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传统
民间美术传统
民间美术传统,民间美术大家应该都有了解过不少,民间美术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有很多种的,民间美术的传承延续是民间自发的,没有自上而下的约束,以下了解民间美术传统。
民间美术传统1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
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
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
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
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
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
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着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3、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
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民间美术传统2守护民间美术 传承文化根脉
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风筝、憨态可掬的彩塑娃娃、精致绝伦的剪纸窗花……为期一个月的“国风有形——中国美术馆虎年迎春民间美术精品展”近日落下帷幕。这次展览展出的年画、剪纸、皮影、彩塑、风筝等民间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与风俗。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精神诉求与审美表达。民间美术亮丽的色彩、朴野的形式、精巧的制作,叙说着多彩的中国故事,形成了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基本内容,承载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记忆。
然而,翻开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记住的多是帝王将相和士大夫艺术家,那些创作了丰富多彩美术作品的民间美术家,往往连姓名都很难留下,只能以“百工”“工匠”这些集体身份,栖身在历史的角落里。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民间美术家的参与,乡村振兴、乡村美育等离不开民间美术的赋能。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不仅要重新发现民间美术的价值,更要思考如何激发民间美术的活力。
重新发现民间美术的价值
民间美术是在漫长的民间生产生活中孕育生成的艺术形式,在几千年的农耕岁月中,它是老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和教化功能。譬如,一个刺绣荷包不仅造型美观,还有良好的收纳功能;一条雕花木凳,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具备极佳的使用价值。而这些物品上的图案造型,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传统小说、地方戏曲等,传递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的价值观念。
时至今日,剪纸、农民画、刺绣、编织、印染、风筝等民间美术形式依然流行,装饰、美化、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民间美术的创作者都是普通劳动者(很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生活简单、思想单纯、创作过程呈偶发性,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直接表达出来。
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相对较小,民间美术一直以一种原生状态恣意生长。传承至今的它,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民间文化心理、传统民俗习惯的重要“窗口”。今天,我们欣赏那些“土味”十足的民间美术造型,其实是跟先民“对话”。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不少专家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民间美术,甚至有人专门出资大量搜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
现代社会,民间美术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我们搭建与先民“对话”的桥梁,还在于为现代设计提供素材和灵感。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看似相差甚远,其实却有共通之处。民间美术的传承一直通过“手把手”的形式进行,几乎每一件作品都是纯手工创作,融入了作者对世界、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这份纯粹无华的真情实感正是现代艺术设计所追求的。
目前,在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多个领域,民间美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中国联通的logo“中国结”,设计灵感就来自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盘长结。
正视民间艺人的生存困境
从古至今,专业艺术机构的艺术家大都由国家供养,而民间美术从业者却只能自己“刨食”。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之前,从事民间美术工作的人凭自己的手艺,能够挣得一份养家糊口的收入。当机器解放了人类的双手,这些人却被逼到了历史的墙角,陷入生存困境。
以皮影为例,手工制作一个50厘米高的皮影人物,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烫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仅镂刻人物造型就需要3000多刀,完成所有工序要一个星期左右。可使用机器,只需输入程序,启动开关,仅30分钟就能镂刻一个皮影人,就算加上上色、缀结,完成全部工序也就需要三四个小时,并且机器制作的皮影人线条流畅,没有刀误,生产成本仅是手工制作的几十分之一。
因此,不管手艺多么精湛,皮影艺人都很难靠制作售卖皮影作品在现代社会解决生存问题。与皮影艺人面临相似处境的还有剪纸、刺绣、泥塑等许多民间美术从业者。
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当从事民间美术工作无法养活自己时,老艺人便会转行,年轻人更不愿进来。由于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大量老艺人离世后,民间美术就会陷入“人亡艺绝”的困境。
当然,目前仍然有一些民间美术爱好者在进行相关创作。可这些人仅仅把民间美术当作兴趣爱好,而前辈老艺人却把民间美术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事业,定位不同,付出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民间美术爱好者的作品多是在重复前人,未能创造出与新的时代环境和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的新的艺术语言。所有这些,导致民间美术陷入发展困境。
激发民间美术的内生动力
任何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因此,抢救乃至发展民间美术,最重要的是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人生产生活的结合点,探索以何种方式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如此才能激发民间美术的内生动力。
如前所述,民间美术对于现代设计具有借鉴价值。若能将民间美术的艺术精华有效融入现代设计,那将为其找到一条重生之路。民间美术种类极多,有绘画、剪纸、雕塑、纸扎、编织、刺绣染织、服饰裁剪等,每大类又包括多个小类。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艺术家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成功嫁接。
比如,有的地方大胆创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艺术精髓融入当地特产包装,二者的“邂逅”产生了新奇有趣的火花,由此推动了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再比如,有设计师将传统扎染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居用品,不仅摘得国内外大奖,还将产品卖到了国外,千年扎染因此旧貌换新颜。
总之,通过现代设计手段,深挖民间美术的艺术潜力和商业价值,拓宽民间美术的应用领域,打造民间美术的艺术品牌,是激活民间美术活力的最好方式。
从实践中看,制约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应用的一大瓶颈是,懂民间美术的不懂现代设计,懂现代设计的往往又不懂民间美术,缺乏将二者成功打通的“通才”。因此,笔者建议大专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一方面要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深入民间,多向民间老艺人请教学习。
虽然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价值在现代社会有所减弱,但它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换句话说,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制作风筝并非为了卖风筝挣钱,学习裁剪衣服也不一定要当裁缝,但通过接触学习这些民间美术,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陶冶个人情操,提升审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民间美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建议大中小学将民间美术列入美育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聘民间艺人兼任美育老师。此外,文化馆、博物馆、少年宫甚至私营教育机构,可以开设一定数量的民间美术课程,尤其是陶艺、剪纸这类需要动手的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学习民间美术,一方面提升美育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动手能力。
民间美术传统3民间美术的含义是什么?民间美术有哪些民俗特征?
