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冼氏宗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岭南冼氏宗谱,第1张

冼(Xiǎn 洗)姓源流:

  1江三角洲的冼氏族谱多说冼姓出自于沈姓,是一名沈汭的人秦末随赵佗来南越,定居南雄珠玑巷,然后在宋代由珠玑巷分居珠江三角洲各地。具体过程如《岭南冼氏宗谱》所说:“冼氏之先,盖出沈子国,亦周之苗裔。在秦,居真定郡(原注:今直隶正定府)。有名汭者,以义侠闻,为仇家所持,因秦法严,改今姓。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遣赵佗将谪卒五十万人戍五岭,汭与佗同里,且有旧,往投其帐。至岭南,遂家焉。是为冼姓入粤之始。 …… 自此子孙蕃衍于岭南。有居广西者,不甚显著,今镇南关内有冼村,亦俨然一都会也。以广东为大宗,分为二支:居广州者为南海冼氏;居高州者为高凉冼氏。虽郡望不同,乃汭公之后。”

  2出自洗姓,“冼(Xiǎn)”与“洗(Xiǎn)”的实际情况是改革以后洗(Xiǎn)姓多作“冼”,实际上,“冼”成为了原来正体字“洗(Xiǎn)”的通用简化字,原来的正体字“洗(Xiǎn)”已很少有人用了。所以,在翻印古籍时要用原来的正体字即繁体字“洗(Xiǎn)”,今人应使用其通用的简化字“冼”。

  3壮、黎、苗等民族也有此姓。 二、迁徙分布  冼姓出自古代南方高凉少数民族姓氏。据万震《异物志》说:“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这“数千里”之地位于西江以南。在梁、陈、隋时,这一带土著居民以俚人为主,也有后来分别称为僮(壮)、瑶、黎人和汉人共居,他们的文化经过通婚、融合,形成了共同的信仰,敬奉远古祖先名叫盘瓠,尊称“盘王”。盘瓠是神农氏后裔高辛氏的女婿。据考古发现,在漠阳江上游阳春地域,有从北而南一百多华里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山带。石山带北段的凌霄岩风景区,于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阳春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在距今一万五千余年前后,石灰岩溶洞居住着先民部落,以渔猎为生,溶洞里的文化层中埋藏着大量的各种古野兽遗骨化石。考古学家在阳春县独石仔岩洞发掘出旧石器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经过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独石仔岩洞深达25米的上中下三个文化层,距今为15350年至16650年。这个盘瓠部落的先民,在石器工具发展,以农、渔、猎为谋生手段以后,离开洞穴逐步向漠阳江、鉴江流域迁徙定居繁衍,称为“狗郎部落”,所居村庄均称“狗郎寨”,有的沿用到解放后,至今大都以谐音改称高朗寨、高良垌等等。此区域的俚人和其后的僮(壮)、瑶人,均以盘瓠为祖先,以其狗头人身的头像为旗帜,北方的汉人讹音称之为“高凉人”。秦始皇时进军统一岭南。岭南之地土著居民称为“百越”人,又以所居地域分别称为“山越”、“瓯越”、“骆越”。戍军中有一个河北真定人沈汭,是沈子国的后代,和秦军统领尉官赵佗是同乡。沈汭(Ruì 音锐)被高凉部落的女首领招为夫婿,生儿育女,发展男系氏族,以岭南地域最先取姓的“先”字加沈汭的姓名“氵”旁,取姓洗(Xiǎn 音显),沈汭的儿子取名洗齐。从此世称洗氏。沈汭和他的夫人洗氏往见南越王赵佗,相谈甚欢,赵佗遂命洗氏世守高凉。经秦、汉至晋,洗氏未留世系记载。洗姓人相传:“沈改为洗,原因莫问。”到了清康熙己丑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广东冼姓入编西江房冼氏族谱,开始把“洗”姓书写为“冼”姓,尊东晋时的冼劲为始祖。东晋元兴年间,著名的清廉官吏广州刺吴隐之以人格力量感化高凉俚人,召其首领冼劲率领部队出为广州刺史府中兵参军。东晋元兴三年,流贼卢循率众攻广州,冼劲领扬威兵五百人出战,兵败被执,骂贼不屈而死。刘裕受晋禅位,建立宋(南朝),追封广州死难将领冼劲为曲江县侯,以冼劲遗孤冼承烈袭爵。承烈生楚艾,楚艾生文斡、文枢,文斡生企圣、企贤、企豪,文枢生企及(杰讹音),企圣生长子冼挺和次女冼英,冼英嫁高凉太守冯宝称为冼夫人,是冼劲的六世孙女。冼氏在阳江西部的黄什河边西岸建立冼村,由来已久。远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广州属下设立高凉县,县治遗址在今阳江市北的阳东县大八镇古城村,冼村在阳江北。高凉县辖地包括恩平、阳春、阳江、电白、茂名、化州、吴川至廉江广阔地域。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主孙权派吕岱为交州刺史,征讨高凉俚人,俚人首领钱傅(即洗傅谐音)战败归降,因汉人不承认有“洗”姓,《三国志》以谐音写为“钱傅”。吴主命洗氏部落从漠阳江东迁至漠阳江西,任命洗傅为“高凉西部都尉”,后改为高兴郡(余略)。冼姓望居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南一带。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高兴郡(今广东省化州市)。

