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古注的内容 古书注解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包罗万象。从释词注音到点明章旨,从说明典故出处到考辨名物制度,从分析句读到提示语法,凡是注释者认为有可能产生阅读障碍或理解困难的地方,无不进行注释或疏解。概括地讲,大致有以下内容: (一)解释词义 词义是理解语意的基础。因此,古人注释古书一般都是从注解词义开始的,解释词义也就成了古书注解的基础工作。古书的旧注对词义的解释与字典辞书的解词释义不同,它对词义的解释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它所解释的是词在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即词的具体义或临时义。古书旧注的释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释词,二是在串讲句意中释词。另外,古注在解释词义时,还注意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1、直接释词 就是直接拿出原文中的词语进行解释。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的毛传:“泚(zǐ),鲜明貌;沵(nǐ)沵,盛貌。”郑笺:“鲜,善也。”都是直接释词。有时,古注中对同一字词有不同的解释,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对“殄(tiǎn)”字的解释就有两种:毛传:“殄,绝也。”郑笺:“殄当作腆(tiǎn),腆,善也。”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况决定取舍。 2、串讲中释词 有时古注并不对某词直接注释意义,而是在串讲句意中注释词义。例如《诗经·鄘风·相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中的“仪”字,毛传并没有单独拿出来注释,而是在串讲句意中解释“无礼义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仪”解释为“礼仪”。 3.辨析同义词 古注在注释单词时,还注意同义词的辨析。例如 《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孔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4.注释虚词 古注主要是注释实词,有时也注释虚词。例如 《墨子·鲁问》:“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孙诒让注:“焉犹于是也。”就是对虚词“焉”的注释。 (二)古书的注解,常常在解释词义以外,还要串讲一下文句的大意。 文意赖词义而显,词义在文意串讲中而明,二者互为补充。例如《诗经·邶风·新台》毛传:“水所以洁污垢,反于河上而为*昏之行。”郑笺:“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谓伋(jí)也,反得籧篨不善,谓宣公也。籧(qú)篨(chú),口柔,常观人颜色而为之辞,故不能俯也。”都是串讲文意。“疏”以下内容更是以串讲文意为主。或串讲正文之意,如疏解“新台至不鲜”;或串讲注文之意,如疏解“传:‘籧篨不能俯者。'” 古注串讲文意,有时相当于对上文的翻译或改写,有时则是点明或阐发正文的言外之意。如《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逸注:“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秋往来,以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前一“言”字之后的注文就是对原文的翻译,而后一“言”字之后的话则是点明诗句的含意,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有的学者(特别是宋代学者),在串讲文意的过程中寄寓或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对这一类的古注,我们在参阅时须细心体察,这里不再举例。 (三)正字注音 “正字”即纠正错别字。古书在历代的传抄、刻印过程中,文字往往有讹误,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意,古注常纠正这些错误。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郑笺“殄(tiǎn)当作腆”,即是正字例。 古注中注音的方式很多。早期的注音除用读若法外,多采用直音法。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泚(zǐ),音此”、“污,音乌”等都是采用的直音注音法。后来的注音多采用反切注音法,或直音、反切并用。上例《诗经·邶风·新台》中就是直音、反切并用,不复举例。 (四)分析篇章 古汉语中篇、章的含意与今天不同,“篇”大于“章”。如《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下面分许多章。而每一章又是独立的,并无关联,所以“章”又不同于今天的“段”。篇章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是文章表达思想的脉胳。因此古书的注解在解词释句之外,有的还解说章旨,分析篇章结构。尤其是东汉出现的章句体注释,在串讲文意中往往夹有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并且每章之后有“章旨”来点明此章的主要内容。例如: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朱熹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 (五)补证史实 补证史实也是古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补证史实的目的是为使人能更清晰、更完整地了解文章内容。例如《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杜预注:“昭王,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诸侯不知其故,故问之。”孔颖达疏:“旧说皆言汉滨之人,以胶胶船,故得水而坏,昭王溺焉。” (六)指明典故出处 用典是古人写文章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汉代以后的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用典成风。注解这些作品时,有必要注明典故出处。唐代李善给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作注时,就是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例如: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礼记子曰回得一善拳拳不失之矣郑玄曰拳拳捧持之貌说文曰列分解也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一句话,李善注指明“拳拳”之词来自《礼记》(见《礼记·中庸》,原文是:“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并转引郑玄对这个词的注释。对“列”字,则转引《说文》的解释。 (七)说明名物制度 古代文献反映着古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其中自然有许多关于社会制度、民间习俗、器物工具等等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一切也都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前代的名物制度等,后人势必越来越感到生疏以至于很难弄懂了。因此解释名物制度也就成了古书注释的内容之一。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杜预注:“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注文把古代的兵车制度交代得很清楚。 《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杜注:“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孔疏:“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乃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 又“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下孔疏:“若君亲在军,则君当车中,御者在左,勇力之士在右。” 了解古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和有关名物制度,实际上是读懂古书更高层次的要求。仅仅是扫除文字上的障碍,还只能说粗知古书。因此古注中比较详细的部分,往往是补充史实或考辨名物制度。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顺接。之:指城。而:表转折。  