民间美术是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经过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广义的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表演艺术、民间建筑艺术、民间说唱艺术、民间舞蹈艺术、民间文学艺术等。狭义的民间艺术主要指民间美术,其中包括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等。
民间美术的民俗特征
1、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的差异,历史上文化中心的几经聚散和位置变换,文化形态的发展也随之千差万别,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现象,形成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
民间美术是融合在具体的民俗生活中的,因而每一种民间美术形式的产生、发展、传播都要受某一特定地域内的地理因素、生产及生活因素、人文因素等的制约,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物力资源进行民间美术创作,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地方风貌,并能稳定地在此区域中流传。各地物产不同,产生的民间美术也就多姿多彩。
民间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点,以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从生活中诞生,在实践中完善,形成独特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像民歌一样凝聚着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对美的追求。人类最初的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因而民间美术的主流多带有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
地域性的社会文化传统塑造着地域内居民的文化性格,制约着民众的生活习惯,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地域性特征也体现着乡土情感的内涵。由于某一民族、某一地域内的人们对自己民族和地域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总存有一种长期熏陶、潜移默化之后的心理作用,因而地域性形式特征越浓的艺术亦越容易唤起这种乡土情感,故地域性因素也构成民间美术的情感内涵。
如少数民族由于聚居的特点,形成了地域性的色彩特征:彝族、哈尼族崇尚黑色,以黑为贵,其服饰主要色彩为黑色。
2、大众性
民间美术是活态传统文化,是生产者的艺术。它不仅是乡土艺术,更是真正的大众艺术,这是它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区别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民间美术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创造者、消费主体、受众、传播者和继承者都是普通劳动者。因此,民间美术的题材、内容、形式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产生的大众性,指其形态、类型及基本范式都是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而产生,必须有现实的需求基础,并融入了集体的智慧与才能。其作品既反映了劳动者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又反映了共同的审美意趣,从创作到流传,始终与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美术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它是普通劳动者对美的创造,每个劳动者都将成为创造者、表演者、欣赏者。
原始社会中个体对集体有着绝对的依附性质。集体活动是当时活动的唯一方式,也成为当时人类力量唯一的源泉,反映在民间美术上成为集体意识与共同性感受的基础,形成原始艺术的群众性特征。
传播的大众性,指民间美术的创作往往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如祖辈家传和传播中的增删修改令其日臻完善等,都是集体介入创作的形式。如驰名中外的陕西安塞剪纸,作者大多是农民艺术家,扎实的基本功和造型能力,以及民间文化的全面修养,使得剪纸作品更具丰厚深刻的内涵。
3、自用性
民间美术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直接需要而创造的。很多地区的女性从七八岁开始就学习刺绣,并在农闲和做家务之余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婚礼准备绣品。十余年下来,积攒的绣品从衣服到家饰用品多达几十种,足够一家子使用。民间美术品的自用性是其源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的反映。
民间美术创造了美的同时也创造了欢乐。劳动者在创造美的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启蒙与教化,他们获得了创造过程中的愉快以及创造成功后的喜悦。如在唐代就传至日本的我国民间扎染,至今还在日本民间流行。名古屋市成立了民间扎染研究会,名为“乐染会”,以“乐”冠其名是因为扎染给他们带来了愉悦,使其在创造中得到了欢乐。
4、传承性
民间美术从古到今,世代相传,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改进和发展,并且留有每个时代的烙印。传承性的基本含义是历史的延续性,是民族本性及其表现方式的浓缩,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传承性是民间美术发展的时间特征。
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言传是师徒、父子、母女关系直接传播的方式。通过“口诀”来传递绝大多数技术性手艺,由于技巧是靠“祖传”获得,因而更多保持了民族初期文化的审美特质。传统民间美术在审美价值上对民族古老文化的积淀和承继,成为后人艺术创造中富有生机的精神参照。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沿袭,民间美术的传承延续是民间自发的,以习惯为纽带,因而没有自上而下的约束,他们按照自己的直观感受,无拘束地表达思想。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有地理条件、历史条件、时尚因素等。如陕北民间剪纸,大多是某一家族的女长者自娱自乐的民间美术行为,在农闲时传给下一代。
民间美术是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经过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广义的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表演艺术、民间建筑艺术、民间说唱艺术、民间舞蹈艺术、民间文学艺术等。狭义的民间艺术主要指民间美术,其中包括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等。
