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说它不属于任何时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山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说它不属于任何时代?,第1张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山海经》是上古神话传说和地理风物的辑录,一直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想象力在人的一生中是如何的重要。**《神奇动物在哪里》刚上映时,大家就都在惊叹于里面各种脑洞大开的动物。而作者JK罗琳就说过,其中“驺吾”的灵感来源就是《山海经》。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

华为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与芯片均以“鸿蒙”“昆仑”“鲲鹏”等源自《山海经》的名字命名。鸿蒙,传说盘古在昆仑山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

已有鸿蒙,即将盘古开天地,也是一种新生的寓意。

时至今日,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有一种说法最为靠谱,即《山海经》不是一人所完成,而是一批人的杰作,为何这么说呢?了解这部书的朋友都清楚,书中的内容太多,包括地理、祭祀、动植物、上古传说等知识,仅凭一人之力几乎不可能完成。

司马迁最早提到《山海经》,其《史记》中提及《山海经》,但认为其中生物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显然这本书出现在汉代之前。

早期人们传说,大禹和他的臣子伯益,是山海经的作者,记录的是他们治水的见闻。但后来人们发现,一些书里记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的时代之后。现代的学者一般认为,它是周、秦、汉时期逐渐由多人先后写成,最后由汉人刘向父子校定。

近年来研究 表明,《山海经》则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按照时间上可以推测,很有可能是跟随王子朝的那些人员,在参考了周王朝的典籍之后所作。另外,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即曾经在周王室的图书馆任职的老子,他有可能也参与了《山海经》的编纂,而老子的《道德经》,也与典籍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南阳一带,出现过很多牛人,如鬼谷子、范蠡等,无一不是影响历史走势的人物。

虽然全书只有山经5篇,海经13篇,总计3万多字。

这3万字,包含了天文、地理、神话、宗教甚至各类动植物和矿产,堪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因此也成为研究上古时代的绝佳资料。

《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一起被称为古代“三玄”。

相传,《山海经》最初有图,后来失传。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到的: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可见,《山海经》的母本就是图文并茂的,但是古图都已佚失,只有文字流传了下来,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山海经》。

现今能看到的“山海图”大多是由明清画师根据原文所画。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明代蒋应镐、武临父绘的《山海经<图绘全像>》,明代胡文焕编的《山海经图》,以及清代吴任臣注的《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这些画是他们对于那个奇幻世界的想象与探索。

可以说,《山海经》最初的版本早已不可考证,现使用的版本均来自后人的注解。兴趣使然,古人与今人都为《山海经》绘制过众多版本的《山海经》异兽,这些绘本主要按照书中的描述加之作者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创造,可以说人们对于经典再创作的潜力是无穷的。

《山海经》作为一部我国古老的奇书,记载了各种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更是被称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

《山海经》呈现的神奇瑰丽、大气恢弘的想象世界,开启了先人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说,它对后世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的人: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李贺、李商隐、苏东坡、关汉卿、吴承恩、曹雪芹、鲁迅等。

影响的书籍:《庄子》《离骚》《西游记》《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镜花缘》等。

影响的影视作品:《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西游:降魔篇》《捉妖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山海经》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在于它借助“神话”这种媒介,为我们绘就的一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幻图景。这个图景,不仅可以令孩子们迷恋,也能吸引大人们。

应该是出自《山海经》,最早知道盘古就是山海经里。混沌至宝有四样:鸿蒙珠(镇压混沌),开天神斧(主破灭),混沌青莲(主造化),造化玉碟(主教化)不过有特殊存在盘古幡攻伐威力堪比混沌至宝。

在人类的历史上,各个文明的记载当中,都有着一场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在面对这场大洪水的时候,不同的文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在《sj》当中描述的则是诺亚方舟的神话传说。在咱们的上古神话当中则是有着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创世纪》当中记载,在洪水来临之前神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与儿媳妇上船,同时神也指示诺亚将各种动物带上方舟。

在咱们的上古神话中,没有人带着自己的直系亲属造船,也没有哪个神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大禹挺身而出治理水患,三过门而不入。在大禹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很多神仙、部落都过来帮忙。今天咱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聊聊大禹治水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一个上古巨人跑来帮助大禹治水,却被大禹斩了,为何无人同情他?