  冼(xiǎn)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3万,在各姓中排第310位,占全国人口的006%。冼姓主要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两省。广东冼姓主要分布于茂名、湛江、广州、阳江、江门、云浮、肇庆、佛山和珠海等地。

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岭南文化是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迁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组成,其内涵丰富多彩。

近代相继出土大量的文物,实证了岭南在秦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岭南民族:

岭南自古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先秦时期,古籍中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岭南地区分属南越、西瓯、骆越三大部族。

南越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汉族、壮族、瑶族、畲族等,而西瓯、骆越演化为今天广西、海南、西南地区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有南迁的移民融合入。

广东省是56个民族成份齐全的省份。汉族民系主要有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民系。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

编导简介

李娜,《记住乡愁》栏目组编导

代表作品:《九江——九水汇一城》《山海关——巍巍雄关 山海之城》等。

“ 拍摄《记住乡愁》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发现美、发现感动的过程。于我而言,走在这条路上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享受。

——李娜 ”

岭南人家 陈皮飘香

2021年12月底,带着几分期待与好奇,我们走进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茶坑村,早在网络调研的时候,我就了解到这里既是新会陈皮的主产地,又是梁启超先生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一方灵山秀水,才能孕育出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我想一探究竟。

当我们走进茶坑村时,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循着这香气我们发现,村里家家户户的门前、屋顶、甚至是私家车的顶棚上,都晾晒着一箩筐一箩筐的陈皮。而走进街边的任意一家店铺,都能品上一杯主人自己晾晒的陈皮茶,聊上几句关于陈皮的话题。

陈皮,之于这里的人们来说,仿佛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怀。

看着如今村庄里一街两行的陈皮店铺和村庄四周郁郁葱葱的茶枝柑果园,陈皮产业无疑是茶坑人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密码,让这个银洲湖畔的古村能够走过600多年的时光,并且在时代发展中抓准机遇,乘势而上。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了进一步的调研。

在村民梁普田大叔的家里,我第一次看到了民国年间的梁氏族谱。梁姓是茶坑村的第一大姓,梁氏家族也是最早来到这方土地上定居的人家,斑驳的古籍已有些残破,但书页翻动间几百年的时光就在指尖划过。说起家族的 历史 ,梁大叔有些激动,他给我们讲起先祖和陈皮间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为何会和陈皮有着这么深的感情。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林里的野生柑树,治好了村里的一场瘟疫,也让初来这里的人们摸索出了适应当地气候的饮食方式,陈皮逐渐成为了岭南人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味道,这种味道随着岁月的流转,最终焕化为当地人身上的一种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就如同一枚枚果皮,在时光的流转中,在岁月的氤氲下,不断积蓄力量,不断推陈出新,最终华丽蜕变。

也许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润下,梁启超带着家乡这缕陈皮香,开启了寻求救国之路的漫漫征程。秉持“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理念,这位来自茶坑村的年轻人,成为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重要推动者,也发出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他的成就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也成为了家乡人引以为豪的精神印记。

如今的茶坑村里人气特别旺,听村里人说,这些年在政府和 科技 部门的助力下,当地陈皮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这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他们既继承了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法,也秉持着不断求新、求变的精神,把家乡的陈皮产业做出了新的高度,新的维度。如今的村庄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老人们老有所乐,孩子们幼有所养,大家的幸福感都满满写在脸上,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最美的模样。

编辑 | 郦雨婷

岭南文化的代表有粤剧、岭南画派、粤语、广绣、广彩。

1、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之一。

2、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

3、粤语:广东地区称为广东话、广府话,广西地区称为白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方言。

4、广绣:是粤绣之一,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宝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绣,也就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

5、广彩:一般指广州织金彩瓷,是广州烧制的织金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是一种产自广东省广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

包括粤剧、岭南画派、广东话、广绣、广彩、岭南建筑风格 代表岭南文化的作家:欧阳山、杜埃、陈残云、秦牧、黄秋耘等,这些作家都是广东人,写的文章多少都会带有岭南文化特色。岭南画派的代表: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岭南三杰”、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苏卧农、李抚虹、黄独峰、黄少强、叶少秉、张坤仪、赵少昂、何漆园、周一峰等