民间美术的民俗特征
1、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的差异,历史上文化中心的几经聚散和位置变换,文化形态的发展也随之千差万别,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现象,形成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民间美术是融合在具体的民俗生活中的,因而每一种民间美术形式的产生、发展、传播都要受某一特定地域内的地理因素、生产及生活因素、人文因素等的制约,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物力资源进行民间美术创作,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地方风貌,并能稳定地在此区域中流传。各地物产不同,产生的民间美术也就多姿多彩。
民间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点,以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从生活中诞生,在实践中完善,形成独特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像民歌一样凝聚着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对美的追求。人类最初的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因而民间美术的主流多带有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
地域性的社会文化传统塑造着地域内居民的文化性格,制约着民众的生活习惯,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地域性特征也体现着乡土情感的内涵。由于某一民族、某一地域内的人们对自己民族和地域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总存有一种长期熏陶、潜移默化之后的心理作用,因而地域性形式特征越浓的艺术亦越容易唤起这种乡土情感,故地域性因素也构成民间美术的情感内涵。如少数民族由于聚居的特点,形成了地域性的色彩特征:彝族、哈尼族崇尚黑色,以黑为贵,其服饰主要色彩为黑色。
2、大众性
民间美术是活态传统文化,是生产者的艺术。它不仅是乡土艺术,更是真正的大众艺术,这是它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区别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民间美术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创造者、消费主体、受众、传播者和继承者都是普通劳动者。因此,民间美术的题材、内容、形式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产生的大众性,指其形态、类型及基本范式都是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而产生,必须有现实的需求基础,并融入了集体的智慧与才能。其作品既反映了劳动者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又反映了共同的审美意趣,从创作到流传,始终与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美术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它是普通劳动者对美的创造,每个劳动者都将成为创造者、表演者、欣赏者。原始社会中个体对集体有着绝对的依附性质。集体活动是当时活动的唯一方式,也成为当时人类力量唯一的源泉,反映在民间美术上成为集体意识与共同性感受的基础,形成原始艺术的群众性特征。
传播的大众性,指民间美术的创作往往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如祖辈家传和传播中的增删修改令其日臻完善等,都是集体介入创作的形式。如驰名中外的陕西安塞剪纸,作者大多是农民艺术家,扎实的基本功和造型能力,以及民间文化的全面修养,使得剪纸作品更具丰厚深刻的内涵。
3、自用性
民间美术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直接需要而创造的。很多地区的女性从七八岁开始就学习刺绣,并在农闲和做家务之余开始为自己将来的婚礼准备绣品。十余年下来,积攒的绣品从衣服到家饰用品多达几十种,足够一家子使用。民间美术品的自用性是其源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的反映。
民间美术创造了美的同时也创造了欢乐。劳动者在创造美的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启蒙与教化,他们获得了创造过程中的愉快以及创造成功后的喜悦。如在唐代就传至日本的我国民间扎染,至今还在日本民间流行。名古屋市成立了民间扎染研究会,名为“乐染会”,以“乐”冠其名是因为扎染给他们带来了愉悦,使其在创造中得到了欢乐。
4、传承性
民间美术从古到今,世代相传,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改进和发展,并且留有每个时代的烙印。传承性的基本含义是历史的延续性,是民族本性及其表现方式的浓缩,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灵魂。传承性是民间美术发展的时间特征。
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承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言传是师徒、父子、母女关系直接传播的方式。通过“口诀”来传递绝大多数技术性手艺,由于技巧是靠“祖传”获得,因而更多保持了民族初期文化的审美特质。传统民间美术在审美价值上对民族古老文化的积淀和承继,成为后人艺术创造中富有生机的精神参照。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沿袭,民间美术的传承延续是民间自发的,以习惯为纽带,因而没有自上而下的约束,他们按照自己的直观感受,无拘束地表达思想。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有地理条件、历史条件、时尚因素等。如陕北民间剪纸,大多是某一家族的女长者自娱自乐的民间美术行为,在农闲时传给下一代。
民间美术作品分类
民间美术作品分类,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文化内涵深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色彩丰富,多数与民间的节日庆典有关系,都是劳动人民通过日常的所见所闻所创作,下面来看看民间美术作品分类有哪些吧。
民间美术作品分类1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
1、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2、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活动玩具等。
