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一些复杂关系...
我是个道士
1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教的三祖(始祖、道祖、教祖)之一
2不是神话中的道教,是小说中的道教。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是道教的三清
3道教中是没有鸿均。鸿均只是小说中的人物
4小说本生就是靠现实虚构而来的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成为居士的条件:
一: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
二:虔诚信仰道教教义,尊敬历代祖师,了解道教常识;
三:认真学习,主动维护本教利益;
四:保证皈依后不触犯法律;
五:尊师重教,团结教内。
居士要做什么:
居士是指居家依照经典修行的人士。由于社会、家庭或个人的原因,不能或不具备条件出家,而自己又愿意人道的人士。经道门同意,正式择师拜师,授以道名,传以法派,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的正式道教信徒。
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
所以居士主要就是认真学习,主动维护本教利益,虔诚信仰道教教义,保证皈依后不触犯法律即可
还有居士的戒律与礼仪:
在家居士有五戒、八戒、十善戒、菩萨戒。五戒是尽形寿(终身从受戒至命终)受持,八戒是随自己发心一日一夜的受持,
受了《优婆塞戒经》菩萨戒的每月的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后两天)必须受持八戒、
受了《梵网经》菩萨戒的每月六斋日(每月的初八、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每月的最后两天),每年三长斋月(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必须要受持八戒。
其他时候随自己发心也可以受持八戒。
十善戒是尽形寿受持、菩萨戒是尽未来际身(即从今身至佛身:从受戒时直至成佛,)受持,即使命终之后再受生亦不失戒!
扩展资料:
加入道教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出家,成为正式的出家道士;而另外一种是不用出家,也可以成为正式的道士;还有一种是加入道教,成为道教居士。
第一点,凡道法的授受,都是由师传弟子。拜师是道教信徒归依道教中常见的方式,师徒授受是道门常见的一项基本制度。只有经过拜师仪式才算成为正式的道教居士。
它所确定的是入道者与直接授予他道法的道士之间的关系。修道者都要投拜名师,以为学道进业的前提。
第二点,拜师是入道的开始,成为道教居士还必须持有居士证。居士证是道教宫观核发的身份证明,是居士的教职身份凭证。
第三点,居士无需抛弃家庭出家,直接在家修行道法,遵循居住管理章程即可。
—居士
通常情况下,道教全真派拜师收徒是严肃、隆重的,须有度师、引进师、证盟师三师。举行皈依仪式的日期是不能随意的,要择吉或朔望日,最好选择在祖师圣诞日。如正月十九丘祖诞、二月十五太上道祖诞、四月十四吕祖诞、九月初九重阳祖师诞、夏至灵宝天尊诞、冬至元始天尊诞等等。
1、学道弟子:
学道弟子又称皈依弟子。简称 学生,是没有正式拜过师的学生,只要交一定的学费就可以跟师父学习,当然也有一些因特殊机缘,师父不收费的情况。学道弟子对外不可说教导他的人是他的师父,只能说是老师。师父对学道弟子只有“教”的义务,没有其他义务和责任。
2、入门弟子:
入门弟子,从字面上解释的话,过去的住宅有大院和内室,“入门弟子”就是进了大院之门,成为了这个门派的成员(门徒),但不是可以随便进入“内室”。
入门弟子不同于学道弟子,需要正式拜师,需要遵守本门规矩。师父对于入门弟子有一定的要求, 人品德行要好,要有一定天赋,有一定经济基础,态度、心态要好,还得有悟性,愿为本门做出贡献等等。
往往入门弟子是从学道弟子中产生的,也有的是经由中间人引荐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师父自己看中并主动收徒的。
3、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是众多入门弟子当中得到师父的青睐、认可而进入“内室”,获得师父不传其他弟子的绝招、秘诀,将来可成为师父的嫡传弟子即接班人。
4、嫡传弟子
嫡传弟子一般也叫“亲传弟子”,就是师父亲自手把手教出来的接班人。
5、关门弟子
关门 弟子,就是指最后一个弟子,收完这个弟子就“关门”了,不再收徒弟了。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
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道教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http://wwwgbtaoismorghk/
道家思想
一说起道家,人们自然会把它同道教这个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联系起来,使人们想起中国传说中的银须白发、仙风道骨的太上老君,想起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笔下那手执拂尘、神通广大的崂山道士,想起现实中那些为人斋醮祭祷、占卜吉凶、求神治病、炼制仙丹的羽衣法师……
其实,道家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而道教则是汉朝末年才兴起的。道家学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约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所开创,并在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前286年)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后来,人们把以老子和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宗旨的学术派别通称为道家。
秦汉之际有"黄老学派",以黄帝和老子并称来说明道家源于黄帝,但那只是一种假托。就道家思想的奠基来看,道家的开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书,它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独具特色的哲学经典著作。《老子》一书大约只有五千字,它围绕"道"和"德"系统地阐述了老子的思想,后来人们也习惯把它叫做《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因道家崇尚《老子》一书,西汉的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开始称其为"道德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艺文志》则正式称其为道家,并列为"九流"之一。由于道教思想的内核离不开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道家哲学的主要精神贯穿于道教之中;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并将他的《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归入道家之列。