  1、岭南文化包括粤剧、岭南画派、广东话、广绣、广彩、岭南建筑风格;

 2、岭南作家:欧阳山、杜埃、陈残云、秦牧、黄秋耘等,这些作家都是广东人,写的文章多少都会带有岭南文化特色;

 3、岭南画派的代表: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苏卧农、李抚虹、黄独峰、黄少强、叶少秉、张坤仪、赵少昂、何漆园、周一峰等。

我想先对你的名字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中书舍舍人本身就掌拟制敕策命,只有以他官代中书舍人掌制敕者,方称“兼知制诰”。故,我以为你的名字起得不好。另外,我回答了你的几个问题,发现你对唐史特别感兴趣,不知道你是不是专门学这个的。你的很多问题在《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有现成的答案。我想如果你这么喜欢唐史,应该把这两套书都买来看。另外张国刚先生的《唐代藩镇研究》一书,石云涛先生的《唐代幕府制度研究》,我想都是你感兴趣的,你也可以买来看。下面是对你问题的回答。

这是《旧唐书》卷四五,《地理志四》的说法,请参考。

岭南道

南海节度使,领是十七州也。

广州中都督府 隋南海郡。武德四年,讨平萧铣,置广州总管府,管广、东衡、洭、南绥、冈五州,并南康总管。其广州领南海、增城、清远、政宾、宝安五县。六年,又置高、循二总管,隶广州。七年,改总管为大都督。九年,废南康都督,以端、封、宋、洭、泷、建、齐、威、扶、议、勤十一州隶广府。其年,又省勤州。贞观改中都督府,省威、齐、宋、洭、四州,仍以废洭州之浈阳、浛洭二县来属。改东衡为韶州,仍以南康州及崖州都督,并隶广州。二年,省循州都督,以循、潮二州隶广府。八年,改建州为药川、南绥州为浈州、南会州为窦州。十二年,改南康州。十三年,省浈州,以四会、化蒙、怀集、氵存安四县来属。省冈州,以义宁、新会二县并属广州。其年,又以义宁、新会二县立冈州。今督广、韶、端、康、封、冈、新、药、泷、窦、义、雷、循、潮十四州。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天宝元年,改为南海郡。乾元元年,复为广州。州内有经略军,管镇兵五千四百人,其衣粮轻税,本道自给。广州刺史,充岭南五府经略使。旧领县十,户一万二千四百六十三,口五万九千一百一十四。天宝领县十三,户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五。在京师东南五千四百四十七里,至东都四千九百里。

南海 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已前,是为荒服。秦灭六国,始开越置三郡,曰南海、桂林、象郡,以谪戍守之。秦亡,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南海龙川令赵佗,付以尉事。佗乃聚兵守五岭,击并桂林、象郡,自称南越武王。子孙相传五代九十三年。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兵逾岭南,灭之。其地立九郡,曰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止、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后汉废珠崖、儋耳入合浦郡。交州刺史领七郡而已。今南海县即汉番禺县,南海郡。隋分番禺置南海县。番山,在州东三百步。禺山,在北一里。贪泉,州西三十里。越王井,州北四里。番禺 汉县名,秦属南海郡。后汉置交州,领郡七。吴置广州。皆治番禺也

增城 后汉番禺县地。吴于县置东宫。有增江

四会 汉县,属南海。武德五年,于县治北置南绥州,领四会、化蒙、新招、化穆、化注五县。贞观元年,省新招、化注二县,以废威州之怀集、废齐州之氵存安二县来属。八年,改为浈州。十三年,省州及化穆县,以四会、化蒙、怀集、洊安四县属广州也

化蒙 隋县。武德五年,属南绥州。贞观元年,省化注入。八年,改绥州为浈州,县仍属。十三年,改属广州

怀集 晋怀化县,隋为怀集。武德五年,于县置威州,领兴平、怀集、霍清、威成四县。贞观元年,州废,以怀集属南绥,省兴平、霍清、威成三县。八年,改绥州为浈州,县仍属。十三年,属广州

东莞 隋宝安县。至德二年九月,改为东莞。郡,于岭外其为名也

清远 隋县。武德六年,废政宾县并入,所治也

洊水 汉封阳县,属苍梧郡。南齐改为洊安。武德四年,于县置齐州,领洊安、宣乐、宋昌三县。贞观元年,省齐州及宣乐、宋宣二县,以洊安属绥州。八年,改绥州为浈州,县仍属。十三年,浈州废,属宾州。至德二年九月,改为洊水也