4、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6、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7、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9、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10、编织。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 、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民间美术作品分类2概括来说,民间美术分为8类:
①祭祀类;民众对民间诸神信仰崇拜所雕刻、绘画的各类神像、神马,在祭祀活动中制作的各类面花、纸扎等供品和供具;
②娱教类:民众在戏曲文化传播中所使用的面具、脸谱、皮影、木偶及相关的戏文美术品以及具有启蒙、开发智力和审美功能的民间玩具等;
③装饰类: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用品,如节令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以及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
④游艺类:民众在游艺民俗活动中所创造的民间乐舞、舞具、道具、乐器以及相关的乐舞表演形式,和民俗活动中常见的灯彩、竞技及其他杂艺品等;
⑤穿戴类:民众用来装饰自身的艺术,主要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服装、饰品、鞋帽、首饰,以及印染、刺绣、挑花、织锦等服饰用品;
⑥起居类:民众居住的宅舍及与生活有关的其他建筑物,其中包括建筑构件的各种砖、木、石雕刻饰品和室内的家具陈设等;
⑦生产类:民众在日常劳动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商贸交易工具,手工业工具等;⑧用品类: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材质的餐饮厨炊用具、起居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等。
特征
民间美术因其与生活的不可剥离性,决定了它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与原始艺术同构,具有“复功用性”,处于艺术与生产、生活的交汇处,是在生活过程中的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这种本元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工艺造物特征。
首先,民间美术创造体现了物以致用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受到传统民间文化意识、民族思维方式、社会环境、科技思想、人文观念的影响,在重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尊重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即在造物过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自然、社会、人、物多方面的矛盾关系体现出一种理性的协调意识和综合把握能力,追求和谐的造物精神是科学技术与文化意识的统一。
民间美术创造受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体制的制约,就地取材、量材为用,重经验、重体悟,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程式化的创作规律
将艺术创造与生活生产融为一体,将珍惜自然资源与社会财富、尊重社会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具体地贯彻到了造物工艺过程与审美创造过程之中。
民间美术的审美观念不是完全超功利性的,而带有一定的精神功利性,具有切实的社会意义,与传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具有深刻的联系。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作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风格不同,遵循民间社会的视知觉基础与习惯方式,看似夸张变形、打破时空观念,却真实地再现了自然,并糅入了心灵和情感的积极参与,也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审美理想的历史积淀。
在构图上追求完整、饱满、对称;在造型上追求完美性、象征性、随意性与意象性;用色对比、鲜明、响亮,气氛热烈,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也注重色彩的象征性与主观意蕴,更符合视觉感受与情感需求。
民间美术创造具有多样性的审美功能。它首先带给人审美的直觉享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它还具备情感传达的功能,在生活使用过程中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共鸣。它也具备认知功能,将民众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集体意识以感性形象的形式传播开来,是民间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民间美术的技艺传播主要以家庭作坊为核心,兼具行会、行帮及批量性工场的社会性传播模式,以父子、母女、师徒关系为重要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具有言传身教、物化传播(样谱)、心领神会(感悟)的'特征。
民间美术承传了原始美术的本元特征及质朴的艺术形式,是母体艺术,派生出了不同社会阶层及社会形态的其他美术形式,如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同时也受到它们的影响与促进,在发展过程中,彼此构成对应关系,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整体风貌。
民间美术创造集合了传统造物观念与技艺的精华,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启示与参照价值。
民间美术作品分类3民间美术种类比较多,有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灯纸、编织等,其中又包括多个小类,我国河北的民间艺术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这些艺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有传承意义。
民间的美术形式有哪些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组成各个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种类十分丰富,其中绘画类的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雕塑类包括彩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琉璃建筑等,玩具类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等,刺绣染织类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是织锦、刺绣等,服饰类包括民族服饰、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等。
