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难之处才能至美,至难之事才能至远。出处是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至难之处才能至美,至难之事才能至远。出处是哪里?,第1张

这句话的意思是:至高至难的地方冲击,才能够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发起挑战,才能够达到最远的目标。意思就是,一个人敢于挖掘潜力,挑战极限,就能超越自我。

出自苏轼《思治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这句话的出处:苏轼的文章《思治论》。

原文如下:

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

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

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

复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苟立而成矣。 

今世有三患而终莫能去,其所从起者,则五六十年矣。自宫室祷祠之役兴,

钱币茶盐之法坏,加之以师旅,而天下常患无财。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

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丰财者,不可胜数矣,而财终不可丰。自澶渊之

役,北虏虽求和,而终不得其要领,其后重之以西羌之变,而边陲不宁,二国益

骄。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而天下常患无兵。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

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强兵者,不可胜数矣,而兵终不可强。自选举之

格严,而吏拘于法,不志于功名;考功课吏之法坏,而贤者无所劝,不肖者无所

惧,而天下常患无吏。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

以求择吏者,不可胜数矣,而吏终不可择。财之不可丰,兵之不可强,吏之不可

择,是岂真不可耶?故曰:“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

立也。

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

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以为理之必然,如炊

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

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

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子产以为不思而行,与凡行而出于

思之外者,如农之无畔也,其始虽勤,而终必弃之。今夫富人之营宫室也,必先

料其赀财之丰约,以制宫室之大小,既内决于心,然后择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

必告之曰:“吾将为屋若干,度用材几何?役夫几人?几日而成?土石材苇,吾

于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材役夫若干,某

日而成。”主人率以听焉。及期而成,既成而不失当,则规摹之先定也。

今治天下则不然。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而人各有心。好大者欲王,

好权者欲霸,而偷者欲休息。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

急。民不知其所适从也。及其发一政,则曰姑试行之而已,其济与否,固未可知

也。前之政未见其利害,而后之政复发矣。凡今之所谓新政者,听其始之议论,

岂不甚美而可乐哉。然而布出于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终。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

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故万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废者有之矣;百世之

患,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所用之人无常责,而所发之政无成效。此犹适千里

不斋粮而假丐于涂人;治病不知其所当用之药,而百药皆试,以侥幸于一物之中。

欲三患之去,不可得也。

昔者太公治齐,周公治鲁,至于数十世之后,子孙之强弱,风俗之好恶,皆

可得而逆知之。何者?其所施专一,则其势固有以使之也。管仲相桓公,自始为

政而至于霸,其所施设,皆有方法。及其成功,皆知其所以然,至今可覆也。咎

犯之在晋,范蠡之在越,文公、勾践尝欲用其民,而二臣皆以为未可,及其以为

可用也,则破楚灭吴,如寄诸其邻而取之。此无他,见之明而策之熟也。

夫今之世,亦与明者熟策之而已。士争言曰:如是而财可丰,如是而兵可强,

如是而吏可择。吾从其可行者而规摹之,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日夜

以求合于其所规摹之内,而无务出于其所规摹之外。其人专,其政一,然而不成

者,未之有也。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

下之大事也。夫以天下之大事,而有一人焉,独擅而兼言之,则其所以治此三者

之术,其得失固未可知也。虽不可知,而此三者决不可不治者可知也。

是故不可以无术。其术非难知而难听,非难听而难行,非难行而难收。孔子 曰:成。”使好谋而不成,不如无谋。盖世有好剑者,聚天下之良金,

铸之三年而成,以为吾剑天下莫敌也,剑成而狼戾缺折不可用。何者?是知铸而

不知收也。今世之举事者,虽其甚小,而欲成之者常不过数人,欲坏之者常不可 

胜数。可成之功常难形,若不可成之状常先见。上之人方且眩瞀而不自信,又何

暇及于收哉!

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且非特圣人而已。商君之

变秦法也,撄万人之怒,排举国之说,势如此其逆也。苏秦之为从也,合天下之

异以为同,联六姓之疏以为亲,计如此其迂也。淮阴侯请于高帝,求三万人,愿

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而西会于荥阳。耿弇亦言于世祖,欲先定

渔阳,取涿郡,还收富平而东下齐,世祖以为落落难合。此皆越人之都邑而谋人

国,功如此其疏也。然而四子者行之若易然。出于其口,成于其手,以为既已许

吾君,则亲挈而还之。今吾以自有之天下,而行吾所得为之事,其事又非有所拂

逆于天下之意也,非有所待于人而后具也,如有财而自用之,有子而自教之耳。

然而政出于天下,有出而无成者,五六十年于此矣。是何也?意者知出而不知收

欤?非不知收,意者汗漫而无所收欤?故为之说曰: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先定

者,可以谋人。不先定者,自谋常不给,而况于谋人乎!

