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立德的名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孔子立德的名言,第1张

孔子立德的名言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经典名言很多,这里整理了60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供大家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

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

《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对其言行思想的记录和整理,纵观王阳明一生,从小立志“学为圣贤”,曾为钻研格物之理,格竹子七日却一无所获,入仕后,又逢官宦专权,受牵连惨遭廷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却被贬至贵州龙场,这样的生死考验,不仅没让他灰心丧志,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王阳明先生的一生,王阳明生命的最后一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坦荡地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经典语录:

知识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做到“知行合一”,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常常反观自省,实践出真知,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1、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战国时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保护百姓的利益。并且提出了“因材施教”,开创了新的教育模式。

2、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1年,春秋战国时期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共称“孔孟”。他也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并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保护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3、蔺相如,春秋战国时期人,政治家、外交家。与他相关最出名的三件事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完璧归赵中他成功的保护了赵国的玉璧。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保住了赵王的颜面。负荆请罪中他不计较廉颇的傲慢无礼,最终使得廉颇与他成为刎颈之交。

4、宋濂,出生于1310年,元末明初时期人,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可见其品德之高尚。

5、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春秋战国时期人,诗人、政治家。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了端午节。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参考资料:

-孔子

参考资料:

-孟子

参考资料:

-蔺相如

参考资料:

-宋濂

参考资料:

-屈原

1 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

楚兰是种兰花它生在深山老林里,不因为没有人去欣赏它而不散发它的芳香与美丽,君子修德养身,不会因为穷困而变化

2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出处:《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原文节选: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译文:如何做在于自身,是生是死在于命。因而晋国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曹卫;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会稽。所以说居于下位而无所忧虑的人,是思虑不远;安身处世总想安逸的人,是志向不大,怎能知道他的终始呢?”

(2)君子立德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三国魏王肃注《孔子家语》所附汉孔安国后序说:“《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咨访交相对问言语也。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

后来“《孔子家语》乃散在人间,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损其言”,安国“于是因诸公卿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通考》还引孔安国之孙孔衍奏言:武帝时,“鲁共王坏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书》、《孝经》、《论语》,世人莫有能言者。

安国为改今文,读而训传其义。又撰次《孔子家语》。既毕讫,会值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于时”。

《家语》是一部重要的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但自宋代以来,《家语》被疑为是王肃的伪作,以致埋没了《家语》在孔子及其弟子研究中的价值。

3 君子立德不忘危厄什么意思

“君子立德,不忘危厄”是“君子要立德,但也不要忘了危险和厄运,要注意防范”的意思。

4 君子修身立德讲什么尊重什么时刻保持什么心胸宽广的就像什么一样

君子修身立德是讲君子一定要自我的。修养。李彪立本。

5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啥意思

意思是:芝兰生长在幽谷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出自《孔子家语·在厄》,春秋时期孔子门人所撰。

原文是: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译文是:

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5)君子立德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在厄篇》出自《孔子家语》第二十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孔子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

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

其次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情,也就是说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所以,此书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据。

6 君子修道立德的下句

“芷兰生抄幽谷,不以无人袭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翻译: 芷兰生于幽静的山谷里 不会因为没有人看到就不吐露芬芳 君子要是想修道立德 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改变自己的气节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

7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啥意思

意思是: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出处:《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原文节选:

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译文:

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止是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7)君子立德的小故事扩展阅读:

《孔子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

其次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情,也就是说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所以,此书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首先,此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据。另外书中的许多故事和孔子的许多充满哲理的语言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宋儒重视心性之学,重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上,《孔子家语》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语》的成书特征所决定,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以下为大家分享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

1、《四书》

《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2、《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3、《传习录》

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传习录》后来风靡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4、《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五种遗规》

这本书是清朝名相陈宏谋所编辑,是清朝时期社会教育的教材。编者感慨于世上多有弊端,在业余时间,采录前人在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和事迹,分门别类为《养正遗规》(教育儿童)、《教女遗规》(教育女童)、《训俗遗规》(移风易俗、处理乡亲邻里矛盾纠纷之类)、《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这本书里收录了不少著名篇章,比如《朱子治家格言》、《心相编》等,是遵循儒家思想为人处世的很好教本。