除此之外,还有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灯纸、编织等。河北的民间艺术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这些艺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其特色是起源于民间生活,还有的是从历史传承、外地引进、发展创新而来,生命力旺盛。
节令玩具
山西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儿时期度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点“滴滴金”;元宵节扎灯笼,玩花灯;二月二,龙抬头的古庙会上,布龙、面龙、竹蛇、纸蛇玩具,能动的构造给他们以诱感力,逗引得儿童们喜笑逐闹、争相购买;三月三上巳节的泥哨哨,声声悦耳;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节戴香袋,玩艾叶虎。还有那小风车,七音哨、皮老虎、草编的蚂蚱笼,足使儿童们兴高采烈了。
花灯玩具
儿童花灯玩具以手提式多见。一般都是篾扎纸糊,内装小红蜡烛。农村传统的小花灯,用高梁杆扎架,麻纸糊面,用色彩画人们喜爱的动物或神话故事,或印上木版年画,或贴上民间剪纸,内装小油灯。现今发展为竹架构造,彩纸或绸布糊面,内装蜡烛。在制作技艺上虽然并不纯熟,但粗犷有力,无矫揉造作之感。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和制作风格都具有生动活泼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棉塑玩具
一个棉塑只需一把棉花,几根剥了皮的高梁杆和少许的胶水。制作简便,先把几根高梁杆芯扎成骨架,将蓬起的棉花轻轻缠于骨架上,再用胶水粘塑定形,胶水涂多涂少,可塑出不同形状。最后在形体表面均匀地涂一层胶水固定造型,然后用品色染色,一件棉塑动物或人物就做成了。把它插在预先备好的卟啷摇鼓上,就是一件既可摆设欣赏又可随手玩耍的声形并茂的玩具。棉塑玩具用料较少,成本低廉,又可就地取材,所以艺人们常常是现做现卖,边表演边出售。棉塑玩具中有鸡、麻雀、喜鹊、燕子、鹤等飞禽,长不过三五寸,高不过六七寸。人物主要有《西游记》中精灵的孙猴子、憨厚的沙和尚,傻乎乎的猪八戒及慈善的唐僧,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民间印染
中国传统的民间印染有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着色、显花的工艺,以植物蓼兰中分解提炼出的靛青为染料,民间也称为蓝染和蓝印。彩印花布则是一种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艺。据《史记》、《竹书记年》等古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6世纪初,「黄帝制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时代,就已经有用服饰的印染色彩、纹饰来区分尊卑等级的规定了。秦汉以后,镂空版印花方法大为盛行,其后花色品种日见繁多,印染工艺也日臻完善。
中国织锦
中国织锦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生产出「何菱形纹锦」、「填花燕纹锦」、「对龙对凤纹锦」等多色提花锦。到汉代,已能用复杂精密的提花机织出图案优美的锦。唐宋以后,以各色丝线和金银线制作的织锦缎及妆花缎,色彩鲜艳瑰丽,人们喻为锦上添花。
木偶艺术
中国木偶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从质材、操纵方法上看,木偶艺术有提线、杖头、掌中、铁枝、药发、水力等不同形式;从表演剧目上有历史传奇、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间,驰幻入魔,还有现实小品,可谓多种多样;从造型上可以大至与人同高(汉代大木偶高193厘米),又可小于一尺,偶头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绘五官端正、比例准确、线条均称、色彩鲜明。如粤西地区的杖头木偶,《芙蓉仙子》中的书生陈秋林,以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猪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夸张却仍保持着合度比例。
皮影
中国皮影,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影人结构分七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以黄牛皮雕镂的陜西皮影亦分11个组件。
雕镌艺术
雕与镌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介质上面进行的刻画方式,雕镌类指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作品,如我们常见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还有与塑形结合的雕塑艺术品等。雕和镌往往都是在硬质界面和半干状态的固态界面上进行的,而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进行,这是雕镌和塑作不同之处。我们熟悉的这类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笔筒、玉石首饰和摆设、金属首饰、芜湖铁画、在砖上雕刻的砖雕、石雕作品等。雕镌类作品创作中常使用刀子、凿子、钻子及一些辅助性工具。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中国的民间艺术很多。
装潢志-明-周嘉胄
论画-东晋-顾恺之
画云台山记-东晋-顾恺之
魏晋胜流画赞-东晋-顾恺之
画山水叙-刘宋-宗炳
叙画-刘宋-王微
画品-南齐-谢赫
山水松石格-梁-萧绎
续画品-陈-姚最
贞观公私画史-唐-裴孝源
后画录-唐-释彦悰
续画品录-唐-李嗣真
山水论-唐-王维
辋川画诀-唐-王维
唐朝名画录-唐-朱景玄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
笔法记-五代-荆浩
画山水赋-五代-荆浩
画山水诀-宋-李成
益州名画录-宋-黄休复
宋朝名画评-宋-刘道醇
五代名画补遗-宋-刘道醇
林泉高致-宋-郭熙郭思
图画见闻志-宋-郭若虚
华光梅谱-宋-释仲仁
画史-宋-米芾
德隅斋画品-宋-李鹰
宣和画谱-宋-
山水纯全集-宋-韩拙
画继十卷-宋-邓椿
竹谱详录-元-李衍
写山水诀-元-黄公望
古今画鉴-元-汤垕
绘宗十二忌-元-饶自然
松斋梅谱-元-吴太素
临池管见-清- 周星莲
古画品录-南齐-谢赫
续画品-陈-吴兴
贞观公私画史-唐-裴孝源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
唐朝名画录-唐-朱景元
画山水赋/笔法记-唐-荆浩
翰墨志/思陵翰墨志-宋-赵构
五代名画补遗-宋-刘道醇
宋朝名画评-宋-刘道醇
益州名画录-宋-黄休复
图画见闻志-宋-郭若虚
画史-宋-米芾德隅斋画品-宋-李廌
宣和画谱-宋-佚名
广川画跋-宋-董逌
画继-宋-邓椿
书苑菁华-宋-陈思
画鉴-元-汤厚
衍极-元-郑枃
