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的组词和拼音和部首
圈的组词和拼音和部首:quān、juàn、juān,圆圈、圈圈、光圈、圈子等。
:
圈,汉语一级字,读作圈(quān、juàn或juān),本义是从周遭围起来,读作quān,又引申指一定的范围或领域。读作juàn时特指养牲口、禽兽的建筑,用作动词,指用笼子、栅栏等把家禽、家畜关起来。
古籍释义:
1、又《集韵》去爰切,绻平声。
2、又逵员切,音权。义同。
3、又《唐韵》其卷切《正韵》逵眷切,音倦。《说文》养畜之闲也。《玉篇》牢也。
4、又《唐韵》《集韵》渠篆切,倦上声。
5、又《集韵》窘远切,音。义同。
6、又姓。汉有圈称,撰留风俗传,避难攺姓卷。
7、又《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与同。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万反。
8、又《集韵》《正韵》去远切,音绻。《礼·玉藻》圈豚,行不举足。《注》圈,转也,谓徐趋曳转,循地而行也。《释文》圈,去阮反。
例句:
1、圆圈代表项目,垂直轴向我们展示项目投资的回报,水平轴展示记分卡的记分值,从低到高。
2、地狱就在心中。我们看到的直线只是无限大的圆圈的一部分。
3、从这一维度看,中国古代文化史呈现出多个发展演变的圆圈,有清楚的脉络可循。
4、某日,依例我问小雯:“这个圆圈圈是什么呢”。
5、范畴的圆圈式发展或逻辑推演过程。
6、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7、从日到夜,从夜到日,我们航不出这个圆圈,后一个圆,前一个圆,一个永恒,而无崖涘的圆圈,将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8、在这个地牢的中央,有一个用从墙壁上挖下来的石灰画成的圆圈,圆圈里坐着一个人,他的衣服已成了碎布条,难以遮住身体了。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书衣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古籍书封面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又称为书首。
10书根: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古籍书册各部位名称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工具/原料:线(05毫米)、大眼针。
1、首先,把需要用的材料准备好,如下图所示。
2、把要装订的书,打孔定位用铅笔或者画粉做好记号,如下图所示。
3、孔的距离书的边12厘米,上下4厘米,中间平分为,三份,如下图所示。
4、孔用细的铁钉或者锥子,用榔头敲击铁钉或者锥子,打好孔的书,对着光看一下,应该是通透的,如下图所示。
5、装订的时候先从第二个孔开始穿入,留大约6厘米的线在外面(是最后打结用的),如下图所示。
6、侧面绕一圈,穿入第三个孔,如图所示。
7、接着穿入第四个口,如下图所示。
8、然后在侧面绕一圈,接着绕回来,如下图所示。
9、穿的是双线,所以保证每根线,都是双的,如下图所示。
10、 穿到第一根孔,然后回到第二个孔,如下图所示。
11、这个时候检查一下,所有的线都是双股的,最后与刚开始留的那六厘米的一根线打结,如下图所示。
12、打结后把剩余在线头,穿入孔内,可以用打火机略微烧一下它就会略微融化,看不到线头了,如下图所示。
13、这样一本线装书就装订好了,如下图所示。
圈的组词和拼音和部首
本文2023-10-09 22:14: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