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第1张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是一个君子之风的故事,同时也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风范。说这句话的人是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而王导所说的伯仁,是东晋的大名士周顗。

在东晋时代,盛产三种东西,一是大家族,二是大名士,三是名士风度。我们先说大家族。西晋灭亡之后,王导作为最重要的大臣,东晋元帝司马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王氏家族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基本上把持了朝政。王导本人是个大名士,但他有个弟弟叫王敦,却是个野心家,手中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兵权,于是发动了叛乱。大将军王敦的叛军一路杀来,兵临石头城下。

朝中大臣认为,王敦是王导的弟弟,肯定与叛军有关系,就建议司马睿杀掉王导家族。王导一大家子人跪在朝堂,眼看着就要全家抄斩了。

王导看见了自己的同事,在朝中做大官的周顗,希望他能说几句好话,王导说,我这一家的性命就靠兄弟了。周顗曾经在王敦手下干过,和大将军王敦是从小光屁股长大的朋友,与王导也很友善。所以王导求周顗在皇帝面前求情。但是周顗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走了。其实,周顗口才绝对一流,他说服了皇帝,不要杀掉王导一家。

周顗是个大酒鬼,喝多了酒走出朝堂,看见王导一家几百口还在外面跪着谢罪。王导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差一点把王道给吓死。

王导当时是恨死了周顗。

后来大将军王敦在与皇帝的斗争中获胜,回到朝廷重新把持政权。王敦就开始清洗原来的那帮老臣。在如何处置老朋友周顗的问题上,王敦问大哥怎么处置。

王敦说,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不表态。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不说话。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以沉默作答。

王敦就杀掉了周顗。

后来王导在查阅档案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周顗上书皇帝救他们一家的好多奏章,才发现自己冤枉了周顗。他悔恨万分,说我虽然没有杀伯仁,但他确实是因为我而死啊。

我们可能会奇怪,周顗明明在救王导家族上出了很大的力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理说是王导家族的救命恩人,周顗为什么不说出来呢?难道周顗就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活雷锋?

其实,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魏晋时代名士风度的话,周顗的作为一点都不奇怪。魏晋风度是在道家、佛家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等名教价值理念为核心,他们追求顺意,追求诗意,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他们的好多行为在我们常人看来,就是不可理喻。

而在当时的名士看来,这就是风度。比如周顗本人,喜欢喝酒,他号称是三日仆射,《世说新语·任诞》记载,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据说,这个家伙在朋友家喝醉了酒,当场脱裤子要和主人家的歌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按照周顗的行事方式,他做了好事不说,这或许就是一种风度。而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依然不低头,不说出事情的真相以换来活命的机会,这是一种君子风度,就像是大名士嵇康在屠刀即将砍向自己的时候,还能风神潇洒地弹奏一曲广陵散,这就是魏晋时代的精神和风度。

刘邦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除了有非常强大的领导能力,刘邦还有非常令人羡慕的社交能力。在西汉王朝的开国将领当中,能够和刘邦有过过命交情的,除了张良之外,应该就是樊哙了。当时如果不是樊哙勇闯鸿门宴,大胆指责项羽的各种过错,可能刘邦连第二天的太阳都看不到了,所以樊哙作为刘邦的救命恩人肯定是受之无愧的。

虽然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是因为樊哙是一个武夫,所以刘邦对于樊哙一直都不放心,再加上刘邦身边其他的人一直在给刘邦洗脑,让他杀了樊哙。本来刘邦就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对于自己身边的武将都是非常不放心的。再加上樊哙是所有武将里面唯一一个敢直面顶撞自己的人。所以枪打出头鸟,樊哙也是这些武将当中最让刘备感到不放心的一个人。

樊哙第一次顶撞刘邦,是在刘邦军队攻下秦朝的都城咸阳之后。当时刘邦接受了秦朝人民的投降之后,便进皇宫开始享受了起来。但是当时项羽的军队马上就要攻进来了,樊哙看见刘邦还这样乐不思蜀,心里是非常焦急的,如果不好好做好准备的话,肯定是会被项羽打的溃不成军的。但是刘邦是一个脾气非常拧的人,虽然当时萧何和周勃都在尽力劝说,但是刘备他就是不听。后来还是樊哙进了皇宫之后,硬是把刘邦给拉了出来,这才制止了刘邦纸醉金迷的行为。