图绘宝鉴-元-夏文彦
图绘宝鉴续编-明-韩昂
书画跋跋/续-明-孙鑛
画史会要-明-朱谋垔
郁氏书画题跋记/续题跋记-明-郁逢庆
清河书画舫-明-张丑
法书名画见闻表-明-张丑
真迹日录/二集/三集-明-张丑
南阳名画表-明-张丑
清河书画表-明-张丑
珊瑚网-明-汪砢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清-孙岳颁
绘事备考-清-王毓贤
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卞永誉
南宋院画录-清-厉鹗
小山画谱-清-邹一桂
传神秘要-清-蒋骥
写像秘诀-元-王绎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
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可分为:
1、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2、雕塑。有彩塑( 奇观彩塑 、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活动玩具等。
4、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6、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7、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8、 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9、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10、编织。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 、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扩展资料河北民间艺术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在国内外都是享有盛誉的。这些艺术从不同角度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其共同特色是起源于民间生活,有的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有的是从外地移植过来的,有的是在新的形式下创新的,最终逐步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有着绵延不断的艺术生命力。
河北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人民群众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起到了无形纽带的作用,为促进河北省的社会进步,曾做出过彪炳史册的贡献。
陕西是民间艺术大省,窗花剪纸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建国后,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剪纸之乡”的有:安塞、洛川、富县、旬邑、定边、靖边6个县,还有宝鸡、凤翔、千阳、澄城、华县、合阳、大荔、延长、黄陵、佳县、高陵等县,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并获奖,有些剪纸艺术家被邀请出访法国、美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
参考资料-中国民间美术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民间工艺品:舞狮子,皮影戏,陶瓷,泥塑,剪纸,布艺,灯彩,吊饰,竹马,丽江木刻,桦皮工艺,兽皮工艺,竹编工艺,漆器工艺,砚石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麦杆画,年画,风筝,纸编画,苏绣,唐卡,鱼皮衣,银饰,铅笔屑画,木头、土家族黄杨木雕、唐卡、拓真画、中国民间戏曲艺术: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中国民间舞蹈艺术《跑帷子》《跑阵舞》《打独角兽》《扛箱舞》《龙舞》、《狮舞》、《麒麟舞》、《赶犟驴》、《竹马舞》《猫蝶舞》。《打春牛》《打铁舞》《八美图》、《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秧歌舞》《腰鼓舞》《鼓舞》《大铜器舞》。中国民间绘画、中国民间民俗、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仗鼓、中国民间T台 、中国民间服饰。
中国传统插图的特点是什么?旧小说有插图和绣像,是我国向来的传统。插图都是木版画,是雕刻在木版上再印出来的,往往画得既粗俗,刻得又简陋,只有极少数的例外。咸丰年间的任渭长,一般认为是我国传统版画最后的一位大师。流传下来的《卅三剑客图》,人物造型十分生动。我国版画有很悠久的历史。最古的版画作品,是汉代的肖形印,在印章上刻了龙虎禽鸟等等图印,印在绢上纸上,成为精美巧丽的图形。版画成长于隋唐时的佛画,盛于宋元,到明末而登峰造极,最大的艺术家是陈洪绶(老莲)。清代版画普遍发展,年画盛行于民间。咸丰年间的任渭长,一般认为是我国传统版画最后的一位大师。以后的版画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和我国传统的风格是颇为不同了。任渭长画的版画集《卅三剑客图》,共有三十三个剑客的图形,人物的造型十分生动。偶有空闲,翻阅数页,很触发一些想象,常常引起一个念头:“最好能给每一幅图‘插’一篇短篇小说。”惯例总是画家替小说家绘插图,古今中外,似乎从未有一个写小说的人替一系列的绘画插写小说。由于读书不多,这三十三个剑客的故事我知道得不全。但反正是写小说,不知道原来出典的,不妨任意创造一个故事。可是连写三十三个剑侠故事的心愿,永远也完成不了的。写了第一篇《越女剑》后,第二篇《虬髯客》的小说就写不下去了。写叙述文比写小说不费力得多,于是改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介绍原来的故事。其中《虬髯客》、《聂隐娘》、《红线》、《昆仑奴》四个故事众所周知,不再详细叙述,同时原文的文笔极好,我没有能力译成同样简洁明丽的语体文,所以附录了原文。比较生僻的故事则将原文内容全部写了出来。中国古籍版刻插图艺术古人著书立说,重视图的作用。“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书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历代刻印的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不少附有精美的插图,这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的生动材料。一、中国古籍版刻插图的起源与出现中国的古书,以其生产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写本书和印本书两个时代。在汉代以前,人们将书抄写在竹简、木牍等天然载体或缣帛等丝织品上。1942年,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一件帛画,上绘彩色图像及类似金文的说明文字,四周绘十二神像,象征十二个月,是我国帛书插图中的较早遗存。所谓版刻插图,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画稿复本。