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书《鲁班书》为何被禁?难道学了它真的会孤独终老?
主要因为里面东西太“乱”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例如李时珍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孙子在军事兵法上面的成就、孔子在人民思想上的成就等等。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极大的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我国建筑鼻祖,同时也是木匠鼻祖——鲁班。
他在建筑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人,甚至和孔子一样被称为“圣人”,并且还写了《鲁班书》等一系列著作,不过这本书最终被禁了,这是为什么呢?
《鲁班书》是中国土木建筑的奇书,能够被称为奇书足以见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
《鲁班书》上册为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其中也包含一些其他法术的咒语和符贴,不过这些法术都没有练习方法。由此也使得这本书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因为我国古代正史中对于建筑方面的技术很少有记载,并且很多手段都已经流失,那些现存的古代建筑艺术大多都是靠历代的匠师们口头传述的,然而对于鲁班这种圣人,人们自然也会夸大他的能力。
这本书中间记载了很多法术咒语,无论真假,这都让世人们为之疯狂,不过这些法术也不是只要靠着努力就能学会的。
相传想要学会这本书中所加载的法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要在“鳏”“寡”“孤”“独”“残”中选择一样来承担,这几个字代表的含义分别是:男人一生没有妻子或者妻子死去;女人一生没有丈夫或者丈夫死去;失去双亲或者死去父亲;一生没有后代;变成残废。
这五项没有一项是让人能够接受的,然而这本书几乎没有纸面形式,全是靠那些愿意舍弃一门的人传下来的,而后世再有想要学习这本书的人就必须在他们那里学习。
这五项是非常难以抉择的,说实话如果是随机一种代价来承受倒还好,往往人们最怕的就是自己选择的后果,于是这些“师父们”就代替那些想要学习此书的的人来做选择,当然这本书的这个传说并不是真的,也都是这些后世的工匠们编造的。
不过如今我国民间也有一些有关于《鲁班书》的传闻,这些传闻的真实性也无从考究。
那么为什么鲁班不愿意让后人学习这本书中的知识,甚至还立下了这样的规定?
这也有一个故事。
当时鲁班到国都造云梯,国都到鲁班家之间的距离非常远,不过对于一个会法术的人来说,距离算不了什么,他当即就发明了一个会飞的大鸟,念动咒语就能快速的飞翔,在回家之后不留神被妻子骑了上去。
但是妻子没有降落的咒语,于是就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了,她的腹中也有鲁班的孩子,这让鲁班难过了很久,后来就把《鲁班书》上面下了咒,学习的人必须要“缺一门”。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著名能工巧匠名叫鲁班,传说现在木工所使用的手工工具,诸如墨斗、锯子都是由鲁班发明创造。
他还有百工始祖的称号,木匠、瓦工、建筑业甚至是戏班都有尊称鲁班为祖师爷的传统,古代行业间有各自的规矩法门,工匠传道授业大多是按照严格的师徒制度,以口授形式教学,鲁班却特立独行地写作一部奇书也是禁书作为教材——《鲁班书》。
此书分上中下三册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上册,为建筑工业类的制作方法,第二部分被称为禁忌,有中册和下册之分,中册为道术,下册为解法和医疗法术。
如果要学习第二部分,就要在鳏寡孤独残中选择一个,应验到自我身上,因此《鲁班书》别名"缺一门",《鲁班书》为什么被称为禁书,"缺一门"难道真的会应验吗?
古老的禁忌秘闻
哲学上说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福祸相依,然而出于对不幸之事的恐惧,人们往往因噎废食,将它好的一面也彻底革去。
古代人都重视风水卦象,日常起居也会对此类问题有诸多禁忌,这与木匠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同时古代按照"士农工商"进行社会地位排序,工匠的地位并不高。
一些豪门大族有时不将此类人群放在眼里,对于工匠动辄打骂甚至拖欠工钱,《鲁班书》记载的一些专门用来整人的方法秘术,起到了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作用,时至今日一些地区还会留有不可得罪木匠的传言,就是因为忌惮这书中的秘法符咒。
因此《鲁班书》中记载的内容都很合理,它主要就是为了传承建筑技艺和风水工匠技法,这本来对于工匠一族存于世间颇有助力,但是流传范围变广之后,一切就都变了味,一些心怀不轨的不法分子会将《鲁班书》中的奇异之术另作他用,对社会产生了更多消极影响,最终使《鲁班书》成为一部禁书。
此举不仅彻底违背了原作者的本意,也一定程度上毁损了先人的智慧。
《鲁班书》作为一本经世致用实用性教材,已经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即将出现的后果,由于后半部分记载了过多泄露天际的法术,所以鲁班在下册扉页就已经标明,"阅此书者,做也断子绝孙,不做也断子绝孙!",《鲁班书》又称绝法,"缺一门"就此留存于世。
只是没有想到,这样恶毒的诅咒也没有能够阻止世人窥探其中的好奇。
"缺一门"——鳏、寡、孤、独、残
