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物馆春节开放时间附春节活动信息
山东省博物馆从今年12月份开始将会开启夜间开放,以后大家晚上也可以去博物馆游玩了。博物馆春节进入还需要身份证,大家记得提前带上,最后春节的博物馆又将会有哪些好玩的活动呢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对外开放
开放进馆时间:9:00
停止进馆时间:16:00
清场时间:16:40
闭馆时间:17:00
春节期间开放时间博物馆暂无通知,济南本地宝将持续为您跟进。
活动时间+内容
1月17日:接“福”纳祥—迎小年
1月19日:接“福”纳祥—剪福字
1月19日、26日:萌宠过大年——寻找非洲动物明星
1月21日:过大年、穿新衣;过大年、戴新帽
1月23日:聊聊压岁钱的来历;吉祥如“衣”—华服美裳
1月23日、27日、30日:春节游艺—中华传统游戏投壶
1月26日:过大年、送祝福
1月27日:五彩缤纷“年”—绘制泥虎子
公交线路:
1、乘坐115、119、K139、K160、BRT-5路公交车,省博物馆站下车。
2、乘坐202路公交车,华洋名苑站下车,沿经十路东行500米。
3、乘坐18、62、63、150路公交车,一建新村站下车,沿姚家东路南行500米。
常设展览
1、佛教造像艺术展
地点:一楼1号展厅
时间:长期
2、汉代画像艺术展
地点一楼2号展厅
时间:长期
3、山东历史文化展
地点:二楼6、7、8号展厅
时间:长期
4、鲁王之宝——明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地点:二楼10号展厅
时间:长期
5、考古山东(话说考古
地点:三楼14号展厅
时间:长期
6、山东考古成果展
地点:三楼15号展厅
时间:长期
7、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
地点:三楼16、17号展厅
时间:长期
8、万世师表展
地点:二楼13号展厅
时间:长期
9、山东古代科技展
地点:三楼21号展厅
时间:长期
从山东省博物馆得知,自年12月14日起,山东省博物馆实行每周六夜间开放,具体开放时间为17:00-21:00,20:30停止入场。
还了解到,山东省博物馆夜间免费开放,但是观众需凭有效身份证件验证或领票入场。儿童不需领票,但应由家长陪同入内。当天17:00之前入场观众可继续参观至当晚开放结束。
关于围棋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其实不止是围棋,任何一项科目的起源,都是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比如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字的起源……而围棋的起源又是如此的远古,文字记载非常稀缺,要追溯本源自然难度不小。
借助考古的力量更是遥不可及了,因为考古只能给予旁证,不能确定来源。
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必为这个问题来伤脑筋了,大可放松心情,知其大概即可,考证的问题,还是有待来者进行解决吧。
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跟所有具备某些神秘特征的艺术一样,关于她的起源自然从神话版本开始。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西晋张华《博物志》: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巧合的是,这里记载围棋起源的两本著作本身都存在着众多需要考证的因素在内,实在无从确定其可信度。从这里的文字记载来看围棋一开始便作为“教”的工具、具备开智功能为大家所接受。
还是来直接寻找古籍中有着围棋的确切记载的内容吧。
据春秋时期的《左传》记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 ‘……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隅,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这里包含了众所周知的一个成语“举棋不定”。文中的“弈者”指的是下围棋的人,在古代“弈”专指围棋,许慎《说文解字》就有解释:“弈,围棋也,从丌,亦声。”。《左传》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48年,这里记载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59年。具体的故事内容,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左传》。可以说明的是,在据今二千五百年前,围棋已经为大家所相互熟悉的事物了。值得一提的是,《左传》中有关围棋的记载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个简单的推论,围棋的形成与发展再到为大众所熟知,必然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期,也就是说,围棋的起源要在这个时间点上溯若干年,也许是500年,也许是1000年,这正是需要有心人来考证的事情。