且今之世俗,则有所可患者,士大夫所以信服于朝廷者不笃,而皆好议论以

务非其上,使眩于是非,而不知其所从。从之,则事举无可为者,不从,则其所

行者常多故而易败。夫所以多故而易败者,人各持其私意以贼之,议论胜于下,

而幸其无功者众也。富人之谋利也常获,世以为福,非也。彼富人者,信于人素

深,而服于人素厚,所为而莫或害之,所欲而莫或非之,事未成而众已先成之矣。

夫事之行也有势,其成也有气。富人者,乘其势而袭其气也。欲事之易成,则先

治其所以信服天下者。

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

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

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于吾为众,于天下为寡。彼众之所不言而同然者,众多

之口,举不乐也。以众多之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

者众矣。古之人,常以从众得天下之心,而世之君子,常以从众失之。不知夫古

之人,其所从者,非从其口,而从其所同然也。何以明之?世之所谓逆众敛怨而

不可行者,莫若减任子。然不顾而行之者,五六年矣,而天下未尝有一言。何则?

彼其口之所不乐,而心之所同然也。从其所同然而行之,若犹有言者,则可以勿

恤矣。

故为之说曰:“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

而已,虽北取契丹可也。

爱就是爱,不需要回报,不渴求回报,那样,人间至纯至善至美的爱才会回赠于你。

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春节将至,让你的快乐如期而至,让你的幸福无所不至,让你的生活至善至美,让你的财富蜂拥而至,让你的如意纷至沓来,让你的事业实至名归。祝春节快乐!

从大乘佛法来看,宗教与哲学思想,是落在小乘的苦集灭道范围里。所以,真正佛法是「无见苦求」,见是观点。像《华严经》看这世界,是没有苦集灭道的,永远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真法界。

冬至冬至,好运至,倒霉跑了;平安至,意外没了;健康至,疾病去了;快乐至,忧愁溜了;关怀至,心里暖了;祝福至,幸福来了;祝冬至快乐!至善至美!

冬至冬至,让你的快乐如期而至,让你的幸福无所不至,让你的生活至善至美,让你的财富蜂拥而至,让你的如意纷至沓来,让你的事业实至名归,让你的好运时至运转我的祝福从头至尾,至真至诚,只愿你感觉宾至如归,诚祝你冬至快乐!

冬至将到,祝福提前送到。愿:快乐如期而至幸福无所不至生活至善至美财富蜂拥而至如意纷至沓来事业实至名归好运时至运转……我的祝福从头至尾,至真至诚,只愿你感觉宾至如归,预祝冬至快乐!

废名极力抒写儿童世界中未被世俗濡染的纯真,在他笔下的小儿女们表现出人类至善至美的一面,承载着废名内心对纯真自由之境的无限向往。

关于愿望的名语——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而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居里夫人

规范的流程,以及专业的服务态度。雅库对每位顾客郑重承诺,我们将秉承这一准则,力争将每个细节都做到至善至美。

梦想,是??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居里夫人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灵魂的微笑,善良是对生命的感恩,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心灵境界,善良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人生路上用一颗善良的心来对待生命的际遇,生活就会处处明媚。

如果累了就歇歇,失恋了就放下痛苦,失意了就转弯。人这一生没有谁比谁更加高贵,唯一能称得上高贵的是每一个人心中那至善至美的灵魂。行善不在言语,而在行动。

如果修理专业地完成和至善至美,那麽它是没有原因尝试和讲价价格下来。

俗话说,字如其人,唐新得的书法中所表现的正是隐含于其人格之内的“儒家”思想中“内安”精神的至善至美。

文武合一,是体脑结合,知行统一,以扎实的“德智体美”的过程训练,最终达到“至善至美”。

我们应该自觉的向水学习,学习水的精神、水的品格,涵养柔软的心性,修炼谦卑的美德,效法水的无私善行,让自己的身心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我在勾勒一幅至善至美的画。没有彩排,逆流而上。穿裤子的云

一份友情,至善至美;一份情谊,至纯至真;一份牵挂,时时在心;一份思念,如影随形;一份问候,则一触即发。朋友,惟愿你时刻开怀,幸福永远!