6、必:一定。   

7、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限制。以:依靠。

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

现代学术作品中的注释一般分内容解释和来源解释两种。前者多指对文章或书籍中某一部分词句作进一步说明,但为了防止冗杂而把它放在段落之外(文末或页边)。后者一般是为了保障原作者的著作权,注明某此语句、词语、观点的来源,以便读者的查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例如:

《左傅·隐公元年》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又如:

《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

“庄公寤生,惊姜氏。”杜预注:“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

“寤生”之“寤”实是 “啎”的通假字,本是逆的意思,杜预释“寤”为“寐寤”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又如:

《左传·桓公四年》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注:“色美曰艳。”按照这一解释,“美”与“艳”的意思就重复了,实际上“艳”的含义是事高大。《说文》:“艳,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又如:

《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服虔注:“雍之河,雍州之河也。”清人王念孙指出,“雍” 实为瓮的通假字,“蹈雍之河”即抱雍自沉于河,服注为望文生义。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①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②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③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需要后人认真地去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隔阂,今人阅读前人的著作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从汉代起,人们即开始了对古书的注解工作。古书注解是阅读古代文献、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桥梁。

训诂就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注解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专书注解”——就是把对某典籍的注解专门成书你问题中“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 等等……,都是注解的方法这样多的名称,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类:(一),只解正文的“注”;(二),除了解正文之外,还解释 注文 的“疏” 注、疏是自成一家的理论,另外还有汇集各家之言的“集解”、补充别人理论的“补注” 常见的注解名称: 传 就是“以今言传古言”,例如《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 说 解 说明解释词语如《诗》有《鲁说》、《韩说》,都是注释《诗经》的 训 诂 也是注书的方法如:《鲁诗故》(故同诂),《尚书训》 注 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下面例如我们熟知的《水经注》 笺 和“注”相似,是把原文中隐晦和太过简略的,加以补充 音义 (也称音训、音诂、音注、音释)辨音释义,通过对字的读音的辨析来推测字义如 《尔雅意义》、《资治通鉴音注》 章句 分章析句来解说古籍的大义如:《楚辞章句》 集解 一类是跨典籍注解(两部书合起来注解),一类是集合各家之言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 后者如《庄子集解》 补注 补充前人的注的缺失举例:《楚辞补注》 疏证 通会古籍的义理,再加以补充、校正、考证和阐释 你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归结为“训诂在学术上的地位和贡献”因为前面提到的“传、证……”,只是训诂的方法 那么,训诂学在学术上的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呢 简单说,训诂(主要指前人的训诂工作)是在古人和今人、古文和今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训诂工作对古籍的注疏释训补,不仅使古籍无障碍地传承,而且也更加丰富了古籍的内涵没有训诂工作,没有训诂学,古与今之间就会出现断层,中国文化的历史就会被撕裂这是我对训诂的地位作用的理解 一、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的局限和条件: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1.形训的局限: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第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2.形训的条件: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二、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的方式有: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或者音近字3.利用同形字 声训的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三、义训 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1、注疏的名称:(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2)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2.注疏的类别:(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二、训诂的术语要掌握: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的后面2、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有时,它也用于串讲句意3、貌:被释词往往是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4、“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5、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读为”、“读曰”往往是用本字用来说明通假字,“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6、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7、声:用来指明象声词8、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9、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10、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11、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雎》:“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 矣》:“何彼 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自汉至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兹将两汉到宋代的著名注释家及有关注本介绍如下: 两汉时期的注释家主要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赵歧,服虔、高诱、王逸等。

毛亨:鲁人,或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汉景帝时为河间献王博士,其学传自子夏,著作有《毛诗古训传》,简称《毛诗》。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其学生赵人毛苌的小毛公。