同在春秋时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为后人留下了有关围棋的记载,《论语》有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亦有博弈者乎?”“博弈”即围棋,圣人在授徒之时亦自然以棋入理,可见当时围棋已经在社会上是人所共知的事务了。
这便是时至今日,我们所能追溯到的一个时间点,即在春秋时代,关于围棋的记载已经进入古代的史册、典籍。要再往前进行探测,则求助于文字外的考古了。
虽然不能找到确切的证据,但尧造围棋的传说,已为大家所接受,《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Iitannica)便根据这一传说认为围棋诞生于公元前2306年左右,《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Americana)则将围棋的诞生定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年代之准确令人吃惊,但起源时间仍是一个含糊不清的问题。
在“尧造围棋”外,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仍有不同的版本。如宋罗泌《路史·后记》载 “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
氏,曰女皇,生朱骜狠、娟克。兄弟嚣张讼,嫚游而朋*、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如明《潜确类书》载:“乌曹作赌博、围棋。”等版本。但除此外似乎都无从考究,或语焉不详,或意有其他,均难以采信。另有唐人皮日休著作《原奔》认为:“奕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则是从个人所想出发,有妄加推断的嫌疑了。
另有日本松井明夫所著《围棋三百年史》提到:“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盘戏’。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这一观点亦不足以采信。首先,从围棋与国象的规则来看,二者根本思维方式不同;其次,从发源年代来看,围棋广为流传的春秋时代,尚未与亚细亚地区有何交往,流传一说便更是无从谈起了。
对于围棋的起源,既无确切的文字记载,也无详细的故事流传。而当今围棋泰斗吴清源先生的理解则颇为有趣,他曾经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先生谈到过这方面的内容,这位爱好围棋的文学家将吴先生的谈话内容录入了《川端康成全集》第25卷,这里录其大概:“有一次,尧到地方上去视察政情,遇见了一位叫伊蒲子的老人。……他与伊蒲子商谈。继承自己的按说应是儿子丹朱,但丹朱不是治天下的大器,他一直为此而忧虑。伊蒲子给了尧一首诗:‘原诗已忘记了,大意是说如此这般的地方隐居着一位了不起的人。把你的两个女儿嫁给那个人吧!那个人是应当继承你的人。尧一回到都城,马上派人去找,找到了所说的那个农夫。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这个农夫,此人就是后来的圣君舜……尧不是把围棋这一游戏的工具给儿子,而是把围棋作为研究天文的工具授给他、告诉他。你研究天文吧!做易及祭祀的工作吧!这也是我的想像。围棋恐怕不是尧制作的,可能在那以前,便用作天文和易的工具,棋也写作弈,弈与易及医,发音相同,与‘历’的发音近似。远古,重要的大事都用易进行占卜。在日本、古代说是祭政一致。要去朝拜伊势神宫。一般认为、靠神论、神示来从事政治活动。中国的古代也是祭政一致。不论是易或天文。都与神示呀天命呀有深切的关系。易有各种各样方法。烧龟甲和兽骨观看形状,后来使用筮竹,我以为也会使用棋盘。是否使用黑白棋子表示阴阳。我不太清楚……”这里的内容并非围棋起源的解释,引用部分内容只为大家能有所了解,在后来吴清源先生接受日本某记者的采访时,也谈到了类似的内容,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关于围棋起源,大抵有如上的几种说法,一一介绍在此,可以说明一个不需要说明的问题,即围棋的发源地在中国,此后相继传入朝鲜后日本。行事严谨的日本人曾于享保12年(1727)正月29日,日本围棋四大门派掌门人签署了一张书状,说明:“围棋创自尧舜,由吉备公传来”。