浈阳 汉县,属桂阳郡。隋为真阳。五年,属洭州。贞观初,州废,改真阳浈阳,属广州。浈山,在县北三十里。

韶州 隋南海郡之曲江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番州,领曲江、始兴、乐昌、临泷、良化五县。贞观元年,改为韶州,仍割洭州之翁源来属。八年,废临泷、良化二县。天宝元年,改为始兴郡。乾元元年,复为韶州。旧领县四,户六千九百六十,口四万四百一十六。天宝领县六,户三万一千,口十六万八千九百四十八。南至广州八百里,西至郴州五百里,东南至虔州七百里。至京师四千九百三十二里,至东都四千一百四十二里。

曲江 汉县,属桂阳郡。在曲江川,州所治也

始兴 汉南野县地,属豫章郡。孙皓分南康郡之南乡,始兴县置。县界东峤,一名大庾岭,南越之北塞。汉讨南越时,有将军姓庾,城于此。五岭之最东,故曰东峤也

乐昌 隋置

翁源 翁水在县界。隋县。武德五年,置洭州。贞观初废,以属韶州

仁化 浈昌 已上二县,天宝后新置。

循州 隋龙川郡。武德五年,改为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循州领归善、河源、博罗、兴宁、海丰、罗阳。省龙川入归善、石城入河源、齐昌入兴宁。贞观二年,废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海丰郡。乾元元年,复为循州。旧领县五,户六千八百九十一,口三万六千四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六,户九千五百二十五,无口数。南至广州四百里,东至潮州五百一十七里,北至虔州隔山岭一千六百五十里。至东都四千八百里。

归善 秦、汉龙川县地,属南海郡。宋置归善县,县界罗浮山。贞观元年,省龙川县并入。博罗 汉旧县,属南海郡也。河源 隋县。循江,一名河源水,自虔州雩都县流入。龙川,在河源县,云有龙穿地而出,即水流,汉因置龙川县。贞观元年,省石城并入。海丰 宋县,属东莞郡。南海在海丰县南五十里,即涨海,渺漫无际。武德五年,分置陆安县。贞观初并入也。兴宁 汉龙川县地。贞观元年省齐昌并入。雷乡 新置。

冈州 隋南海郡之新会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冈州,领新会、封平、义宁三县。贞观五年,州废,以新会、义宁属广州,省封平、封乐二县。其年,又立冈州,割广州之新会、义宁来属。又立封乐县。天宝元年改为义宁郡。乾元元年,复为冈州也。旧领县二,户二千三百五十八,口八千六百六十二。天宝,户五千六百五十,无口数。在京师西南六千三百五里。

新会 汉南海县地。晋置新会郡。改置封州,又改为允州,又改为冈州。隋末废,并入广州。武德四年,复为冈州。旧治盆源城。贞观十三年,废冈州,县属广州。其年,复置州于今治也

义宁 汉番禺县地。宋置义宁县,属新会郡。

贺州 隋苍梧郡之临贺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贺州。天宝元年,改为临贺郡。乾元元年,复为贺州也。旧领县五,户六千七百一十三,口一万八千六百二十八。天宝领县六,户四千五百,无口数。在京师东南四千一百三十里,至东都三千五百七十二里。东南至广州八百七十六里,东至连州二百六十里,南至封州三百六十六里,北至道州四百里,北至富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梧州四百二十二里也。

临贺 州所治。汉县,属苍梧郡。临、贺水。吴置临贺郡。宋改为临庆国,齐复为临贺郡。隋置贺州,隋末废为县。武德四年,复置贺州

桂岭 汉临贺县地,隋旧也

冯乘 汉县,属苍梧郡。有荔平关

封阳 汉县,属苍梧郡

富川 汉富川县。天宝改为富水,后复为富川也

荡山 新置。

端州 隋信安郡。武德元年,置端州,领高要、乐城、铜陵、平兴、博林五县。其年,以乐城属康州,铜陵属春州。七年,置清泰县。贞观十三年,省博林、清泰二县。天宝元年,为高要郡。乾元元年,复为端州。旧领县二,户四千四百九十一,口二万四千三百三。天宝,户九千五百,口二万一千一百二十。东至广州二百四十里,南至新州一百四十里,西至康州一百六里。至京师四千九百三十五里,至东都四千七百里。

高要 州所治。汉县,属苍梧郡。宋、齐属南海郡。陈置高要郡,隋置端州。县北五里有石室山。县西有鹄奔亭,即汉交州刺史行部到鹄亭,夜,女子鬼诉冤之亭

平兴 汉高要县地,隋分置。武德七年,分置清泰县。贞观十三年,省清泰并入。

新州 隋信安郡之新兴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新州。天宝元年,改为新兴郡。乾元元年,复为新州。旧领县四,户七千三百八十八,口三万五千二十五。天宝领县三,户九千五百。东至广州义宁县四十一里,北至端州一百四十里,西北至康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勤州一百七十里。至京师五千五十二里,至东都五千里。