孔安国:西汉曲阜人,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曾向申公学习《诗经》,向伏生学习《尚书》。武帝时因研究《尚书》成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著作有《尚书传》、《尚书音》《古文孝径传》等。今本《古文尚书孔氏传》为晋梅赜所献,题孔安国作,实为托名之作。

马融:东汉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桓帝时官南郡太守。后回朝为议郎。马融博学多才,为汉时通儒,有学生数千人,郑玄即出其门下。曾注《孝径》、《论语》、《诗》、《易》、《尚书》、《三礼》、《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均失传,清人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字康成。曾从马融学古文径,回乡后聚徒讲学。晚年因党锢之祸被囚禁,建安初获释。官任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郑氏治学以古文经为主,遍注群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论语注》、《孟子注》、《尚书注》、《三礼图》、《毛诗谱》、《六艺论》、《三礼目录》等,今仅存《三礼注》和《毛诗笺》。

何休:东汉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董仲舒四传弟子。为人质朴口讷,终生精研六经,尤好《公羊传》,闲门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后拜议郎,再迁为谏议大夫。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宣扬《公羊》,驳斥《左传》、《谷梁》,除《解诂》传于世外,余皆佚。

赵岐:东汉京兆长陵(今咸阳市东北)人。曾为并州刺史,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孟子章句》一书,传于世。

服虔:东汉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曾任九江太守。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一书。据传郑玄欲注《春秋》,听说服注之意多与己同,遂尽以所注与服。唐孔颖达撰《左传正义》时独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从卢植学,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令之职。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佚)、《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王逸: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曾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至侍中。著《楚辞章句》一书,为后世所重,是《楚辞》现存最早的注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何晏、王弼、韩康伯、韦昭、杜预、范宁、郭璞、郭象、裴松之等。

何晏:三国魏时南阳宛邑(今河南南阳市)人,玄学家,何进之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娶魏公主,官散骑侍郎,迁待中、尚书。其仪表“美姿仪,面至白”。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作有《道德论》、《周易解》及各种文赋数十篇,多不传;主编《论语集解》二十卷,流传至今。

王弼(公元226-249):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人,笃好老庄之学。与何晏、夏侯玄同开魏晋后玄学的先声。由何晏荐为尚书郎,著作有《道德论》、《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等。

韩康伯:魏人,著《周易注》,余不详。

韦昭: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曾任尚书郎、太史令、中书仆射等职,被孙晧所杀。平生好学不倦,精通经史,著有《孝经解赞》、《论语注》、《汉音音义》《国语注》等书。除《国语注》传于今外,余皆佚。

杜预:晋时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字元凯。官河南尹、度支尚书,后拜镇南大将军,镇襄阳,太康元年率兵灭吴,有功,封阳县侯。杜预博学多才,长于谋略,时人称为“杜武库”。一生耽思经籍,酷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长历》、《春秋释例》、《春秋左氏传集解》等书,皆传于世,其中《春秋左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左传》注本。

范宁:晋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少笃学,治经严谨,不尚玄学。历官余杭令、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封遂乡侯。著有《春秋谷梁传集解》,为今存《谷梁传》最早的注本。另有《公羊传例》、《论语注》、《礼杂问》等书 ,皆佚。

郭璞:晋时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字景纯。曾为著作佐郎、尚书郎。后因劝阻王敦起兵作乱而为敦所杀。其所注文献很多,诸如《尔雅注》、《三苍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其中《尔雅注》费时最久,用功最多,是《尔雅》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

郭象:晋时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为人好老、庄,善清谈。曾参考向秀《庄子注》撰成《庄子注》一书,三十三卷,阐释老、庄思想。后向本佚,郭本独传于世,唐时成玄英曾为之作疏。

裴松之: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先仕晋,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令、尚书侍郎等职,入宋后累官中散大夫、国子博士、大中大夫等。奉诏注《三国志》,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注文多出正文三倍,开创了注释的新例。

裴骃:裴松之之子。官至南中郎参军,著《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传于今。另有《史记音义》八十卷,已佚。 唐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土勋、李善、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等。

