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几个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河南有几个县,第1张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居中国第3位。

扩展资料

郑州(1个):中牟县、

开封(5个):开封县、兰考县、通许县、杞县、尉氏县、

安阳(4个):安阳县、滑县、内黄县、汤阴县   

洛阳(8个):孟津县、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伊川县、

平顶山(4个):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

鹤壁市(2个): 浚县、淇县 

焦作市(4个):博爱县、温县、武陟县、修武县

洛阳市(8个):栾川县、洛宁县、孟津县、汝阳县、嵩县、新安县、伊川县、宜阳县    

漯河市(2个):临颍县、舞阳县    

南阳市(10个): 方城县、内乡县、南召县、社旗县、唐河县、桐柏县、西峡县、淅川县、新野              县、镇平县  

濮阳市(5个):范县、南乐县、濮阳县、清丰县、台前县 

三门峡市(3个): 卢氏县、陕县、渑池县   

商丘市(6个): 民权县、宁陵县、睢县、夏邑县 、虞城县 、柘城县    

新乡市(6个):长垣县、封丘县、获嘉县、新乡县、延津县、原阳县    

信阳市(8个):固始县、光山县、淮滨县、潢川县、罗山县、商城县、息县、新县

许昌市(3个):襄城县、许昌县、鄢陵县      

周口市(8个):郸城县、扶沟县、淮阳县、鹿邑县 、商水县 、沈丘县 、太康县、西华县    

驻马店市(9个):泌阳县、平舆县、确山县、汝南县、上蔡县、遂平县、西平县、新蔡县 、正阳县

参考资料:

-河南

高适的《别董大》共有两首。收录在《全唐诗》卷214第82首,题为《别董大二首》。

《全唐诗》由清朝康熙年间的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从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琛、俞梅10人奉敕编纂的古籍,最后由曹寅具体负责刊刻事宜。 

全书共900余卷,收录2200多人的诗歌作品48900余首。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初的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所载,拾遗补缺,汇聚而成的诗歌总集,既包括已结集者,又含有散逸者。书中把帝王后妃作品罗列于前;其次为乐章、乐府;接着是历朝作者,按时代先后编排,附以作者小传;最后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古谚、民谣、酒令、占辞、蒙求,而以补遗、词缀于末。它不仅收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包含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

《别董大二首》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就像鸟儿四处奔波无果只能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赏析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虽是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北方的冬天,绿色植物凋零殆尽,残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视界很广,可目极千里。说“黄云”,亦极典型。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如此理解,开头两句便见出作者并非轻率落笔,而是在经过了苦心酝酿之后,才自然流一出的诗歌语言。这两句,描写景物虽然比较客观,但也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所以,首二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但是,高适毕竟具有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并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据说,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崔珏曾写诗咏叹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写的不过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显,诗境未免狭小。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远比崔珏那几句阔远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诗只是琴师身世的材料,而高诗却堪称艺术珍品。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河南人口第一大县不是我的家乡,河南人口最多的5个县如下:

1、永城市,永城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商丘是代管,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永城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2564万人。

区域性中心城市,被评为“千年古县”,河南省重点扩权县市,截至2020年末,辖25个乡镇、6个街道,770个行政村(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永城常住人口为1256409人。

2、邓州市,邓州市由河南省直管,南阳市代管,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36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2478万人。

邓州市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截至2020年6月,邓州市下辖3个街道、21个镇、3个乡,市政府驻花洲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邓州常住人口为1247807人。

3、新郑市,新郑市是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总面积87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172万人。

新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多东北和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截至2018年12月,新郑下辖9个镇、1个乡和3个街道,市政府驻新建路街道人民路西段186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郑常住人口为1172237人。

4、滑县,滑县是河南省直管县安阳市下辖县,面积181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169万人。

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安阳、濮阳、鹤壁、新乡接壤。北距安阳市70千米,南距郑州市130千米,东北距濮阳市53千米,西南距新乡市70千米,西北距鹤壁新市区25千米。总面积181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521万亩。 截至2020年11月,滑县常住人口为1169072人。

5、太康县,太康县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7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527万人。

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淮平原西北部、淮河支流涡河上游。东临柘城县、鹿邑县,南接淮阳县、西华县,西连扶沟县,北靠通许县、杞县、睢县,总面积1759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10月,太康县下辖15个镇、8个乡。

全国进士古代最多的地方是福建,尤其是莆田个县,(今莆田市区)大概有1700多人以县来说的话是全国第一,其次为晋江、闽县也比较多。尤其是唐宋以后,南方相对战争较少,经济发达,重视科举,在文化方面远远超过北方,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方最多

河南是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魏,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后期)的古都。

1、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2、开封: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后期)七个王朝在此建都。

3、安阳:殷商晚期都城

4、郑州:殷商中期都城

扩展资料:

河南洛阳是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的古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1、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洛阳是夏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师二里头)为都。根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二里头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2、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

3、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4、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5、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

6、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7、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设司隶校尉部。

8、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东晋时称故都洛阳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9、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洛共计330余年。北周平齐之后,升洛阳为东京,设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

10、隋开皇元年(581年),在洛阳置东京尚书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废行台,以洛州刺史领总监。十四年,于金墉城别置总监。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

11、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12、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3、以上计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以洛为都,洛阳成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叶安禄山都曾在洛阳立国。

参考资料:

-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河南有几个县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居中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