新兴 汉临允县,属合浦郡。晋置新宁郡,梁置新州

索卢 武德四年,析新兴县置

永顺 新置。

康州 隋信安郡之端溪县。武德四年,置康州都督府,督端、康、封、新、宋、泷等州。九年,废都督府及康州。贞观元年,又置南康州。十一年废,十二年又置康州。天宝元年,改为晋康郡。乾元元年,复为康州。旧领县四,户四千一百二十四,口一万三千五百四。天宝,户一万五百一十,口一万七千二百一十九。东北至广州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梧州二百八十四里,东至端州一百六十里,南至泷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封州一百三十里,南至新州二百七十里。至京师五千七百五十里,至东都五千一百五十里。

端溪 汉县,属苍梧郡。晋于县分置晋康郡。隋废郡,并入信安郡。武德复置康州。县界有端山,山下有溪也

晋康 隋安遂县。至德二年,改为晋康县

悦城 隋乐城县。武德五年,属端州。又割属康州,改为悦城

都城 汉端溪县。东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温妪养龙之溪也。

封州下 隋苍梧郡之封川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封州。天宝元年,改为临封郡。乾元元年,复为封州。旧领县四,户二千五百五十五,口一万三千四百七十七。天宝领县二,户三千九百,口一万一千八百二十七。东北至广州九十五里,西北至梧州五十五里,东至康州一百三十里,北至贺州三百六十六里。至京师水陆四千五百一十里也。

封川 州所治。汉广信县地,属苍梧郡。在封水之阳。梁置梁信郡。隋平陈,改为成州。,又改为封州。隋末,州废为封川县,属苍梧郡。武德初,置封州。隋移州于封川口,即今县治也

开建 汉封阳县地,属苍梧郡,隋旧也。

泷州 隋永熙郡之泷水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泷州。天宝元年,改为开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泷州。旧领县四,户三千六百二十七,口九千四百三十九。天宝领县五。

泷水 州所治。汉端溪县地,属苍梧郡。晋分端溪立龙乡,即今州治。梁分广熙郡置建州,又分建州之双头洞立双州。隋改龙乡为平原县,又改为泷水

开阳 隋废县。武德四年,分泷水置

永宁 武德四年,于安遂县置药州,领安遂、永宁、安南、永业四县。贞观中,废药州,以永宁属泷州。本隋永熙县,武德五年,改为永宁县

镇南 隋安南县。至德二年九月,改为镇南

建水 新置。

恩州 隋高凉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高州都督府,管高、春、罗、辩、雷、崖、儋、新八州。七年,割崖、儋、雷、新属广州。贞观二十三年,废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天宝元年,改为恩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恩州,内有清海军,管戍兵三千人也。领县三,户九千,无口数。至京师东南六千五百里。西北六十里接广州界。

恩平 州所治。汉合浦郡也,隋置海安县。武德五年,改为齐安。至德二年九月,改为恩平也

杜陵 隋杜原县。武德五年,改为杜陵也

阳江 隋旧置也。

春州 隋高凉郡之阳春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春州。天宝元年,改为南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春州。旧领一,户五千七百一十四,口二万一千六十一。天宝领县二,户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八。至京师东南六千四百四十八里。东至广州六百四十二里,南至恩州九十三里,西至高州三百三十里,东北至新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泷州界也。

阳春 州所治。汉高凉县地,属合浦郡,至隋不改也

罗水 天宝后置。

高州 隋高凉郡。旧治高凉县,后改为西平县。贞观二十三年,分西平、杜陵置恩州,高州移治良德县。天宝元年,改为高凉郡。乾元元年,复为高州。领县三,户一万二千四百。西北至窦州九十二里,北至泷州界三百五十里,西南至潘州九十里,东至春州三百三十里。至京师六千二百六十二里,至东都五千五百二十里。

良德 汉合浦县地,属合浦郡。吴置高凉郡,宋、齐不改

电白 梁置电白郡,隋改为县也

保定 旧保安县。至德二年,改为保定。

藤州下 隋永平郡。武德四年,置藤州,领永平、猛陵、安基、武林、隋建、阳安、普宁、戎城、宁人、淳人、大宾、贺川十二县。贞观七年,以武林属龚州、安普属燕州、普宁属容州。八年,以猛陵属梧州。十二年,以隋建属龚州。天宝元年,改为感义郡。乾元元年,复为藤州也。旧领县六,户九千二百三十六,口一万三百七十二。天宝领县三,户三千九百八十。至京师五千五百九十六里,至东都五千二百里。南至义州二百里,西至龚州一百四十九里,北至梧州九十七里。