顺便再谈谈围棋文物的出土,这里主要列举一二以供参考。
1977年4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一座辽代古墓,墓内供桌下,有一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的围棋方桌。桌上涂白漆,中间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棋盘,棋盘纵横13道。
1971年湖南湘阴发现一座唐代的古墓,墓内出土一件青瓷围棋盘,正方形,边长55厘米,纵横15道。
1954年,河北望都(东汉属中山国)东汉墓出土一具石质围棋盘纵横道线。
1975年,山东邹县西晋刘宝墓出土一付围棋子,系用黑白卵石磨制而成,共计289子——这是17道围棋所用的子数。
还有新疆某地的唐墓出土了19道棋盘,只见棋盘不见棋子。江苏丹阳出土了黑白棋子83枚,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棋子50枚,却无棋盘。朱檀墓出土围棋实物,计有一副纵横各19道的棋盘,黑子175枚,白子181枚……
2006年5月,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芬皇寺出土一块棋盘。出土时,砖质围棋盘碎成三块,另有一小块缺失。棋盘长43厘米,宽42厘米,厚78厘米,盘面纵横各刻有15条线。据初步考证,这个围棋盘是朝鲜半岛新罗时期(公元668年至935年)的文物。
另外,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的原始陶罐彩色图颇似现代的围棋盘。陶罐上绘有纵横各十至十三道类似围棋盘的图案=。仰韶时期文化的彩陶上也有类似的图案。当然,图案只是关联推想,说明那个时代萌芽围棋的可能性。
从文物发掘来看,围棋棋盘道数并非一开始就是19道,而是通过一段漫长的变迁由简入繁而来的,但道数自何时开始确定为15道,何时确定为17道,何时确定为19道,目前亦无详细记载。
关于围棋的起源,主要做了如上一个简单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关于围棋起源的一些专著。(作者:唐民)
附:关于“弈”的注释
“奕”和“弈”是两个同义的形声字,本义“下棋”。这个字在先秦古籍中多现,如:“视君不如弈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夫弈之为数”(《孟子》);“使弈秋海二人弈”(《孟子·告子上》)等。古今辞书都说它读“亦(yi)声”。如:《说文》曰:“围棋也,从廾,亦声。论语曰不有博弈者乎。”
事实上,人们说“下棋”是“著棋”,没有人说“亦棋”的;人们也只说“妙著”,不说“妙亦”的。但面对辞书造成既成局面,要辨证该字的正音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有证据说“弈”或“奕”,的确是读“著”的。……清咸丰帝“奕詝”,其八个兄弟名:“奕纬”、“奕纲”、“奕继”、“奕誴”、“奕欣”、“奕譞”、“奕诒”、“奕譓”。他的一些堂兄弟名如:“奕谆”、“奕谟”、“奕详”、“奕勋”、“奕格”、“奕绘”、“奕劻”。这些“奕”字也惟读“著”或其近音,方能符合人名从部落名的习惯。
鲁 王陵与各亲王陵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鲁荒王朱檀为明代第一个去世的亲王,其陵墓的营建为亲王当中第一座,陵墓建制和诸多礼制为朝廷制定亲王陵墓建制作为依据,据《明史》载:“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樉薨,诏定丧礼,礼部尚书任亨泰言,考宋制宜辍朝五日,今遇时享,请暂辍一日,皇帝及亲王以下至郡王及靖江王宫眷服制与鲁王丧礼同,皇太子服齐衰,期亦以日易月,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从之。定制亲王丧辍朝三日,礼部遣官掌行丧葬礼,翰林院撰祭文,谥册文、圹志文,工部造铭旗,遣官造坟,钦天监官卜葬,国子监监生八名,报讣各王府。”④由此可见,洪武二十八年秦愍王死时,原考宋制宜辍朝五日,后定服制与鲁王葬礼同,上辍朝三日及其他礼制,均按鲁王葬礼定制。因此可以说鲁王丧葬诸仪为朝廷制定亲王礼制所参考沿用。这是其他王陵所无法相比的。 二、陵区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据当地群众传说及有关专家实际考证,陵区原建有内、外城墙(现外城墙遗址处尚存琉璃砖瓦),外城墙周长4000米,总占地面积为96万平方米,这在亲王当中规模最大。以后各代亲王,虽从帝王的亲疏、王府所在地的贫富、国势的盛衰而大小不一,但以开国皇帝朱元璋尚健在就如此之规模,一是表明了朱元璋对朱檀的疼爱,二是证明国力雄厚。再者地宫距地表26米,仅次于帝陵(定陵距地表27米),而其他亲王陵仅距地表6米左右。
