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妙方有关治疗类风湿的?
您好:类风湿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型疾病,是由风,寒,湿热侵入肌体加之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气血水湿等新陈代谢紊乱兼受外邪侵袭,致使气血,水湿运行不畅经络受限,瘀化热,热集生毒,侵入关节破坏组织。类风湿属中医痹症,所谓“痹症“就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之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持,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乃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在《素问•痹论》篇中对“痹“的认定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意思是说,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寒冷或涉水,淋雨等风寒湿邪气,侵入人体,注入经络,储留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症。这是说的外因。内因是指:“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就是说,都因为人体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劳累过度,肌肤毛孔疏松,营卫不固,流注经络、关节肌肉,致使气血凝滞阻塞不通。这就是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从总体上说,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外界因素促发的一类疾病,现无根治的方法。所谓根治,就是去除病因,治愈疾病,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更谈不上去除了。目前的研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类风湿关节炎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异常的抗原抗体反应相关,免疫抑制剂只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使它们维持在低水平而不能去除。有些病人看到一些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因关节畸形、强直,生活不能自理,顾虑很重,这是不必要的。只要医患之间积极配合,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持之以恒,一般都能控制病情进展,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部分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如雷公藤可控制关节炎症,缓解疼痛,但并不能阻止关节病变的进展,有些人因害怕抗风湿药的副作用,仅服用中药治疗,最终出现关节破坏、畸形就是例证。因此,对类风湿关节炎可以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不要因服中药而停用疗效已肯定的抗风湿药,切忌乱投医,以免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常见的食疗品种:
⑴葡萄:味甘,性平,能益气补血,食之使人健壮,尤以葡萄干补力为甚,宜与桂圆肉同煎服。能益肝肾、强筋骨,用于气血两虚之心悸、失眠、神疲、盗汗等。还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无力。取葡萄干 500 克 ,人参 10 克 ,浸酒 800 毫升,密封 10 天,每次 30 毫升 ~50 毫升,每日饮服 1~2 次;鲜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许,温开水送服。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小便短赤涩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黄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为稀汤,于食前服用,每次 60 毫升 ~100 毫升。
⑵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可作为零食或炖汤食用。常用于类风湿病人的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血虚、精神恍惚、心神不安等。
⑶核桃仁: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 2~3 个核桃。