雕版印刷术也称整版印刷术,即指将文字或图画反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材质的版上,然后在版上加墨刷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批取得插图画稿复本。由于古代书版以梨、枣木为主,故这些插图,都是版画,也称为木刻画。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最先应用于佛教经籍插图的刊刻。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法师,就曾雕印佛像普惠四方。唐末冯贽《云仙散录》卷上引《僧园逸录》说:“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可见其数量是不少的。现存较古老的版刻插图艺术品,为1953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唐墓中出土的《陀罗尼经咒》。此件发现于墓主臂上所戴银镯内,上刻古梵文经咒,四周和中央均印有小佛像。据考,当刊行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之后。唐代版画遗存中,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页画。此件为一个长约16尺的卷子,由六页纸粘缀而成,卷端绘《祗树给孤独园》图,全图纹饰华丽,布局稳妥,线条运用纤柔中见劲挺,是雕版技艺已臻成熟的佳作。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d为二亲敬造普施”刊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刊印日期题记的版刻插图艺术品和佛教版画名作。中国以版刻形式为图书印制插图,比欧洲早了至少五百多年,此图就是我国早期版刻插图中最负盛名的杰作。唐初诸帝,多采取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佛教发展很快。女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借用《大云经》为女主受命于天的符谶,声称她的“龙兴”本是佛的预言,更是大兴佛教。当时造像建寺,遍于国中;士民刊施经卷,蔚为风气。由此而言,当时佛教版画的锓梓,数量必多。只不过因为年湮代远,唐代印品少有留传于今日者。加之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唐武宗下诏灭佛,经卷刻版,皆付劫灰,传留至今的佛教版刻插图,才如吉光片羽,难寻难觅。但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看,初步可以肯定,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首先在佛教经籍的印制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佛教题材作品,也成为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品类。二、承先启后的五代、宋、元插图继唐而起的五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大混乱的时代,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相对衰败期。但唐代开创的版刻插图艺术,却在动乱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五代遗存的版刻插图作品,题材仍只有佛教一种,数量亦如凤毛麟角,但和唐代相比,还是多一些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和《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二图皆刊印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后者题记有“归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曹元忠造”字样,下有刻工雷延美署名,是现存最早一幅刊刻时间、地点、刊施人、刻工姓名一应俱全的版刻插图作品;前者则为现存最早的一幅版刻插图观音像,说明虽然都是佛教艺术品,但在题材选择上,远比唐代要丰富得多。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经过南征北讨、削平群雄,国家复归统一。宋朝重视文治,雕版印刷术全面发展,版刻插图艺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宋代版刻插图艺术遗存,仍以佛教内容为主。其中如宋太宗时刊《御制秘藏诠》插图四幅,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版画;雍熙年间刊《弥勒佛像》、《文殊菩萨像》等四图(现存日本),皆是精品;《大随求陀罗尼曼荼罗》、《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等,也是举世闻名的遗珍。他如南宋临安刊行的《文殊指南图赞》,图版置版面上方,是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插图组画,也可以说是传世历史最为悠久的连环画作品。南宋建安余氏勤有堂刊本《列女传》,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作品。徐康《前尘梦影录》就评论说:“绣像书籍以来,以宋刊《列女传》为最精。”本书上图下文,版式与《文殊指南图赞》相类。与宋对峙的辽、金、西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在版刻插图这一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辽国都城燕京,就是北方佛教版刻插图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地点。1974年7月,在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发现了大批辽代佛教经卷刻本,其中所附插图十余幅,幅幅都是精品。金朝刻大藏经《赵城藏》(又称《金藏》)扉画,雕版严整有力,深沉浑厚,背景简洁明快,人物个性鲜明,是佛教版刻插图中不多见的佳构。从上文所述,不难看出五代、宋及辽、金的版刻插图,无论在雕镌技艺、雕工队伍、绘制地域,还是在表现内容和手法上,进步都是明显的,为版刻插图艺术在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元代,也是我国雕版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元刊书籍插图比两宋不但毫不逊色,而且又有进步。就宗教版图而言,元代完成的《碛砂藏》,扉画严整工丽,远出宋刊之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少品种的书籍插图,是在元代才开始出现的。如元刊《西厢记》是现存最早的戏曲插图,《全相平话五种》是最早的平话刊本插图,《事文广记》为类书有图之始,这都是版刻插图艺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因此,宋元是中国版刻插图艺术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三、璀璨夺目的明代插图明朝,中国图书出版业全面发展,刻家林立,坊肆蜂起,版刻插图艺术也随之进入了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百花齐放,空前繁荣,是明代版刻插图的第一个特点。