刘邦本身就是一个小市民出身的皇帝,所以在看到身边有人敢这么顶撞自己,心里肯定是非常不好受。虽然樊哙也是为了刘邦的江山社稷着想,但是刘邦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樊哙可能是看不上自己或者是对自己不尊重。再加上身边有人挑唆,这就让樊哙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刘邦下令杀死了樊哙。  

刘邦称帝以后,之所以要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是为了震慑他的手下们,让他们知道不忠的下场,所以他当着手下们的面,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君王,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刘邦还有项羽等人揭竿而起,后来刘邦成功的建立了西汉王朝,对那些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比如说韩信,张良,樊哙等人都进行了封赏,后来有一个刘邦曾经的救命恩人也想去刘邦那里谋个一官半职,但是后来却被刘邦给当众斩首。这个人就是丁公,当初刘邦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包围,后来一路逃跑,身后有一大堆项羽的手下正在追击刘邦,其中一个就是丁公。

丁公追上刘邦的时候,刘邦苦苦的哀求丁公,希望丁公可以放过自己,说了很多好话。没想到丁公真的放了刘邦。后来刘邦称帝以后,重金悬赏,捉拿自己曾经的敌人季布,但是后来季布找人说和,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还得到了刘邦的重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丁公也想去碰碰运气,他想着自己怎么也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刘邦肯定会给自己个不错的差事的,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却算错了,他刚去见了刘邦,就被刘邦五花大绑抓了起来,并且带到了手下面前。

刘邦告诉自己的手下们,丁公本来是项羽的臣子,但是却放了我,这是对项羽不忠,是他让项羽失去了天下。如果谁要学习丁公,那就是这样的下场。说完就斩杀了丁公。刘邦杀死丁公的理由是比较牵强的,但他的这种手段确实震慑到了下面的人,而这就是刘邦的目的,他用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段告诉手下的人,不要想着背叛自己。

刘邦会杀樊哙是因为有人对他说,樊哙勾结吕雉密谋,准备要杀戚夫人和刘如意,刘邦一听,这还得了,戚夫人和刘如意那可都是我心尖上的宝贝儿呢,你樊哙怎么敢这么大胆去杀他们,那我就先杀你好了。所以刘邦就产生了一定要杀樊哙的念头,这个时候的刘邦怎么可能还会记得以前樊哙救了他。

于是他便叫来了陈平,问道,陈平啊,你说我要杀樊哙应该如何动手呢,这陈平一听,我的天哪,这是想让我来背锅啊,这可不行,我得把皮球踢回去,于是陈平说道,陛下,你可以先撸了这樊哙的官职,然后再将他看守起来,如果有什么动静,就趁机杀掉。

这刘邦一听,嗯,这主意好像还不错,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陈平去做吧。陈平听到刘邦说这种话,立马傻了,好你个刘邦啊,我这给你出的主意,结果把自己给坑了。但是怎么办呢,他刘邦都已经发话了,我还能说什么呢,就只能照办了啊。但是我也不敢杀啊,这要是事后吕后追究起来,我怎么办呢。

眼看着刘邦马上就要不行了,那以后肯定是吕后掌权啊,我可不敢和吕后对着干哪。思来想去,陈平将樊哙绑了,但是呢却没有杀,准备送到长安让刘邦自己处理,这样,就是刘邦的事情了。可没等他送到长安呢,这刘邦就挂了,于是陈平马上就把樊哙杀了,然后去向吕后请罪去了。

隋唐时期的李密,尽管足智多谋,甚至在和隋炀帝的战争中,占尽了优势,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败北而逃,究其原因,是因为此人太过于奸诈。

李密出生高贵,性格狡黠

里面的出生是非常高贵的,他的曾祖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又是北周时期的魏国公。他的父亲李宽也是隋朝的上柱国,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密是隋朝的贵族。不过里面为人性格却非常狡黠,他在最开始喂入朝廷的时候,就跟着杨玄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但最终失败不得不四处逃窜。

