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族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唐太宗,李世民族谱,第1张

李世民后代:

1、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2、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3、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4、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5、王李佑: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6、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巴州。

7、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8、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参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9、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10、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11、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12、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13、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

贞观之治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使得武德年间、贞观初只有200万户 [11]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谏臣很多,如魏徴、褚遂良、马周、孙伏伽等,其中名声最响的是魏徴,“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唐太宗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

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一、房谋杜断: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1、房玄龄简介: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2、杜如晦简介: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

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

文学馆建立后,杜如晦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位居首功,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5月6日),杜如晦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

二、魏徴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武德元年(618年),魏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

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册封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

三、褚遂良简介: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

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司空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

唐高宗继位后,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右仆射,参知政事。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神龙革命后追赠右仆射,谥号“文忠”。

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庭,累赠太尉。

四、马周简介:

贞观五年(631年),马周上书谏言有功,入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治书侍御史、谏议大夫。

马周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屡次直言进谏,匡正朝政得失,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任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检校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深得唐太宗爱重。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初九,马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获赠幽州都督,陪葬于昭陵。唐高宗即位后,追赠右仆射、高唐县公,配享高宗庙庭。

五、孙伏伽简介:

孙伏伽(?~658年),字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隋朝时期,涉足官场,担任小吏。大业末年,迁万年县法曹参军,审理刑狱,督捕奸盗,颇有政绩。武德五年,参加科举,状元及第。武德九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赐武城县男。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大理少卿、刑部郎中,迁户部侍郎,拜大理寺卿,出任陕州刺史。永徽五年,年老辞官。

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 ,卒于家中,葬于“胡仙庙”。

这只是一种传说,是被很多艺术作品神话之后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神话故事中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敢直言指出皇上错误的清官。最有名的一个典故就是在李世民阳寿尽了之后,他专门给阴律司崔珏写了一封信,将李世民还阳还在生死簿上给他多填了20年的阳寿。

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李世民在病重的时候把魏征等人叫来,安排后事。魏征说:“陛下不必忧虑,臣能保龙体转危为安。”李世民不信,魏征说:“地府判官叫崔珏,生前与我有交情,我托他周旋,定能保圣上平安。”李世民听完,就睡了过去。魏征赶紧写封信,在李世民床边烧了,然后告诉宫人,不准动圣体,等到天明就会有好消息。

李世民在森罗殿见了十王,十王让崔珏查看李世民阳寿天禄。崔珏一查,李世民的阳寿竟到“贞观一十三年”,也就是说,李世民阳寿已尽。为了让李世民还阳,崔珏取来笑,在“一”字下面添了一横。然后拿给十王看。十王看后,说李世民阳寿未尽,让崔珏送他还阳。李世民一觉醒来,大病痊愈,又多活了十年。

这个故事这是为了歌颂 的功绩,表明人们对李世民的爱戴,奉行大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创了“贞观之治”太平盛世,唐太宗被誉为中国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代表。

民间故事中揭示的历史真相,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

 户县人称南瓜为北瓜

 地处西安市东南约三十公里的户县,这里的百姓把南瓜称北瓜。当地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初年,户县秦渡镇有一户普通人家,男主人刘全,其妻李翠莲,有二子,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李翠莲施善心,将头上银簪救济一穷人被刘全怀疑品行不端,为证明清白,李翠莲自缢身亡。刘全知情后,后悔莫及。为了让两个孩子重新获得母爱,他愿去阴曹地府换回妻子的性命。可入地无门,阎王怎会随意答应他这样一个草民违背天意的条件。

 凑巧的事,唐太宗一日忽做一梦。梦里,他答应泾河龙王向阎王求得龙王再生。阎王无奈之下,附一条件,只要李世民遣人送上南瓜,方可同意泾河龙王转世。梦醒之后,太宗立刻下旨,张贴告示,征寻愿去阴曹地府献南瓜之人。

 看到告示后,刘全自告奋勇,愿下阴曹地府面见阎王敬献南瓜。太宗大喜,随及实施献南瓜仪式。

 刘全头顶南瓜,被官兵用绳索勒紧脖径而亡。

 阴曹地府,阎王得到南瓜,被刘全的行为打动,同意实现刘全一个愿望。刘全请求阎王让妻子李翠莲还阳。阎王应允,可当时李翠莲尸体已经腐烂,魂魄无法依附。为成全刘全美满婚姻,阎王随将李翠莲魂魄附在唐太宗李世民御妹李秀英身上,也让刘全一起还阳。

 这样,唐太宗李世民御妹李秀英公主便下嫁给了一位平民百姓刘全。

 因刘全将南瓜而送往阴曹地府,南瓜这个名称在当地消失。为区别起见,当地人把阳间食用的南瓜称为北瓜。

 

 本一则普通的民间故事,却揭示出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弑兄逼父,满门抄斩了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的所有家室子女。而支持太子李建成的公主一定还有人在,如果被诛杀,恐失民意。唐太宗借阎王托梦精心策划了这一场闹剧,将御妹李秀英下嫁平民百姓,让流落民间的公主再无影响力。从此唐太宗李世民终于高忱无忧了。

