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知柏地黄丸简介
知柏地黄丸为方名,出《症因脉治》卷一,即《医方考》卷三之滋阴八味丸。原名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又名知柏八味丸。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的主要成分为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知柏地黄丸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浓缩丸)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知柏地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8/12/26 11:30:14 共91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生地黄和熟地黄主要从功效、外形、适用人群、制作方法4方面来区分。
1、从功效来区分
生地黄:性寒,具有凉血解毒、生津止渴、滋阴补肾等功效,大家所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由生地黄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熟地黄:性温,具有补血补气、滋阴补肾等功效。一般熟生地是配合当归、川芎、白芍等一起。
2、从外形不同区分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3、从适用人群区分
生地黄:养心补肾,适用于血热阴虚人群。
熟地黄:养血滋阴,适用于精亏血虚人群。
4、从制作方法不同区分
生地黄:取新鲜的地黄根部,晒干后切片而成。
熟地黄:取地黄加入酒、陈皮、砂仁等反复晒,直到外表变黑。
扩展资料:
地黄食用的注意事项:
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宜忌人群
宜食: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同时,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方之胶艾汤 31 组成 32 功用主治 33 方解 34 临床运用 35 歌诀 36 摘录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胶艾汤 41 处方 42 炮制 43 功能主治 44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方之胶艾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竹林女科》卷一方之胶艾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方之胶艾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之胶艾汤 81 胶艾汤的别名 82 处方 83 制法 84 功能主治 8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86 摘录 9 《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之胶艾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94 各家论述 95 摘录 10 《理伤续断方》之胶艾汤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灵验良方汇编》卷上方之胶艾汤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摘录 12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之胶艾汤 121 方名 122 胶艾汤的别名 123 组成 124 主治 12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126 加减 127 制备方法 128 附注 129 摘录 13 《千金翼》卷二十方之胶艾汤 131 方名 132 胶艾汤的别名 133 组成 134 主治 13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136 附注 137 摘录 14 《三因》卷十七方之胶艾汤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主治 14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146 加减 147 制备方法 148 各家论述 149 摘录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胶艾汤 1 拼音
jiāo ài tāng
2 概述胶艾汤同名方剂约有十二首,其中《金匮要略》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熟地黄12g、艾叶9g、当归9g、甘草6g、芍药12g、川芎6g、阿胶(烊化)9g,具有补血止血,调经安胎之功效。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证。本方为治疗妇人冲任虚损出血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恢复不全等属于冲任虚损者。
3 《金匮要略》方之胶艾汤 31 组成熟地黄12g、艾叶9g、当归9g、甘草6g、芍药12g、川芎6g、阿胶(烊化)9g[1]
32 功用主治《金匮要略》方之胶艾汤具有补血止血,调经安胎之功效。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证。症见月经过多,日久不尽,或妊娠下血,或半产后下血不绝,舌淡,脉细。[1]
33 方解本方主治因冲任虚损所致的出血证,治宜补血止血、调经安胎为治法。阿胶益阴、艾叶补阳,2药为止血、调经、安胎要药,共为君药。四物汤(干地黄、当归、芍药、川芎)补血调经共为臣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配阿胶善于止血,配白芍能止痛。诸药合用,以补血止血为主,兼调经安胎。[1]
34 临床运用
[1]
1.本方为治疗妇人冲任虚损出血的常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月经过多、日久不尽,或妊娠出血,或流产后下血不绝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若兼有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升麻;若兼虚寒者加肉桂、炮姜。
3.本方现代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恢复不全等属于冲任虚损者。
35 歌诀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1]
36 摘录《金匮要略》
4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胶艾汤 41 处方阿胶(碎炒燥)、川芎、甘草(炙),各二两;当归、艾叶(微炒),各三两;白芍药、熟干地黄,各四两。
42 炮制上为粗末。
43 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胶艾汤主治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断,脐腹疼痛,及妊娠将摄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坠。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及因产乳,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月,渐成羸瘦。
44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至八分,滤去渣,稍热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甚者连夜并服。
45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方之胶艾汤 51 处方熟地黄 艾叶(炒)当归 甘草(炙)芍药 川芎 阿胶(炙)黄耆各30克
52 制法上锉为散。
53 功能主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方之胶艾汤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
54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55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6 《竹林女科》卷一方之胶艾汤 61 处方阿胶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艾叶3钱,川芎8分,大枣3枚。
62 功能主治《竹林女科》卷一方之胶艾汤主治妇人经来几点而止,过56日或10日又来几点,1月之内常行23次,面色青黄。