李密为人奸诈,杀掉恩人

由于李密出身贵族,且他在学识上面相当的有能力,所以很快就受到了重用。在瓦岗与恩人翟让形成了一股重要的反派力量,我以为他会在这里安心的做下去,但没想到她为了势力不惜做出了违背道义的事情,最终,在野心的驱使下杀掉了自己的恩人翟让,甚至不惜篡夺了他的位置。后来又在瓦岗县中挑选了8000精兵,组成了一支队伍,并将其分为精锐兵队。她本以为有了这8000人,可以很好的对付洛阳的王世充,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的确,李密也给了王世充团队一计重击。

王世充精通人性,率领士兵复仇

通过与李密的一战,王世充军队内的士兵们都没有了底气,一个个蔫头蔫脑。但王世充自幼出身微寒,且精通人性,所以它在振奋军心的时候宣称自己梦到了周公,并告知视频,周公可以助大家一臂之力。在军心鼓舞的情况下,王世充率领军队一举北上,给李密杀了个措手不及,最终,李密和他的军队败北而归。

李密色极有才能,但是他这个人过于奸诈,或许是坏事做的太多,最终才让他遭了报应,尽管占据天时地利,但仍然被王世充的军队打得个措手不及,败北而归。

刘邦杀掉的这个救命恩人叫丁公,为什么要杀,要讲清楚这个前因后果,我们必须将丁公和另外一个人联起来讲,才知道刘邦是多么的高明。

跟丁公合起来讲的这个人,就是季布。

古语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古语中的季布,就是眼前的季布。季布初为项羽属将,《汉书》上说,季布替项羽率兵对打汉军时,“数窘汉王”,可见季布在战场上对刘邦是相当不客气的,搞得刘邦极为郁闷。于是项羽一灭,刘邦便发文告天下,重金赏购季布,如果敢有窝藏的,就诛他三族。

当时季布逃亡在外,先躲在周家,周家又把他送到朱家。 朱家是当时著名的大侠,善待季布,让季布好吃好喝,然后亲自上京城去找人,救季布之困。

朱家找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长年替刘邦驾车的夏侯婴。朱家告诉夏侯婴,说刘邦求季布这么急,难道就不怕他逃跑到南方当山大王么,真这样的话,那就等于资助敌国,不利汉家天下呀。你不如把这个道理告诉刘邦,让他赦免季布。

在汉朝历史上,夏侯婴是个老好人,从来只见他救人,极少见他杀人。于是他就去找刘邦,做了一通工作。刘邦似乎想通了,果然就将季布赫免了,然后拜季布为郎中。

季布被刘邦赦免的消息顿时传遍天下。 这时候,丁公出现了。

丁公是什么人呢?

他是季布母亲的弟弟,季布应叫他舅舅吧。他认为,季布当初数辱汉王,汉王不但放过他,还给他封官。而我丁公当初在战场上放过汉王一马,我要去找他,他应该感激不尽吧。

因为刘邦需要给手下们树立一个忠心的价值观,需要用丁公这个反面教材来给人们提醒。对于刘邦这种人来说,一切个人情绪都可以忽略,他们决定都是为了自己的大业。

丁公是秦朝末年的人,他是楚霸王项羽部下的一员武将。丁公和刘邦的渊源是在一场大战中,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战。彭城之战中刘邦为了应对项羽,做了很多的准备,他的总兵力达到了五十多万人。项羽方面的兵力据说是只有几万人,双方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表面上来看,项羽的胜算非常的小。但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终项羽带着几万人将刘邦的大军给击溃了。

战争的胜负分出来之后,刘邦的处境非常的狼狈。最危急的时候,刘邦的身边就只有几十个人。而丁公作为项羽的武将,他一直在追击刘邦。丁公快要追上刘邦的时候,我们的汉高祖慌了。如果丁公在这里将刘邦斩落马下,那么就没有后面的汉朝了。我们的刘邦对一直追击的丁公说,我们两个好汉一定要互相残杀吗。这句话不知道那里触动了丁公,他竟然退兵了。正因为这样,刘邦才得以逃脱。