6、《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集中体现的就在这本全集中,特别是曾国藩家书,是最重要的资料。市面上很多关于解读曾国藩的书,对他的成功进行了很多分析,鱼龙混杂,不可以全信。曾国藩家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给祖父母、父母兄弟、同僚等人的信件,有些是国家大事,更多的是家庭经营、嘘寒问暖、待人接物、为学作文的事,有的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更是一代儒学大师,他处理这些事的态度、方法,是活生生的国学教材,很多可以给我们启发。

7、《常礼举要讲记》

这本书是李炳南教授(雪庐老人)从中国古代的《周礼》《仪礼》《礼记》中摘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常礼举要》的内容,简明实用,因为作者是近现代大儒,对礼仪的阐述很好的衔接了古代和现代,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比《弟子规》更详细具体,是教育儿童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是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礼仪必读书。而且,这本书不但讲礼仪的表面,更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进行剖析,是学习国学很好的读本。

8、《李太白集》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文充满想象力,朗朗上口、气势磅礴,代表中国浪漫主义诗文创作的最高水准。

9、《杜工部集》

杜甫被称为“诗圣”,和李白一起,是中国古诗创作的两座高峰。他的诗句工整而富灵性,有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10、《心经》

佛学时国学的一大源泉。佛,传于印度,盛于中国。现在大乘各派,印度全绝;正法一派,全在中国。我们的禅宗,是可应用的佛教,在世间的佛教。印度人学佛,也只能来中国。佛所讲的宇宙精微,的确在儒家之上。儒佛略有不同,就是一个偏现世的多,一个偏出世的多。《心经》是般若部经典的核心,也是佛学和禅宗的精华,解心经,通佛理,是学好国学的必备根基。

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2

1、《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

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山东邹城人。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

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后由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天智、阴鬼、“非命”、非乐、节葬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6、《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领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7、《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8、《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9、《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0、《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3

1、《诗经》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而《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始,中国第一部诗歌的集合,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西周及春秋前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诗经》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绝对是国学经典必读书目之一。

2、《道德经》

对于国学经典书籍推荐,Maigoo我力荐《道德经》。这本书又称《老子》、《五千言》,为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它可以说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能够贯穿人生的始终,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理解和感悟。它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论语》

《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也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这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可以说是了解儒家思想首选必读书。

4、《史记》

说起国学经典有哪些?《史记》必须榜上有名。《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才撰写完成的,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并且《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历史著作中有着开创和标杆式的伟大地位。

5、《周易》

《周易》即《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是国学经典书籍之一。这本著作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周易》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维高度、广度及深度的经典,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6、《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经典必读书目之一。《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这本道家经文不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更是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7、《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充溢着一种“浩然之气”,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是孔子道统的最好继承人,他将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完善成为了“仁政”,后世尊他为“亚圣”,其学说《孟子》囊括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精华,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国学经典著作。

8、《传习录》

《传习录》是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著作,记载了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这本国学经典著作的名字,还是比较有来头的,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分为上中下三卷,虽然总体的篇幅并不长,可是内容已经涵盖了阳明心学的精髓了。如果想要了解千古心学的真谛和王阳明的大智慧,这本书是最佳选择。

9、《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这本国学经典书籍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10、《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这本国学经典著作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1、《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行迹和说法记录,由弟子法海记录。这部佛教经典,囊括了六祖慧能大师一生的感悟和智慧的精髓,在中国高僧著作中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因为在佛教传统中,只有佛所说法能称为“经”,其他高僧大德的著作只能称为“论”。一个人若是能够了解这本经典,对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非常大。

12、《近思录》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全面的阐述了理学思想。这本书虽然是时代较晚的选辑之书,但其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并且在经过八百年传播的层层累积之后,已经具有文化原典的意义,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经典之一,在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相较于先秦经典也毫不逊色。

立德修身的经典名句如下:      

1立德是服务群众之本,以德立身是税务工作者之根。        

2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道德使人严肃,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但它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4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7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8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9金玉满堂没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10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11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12简单的事重复做就是赢家,重复的事用心做就是专家。        

13厚以待民,薄以待己,俯仰无愧;乐于谋事,耻于谋私,得失不言。        

14厚德以治国,必长治久安。仁爱以理家,必家和事兴。        

15弘扬孝道美德,传承民族文化,夯实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        

16过平淡生活,写诗意人生;名利淡如水,无私品自高。        

17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18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1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修身的经典名句拓展:1人有四品: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2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3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优良的品德,德艺胜于富贵的财产。        

4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5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孔子立德的名言

孔子立德的名言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