孔颖达: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隋时举第,授河内郡博士,继补太学助教。入唐后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博士,封曲阜县男,转迁给事中,官至国子祭酒。曾师从刘焯,博通群径,名重一时。奉太宗诏主编《五径正义》,兼采南北经学家之长,成为一代训诂名著,唐时以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贾公彦: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博通群经。著《周礼义疏》六十卷,《仪礼义疏》三十卷,为后人所重。其解说《周礼》参考郑玄注,能改郑氏好引纬书,好改经字之弊。解说《仪礼》,亦取郑说,然精审不及《周礼注》。《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流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唐人,著《春秋公羊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杨土勋:唐人,曾任四门助教,著《春秋谷梁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李善:唐扬州江都(今扬州市)人,曾任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等职,后为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又出为经城令。其学有师承,意多存古,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完成《文选注》六十卷,旁征博引,是唐初文选学的集大成之作。

杨倞:唐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与元稹、白居易同时,官东川节度使、刑部尚书。著《荀子注》一书,是流传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

司马贞:唐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著《史记索隐》一书,并补作《三皇本纪》,有小司马《史记》之称。

张守节:唐开元、天宝间人,官诸王侍读。其学长于地理,著有《史记正义》一书。余不详。

颜师古: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临沂,颜之推之孙。太宗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精通文字训诂,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等书,为世所重。 宋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邢昺、孙奭、朱熹、洪兴祖等。

邢昺:北宋曹州济阳(今山东菏泽市)人。一生多在东宫及内庭讲授经书 ,著书很多,其中《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孙奭:北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人。官至工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曾奉敕校定赵歧《孟子注》,并撰《孟子正义》十四卷,收入《十三经注疏》。另著有《孟子音义》、《尔雅释文》等书,均传于世。

朱熹:南宋著名注释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四朝。官至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聚徒讲学,研究学问,广注经籍,著作主要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洪兴祖:南宋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官至太常博士。博学好古,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等书。 孙诒让《墨子闲诂》。

 古书注音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多音多义词注音的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例如:

《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针虎从死,自杀以从死”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针,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死,上才容反”

上面的注文中陆德明给“行、针”、“从”的注音释用反切方法“行,户郎反”说明这里的“行”读háng,不读xíng“下皆同”是说下文中的“行”的读音与此相同“从死,上才容反”,是说“从死”的上字“从”读才容反“针其廉反”,说明“针”在这里读作qián“徐又音针”,这是陆德明引用东晋徐邈的注音,说明“针“还读作zhēn徐邈在这里注音用的是直音法《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

《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之’之萦”

这两得分别用“读如”、“读若”来注音古书中在某字下注以“如字”,这是又一种注音方法,说明此字在这里应读本音,用本义如:

《礼义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这段注音是说“恶恶”的上字要读本音è,用本义,当缺点、毛病讲;下字读wù,当讨厌、憎恨讲

古书注音,有时隐含着释义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音义:“朝,如字难,乃旦反”

这野对“朝”、“难”的注音,实际上已指出“朝”当“早”讲;“难”当“危难”讲,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注疏是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对于文章或书籍正文做解释的文字称为注,或注解、注释,对某些典籍、古文献做注始于汉代。

词目:注疏

拼音:zhùshū

例如:《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又称《论语注疏解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二十卷。《论语注疏》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吸收了北宋以前人的注释,保存了不少古注。

按照训诂学的传统,古人注疏向来遵循“注不离经,疏不破注”的原则,人们对“增字解经”向来是非常忌讳的。这一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臆说与生造,但另一方面也有辞费啰唆,甚至知错不改的时候。

扩展资料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先秦是我国学术昌盛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流传下来大批典籍、文献,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史料的缺遗和分散,汉代人已很难读懂,从而一些学者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

注解又有传、笺、章句等名称。传,有转授、相承师说的意思,一般指阐明经义;笺,是说明作者的用心,或断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节句逗;它们是各有不同角度的。

及至唐代,许多汉人的注解也已不易理解。于是产生了新的注解形式,即注解者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的注解,也就是总的加以疏通,这种注解称为“疏”,也称“正义”,如《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等。

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别印行的,后来则合为一本书,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后疏,合称注疏。 

汉代学者主要是注解经书,后世历代学者对许多重要古籍均从事了注解工作,注解的内容、范围、体例也日益扩展和完善,如所注的范围有词语的音义,来源;引文、典故的出处;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实的考证;以及划分段落,串讲大意等等。注解的方式又有夹注、脚注、篇末注等等。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古注的内容 古书注解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包罗万象。从释词注音到点明章旨,从说明典故出处到考辨名物制度,从分析句读到提示语法,凡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