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第1张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

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扩展资料: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

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全国性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 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袁隆平

据了解袁老的故里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袁隆平的逝世是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伟大科学家!他为全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的贡献,应在人类史册上记下一页,联合国也会为他开追悼会。

我认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科学家逝世,全人类都会为失去这样一个好人而感到悲痛!在这一点上,应该没有意识形态不同的考虑,也不会纠结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人人都要吃饭,要吃饭就要感谢给你提供粮食的人。那种放下碗就骂娘的人,是非常不道德的人!一条狗还知道忠诚于自己的主人,作为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总不能不如一条狗吧!知恩图报是有良心的人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性的闪光点!一个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全人类,让人类有饭吃,不挨饿,这是对人类生存的多大贡献啊!可以说,袁隆平老人功德无量,流芳百世都不为过!让我们记住中华民族又养育出了一位为全人类有突出贡献的伟人——袁隆平!他让我们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失去这样一位科学家让我们非常悲痛和惋惜!

我国人民为袁隆平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怀念,但也许有一部分人不珍惜来之不易的科学成就,和未经历过挨饿的痛苦,有人还对袁老的科学成就否认和漫骂!但我想华夏绝大多数人民是对袁老的成就表示感恩和祟拜!但愿中国能有更多的袁老为祖国做出贡献,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更多的奇迹。

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华夏有良智的人民会永远怀念你的!!你为我们做的,我们永远受益,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也会饮水思源!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却一度引发热议,原因就是其中生活在明末清初宋应星,晚年的发型变成了清朝的辫子。。。老实说,TF老Boys之一的李光洁演得还真不错,但宋应星三分之二的人生时光在明朝度过,《天工开物》也是明末成书,而且晚年也拒不仕清,结果直接给人整个辫子头,虽然历史上晚年的宋应星应该梳辫子了,但这种节目既然想表达宋应星的伟大,至少该尊重一下这位明朝遗老吧,真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从《天工开物》去了解,清朝对中华文明的摧残到底有多严重

宋应星出生的那一年,恰好是万历十五年。57年之后,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殉国而亡,不久清军入关。明朝中晚期,城市发展充分,出现了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但是另一方面却是政治僵化,土地兼并严重,这固然有自由的氛围,但是明清易代,一切“近代化”也就戛然而止,清朝让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大踏步后退。

从《天工开物》去了解,清朝对中华文明的摧残到底有多严重

《天工开物》这本科技著作,其中记载的大量的明朝科技成果,比如煤矿开采过程中如何排除瓦斯的技术,再比如锌矿冶炼技术,蚕种杂交技术,提花织布机等等,尤其是锌矿冶炼,在当时的世界是只有明朝的中国人才掌握的技术。这本书现在应该说非常有名,中学的课本里就有对这本书和他的作者介绍。可是述说完这本书的经历之后,我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感到辛酸。

从《天工开物》去了解,清朝对中华文明的摧残到底有多严重

袁隆平的外貌描写有

1、消瘦的身材,干瘪的脸颊,花白的头发,他和一般老人没什么区别,但他被世人称为“米菩萨”和“杂交水稻之父”。

2、袁隆平爷爷黝黑的脸,瘦矮的个子,却有着震撼世界的力量。

3、袁隆平爷爷黝黑的脸,矮个子,还有些驼背,不时用手捻捻泥土,不时蹲下来观察穗粒。很难想象,在这样一副身躯下却有着震撼世界的能量。

4、袁隆平爷爷他黝黑的皮肤、瘦削的面容、短短的头发,显得非常朴实。

5、袁隆平爷爷的外表像一位朴实的农民,内里却是一位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6、论外形,袁隆平爷爷实在是像得不能再像,甚至,站在一群每日下田耕作的农民中,其中那个最像农民的就是袁隆平。

7、田野上有一个人。他默默无闻的拿着一个本子在记录着什么,他拥有一副近似于老农民的面孔,憔悴并饱经风霜。

8、袁隆平的外表,比农民更像农民,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颧骨,背微驼,小平头,古铜色的脸庞爬上了些许老人斑,岁月风霜刻在了宽阔的额上。

这个是肯定的了。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对当时的社会贡献巨大,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点的动力。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全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者都为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世人不可代替的,两人都会名垂青史。

袁隆平(1930~),江西省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偶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10余穗,每穗有160~170粒。第二年,他适时将这独特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分离变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面对这一结果,袁隆平马上想到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顿悟到: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当时,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并且全世界都流传着“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么杂交就没有优势”的观点。但袁隆平并没有因这些固有的说法而退缩,他坚信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从此,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漫长的探索过程。夏季骄阳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扬花季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手拿放大镜,像猎手搜寻猎物一样,在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无所收获,两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隆平才发现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九个月时间里,他前后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研究,向世界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号角。

1975年,由袁隆平任技术总顾问的杂交水稻试验田第一次获得成功,为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种子。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3600亿公斤,并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三系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袁隆平没有沉醉,依然探索不止。美国学者巴来伯格赞扬道:“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打败了饥饿的威胁;是他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生活。”

        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他们二人有何成就?

       宋应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生产业的一部著作《天工开物》,更是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全书一共三卷,主要讲述了农业、手工业、机械、兵器、火药、矿采等生产技术,这本书中作者宋应星强调的就是“人类要和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理论,更多的结合唯物主义,告诉人们要想生活下去我们就需要五谷养活自己,才能长久生存,而五谷是需要靠人类去种植的。在《天工开物》的第一章就是“乃粒”(谷物的意思),开篇便是记载这关于稻谷的育种、栽培方法。还有关于谷物的灾害防治等等,可以说是记载得十分详细,面面俱到,对于后世水稻品种的研究开发提供了许多科学见解和理论根据。、

       袁隆平被称作中国杂交水稻子父,更是有“米神”、“当代神农”的称号,1968年他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设想,1996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本研究成功投入了生产应用。在袁隆平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实现到亩产700公斤到800公斤的目标,后期更是致力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中。

        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76-2005年,全国种植面积增产稻谷45亿多吨,杂交水稻的成功,袁隆平先生功不可没,先后获得了迄今唯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年逾90的袁隆平还在坚持科研,在国际上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宋应星和袁隆平虽然相隔了300多年,但是他们都通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全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在《典籍里的中国》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穿越时空来了一次”握手“令人热泪盈眶,致敬!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近代圣人,他有怎样的功绩?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8月,公示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袁隆平是曾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黑龙江延寿县经济发展顾问。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的故事200字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