1370年5月2日(明太祖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年仅两个月的儿子朱檀为鲁王。《明史》记载:“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朱檀在15岁就藩兖州后,兖州当即升州为府,并扩其封地,辖4州23县。朱檀自幼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甚为朱元璋喜爱,但他后来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希冀长生,但适得其反。“铒金石药,毒发伤目”,结果只活了19岁。朱元璋得知后非常恼怒,认为朱檀的行为荒唐,因此给了他一个恶谥,叫“荒王”。

朱檀之后,其子朱肇辉于永乐元年嗣封为鲁靖王。据记载:“肇辉生于洪武二十一年六月十二日,二十三年五月封为世子,永乐元年三月初二袭封鲁王。成化二年七月十五日以疾薨,享年七十有九。”“肇辉自幼好文墨”,成祖爱重之,永乐年间,“成祖巡狩过鲁,王迎谒有礼”。自朱檀始,明代鲁王延续了10代13王,共276年,鲁藩命运与明王朝共始终。值得一提的是,扎根在齐鲁礼仪之邦的鲁荒王朱檀及其后人,礼仪传家,诗书继世,蔚成一域皇族的文化气象。虽然朱檀少年单纯,误入神仙丹药的歧途,刚刚长大成人即命归道山,但他雅爱诗书,琴棋书画相伴,在王室上下争权夺利的污泥浊水中,其文质彬彬的风度气质自有高标独特的一面。由此可见,朱檀墓葬出土的琴棋书画正和他的生平爱好相符合,这个博学多才、倜傥风流的王子生前生后都以此引为风雅。

“白莲”“蛱蝶”存真容

朱檀墓中有4件卷轴画。由于墓室长年积水,画卷被发现时已经面目全非,致使一卷全部腐烂;另一卷绢本设色金碧山水,因画面受损严重,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令人欣慰的是,另外两卷保存尚好,经过揭裱方知,一为宋人《葵花蛱蝶》卷,一为元初钱选《白莲图》卷。

宋人《葵花蛱蝶》卷为一绢本,用没骨法绘蜀葵与飞蝶,在画的背面有宋高宗赵构的金字题跋:“白露才过催八月,紫房红叶共凄凉,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夕阳。”该跋后面还有元人冯子振、赵岩的题跋。冯跋说:“宋高宗德寿宫题葵花扇面,后二百年人间得之,以为珍玩。”那么,此画在墓室里又过600余年,按所谓“纸寿千年”来看,可以想见这两幅古画的价值连城。元代钱选的《白莲图》为纸本设色,工笔绘莲花,三花三叶,亭亭相映,笔致柔劲,着色清丽,确有荷风含露之态。钱选在画上题诗道:“袅袅瑶池白玉花,往来青鸟静无哗,幽人不饮闲携杖,但忆清香伴月华。”在中国绘画史上,钱选是宋末元初出类拔萃的山水花鸟画家,湖州人,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是元初画坛“八俊之一”,大书画家赵孟頫早年曾向他请教绘画。

这两件画幅都钤有宽边朱文“司印”二字的押缝印。据考证,“司印”为明代宫内执掌书画库的“典礼纪察司印”的三分之一,六字印分三行排列,另两行“典礼纪察”四字被钤于册中,作为档案资料保存起来。典礼纪察司是古代掌管制度礼仪的部门,职能范围甚广,其中包括对书画库的管理。“司印”二字钤印说明朱檀于洪武十八年(1386年)就藩兖州府时所携书画已经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事过境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钤印之后,将其一半印章留在存根上,另一半则落在介绍信等公文上的使用方法。当年这种方法在皇室书画保管中使用,证实了《葵花蛱蝶》、《白莲图》曾收藏于宋、元、明三朝皇室,其显赫身价不言而喻。

听一曲“天风海涛”

从墓葬中出土宋画元刊在考古发掘中实为罕见。在朱檀墓中还出土了一批古籍善本。当时这批图书泥污不堪,粘结成块,后经清理装帧,册册如新,计有7种21册,其中《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增入音注括例始末胡文定公春秋传》、《四书集注》、《少微家塾点校附音通鉴节要》、《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等俱为图书典籍中的珍品。就版本学来看,除《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外,其余的都未见过著录,堪为孤本。

读书听琴是古代文人的清雅心志。朱檀墓中有一件唐代雷琴,琴名“天风海涛”,琴面用桐木斫成,底为梓木,琴身通体黑漆,徽为嵌金,轸系雕玉,琴面布满蛇跗断纹,琴底刻有篆书“天风海涛”,琴腹龙池内有墨书两行:“圣宋隆兴甲申重修,大唐雷威亲斫”。这件古琴是朱檀生前娱玩之器,所谓“天风海涛”就是形容那琴声犹如天空的长风、大海的波涛;而所谓雷琴则说明此琴出于名匠之手。

