声如拽锯的方剂

古籍中的声如拽锯 《古今医鉴》:[卷之二]中风

吐沫,上窜、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或头面青黑、痰声如拽锯者,皆不治。若目闭,手散、鼻鼾、口张、遗尿不知

《普济方》:[卷九十二诸风门]中风失音不语(附论)

根二两。以酒一大盏服之。取涎丸治中风不语。咽喉声如拽锯。口中涎沫。通关散(出指迷方)治失音不能言。由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通治

寸、黄蜡少许煎。气嗽,肚疼胀满,青皮同煎。哮喘声如拽锯,入半夏二个同煎。肾嗽,时复三两声,入黄、白饴

《幼科指南》:喘证门

饮喘急小儿痰饮壅盛,气逆因作喘者,其音如潮响,声如拽锯,须急攻痰饮,宜苏葶滚痰丸从而治之。若停饮喘急

《杂病广要》:[脏腑类]喘

答案:B

风寒壅肺证之实喘是由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所致,治宜宣肺散寒,方用麻黄汤合华盖散(B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为痰浊阻肺证之实喘的代表方(C错)。射干麻黄汤为冷哮代表方(A错)。三拗汤合止嗽散为风寒袭肺证之外感咳嗽代表方(D错)。生脉散合补肺汤为肺气虚耗证之虚喘的代表方(E错)。

风寒喘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寒喘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风寒喘的治疗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