继老子之后,有许多学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杨朱、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骈等,他们大都游学于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的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学宫,人们通常称其为"稷下道家"或"黄老学派"。而庄子则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体现在《庄子》这部稀有的奇书中。他以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探讨和阐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学,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备,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也把道家思想称为"老庄之学"。
本世纪三十年代,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中古思想史》的讲义中,对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变化的宇宙观,
(二)善生保真的人生观,
(三)放任无为的政治观。
如果说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清静无为和返朴归真,那么,汉初的黄老道家则开始干预政治,继续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因循自然,从无为中寻求有为,从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
秦亡汉兴,社会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随着秦二世的灭亡已声名狼藉;儒家思想则因其较为复杂繁琐而一时不能为统治者所赏识;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为它清静无为,简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于民众的休养生息;再加上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帝国的创立者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因此,简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这或许就是黄老之学在汉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汉前期,相国曹参就采用了盖公的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赞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黄老之说,主张"清静无为"而治;因窦太后也"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及太子(即后来的武帝)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被后人称之为"文景之治"的繁荣,与文帝和景帝时期所采取的清静无为的治术不无关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开始分化,一方面向神仙方术和神秘化方向发展,形成与佛教抗衡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晋玄学。
汉魏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开始活跃起来,道家也随之以魏晋玄学的形式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作为道家的另一支,道教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从理论贡献来看,它远不及玄学。魏晋玄学以复活老庄思想来取代汉朝的谶纬神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并称为"三玄",以他们理解的老庄思想来注释儒家的经典,形成了儒道兼综的思想格局;同时,他们用恬淡自然的人生态度去拯救被儒家名教压抑的人性,力图摆脱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缛节的束缚,追求一种超脱放达的人生。可以说,道家思想从它的产生到魏晋时期,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云的变幻和许许多多的考验,表现出一种遇险不惊、临危不乱、从容处世的生活态度。
到了唐宋时期,统治者给了道家更高的地位和荣誉。因老子姓李,与唐代皇室同姓,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便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先是唐高祖规定了三教的次序,把道家排在儒、佛之前。紧接着是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贡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唐玄宗更是不遗余力,他直接把道士当作皇族宗室的本家,又是在全国兴建玄元皇帝庙,又是接二连三地尊封道家名士,建道院,设玄馆,置生徒,习老庄,并亲自注释《道德经》,诏令百姓必须家藏一本,以推广道家思想,不断提高道家学说的地位。唐武宗刚刚即位,就把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诞辰定为"降圣节"。更有甚者,唐代不少帝王都热衷于服食道士所炼的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到头来反倒因服食金丹中毒而过早地结束了性命,唐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等皇帝都是如此。宋代统治者也仿效前朝做法,想方设法与道家联宗,宋徽宗甚至还令僧尼改穿道服。