大禹和鲧

在开始今天的故事之前,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大禹以及他的父亲,鲧。上古神话中,在大禹出生之前大洪水就已经发生了。鲧是黄帝的六世孙,第三任天帝颛顼的玄孙。鲧觉得自己身为天帝后人,治理洪水责无旁贷,于是他就从当时的天帝身边把最宝贵的先天至宝息壤偷来,带到了凡间,治理洪水。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没有告知当时的天帝,就带着息壤私自下凡,但是鲧治理大水的思路不对,他总想着用息壤把洪水堵住。在鲧的努力下,洪水不仅没有褪去,反而在息壤的重重阻拦下把鸿水与汩水下游全部淹没,凡人死伤惨重,鲧也犯下了严重的罪行。鲧,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的典范。天帝在震怒之余,命火神祝融下凡,让祝融从鲧手中夺回了息壤,还把鲧斩杀在了羽郊这个地方。

鲧虽然死了,但大水依然在泛滥,此时鲧的儿子挺身而出,继续跟大水作战,他就是禹。《山海经》中记载: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这里面的帝指的是凡间君主帝尧还是三界之主天帝,很难考证。

大禹是鲧的儿子,他长得非常霸气,根据《山海经》记载,大禹长着牛首,虎鼻,大口,双耳各有三个洞,头戴像钩铃一样的东西,长眉河目,牙齿间隔较远,长有鸟的长脖与鸟喙及蛇身,胸有纹玉斗。大禹不仅模样长得霸气,做事也雷厉风行,果断狠辣。

大禹治水

上古神话中,大禹跟他的父亲鲧不同,他治水时吸取了鲧的教训,不再一味堵水,而是开凿水道,疏浚洪水。在开凿水道的过程中,需要遇山开山,遇石碎石,有时还会遇见无支祁这样的上古大妖出来捣乱。仅凭大禹自己和凡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于是大禹请来了很多神仙和各大部落的首领,共同治水。

根据《山海经》记载,上古龙祖应龙带着自己的龙子龙孙过来帮助大禹开凿水道,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等各大部落首领也赶来帮忙。此时,巨人一族的防风氏也同意了大禹的邀请,过来帮忙治水。根据《山海经》记载,防风氏族人怀孕三十六年才能产子,他们的子孙个个是巨人,身材魁梧高大,龙首牛耳,连一眉一目,足长三丈。

为何无人同情?

当所有神仙、部落都到齐时,防风氏仍然不见踪影。也许是防风氏不服大禹号令群雄,也许是防风氏有心给大禹来个下马威,他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很久才赶到,而且对大禹的态度非常蛮横。俗话说慈不掌兵,如果大禹对防风氏听之任之,那他必将威严扫地,其他部落估计也会不服号令,治水的大事肯定会受到很大阻力。

于是大禹下令,斩了不服号令的巨人防风氏,《山海经》记载如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大禹斩了巨人防风氏后,各路神仙、部落都内心震撼不已,凡人更是佩服大禹的杀伐果断和治理洪水的决心。

防风氏值得同情吗?不值得,值得同情的应该是大禹的父亲鲧。鲧冒着那么的风险偷来息壤还不是为了治理大水?而巨人防风氏却没有把治理大水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正赶在大禹想立威的时间点,所以才落了个无人同情的凄凉下场。

旱神女魃的故事:

女魃是五大魔兽中唯一一位女性,它被人们称为旱神,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位女魔是跟火有关,没错,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女英雄就是因为她的火。

相传在黄帝对战蚩尤的时候,凶神蚩尤请来了一路下雨刮风的神仙,想要用水淹死黄帝部落的群众。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女魃出现了,她用自身散发的热量和火球抑制了水和风的来袭,将地面的水马上烤干了,雨神风伯也被她打跑了,蚩尤战败。

扩展资料

关于女魃人物的猜测:

1、天女

山海经中的女魃衣青衣,是天女,后来被逐于赤水之北(一说弱水之北),许多人认为女魃是黄帝的女儿,但在实际上彼时黄帝并不一定等于天,所谓的天女也不是一定指黄帝之女。

2、巫女

某些文献里魃的形象不算好。但据考证,《山海经》可能展现了更原始的一面。女魃也许跟祓除风雨的巫术仪式有关,是跟巫女相关的女神。因为本身带有巫文化,进入主流文化后难免会被排斥。

3、旱魃

有人认为女魃很有可能是赤水女子献。巫术的祭祀是以焚烧女魃替身的女体,来帮助女魃回归天上世界,进而解除人间旱象,沉祭则受到卜辞河神有妾与沉珏祭河的影响,逐渐嬗变固定成以女嫁河的女体献祭。

--女魃

《山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说它不属于任何时代?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山海经》是上古神话传说和地理风物的辑录,一直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