⑷松子仁: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 3 克 ~ 5 克 。
⑸栗子:具有补肾壮腰、养胃健脾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肾虚、腰膝酸软者。
⑹新鲜桑葚:为平补肝肾之品。用鲜桑葚 500 克 ,鲜桑枝 2 厘米 长段,浸酒密封 30 天。摇匀,每日饮 20 毫升 ~50 毫升。有祛风湿、补肝肾、利血脉等作用。
⑺山楂树根(皮):用山楂树根(或皮) 40 克 ~ 50 克 ,煎汤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治疗类风湿痹症。
⑻橄榄:取鲜橄榄根或皮 40 克 ~ 50 克 ,洗净煎水内服,亦可食用橄榄果。治疗类风湿痹症,手足麻木等。
⑼桂圆:又称龙眼、桂圆肉。味甘,性平,入脾、心经。是补血益心、长智益脾之要药,入脾经功胜大枣。单用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用于类风湿之后期血细胞减少、体质虚弱、贫血等。
⑽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肾、脾、肺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⑾黑豆: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功效。适用于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肝肾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⑿枸杞子:适用于类风湿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身乏无力者,久服可强筋骨、耐寒暑、益精养血,令人长寿。可鲜食,配白菊花泡水代茶,还可与米煮粥食用。
⒀生姜:亦称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驱风散寒、温中止呕解毒之功效。生姜中含有一种姜辣素,对心脏、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使全身感觉温热、出汗等。类风湿病人可以蔬菜食用,或菜中作料。还可配以生姜 60 克 ,陈醋 100 毫升,煎汤洗浸患肢。或用鲜姜捣烂外敷或取汁外搽等。也可用生姜、鲜葱、芫荽各 30 克 ,石菖蒲 15 克 ,共切碎捣烂,加白酒 50 毫升,调匀敷患处。
⒁辣椒:具有温中散寒之功效,外用可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类风湿有一定疗效。
⒂莲子:味甘涩,性平,具有清心养神益肾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有“交心肾、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厚肠胃、利耳目、除寒湿”等功效。可鲜食,也可干果去皮、内心煮粥等食用。
⒃骨头汤:可用猪、牛、羊、狗等关节骨或脊椎骨熬汤、熬前放入几滴食醋,对类风湿病的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骨关节脱钙、骨质疏松有交好的补偿与调节作用。
以上的果品与蔬菜,可经常食用,量适中,不受更多的限制,对身体和疾病的恢复均大有裨益。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⑴合理膳食。要注意过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中脂肪、中热能、低糖、低盐,少量多餐、少刺激性食物。烹调
食物要色、香、味均佳,且易消化。膳食中糖类、蛋白和脂肪的比例以 3 : 2 : 1 为合适。多用植物油,
如色拉油、玉米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豆油、菜子油等。植、动物油比例 2 : 1 为宜。饮食热能分配以早
餐 30% 、午餐 40% 、下午餐 10% 、晚餐 20% 为合适。水果应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和病情决定。
⑵以素食为主,饭后宜食用水果 100 克 左右。蔬菜选用绿叶菜、西红柿、萝卜、芹菜、韭菜、香菜、木瓜
、黄瓜、豆芽、土豆、紫菜、海带、黑木耳、洋葱等。动物肉类选用蛇肉、狗肉、羊肉、牛肉、鱼肉等。适量
多食动物血、蛋、鱼、虾等。
⑶膳食营养要全面,不要忌口和偏食,一些食物应限量,但不是忌食,如牛奶、羊奶、奶糖、干酪、巧克力
、花生、小米等,少食肥肉、高动作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食用甜食,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
“ 保胃气,存津液 ”是清代医家 陈修园 从 《伤寒论》 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治疗原则,这条原则体现了整体观念,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指导均有重要意义。“ 胃气 ”是脾胃消化功能的总称。 “ 津液 ”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