三、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
鲁荒王陵出土文物1300多件,这些文物为研究亲王礼制,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首先是冕服方面:一是九旒冕,为亲王谒见皇帝或有重大仪式时所戴。作为鲁王的礼帽,这顶九旒冕共用九旒和九珠(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仅次于皇帝的十二旒十二珠(共288颗)。据山东省博物馆王琇同志研究,作为文物藏品的垂旒中国只有两件,另一件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袁世凯搞复壁登基称帝时穿的一套仿古式冕服中冕冠,这件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冕冠是唯一一件仅存于世的古代冕服实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是填补史阙,研究古代冕服制度的珍贵实物。
二是九缝皮弁,又名九缝朝冠,为鲁王巡视、朝宾、诸侯上朝时穿用,地位仅次于冕。此皮弁藤蔑编制,缝压金线、镶金边、金圈、贯金簪,上缀五彩珠玉九颗,是现今唯一一件披露于世的明初亲王制皮弁实物,与洪武年间诏定亲王皮弁制相符。在明代,非皇亲国戚、尊贵大臣不能戴。三是织绵缎盘袍,图案、工艺都极其精美,是迄今为止中国范围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较完整的明初亲王等级的常服袍。
四是金镶玉带,扣体为双层透花金片,一颗大宝石镶在中间,周围由红、蓝宝石、绿松石、祖母绿、珍珠和猫眼宝石簇拥,通体总计镶嵌各色宝石33颗。在如此小的面积内,镶嵌这么多宝石,古今中外极为罕见。其中尤其是猫眼石,晶莹剔透如猫眼。据了解,现在 已知的猫眼石只有五颗,包括清东陵乾隆墓出土的猫睛石、内蒙古清代贵族墓出土的半球形猫睛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嵌在金塔顶上的质量一般的一颗,最后就是朱檀墓出土的这件金带扣上的两颗,犹如一对猫眼,神奇泛光,无出其右。作为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金带扣绝少对外展出。据省博物馆腾卫同志研究,定陵出土14件镶宝石金带饰都不如这件收藏品体积大;宝石多、装饰精美,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科学依据。其次鲁荒王陵陪葬物品价值连城,出土大量罕见文物。
罕见文物一:大唐雷威亲斫“天风海涛”琴。“天风海涛”琴的出土就震惊考古界,该琴长121厘米、宽195厘米。桐木制成,琴身黑漆,裂似蛇跗,背刻篆书“天风海涛”。琴腹有龙池、风沼两共鸣槽。传说琴声如天空之长风,大海之波涛,且造型独特,享有“古琴蛇跗评无价”的美誉。雷威,以善制蛇跗琴著名。雷威的蛇跗琴在宋、明两代已是传世珍品。
罕见文物二:尚未见过著录的古书。在墓中,出土书(元刊本)七种二十一册,有:《朱子订定蔡氏(书)集传》6卷3册,蝴蝶装;《增入音注括例始末胡文定公春秋传》,30卷6册,外有封套,包背装;《四书集注》19卷2册,包背装;《少微家塾点校附音通鉴节要》60卷2册,包背装;《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52卷5册,包背装;《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36卷2册,包背装。以上元代刊书籍,多出于江南各省,都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书籍,除韩昌黎文集外,其余尚未见过著录。罕见文物三:宋高宗题跋的葵花扇面。还有画4卷,也是罕见的文物。其中,宋·葵花蛱蝶题签有“日字一四八号”。扇面,高243厘米,宽255厘米;绢本,金粉设色,绘没骨法蜀葵与飞蝶。画上方钤有“皇女市图书”朱印,左下方钤有“司印”二宇的骑缝朱印。背面有宋高宗赵构为葵花扇面题的金字跋:“白露才过催八月,紫房红叶共凄凉。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夕阳。”鲁荒王陵中的出土的珍贵字画还有元代钱选的《白莲图》,钱选,宋末元初人,善画花鸟山水人物,为元初八俊之一。