正因为如此,唐宋时期便成了道家、特别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或主导的,即便是在极力与道家认祖联宗的李唐王朝,统治者实行的仍然是儒、道、释三教并用的政策。到了宋代之后,儒学的新形态--宋明理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又形成了儒学一统天下的思想格局。往后清朝统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使道家在皇室的地位日渐下降。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像一些学人认为的那样,文化思想也有刚柔之分、显隐之别,那么,相比之下,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表现得比较突出,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退守、潜隐的精神。人们常说,秦汉之后无"纯儒",同样也可以说,秦汉之后无"纯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总结了先秦各学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谈到庄子时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说,庄子只重视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视了"人",即用自然掩盖了人。荀子进一步指出,像庄子这样来理解"道",那只能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因循依顺。其实荀子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恰恰是,庄子沿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对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对自身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怎么能说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呢?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
5.老奴丸
此药能添精补胃,去冷气,除风湿,助阳兴阳,调顺三焦,滋润六脉。志心修合,无不验矣。
母丁香二两 肉苁蓉一两 蛇床子二两 破故纸酒炒一两五钱 龙骨一两半 仙灵叶一两半 苍术二两 灯草灰五钱 莲肉一两 车前子二两 紫梢花二两 菟丝子酒浸二两 干漆三两煅令烟尽 马兰花一两酒浸 全蝎一两半 五味子一两 牡蛎粉 山茱萸各一两半萆解一两炒 木香一两 沉香一两五钱 韭子一两 木通一两 穿山甲半两 白茯苓一两 八角茴香二两 远志一两去心 牛夕一两去心 乳香半两 胡桃仁二两 大蜘蛛七个阴干 杜仲八两姜汁炒 皂角十枚烧灰 毕澄茄半两 桑螺峭一两 熟地二两 巴戟天二两去心 地龙 晚蚕蛾 红娘子各三钱
上药研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忌房事,七日休食热物为妙。
3.助道金丹
助道金丹,《仙佛合宗语录》称曹还阳老师授,此方出自陈希夷祖师,方勒于华山石碑。又名“老苍龙丹丸”,老翁返为童子之义也,歌日:
此药甚灵验,添精补肾堂。
去冷除风疾,扶经更起阳。
老成宜修合,秘密莫传扬。
服之保元炁,延寿永安康。
广木香五钱,制则用生姜佐者则效速,晒为末,及成丸后,以日晒,忌见火。
灯心草二钱,用草中新剥出者佳,制须以米粉作浆浆之,晒干为末,入水洗,澄净浮者,宜多制。
破故纸一两,油浸去皮,用麻油拌好,炒热去油,忌羊肉、芸苔菜。
核桃肉二两,去皮另研,拌故纸为一处,以此引故纸入肾。
牡蛎粉一两,用左边颀而大者佳,煅微红,采用中间如粉之处,四周坚硬者不用。
车前子一两,端阳时采,去净外衣,择实子,童便浸,炒干,勿伤火。
马蔺花一两,酒浸晒干。药店中无此药,生于泽畔,形同泽兰,气臭花紫,叶似兰,北人呼为紫菊。若无此,则用泽兰,原是同种,而同治法。
草解一两,茎有刺根白者是,切片酒浸晒干,忌食牛肉。
韭菜子一两。
山茱萸肉一两,酒浸,去核用净肉。
桑螵蛸一两,三月无桑叶时采则易寻,晒干炙热。用生者则泄大肠,四川者大如拇指。遗精自出、房劳致小便利者,加而用之。
全蝎净身一两,去足尾及内土俱净,炒褐色。
母丁香一两。
紫梢花一两,本草无此种,昔秦州刘子,指池中水蒲草,心上有花,示子日:“此花能兴阳起萎,为天下第一灵物。”乃做鞋。三棱蒲之花也,似柳花及菖蒲花者,更长大,此如大拇指三五寸长,无心无梗如蜡烛,梗在如蜡烛之下,一斤卖银一钱,用羊油酥炒为末。
肉苁蓉一两,酒洗去身外浮甲,劈出心内竹丝样膜筋,酥炙,忌铁勿犯。
远志二两,取去心用皮,以热甘草汤浸一宿,晒干用之,不去心令人闷,忌猪肉生葱冷水等物。
菟丝子二两,水洗去沙,酒浸,捣烂作饼,晒干为末。
蛇床子二两,去皮壳,取仁微炒。
白茯苓二两,纯白无赤筋者,研末入细白布袋,用水揉洗,取白粉以人乳拌蒸晒,又拌蒸九次更妙。
灵仙皮二两,即*羊藿,五月采用茎叶,叶似小豆叶而圆薄,细亦坚,叶四边有花刺,用镊去净而切,以羊脂拌切,每斤用羊脂四两,炒服尽为度。
巴戟天二两,用肉厚连珠中间者佳,击碎者虽紫又有微白糁而粉色者真,酒浸一宿,晒干用。
八角回二两,盐酒拌湿炒。
当归全二两,去芦苗,酒浸蒸。
沉香七钱,咀而柔软而自卷名黄腊沉香为妙,必烧试而油多者真,市店皆以烂床板充,鲜有真者。用之只宜风吹干,忌用火,伤性无功。
干漆二两(此不必多,五钱可也,再多不过一两),用漆桶盖上自干者,状如蜂巢孔孔相属者佳,辛温有毒,炒去烟,指捻成末,炒热者无毒,生者损肠胃,畏蛋忌油盐。
熟地黄五两(曾用六两),先以蜜和匀,后入众药。
大黑蜘蛛七个,性微寒有毒,腹大而黑色者为佳,方可食,七夕时取之,以此时多出在外网,故易取也,有奇功,腹内有苍黄浓者为真雷公,去头足,研如膏人药内,治疝偏疼,肾子个上个下,大人小儿受湿者,皆有此疾(此味伤其七生,可不必用。若肾子无个上个下之症,亦不必用,曾不用亦妙)。
共二十八味,制完为末,只有四十两四钱,二斤半数。用生蜜四十两,与药等,将蜜炼至滴水成珠,只三十两为准,每斤要炼十二两,和药时加清水十两,凑足四十两。每炼药十二两,必要凑水四两,足成一斤,则为丸易晒干。和药捣千杵,丸如梧子大,准有四斤半丸。每服温酒下三十丸,空心或临卧每日一服,七日见效。
太虚极弱而阳久绝者,五十丸更妙,半日见效。如少壮或连服半月,又隔三日五日,再服半月一月亦可。或在蒲团上催功之时,连服不间断更妙。
此方之妙无穷,盖药非劫性,又非偶用而暂效者,乃平常逐日所服。能养元神,补元精元炁,坚其骨,补其血与髓,则颈项背腰,坚硬如铁柱,坚其肾,利其精,则益生子,无凡情欲事者亦可用,其功胜膏散涂贴者万倍。顺用之,足以助生人之道;逆用之,足以助仙圣之道。利益无量,大哉服食丹药之一方也,其能返老还童也犹如此。倘中年少年有服此,或疑其略热,外加炙甘草三四钱,黄柏二三钱,少滋肾阳亦可。
道教的一些复杂关系...
本文2023-10-09 22:02: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