景氏 用药,注意顺从 四时气候 的变化,把握时令, 权衡用药是景氏临床用药特点之一 。 正月、二月,初春 阳气微升,不宜过汗,恐践伤其阴。 三月 外实中虚,阳气渐上,外感风邪,宜 四物参苏饮 ,取四物以阴生奉阳,汗者不致泻伤阳气。
治病皆有主药 ,清代医家 龙子章 ,通过丰富的医疗实践,总结出多种病理和治则所应予选用的主药,在“ 治病皆有主药 ”中指出:
火结 ,用大黄、枳壳、枳实;
寒结 ,用巴豆、三棱、莪术;
调气 ,用木香、槟榔、元胡;
顺气 ,用香附、乌药、腹皮;
补气 ,用党参、黄芪、白术;
破血 ,用桃仁、红花、赤芍;
补血 ,用当归、川芎、生地、酒芍;
补阴 ,用熟地、山药、萸肉;
补火 ,用肉桂、干姜、附子;
寒嗽 ,用麻黄、杏仁、白芥子、半夏;
虚嗽 ,用款冬花、紫菀、百合、五味子;
风痹 ,用川乌、草乌、桂枝、威灵仙;
火痰 ,用川贝、蒌仁、苏子、萝卜子;
虚脱 ,用乌梅、五倍子、龙骨、牡蛎;
湿痒 ,用苦参、赤芍、蛇床子、白芷;
风疾 ,用白附子、天麻、僵蚕、郁金;
喉风 ,用桔梗、山豆根、牛子、射干;
自汗 ,用生芪、防风、枣仁、青皮;
傅青主 对 妇人产后 用药十分谨慎,总结产后用药十误为:
1因气不舒 而误用耗气顺气等药,反增饱闷,禁用枳实、厚朴。
2因伤气 而误用消导,反损胃气,禁枳实、大黄、莪术、三棱、神曲、厚朴。
3因身热 而误用寒凉,必致损胃增热,禁黄芩、黄连、栀子、黄柏、升麻、柴胡。
4因日内未曾服生化汤 ,勿用人参、黄芪、白术以致块痛不消。
5毋用地黄 以恶露。
6毋用枳壳、牛膝、枳实 以消块。
7便秘 勿用大黄、芒硝。
8毋用苏木、三棱、莪术 以行块,芍药能伐气不可用。
9毋用山楂汤 以攻外定痛而反损新血。
10毋轻服济坤丹 以下胎下胞,产后危疾诸证,当频服生化汤、随证加减。依照方论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
《素问》 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此定位也。 丹溪曰 :“无火不作眩。”此言患因火,然火有虚实,治有定法。 丹栀逍遥散 治郁火之眩也, 龙胆泻肝汤 治实火之眩也, 六味地黄汤 治虚火之眩也, 大柴胡汤 治胆胃郁火作眩,借阳明之故也。
石膏 清热, 山药 健脾滋肾。若用 大量石膏 ,可直趋下焦,使药过病所,难以发挥药效; 山药煎汤 ,其质粘而稠,能使石膏煎液留恋于胃中,以充分发挥药力。
柴胡桂枝汤 ,具有扶正祛邪调达上下协调阴阳的作用,可治疗夜间排尿性晕厥。夜间阴盛阳衰,若元气素虚,夜间排尿时阴阳之气不能相互顺接而突发晕厥。
临床上凡遇 久咳 ,痰吐色 白不多 ,胸闷气逆而舌苔黄白、抠而难去,质地稍糙者,多为 肺失清润 ,气逆不下,余痰滞留气道之故。此时甘凉则助痰,温燥则助热,当以温润下气法,如 百部、紫菀、款冬花、炙苏子、杏仁、枳壳、二陈汤 等。
应用 活血化瘀药 应嘱其热服,药液频频热服,一则气血得温易于滋生;同时热药之气入胃,宛如“ 高照当空 ”不使瘀血痰湿聚而为患;药液热服之理寓意如此,不得作等闲示观之。
刘志明:热痹 甚为正虚,其标为 风湿热 ,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施,可用 吴鞠通 之宣痹汤合 李东垣 之当归拈痛汤治之。同时重用生甘草以泻火解毒,配生地凉血润燥,则全方具扶正祛邪宣痹止痛之功,施于临床每获显效。
治疗滑膜炎的偏方
中医认为滑膜炎乃痰湿瘀阻,气机凝滞致局部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痰湿瘀聚化热,为热为肿。治疗应祛痰除湿、疏风通络止痛消肿。现代医学认为细辛具有局部表麻的功效,马钱子能消除局部肿胀。依据滑膜炎的症状下面介绍几个中药偏方:
一、二术苓皮汤:
辨证湿热阻络。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解毒,通利关节。
组成苍术12克,白术12克,茯苓皮20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30克,川牛膝15克。
用法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补气逐瘀汤:
组成牛黄芪50g,伸筋草12g,文术12g,白术15g,橘络12g,法夏12g,胆南星9g,牛膝30g,木通12g,泽泻12g,白芷15g,五加皮20g,甘草10g。
用法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2次服,隔日1剂,有其他病发症者,酌情加减。
三、宣痹汤:
组成丹参15g
川芎12g
牛膝18g
茯苓12g
泽泻20g
木爪20g
木通l0g
威灵仙30g
伸筋草30g
续断12g
细辛3g
甘草6g
用法上方加水5500ml,煎至300ml,分3次温服,每日l剂,另外将其药渣加水1000ml左右,煎10~15分钟,先熏患肢膝关节部10分钟,至水温降至50度左右时,用毛巾沾药液洗浴患处,每天熏洗2~3次。
千家妙方有关治疗类风湿的?
本文2023-10-10 00:03: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