63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12剂,次服紫金丸
64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方之胶艾汤 71 处方阿胶、艾绒、川芎、甘草、当归、白芍、熟地、赤石脂、地榆、菖蒲(一用蒲黄)、小蓟(一用苏木)。
72 功能主治《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方之胶艾汤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伤淋沥,赤白带下。
73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水1钟,酒半钟,煎服。
74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8 《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之胶艾汤 81 胶艾汤的别名地黄汤、胶艾芎归汤
82 处方川当归2两,熟地黄2两,艾叶2两,阿胶(炒)3两,川芎3两(1方无地黄有甘草;1方加人参、白茯苓)。
83 制法上锉。
84 功能主治《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之胶艾汤主治妇人妊娠顿仆伤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或下血不止,或短气欲死。
8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胶艾芎归汤(《济阴纲目》卷八)。
一方腹痛甚者,加杜仲、地骨皮。
86 摘录《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
9 《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之胶艾汤 91 处方阿胶2两(炙),艾叶2两。
92 功能主治《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之胶艾汤功在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疼痛,下血甚多。忽然下血。
93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94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阿胶澄清下部秽浊而大滋血气,不独能养阴而已;艾叶大暖下部而补虚去寒,且能和血。
95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
10 《理伤续断方》之胶艾汤 101 方名胶艾汤
102 组成干地黄3钱,阿胶1钱,川芎1钱,艾叶1钱。
103 主治《理伤续断方》之胶艾汤主治妇人经脉不通。
104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酒半盏,煎至8分,不拘时候温服。后服鳖甲散。
105 摘录《理伤续断方》
11 《灵验良方汇编》卷上方之胶艾汤 111 方名胶艾汤
112 组成当归5钱,芍药(炒)1钱,地榆(炒)1钱,熟地8钱,川芎2钱,阿胶(炒)3钱,艾叶5分,甘草4分。
113 主治《灵验良方汇编》卷上方之胶艾汤主治孕妇胎动不安兼漏血。
114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上
12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之胶艾汤 121 方名胶艾汤
122 胶艾汤的别名胶艾芎归汤、胶艾当归散
123 组成阿胶2两,川芎2两,甘草(炙)2两,艾叶3两,当归3两。
124 主治《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之胶艾汤主治妊娠胞阻。胎动下血在89月内,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
12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126 加减冷痛,加干姜2两。
127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28 附注胶艾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胶艾当归散(《医学正印》卷下)。
129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
13 《千金翼》卷二十方之胶艾汤 131 方名胶艾汤
132 胶艾汤的别名大胶艾汤
133 组成阿胶(炙)3两,艾叶(熬)3两,芍药3两,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芎藭2两,甘草(炙)2两。
134 主治《千金翼》卷二十方之胶艾汤主治男子绝伤,或从高堕下,伤损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
13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烊,分再服;羸人3服。
136 附注大胶艾汤(《普济方》卷三一二)。
137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
14 《三因》卷十七方之胶艾汤 141 方名胶艾汤
142 组成熟地黄1两,艾叶(炒)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川芎1两,阿胶(炙)1两,黄耆1两。
143 功效《三因》卷十七方之胶艾汤功在安胎。
144 主治《三因》卷十七方之胶艾汤主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阴虚不足以济火,气虚不足以固血,点滴下血。
145 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146 加减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147 制备方法上锉散。
148 各家论述《医方考》:阿胶、熟地、当归、川芎,益血药也;黄耆、甘草、艾叶,固气药也。血以养之,气以固之,止漏安胎之道毕矣。
149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补肝散处方山茱萸肉当归五味子(炒,杵)山药黄耆(炒)川芎木瓜各15克熟地黄白术(炒)各3克独活酸枣仁(炒)各12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补肝散处方干姜6分,甘遂3分,桂心5分,茯苓5分,附子(炮)5分,黄连5分,甘草(炙)5分,当归5分,干漆(熬)5分,贝齿(烧)5分,猪苓5分,白术5分,干地黄8分,丹参6分,防风7分,黄耆6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肝脏病,服青盲,内或生障,恶风赤痛。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桃李,雀肉等。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症因脉治》卷四:补肝散处方川芎、陈皮、生姜、防风、当归身、白芍药、羌活。功能主治内伤霍乱转筋。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本方加木瓜、秦艽。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补肝散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五味子1两,芎1两,藁本1两,茺蔚子1两半,细辛1两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脏伏毒,热气壅在膈中。初患之时,微有头痛目眩,眼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时时如针刺,外障相似。用法用量每日1钱,空心米汤调下。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银海精微》卷上:补肝散处方当归、熟地黄、川芎、赤芍药、防风、木贼各等分。功能主治冷泪。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补肝散处方甘菊1两,茯神3分,芎3分,细辛3分,五味子3分,人参3分,独活3分,羚羊角屑3分,白术3分,肉桂半两,酸枣仁(微炒)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肝脏虚寒,头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虚烦。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
详见百科词条:补肝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0:37:40 共330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知柏地黄丸简介
本文2023-10-09 22:29: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