优雅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优雅是没有敏感和自卑,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理解别人的心理诉求,容纳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既懂得欣赏至善至美的东西,又能够面对丑恶而自身不沦于丑恶。优雅是坚持美善,不肯随波逐流。

语文老师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备尝辛苦,全心全意,无不希望培养学生至善至美,因此写人不可贬损语文老师,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语文老师的艰辛要有合乎情理的表达。

圆与缺的哲学是什么,也许就是那些伟大的人能够用一种缺憾而不舍地追求完美的精神。黑格尔曾对此这样评价:“人的灵魂一定到过至善至美之境,否则怎么会不停地追求完美。”的确是这样,人因为有缺憾,所以才追求全。不得不说,道尔顿、安藤百福、乔利都是伟大的人,他们用自身的缺憾成就了人类社会一个完美的圆。

这就是你最矛盾的地方,在现实和虚拟之间,你无法衡量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你真实到无法把现实和虚拟分隔开,你觉得所有在自己的世界里出现过的人,都是那么的至善至美,你唯有用真诚换真诚

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的亲情。她在那牵肠挂肚的惦记中,在那圣洁无私的呵护中,在那无怨无悔的奉献中。拥有这样的亲情,会使我们风雨人生变得风光怡人,使多舛的世界充满温馨。

这是至善至美的棋艺,它在胜负世界中所向披靡,又在艺术境界上超逸脱俗,历史上只有一代巨星吴泉以及吴泉所至为敬佩的秀荣名人臻此化境。

只要您的一个电话,一切将会至善至美。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 春来一季,心生欢喜。

春天是浪漫的季节,美好的季节,春天有读不完看不尽的诗意和美好。

正如作家汪曾祺有言:

“看见花开,就会觉得快乐。赏花观草是无用之事,但有了它们,才觉得生活有意思。”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间皆有爱,草木皆有情。 花本意不是为人开的,但是人却能从花那儿得到爱和美的启迪。

清风徐徐,邂逅阵阵花香,每一朵都是浪漫。

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座天堂,将无限放在手掌上,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喜欢一花一草,它们安于天命,以一颗简单的花草之心,风来临风,雨来沐雨,跟随阳光,舒展枝蔓,自然的任由悲欢。

在每一朵花开里,都藏着时光的模样,花开的瞬间,让眼睛与心都安住于此,在此刻,也便拥有了永恒的美好。

闻着花香,感受生活中细碎的美好,淡淡的心情,深深的感悟,在温暖细碎的时光里,感觉万物可爱,人间值得。

春风暖,繁花开,且去赴一场美丽的约会。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草木虽无言,但它们却有广袤的生命,深厚的智慧。

四季轮回,我们总能被植物的某种品性和特征所触动。人类从植物,从花朵身上汲取太多生活的智慧。

人类对大自然所赋予的审美散发着一种人性之光。

每一朵花开,都是一次生命的礼赞,在泥泞中生长,用每一次的花开诉说对生命的热爱。

人生也应该像春天里那美丽的花朵一样。

不惧成长的风雨,也不必在意外界的眼光。永远做最真实的自己,经历过苦难的灵魂,更要绚烂绽放。

三毛曾说: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天就是这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至纯至美的季节。

愿你在闲暇的时光,走进大自然,与繁花相约,听风来,赏花开,与春赴一场美丽的约会。

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

人生的滋味,在于品尝季节的滋味,从自然的季节到生命的季节,有了诗意,人生才让人陶醉。

生活细碎,万物成诗,春有花开,人间至美。

至圣:孔子。

亚圣 :  孟子。

酒圣:杜康;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史圣:司马迁;

至圣:孔丘; 文圣:欧阳修;

亚圣:孟子; 医圣:张仲景;

武圣:关羽; 乐圣:李鬼年;

茶圣:陆羽; 棋圣:黄龙士;

诗圣:杜甫; 画圣:吴道子;

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

扩展资料

儒家四圣:

儒家四圣指的是孔子、颜回、曾子和孟子四人。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很多思想家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四位被后人尊称为“圣”。他们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

一年四季,一季一景,四季轮回,看遍世间美景。任何事物都如四季一样,都有时效性的,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唯有恰逢其时,才是人间至美。