后来刘邦在和项羽的争斗中取得了胜利,项羽最终在乌江自刎。项羽失败之后丁公跑去投奔了刘邦,他认为自己怎么也救过刘邦一命,无论如何也能讨个前途。令人没想到的是,刘邦干脆利落的将丁公杀死了。

刘邦告诉众人,丁公身为项羽的部下竟然起二心,项羽的失败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这就体现出刘邦的高明之处了,对他来说个人情感完全可以放弃。对于刘邦个人来说,他还是非常感激丁公的。是他为了能在天下初定的时候给部下立一个忠心的价值观,不惜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说的「救命恩人」应该是樊哙而非纪信吧?

按理说呢,在鸿门宴会上,樊哙勇闯军帐,在项羽面前慷慨陈词,陈说利弊,把项羽说得哑口无言,其后又护送偷偷从筵席上离开的刘邦安全回到灞上,因此,可以勉强说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要真论起来,鸿门宴上,项伯才是刘邦真正的救命恩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是以命相护啊。

说回樊哙,姑且算他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吧。

我们读《高祖本纪》,可以请清楚地感觉到,刘邦是一个大度的人,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样的一个刘邦,为什么要在驾崩前,下令宰了樊哙呢?难道是太喜欢樊哙了,想让樊哙到那边继续和自己征战沙场吗?

让兄弟先活着不好吗?假以时日,樊哙自然也会死,死后自然就能继续追随刘邦在阴曹地府建功立业了。

刘邦之所以下令斩杀樊哙,纯粹是因为樊哙身上有个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冲这个雷尽了谗言,刘邦听谗言后恐慌不已,就让陈平赶紧去把樊哙弄死。

樊哙身上的雷就是樊哙的妻子吕媭。

吕媭是吕雉的亲妹妹,吕雉是刘邦明媒正娶的正妻,刘邦被封汉王后,吕雉是名正言顺的王后,刘邦即皇帝位后,吕雉是名正言顺的皇后。

照理说,樊哙原本就是刘邦的同乡好友,再加上这层亲属关系,樊哙应该是上了双保险的。

可这第二层保险反而成了雷。

因为刘邦在定陶娶了戚夫人,戚夫人又给刘邦生了第三个儿子,刘邦很喜欢这个儿子,因此起名「如意」,一看就不是大人名,孩子叫这种名,能活到老就奇怪了。

刘邦喜欢刘如意喜欢都过分的地步,刘如意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嫡子,刘邦却偏偏想把他立为太子,立太子的理由是「如意类我」。太史公在《史记》中说得很明白,刘邦认为刘如意像他,刘盈不像他。

子不类父。潜台词很明确,这个儿子像隔壁老王。

可能刘邦并不能百分百确定刘盈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不想把自己和丰沛老兄弟们筚路蓝缕打下的江山丢给刘盈继承吧,所以才要立刘如意为太子。

好在刘盈有个厉害的妈妈。

刘盈是吕雉唯一的儿子,吕雉又是刘邦的正妻,并且在刘邦打天下前后吃了很多苦,所以刘邦的手下也都很尊敬吕雉。

吕雉一看刘邦要废刘盈,所以找张良帮忙。张良让太子去请商山四皓出山,刘盈请来了。

于是,刘盈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全,刘邦还为刘盈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共八句,即《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刘邦最后也没把刘盈看成真龙……

刘盈这边是能够保全了。那边的刘如意呢?刘邦心里没谱。

正在这时,有人向刘邦进谗言,说樊哙已经和吕后沟通好了,等刘邦一咽气,就把刘如意母子给剁了。

刘邦一听,不开心了。

刘如意是我和戚夫人爱情的结晶,是我第一个能够百分百确定是自己种的儿子,你樊哙竟然要把他给剁了?

我先把你樊哙剁了吧!

所以刘邦就下令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是一个君子之风的故事,同时也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风范。说这句话的人是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而王导所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