镡津 汉猛陵县,属苍梧郡。晋置永平郡。隋置藤州及镡津。

感义

义昌 本安昌县。至德二年九月,改为义昌。

义州下 隋永熙郡之永业县。武德五年,置南义州及四县。贞观元年,州废,以所领县入南建州。二年,复置义州,还以故县来属。五年,废义州,县属南建州。六年,复置义州。又改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连城郡。乾元元年,复为义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二百二十五,无口。天宝领县三,户一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至京师五千七百五十里,至东都四六百九十里,东至梧州隔鄣岭一百七十里,北至藤州二百里,西至容州九十里,东南至窦州一百七十二里,东北至泷州二百七里。

岭溪 州所治。汉猛城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置龙城县,置南义州。贞观初废,二年复置义州,领龙城、安义、连城、义城四县。至德中,改安义为永业,龙城为岭溪

永业 旧安义县,至德年改

连城 武德五年,分泷州之正义县置。

窦州下 隋永熙郡怀德县。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县。以獠反寄泷州。贞观元年废,以所管县并属泷州。二年,獠平,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其故县。五年复废,县隶泷州。六年复置,以故县来属。其年,改南扶为窦州。天宝元年,改为怀德郡。乾元元年,复为窦州。旧领县五,户三千五百五十。天宝领县四,户一千一十九。至京师水陆六千一百二里,至东都水陆五千四百里。西至容州二百里,东至泷州一百八十里,南至潘州一百五十里,东南至高州九十二里,北至义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禺州一百九十里。

信义 汉端溪县地,属苍梧。隋为怀德县。武德四年,析怀德县置信义县,仍置南扶州。贞观中,改为宝州,取州界有罗窦洞为名也

怀德 本属泷州,后来属也

潭峨 武德四年,分信义县置也

特亮 武德四年,分信义置也。

勤州 隋信安郡之高梁县地。武德四年,置勤州,隶南康州总管。九年,改隶广州,其年废,县属春州。后置勤州,以铜陵来属。仍析置富林县。领县三,户六百八十二,口一千九百三十三。至京师五千三百九十里,至东都五千里。东至新州一百七十里,西至泷州二百六十里,南至广州六百三十五里,西北至康州二百七十三里。

富林 州所治,析铜陵置

铜陵 汉临允县地,属合浦郡。宋立泷潭县。隋改为铜陵,以界内有铜山也。

桂管十五州在广州西。

桂州下都督府 隋始安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桂州总管府,管桂、象、静、融、贺、乐、荔、南昆、龙九州,并定州一总管。其桂州领始安、福禄、纯化、兴安、临源、永福、阳朔、归义、宣风、象十县。寻改定州为南尹州。其年,又置钦州总管,隶桂府。五年,置南恭、燕、梧三州,隶桂府。九年,置晏州,隶桂府。贞观元年,以钦、玉、南亭三州隶桂府。二年,省玉州、南亭州。五年,置宾州,隶桂府。六年,又以尹、藤、越、白、相、绣、郁、姜、南宕、南方、南简、南晋十二州隶桂府。其年,置龚州都督,亦隶桂府。其年,废龙、郁二州。八年,改越州为廉州,南简为横州,南方为澄州,南宕为潘州,南晋为邕州,尹州为贵州,静州为富州,乐州为昭州,南昆为柳州,铜州为容州。废福禄、归义二县。十年,废姜州。十二年,废晏州,以建陵县来属。废荔州,以荔浦、崇仁二县来属。省宣风县。今督桂、昭、贺、富、梧、藤、容、潘、白、廉、绣、钦、横、邕、融、柳、贵十七州。天宝元年,改为始安郡,依旧都督府。至德二年九月,改为建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桂州,刺史充经略军使,管戍兵千人,衣粮税本管自给也。旧领县十,户三万二千七百八十一,口五万六千五百二十六。天宝领户一万七千五百,口七万一千一十八。至京师水陆路四千七百六十里,至东都水陆路四千四十里。东至道州五百里,西至容州四百九十三里,南至昭州二百一十里,北至邵州六百八十五里,东南至贺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柳州八百里,东北至永州五百五十里。

临桂 州所治。汉始安县地,属零陵郡。吴分置始安郡,宋改为始建国,南齐始安郡,梁置桂州。隋末,复为始安郡。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

理定 汉始安县。隋分置兴安,近改为理定

灵川 武德四年,分始安置

阳朔 隋旧。贞观元年,废归义县并入

荔浦 汉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置荔浦、建陵、隋化、崇仁、纯义。五年,以隋化属南恭州。贞观元年,以建陵属晏州。十三年,废荔州,以荔浦、崇仁属桂州,纯义属蒙州也