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探索,到明代,版刻插图艺术不仅在制作地域上空前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建安、金陵、新安三大艺术流派,其他如武林、苏州、吴兴等地的版刻插图,亦各具特色,环绕在三大流派周围,如群星拱月,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各流派、地区版图争妍斗艳,而又互相交流、促进,为中国版刻艺术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形式多样,各擅胜场,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插图形式除宋、元的单面方式、上图下文方式外,又出现了双面连式、多面连式、月光式等诸多类型,为画家随类赋形,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由稚拙无华到精丽繁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三个特点,也是其艺术风格上的最大特点。一般来说,早期的建安、金陵派插图,具有粗犷质朴的民间艺术草创风格。自徽派版画崛起,绘必求其细,工必求其精,逐渐成为明代插图艺术的主流,建安、金陵等地版画亦向其靠拢,与其融合,汇为一体,使中国插图艺术更加璀灿夺目。这大抵是因为明万历中晚期之后,有大批文人学士参加到插图的创作中来,使插图不仅仅是图书的装帧、文字的图解,而且也是文人案头的清玩。知识分子的加入,对提高插图的社会地位,促其在质与量上产生飞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插图艺术队伍专业化,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四个特点。明代插图艺苑,留下姓名的画家极多,如汪耕、汪修、蔡冲寰、何英、卢霞子、熊莲泉、张梦征等,都是一时名家。这些人辛勤耕耘,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作品,如今天尚能见到的王文衡作品,即不下数十种之多。一些脍炙人口的大画家,如唐寅、仇英、钱谷、丁云鹏、陈洪绶等,也为插图绘制画稿。明代刻工,更是多如繁星。如徽派刻工的主将——安徽歙县虬川黄氏刻工,见于《虬川黄氏重修宗谱》著录的,就有近三百人。他们父子世业,兄弟相传,而且流寓南北各地,对徽派版刻风范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他如旌德鲍承勋、郭卓然,武林项南洲,吴兴汪文佐,金陵刘素明等,皆是一代名工圣手。这样一支庞大的刻工队伍,成为明代版刻插图艺术大发展的人才基础。技法上精益求精,突飞猛进,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五个特点。建安、金陵两派的早期插图作品,技法上仍略显粗糙,手法也变化不多。徽派崛起后,这一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点染皴擦,无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同时,刻工们还注意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如陆禹九抄录的徽州刻工传授口决:“木板雕画不稀奇,功夫深来心要细。若要双刀提线稳,多看多刻生巧艺。多看多刻还要想,刀刻件件样样巧。武功只有十八般,雕工难处学到老。执刀自有执刀理,刷印本领有高低。□□□□大喜事,先刻人来刻山水。”言简意赅,本身就是一篇有关刻事的教科书。发扬蹈历,推陈出新,是明代版刻插图艺术的第六个特点。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把套版印刷技术和版画艺术结合起来,出现了彩色版画套印术。最初,为获得彩色图版,采取的是在一块版上,根据图画内容,分别涂上不同颜色,覆纸一次印刷的方法,称单版涂色法。这种方法,在元代就有了。在此法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它的启示下,明时出现了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小版,分版分色,逐次逐色套印或迭印的方法,即为套印。因其版形如L钉,又称“L版”。后来,又发明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的方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称为“拱花”。套印出的插图,色彩艳丽,浓淡得宜,阴阳向背之间,几可乱真。明朝不少画谱插图,如胡正言刻《十竹斋画谱》,吴发祥刻《萝轩变古笺谱》,就都是个中精品。当然,明代版画,尤其是晚明版刻插图作品,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过于强调繁缛细密、富丽工致,有时看上去,反不如早期版画来得痛快淋漓、意趣天成。公式化、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天地。但瑕不掩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明代插图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插图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和以精细著称的西洋铜版插图相比,在总体上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四、由盛转衰的清代书籍插图清朝入关后,采取了极端专制的文化政策,禁书焚书,文网苛密,屡兴文字大狱。读书人为避祸,多沉溺于断简残编,孜孜于考据之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明代蓬勃发展的版刻插图艺术,也由此而逐渐衰落下来。清代版刻插图艺术的衰落是有一个过程的,并非朝夕之间便一蹶不振。清初,承明余绪,仍有一些精美作品出现,如旌德鲍承勋所刻《扬州梦》、《秦楼月》等戏曲剧本插图,精丽典雅,被认为是徽版的殿军;四雪堂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古吴三多斋刊《古今列女传演义》,以及《笠翁十种曲》等,均不逊兴盛时期的徽版名作。一些著名的刻工,如黄顺吉、刘荣、汤尚、汤义、蔡思璜、谭一葵等,亦不负名工之誉,使版刻插图在清乾、嘉之前,仍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清朝最先衰落下去的插图品类,恰恰是最受民众欢迎、明代最为兴盛的小说、戏曲作品插图。此类作品,历次禁书都首当其冲。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康熙皇帝就曾下谕:“治天下必先正人心,厚风俗。要正人心,厚风俗,必需崇经学。所有小说*词,应严禁销毁。”在这种情况下,小说、戏曲类书籍插图自然也难逃厄运。乾嘉之后这类作品鲜见有精美可观者,其因盖出于此。其实,清统治者仇视的是对大清朝不利的文献图籍,而不是插图艺术本身。相反,插图以其直现性、形象性,恰好可以作为对“圣朝”歌功颂德的工具。因此,在清政府组织刻印的图书中,多附有精美插图。清政府刻书,多由武英殿提调,这类图书的插图就被称为殿版画。其中如《御制耕织图诗》、《圆明园诗图》
本文2023-08-04 14:42: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