"缺一门"背后还有一个悲伤的故事。鲁班成婚不久,便被召集去往国都劳作,他的妻子刚刚怀孕,日夜心中不安思念丈夫,鲁班与妻子情谊笃深,不忍看到妻子难过。他便制作了一只木鸢,坐在上面手掐诀口念咒,只需要心中想着去往何处,便能顷刻到达。
鲁班的妻子对于秘法很是好奇,她偷偷地趁着鲁班不注意,将咒语记了下来,有一次,趁祖师爷回家后,偷偷地骑上木鸢,有样学样地念完那几句咒语,木鸢便飞上了天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鲁班的妻子突遇急情,腹内之子早产,血流到了木鸢上,法术失去了效力,从天空上坠落,母子俱亡。鲁班得知消息,心如死灰,后悔不已,他方知秘法咒语不是世人皆可习得之事,定下了"缺一门"的诅咒。
世间万物都要遵循一个平衡秩序,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也。"太完美了不是人生,"缺一门"好像才是生活的常态。
有时候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得与失,不是努力过后的结果,而是因果循环。当你的得建立在他人失的基础之上时,就势必种下失的恶因;当你为他人而失时,就种下得的善因。就是这样循环着。
古人有云:"术法道功,窃运天机,为天所恶,习者有碍!"传闻学习《鲁班书》之人,皆冠有"一世人"之称,背后的内涵却是很令人惋惜,这意味着"入我门者,无宗无祖,无子无后,独身一世",这样才符合世间的因果循环。
"缺一门"中的"鳏寡孤独残",单论哪一门都实难令人承受,然而只要能够习得书中秘法,便能掌握更多不二法门,这与赌博无异,结局好坏参半。真正影响我们,决定我们的,往往不是那些外在条件,而是选择,最终是选择将我们带上不同的道路。
当然有人要问"缺一门"难道真的会实现吗?这一点目前无法得知,因为没有事例能现身说法,不过民间一直有这样的传说"阴阳三代灭,道士三代绝。"这些特殊职业者,因为需要经常泄露天机,绝后就是对于他们的惩罚,只怕鲁班祖师爷,在书中设置"缺一门"也是一样的道理。
按照今日的科学观点来看,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足为信,不过封闭落后的古代知识普及率低,人们遇到一些一时间解释不清的事件,便只能下意识联系到神谕,那些事件被视作"天意为之",这恰恰给予了封建迷信自由生长的温床。
在古代,这是一种精神信仰,"缺一门"的存在一举多得,既能够喝退一群心术不正之人,也能试炼学徒的决心意志,还可以彻底断绝拉帮结派的行业垄断。不过因为其中内涵太过玄妙,上下几千年的文化传递当中,真正的《鲁班书》恐怕早已灰飞烟灭,消失于历史的长河。
不管是《鲁班书》还是"缺一门",它都印证了一个道理,正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除非你不想得,否则就别怕失,倘若你根本没有付出,就更别奢望拥有任何回报。
得到的与失去的,往往不会成正比,或许你不在意今日的失去,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会发现曾经不以为意的,是现在的梦寐以求。
由于古时人类无法正确认知科学,因此古时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就加在神神鬼鬼身上,在这5000年文明发展当中也产生了许多的禁忌,这些禁忌都是建立在共同信仰上,人们通过口口相传而被无限放大。
在这些禁忌当中,“周易”算是被传得神乎其技,《周易》是姬发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而成,具有占卜能力,而如今能够推算出《周易》的人少之又少,不过还有一本书比《周易》还要禁忌,一直被封存了2000多年。
这本书就是《鲁班书》,这是一本土木建筑的奇书,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属,还有许多符咒和符,这看上不仅仅是一本土木建筑的书,倒更像是一本道法奇书,相传这本书是鲁班所著。
鲁班是春秋鲁国人,鲁班家族世代都是工匠,他从小就掌握了木工手艺,但鲁班手艺精湛,被同门师兄弟排挤,鲁班又心高气傲,不屑于他们为伍,他自己便游历四方,拜了很多木匠为师,也学了各种手艺。
但鲁班周游列国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便开始隐居,一边制造自己工作,一边以写书为乐,由于鲁班一个人独处,需要掌握各种手艺,就连医学他都略懂三分,不过鲁班也是需要吃饭的,他就将一些木工放到市面上去买。
谁知道工具非常实用,受到了极大的欢迎,鲁班的名声也开始打响,公元前450年,楚国攻宋, 但宋国城墙高大,不易攻下,楚王就召集谋士制造攻城器械,这时鲁班就为楚国造出了云梯。
《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不仅仅是云梯,鲁班还造出了墨斗、锯子、钩强和石磨,鲁班一边替诸侯国们制造武器,一边写自己的生平所学也就是《鲁班书》。
但她在写书和发明各种物件的时候,身边的亲人也一个个离去,相传鲁班造出了一只木鸢,木鸢只需要念上几句咒语就能够载人飞行,鲁班的妻子十分好奇,就偷偷乘坐上了木鸢,结果鲁班的妻子从空中掉了下来,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双双去世。
鲁班觉得这跟自己发明有关,于是诅咒所有学习《鲁班书》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若是想要学《鲁班书》就必须从“鳏、寡、孤、独、残”五门当中选一样,因此《鲁班书》又称为《缺一门》。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古代工匠地位低下,因此会遭到各种歧视,而工匠就根据《鲁班书》的方法来害人,因此鲁班书成为了禁书。
天下奇书《鲁班书》为何被禁?难道学了它真的会孤独终老?
本文2023-10-10 00:49: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