丰水 旧永丰县。元和初,改为丰水县

修仁 隋置建陵县。贞观元年,于县置晏州,领武龙、建陵二县。十二年,废晏州及武龙县,以建陵属桂州。长庆元年,改为修仁县

恭化 武德四年,分始安置纯化县。元和初,改为恭化也

永福 武德四年,分始安置

临源 武德四年,分始安置

全义 新置。

昭州 隋始安郡之平乐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乐州,领平乐、永丰、恭城、沙亭四县,贞观七年,省沙亭县。八年,改为昭州,以昭冈潭为名。天宝元年,改为平乐郡。乾元元年,复为昭州也。旧领县三,户四千九百一十八,口一万二千六百九十一。天宝,户三千五百。至京师四千四百三十六里,至东都四千二百一十九里。西至桂州二百二十里,东北至道州四百里,北至永州六百三十九里,南至富州一百六十六里也。

平乐 州所治。汉荔浦地,属苍梧郡。晋置平乐县。贞观七年,省沙亭并入也。

恭城 武德四年,析平乐置。

永平 隋县,旧属藤州。

富州下 隋始安郡之龙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静州,领龙平、博劳、归化、安乐、开江、豪静、苍梧七县。寻又分苍梧、豪静、开江三县置梧州。九年,省安乐县。贞观八年,改为富州,以富川水为名。天宝元年,改为开江郡。乾元元年,复为富州。旧领县三,户三千三百四十九,口四千三百一十九。天宝,户一千二百九十。至京师五千一百三十里,至东都四千八百五十里。西北至桂州界八十里,东南至梧州界九十里,北至昭州一百六十六里。

龙平 汉临贺县地,属苍梧郡。吴置临贺郡,梁分临贺置南静郡,又改为静州,改南静郡为龙平县。贞观八年,改为富州,以富川水为名也

思勤 新置

马江 隋开江县。长庆元年,改为马江。皆汉临贺县地。

梧州下 隋苍梧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梧州,领苍梧、豪静、开江三县。贞观八年,割藤州之孟陵、贺州之绥越来属。十三年,废豪静县。天宝元年,改为苍梧郡。乾元元年,复为梧州也。旧领县四,户三千八十四,口五千四百二十三。天宝领县三,户五千。至京师五千五百里,至东都五千一百里。东至封州八十里,东北至贺州四百一十里,北接富州界,正西至藤州一百九十里。

苍梧 汉苍梧郡,治广信县,即今治。隋立苍梧县,于此置郡

戎城 隋县旧属藤州,今来属

孟陵 汉猛陵县,属苍梧郡。

蒙州 隋始安郡之隋化县。武德四年,置南恭州。割荔州之立山、东区、纯义三县分置岭政县。贞观八年,改为蒙州,取州东蒙山为名。十二年,省岭政入立山。天宝元年,改为蒙山郡。乾元元年,复为蒙州。旧领县三,户一千六十九。天宝,户一千五十九。至京师五千一百里,至东都四千七百里。南至桂州二百四十九里,东至富州九十七里,西南至象州一百七十六里。

立山 州所治。汉荔浦县,属苍梧郡。隋分荔浦置隋化县。武德四年,改为立山,于县置荔州,寻改为恭州。贞观八年,改为蒙州。州东蒙山,山下有蒙水,居人多姓蒙故也

东区 武德五年,分立山置,属荔州。贞观六年,属燕州。十年,改为蒙州

正义 贞观五年,置纯义县,属荔州。乾元初改为正义也。

龚州下 隋永平郡之武林县。贞观三年,置燕州。七年,移燕州于今州东。仍于燕州之旧所置龚州都督府,督龚、浔、蒙、宾、澄、燕七州。割藤州之武林、燕州之泰川来属。又立平南、西平、归政、大同四县。十二年,废浔州,以桂平、陵江、大宾、皇化四县来属。其年,省泰川入平南,省陵江入桂平,省归政入西平。又割藤州之隋建来属。天宝元年,改为临江郡。乾元元年,复为龚州。旧领县八,户一万三千八百二十一,口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八。天宝领县六,户九千,口二万一千。至京师五千七百二十里,至东都五千三百六十一里。东至藤州一百四十九里,南至绣州九十五里,西至浔州一百三十里,北至蒙州二百四十里。