一生当中,千千万万个人不过是过客,相识的不过是百或千人,相知不过数人,相守也就一人。发生情谊的时间不过是一瞬间,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好是你,恰好是我,发生恰好的事情,恰好走进彼此的心里。人生的美好,就是这一种恰好的相遇。

相遇不一定有结果,但一定有意义。能在几亿人里与你相遇是一种缘分,太早或是太晚都会是一种错过,恰逢其时的相遇,就会发生恰如其分的感动和美好。

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春天观花,夏天咏荷,秋天迎枫,冬天赏雪。我想,这世间的美好,大概都像这四时四景,生来美妙,恰逢其时。

世间万物,至美,而不恒长。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到了极点或顶端,就离消亡的时间不长了。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低谷中仰望山峰;黑暗里看见光明。

我想,我们人类应该这样。

想像力创造世界,也创造看到希望的媒介,还创造一种坚定的信仰,对希望的信仰。

安迪在监狱里,他永远期望着逃离,寻找生命的自由。

人生就是一座监狱,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更美好的世界。

有的人,相信死亡才是解脱;

有的人,相信希望永存。

于是,有的人,悄然离世,或者自杀解放。

于是,有的人,笃定在最灰暗的日子里面,活出最耀眼的生命。

对梦想的希望,永不凋谢。

献给你,

献给我,

献给我们人类,

献给这个世界。

  谈到和田玉雕刻,很多人都对现在玉雕师们的作品很失望,他们认为传统题材的“满雕”精细至极、工艺复杂、技法精湛、层层深入、费工费时,玉雕师们敬业精神可敬,真正做到了“十年磨一剑”。而现在玉雕师的作品过于简单,留白处多,图案简洁、技法普通。很多人都在质疑:是不是玉雕技法传承出了问题,一代不如一代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古玉“重工轻料”,现代玉雕“重料轻工”

在古代由于开采技术不发达,很多精美玉料并没有展现于世;由于交通不方便,很多玉料只能就近制作,玉雕师们也只能不讲究玉料的优劣、品质,而因材施艺,加以巧雕,将工艺水平推到了至繁至精的地步,将能工巧匠们的创造力发挥到极限,尽量使作品尽善尽美。

而现代玉雕界则情况不同,这是一个生产力发达、交通方便、信息丰富的快节奏时代,精品玉料价格昂贵,成品玉雕称重销售,缩短工时才能降低成本。为了适应市场,很多玉雕师采取“重料轻工”得方法以求生存。

2、 玉雕作品 “简典”和“简单”的区别

  很多人都认为玉雕作品雕工过于简单,就是“偷工不减料”的一种不够敬业的做法,其实这种想法过于片面,现代玉雕作品“简典”和“简单”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什么是简典呢?简典是质朴而典雅的意思,因为现代人身居高楼,工作压力大,信息量多,所以在审美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对繁琐的东西感兴趣,更喜欢一种质朴、典雅、简洁的美。

玉雕作品如果能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少琢精雕,给人以清新典雅的美感,不失为一件难得的佳作。

  3、 “大简至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人都认为构图简洁的玉雕,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只有复杂的满工作品才具有升值空间,其实这是对玉雕艺术的错误理解。

  玉雕作品追求的不是工艺的复杂,而是意境的唯美和精神思想的体现。一块大自然中形成的石头,在玉雕大师的手中诞生了新的生命,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精神,深入到人的心灵、思想和骨髓中,“大道至简、大简至美”,所有简典的美都是人间大美,创造大简至美的艺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写过书法的人一定懂得:笔画简单的字最难写;练习过绘画的人一定懂得:写意作品比写实更难画;从事艺术设计的人一定懂得:越简单的设计越不能简单完成。同样在玉雕作品中,“大简至美”的作品是玉雕师对生活的提炼;对艺术美的浓缩;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创作;对思想和灵魂的净化。因此说“大简至美”的作品没你想得那么容易,它是行家高手们才能精彩完成的工作。

作为玩玉的你,

认同这一观点吗?

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 出自四书里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至善” 上述所谓“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称为《大学》的“三纲领”。既称之为纲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可以认为,朱子对三纲领的诠释,就是对《大学》总体精神的把握,至于所谓的“八条目”,不过是“三纲领”的具体推衍而已。

至难之处才能至美,至难之事才能至远。出处是哪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至高至难的地方冲击,才能够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发起挑战,才能够达到最远的目标。意思就是,一个人敢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