其他如元钱选题签、雕花白玉杯、木佣仪仗也都是稀世珍品;特别是432个木俑仪仗,更是当时亲王“甲兵卫士之盛”的真实写照。
鲁王朱檀墓中出土的这些文物,很多都是孤品或珍品,为研究明代亲王礼制政治经济,科学工艺提供了珍贵的物证,这也是中国其他亲王陵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鲁王朱檀在亲王中第一个薨逝,陵寝为第一个建造,其建制和礼制为其他王陵所沿用;陵园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出土文物最完整,价值最高;鲁王中贤王较多,传位时间最长。因此可以说鲁荒王陵称为明代亲王第一陵,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1970年春,山东省博物馆组织发掘朱檀墓。墓室距地表深20余米,凿石开圹,砌以砖室,墓道居南侧。墓室前有封门墙、金刚墙、墓室通长206米,有两重门,分前后两室,两室间有甬道相连,前室前部正中置一大缸,内有一盏万年灯;后部中央设一红御案,案面有蓝顶宝匣,内盛“鲁王之宝”印;御案之前有木雕彩绘俑群,其中武士俑、仪仗俑、乐俑、侍卫俑380个,马俑24个,车2辆。后室正中朱檀棺椁置砖雕棺床之长。因墓室长年积水,随葬品6000余件大多保存完好,出土有戗金漆箱、南宋“天风海涛”琴、织金缎龙袍、双层透雕玉带、冕旒等衣物。最珍贵的是保存了宋高宗题跋的金粉“葵花蛱蝶”扇面、元 钱选自跋的白莲手卷和无款金碧山水绢画三件等均为国内罕见的文物珍品。以及《四书集注》、《通鉴节要》、《杜工部诗史》等七种二十余册元刻本书籍。自1985年起,邹县(今邹城市)人民政府陆续修复了墓前的陵园建筑,复原了墓室的陈列,并对外开放。
太祖朱元璋,他对百姓挺好,这个没话说,但对勋爵官员非常血腥,甚至家里人也非常严厉,侄儿朱文正生活腐化,老朱要杀头,马皇后出面求情,老朱表面糊弄,私下还是给剁了,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觉得日子过得紧巴,想走私点茶叶弄点进项,被发现后直接赐死,这还不算,朱元璋还亲手处死了两位自己的儿媳妇。
鲁王朱檀墓于1970年在邹城被发掘。鲁王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刚出生就封为鲁王,15岁赴藩地,也就是今天的兖州,并娶了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的女儿汤氏,为鲁王正妃,可是朱檀不成气,《明史》记载他“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意思是他迷恋长生不老药,中仙丹中毒,眼睛还弄瞎了,朱元璋大失所望,非常讨厌他。
图为朱檀墓中出土的木制俑。《明史》里面记载朱檀22岁就死了,怎么死的没说,鲁王妃汤氏也没交待,正史嘛,污点省略很正常,但在《罪惟录》清晰的记载,两夫妻在兖州城外建别墅纵享玩乐,晚上还留在城外过夜,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父皇不知道,这可犯了大忌,朱元璋早就规定了外放藩王严禁离开封地的,地方官报告朱元璋后,大怒,下令将朱檀施以髡刑,赐鲁王妃汤氏自尽,没多久朱檀就死了,年仅20岁。
秦王朱樉画像。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马皇后所生,这孩子颇受朱元璋器重,建立大明朝后,封为秦王,封地西安,22岁赴藩地,娶王保保妹妹为正妃,卫国公邓愈女儿邓氏为次妃,问题来了,王保保是什么人,蒙古人,带领元军和朱元璋打仗,溃退时其家室滞留在了河南,朱元璋很器重王保保,想招降他,于是作主将王保保妹妹嫁给朱樉为正妃,朱樉觉得娶了个敌人的姑娘是耻辱,于是冷落她。
晚年朱元璋画像。朱樉赴藩后,只宠爱次妃邓氏,就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儿,两口子不但把正妃王氏幽禁起来,邓氏想上位正妃,于是经常打骂嘲讽王氏,想从肉体和精神上折磨,让她早点死,此外邓氏权欲熏心,还偷织了皇后服饰穿戴,本来朱樉在西安就累恶不悛,由于藩王他最年长,朱元璋忍了又忍,谁料两夫妻敢僭越,于是将两人赐死,因太子朱标极力求情,朱樉保住了,但次妃邓氏被赐死,此事记载于《御制纪非录》。
山东省博物馆春节开放时间附春节活动信息
本文2023-10-10 02:05: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