平南 州所治。汉猛陵县地,属苍梧郡。晋分苍梧置永平郡,仍置武林县。贞观七年,分置平南县。后自武林移龚州治于此也

武林 猛陵县地。隋分置武林县,属藤州。贞观七年,属龚州

隋建 猛陵县地。武德年,属藤州。贞观年,属龚州也

大同 贞观元年分置

阳川 本阳建县,后改为阳川也。

浔州下 隋郁林郡之桂平县。贞观七年,置浔州,领桂平、陵江、大宾、皇化四县。十二年,废浔州,以四县属龚州。后复置浔州,以桂平、大宾、皇化来属,又省陵江入桂平。天宝元年,改为浔江郡。乾元元年,复为浔州也。旧领县三,户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至京师五千九百六十里,至东都五千七百里。东至龚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潘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贵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蒙州三百六十里。西南接郁林州界。

桂平 汉布山县,郁林郡所治也。隋为桂平县。武德年,属贵州。贞观初,属燕州。七年,属浔州。十二年,州废,属龚州。复置浔州

皇化 汉阿林县,属郁林郡。隋置皇化县,后废。贞观六年,复置,属浔州。州废,属龚州。又复属浔州。

郁林州下 隋郁林郡之石南县。贞观中置郁林州,领石南、兴德。天宝元年,改为郁林郡。乾元元年,复为郁林州也。领县五,户一千九百一十八,口九千六百九十九。至京师五千五百七里,至东都五千一百六十里。东至平琴州九十里,南至牢州一百二里,西南至昭州一百一十里,北至贵州一百五十里。

石南 州所治。汉郁林郡之地。梁置定州,隋改尹州,炀帝为郁林郡,皆治于此。陈时置石南郡,隋改为县也

郁林 隋县,属贵州,后来属

兴业 兴德 武德四年,分郁林置

潭栗

平琴州下 汉郁林郡地。唐置平琴州,无年月。领县四。天宝元年,改为平琴郡。乾元元年,复为州。建中并入党州。今存。领县四,户一千一百七十四。至京师六千四百八十里,至东都五千八百三十里。西至郁林州九十里,东南至牢州一百一十里,北至贵州一百五十里,北至绣州九十二里,东至党州二十二里。

容山 州所治。本名安仁,至德年改也

怀义 福阳 古符 三县与州同置。

宾州下 隋郁林郡之岭方县。贞观五年,析南方州之岭方、思干、琅邪、南尹州之安城置宾州。十二年省思干县。天宝元年,改为安城郡。至德二年九月,改为岭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宾州。旧领县三,户七千四百八十五。天宝,户一千九百七十六,口八千五百八十。至京师四千三百里,至东都四千一百里。南至淳州二百里,东南至贵州一百七十里,西至邕州二百五十七里,东南至蒙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澄州一百二十里也。

岭方 汉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属南方州。贞观五年,改为宾州

琅邪 武德四年,析岭方县置

保城 梁置安城县。至德二年,改为保城也。

澄州下 隋郁林郡之岭方县地。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方州,领无虞、琅邪、思干、上林、止戈、贺水、岭方七县。贞观五年,以上林、止戈、琅邪、岭方属宾州。八年,改南方州为澄州。天宝元年,改为贺水郡。乾元元年,复为澄州。旧领县四,户一万八百六十八。天宝后,户一千三百六十八,口八千五百八十。至京师四千六百里,至东都四千三百里。南至邕州三百里,北至窦州四百三十里,东南至宾州一百二十里,西至古州五百七十九里。

上林 州所治。汉岭方县地。武德四年,析置上林县也

无虞 武德四年,析岭方置

贺水 武德四年,析柳州马平县置。

绣州下 隋郁林郡之阿林县。武德四年,置林州,领常林、阿林、皇化、归诚、罗绣、卢越等县。六年,改为绣州。贞观六年,省归诚、卢越。七年,以皇化属浔州。天宝元年,改为常林郡。乾元元年,复为绣州,领县三,户九千七百七十三。至京师六千九十里,至东都五千五百里。南至党州五十里,北至贵州一百里也。

常林 汉阿林县地,属郁林郡。武德四年,析贵州之郁平县,置林州及常林县。贞观六年,省归诚县入常林县,移治废归诚县故城。又改林州为绣州

阿林 汉县,属郁林郡

罗绣 武德四年,析阿林置。

象州下 隋始安郡之桂林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象州,领阳寿、西宁、桂林、武仙、武德五县。贞观十二年,省西宁县,割废晏州武化、长风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象山郡。乾元元年,复为象州。旧领县六,户一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口一万二千五百二十一。天宝领县三,户五千五百,口一万八百九十。至京师四千九百八十九里。北至桂

岭南冼氏宗谱

冼(Xiǎn 洗)姓源流:  1江三角洲的冼氏族谱多说冼姓出自于沈姓,是一名沈汭的人秦末随赵佗来南越,定居南雄珠玑巷,然后在宋代由珠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