古琴制作在唐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斫琴名匠,四川成都的雷氏就是当时有名的斫琴世家,直到唐末仍“孙息不坠其业”,雷家先后有雷俨、雷霄、雷威、雷珏、雷文、雷会、雷迅等名匠,这些斫琴能手“其业精妙,天下鲜丽”,他们常于严寒季节冒着风雪前往峨眉山,于山林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以为琴。”不仅选材严格,工艺也一丝不苟,就连底面的胶合、施漆、安弦等都有讲究。由于雷琴具有音色清透圆润、韵味含蓄悠长的特点,因而为历代琴家所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代雷琴,名曰“九霄环佩”,当“天风海涛”出土之时,天下雷琴就不再形影孤单了。

关于朱檀抚琴的情况史书没有记载,但就其收藏雷琴来看,可以断定他是不一般的抚琴高手。宋代诗人陆游有诗道:“古琴蛇跗评无价,鱼肠宝剑托有灵。”雷琴在宋代就已经是传世珍品了,非为知音,怎么可能得此珍赏?

手谈犹可用此物

朱檀墓葬中有一副完备的围棋实物。围棋起源于我国,棋书棋谱众多,但存世的实物较少,内蒙古敖汉旗辽墓出土了13道棋盘,湖南湘阴县唐墓出土了15道棋盘,河北望都汉墓出土了17道棋盘,新疆某地的唐墓出土了19道棋盘,都是只见棋盘不见棋子。江苏丹阳出土了黑白棋子83枚,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棋子50枚,却无棋盘。朱檀墓出土围棋实物,计有一副纵横各19道的棋盘,黑子175枚,白子181枚,配有一副漆盒,属于墓主人生前经常使用之物。今天使用这套围棋比赛也足够完备。

国运昌,围棋兴,开国皇帝大都倡导下围棋,这副围棋就是佐证之一。汉高祖刘邦、魏太祖曹操、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围棋高手,朱元璋农民出身,原对围棋一窍不通,当了皇帝之后就迷上了围棋,常与开国元勋徐达对弈。徐达虽然棋高一筹,但为了使朱元璋高兴,每次必输。有一次徐达故意胜了一局,朱元璋面呈愠色,徐达说:“请万岁再观棋局。”朱元璋俯身细看,只见棋盘上呈现“万岁”二字。朱元璋转怒为喜,当即把一座楼宇赐给徐达,并把该楼命名为“棋胜楼”。

据记载,明代允许在金銮殿上手谈对弈,还把22本围棋棋谱辑录在《永乐大典》中,出现了棋圣黄龙士、棋坛盟主过百龄。在这样的围棋氛围中,朱檀喜爱围棋不足为奇,以他的身份地位,当年使用这套围棋手谈对弈的高手名士一定不少。可以想见,少年朱檀“纹枰对坐,从容谈兵”,迷恋于弈棋游乐之中,忘却上层社会争权夺利的烦恼,当是一片潇洒心境。

鲁荒王作为一个王子,能昭显他王族威仪的要数从其墓葬中完整出土的九旒冕了。

冕,是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冕冠形制过去绘画中常见,诸如武梁祠汉代刻石上的黄帝、尧、舜天子像,唐代闫立本画的历代帝王图,宋代作的晋文公复国图,明人所作圣迹图中的孔子像等。这些画像人物头戴冕冠,身穿冕服,冠冕堂皇,仪表威严。但今天能见到的冕的实物,除了袁世凯复辟时穿戴的那件未被国人认可的“皇帝冕”外,就只有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这件九旒冕了。

九旒冕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之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鲁荒王这个九旒冕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这和鲁荒王朱檀亲王的身份正相应。

冕的顶部叫“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涂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寓意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从而衍化出一个成语“充耳不闻”。

九旒冕是黑色的,黑色是明代帽子中的流行色,与其他朝代的帽子有明显区别。除了竹、藤篾制成的,由于明代官帽有不少是用染成黑色的纱作的,所以也称“乌纱帽”。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革职的称“摘去乌纱帽”,这些说法就源于明代,其他朝代的官帽不限于黑色,“乌纱帽”是明代特有的。

传说“黄帝造冕垂旒”,虽难以考证,但到了周代,孔子说过“服周之冕”的话,可以相信当时冕服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后经历朝各代,都以冕服为最高礼仪之物。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更是强调“复汉官之威仪”,朱氏王朝持续了276年,冕冠冕服的崇高地位也保持了276年,直到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废止。目前,作为文物的垂旒全国只有两件,一件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登基称帝时穿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冕冠;另一件就是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的鲁荒王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冕冠,也是惟一一件存世的古代冕服实物,填补史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

李虎(李世民曾祖父), 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是西魏八柱国(事实上只要六柱国)之一,并曾做过三公之一的太尉,开国功臣之一,地位崇高,但唐朝时编写的《周书》、《北史》中,有另外五柱国或七柱国的传记竟无〈李虎传〉;而房彦谦官微职卑,位不过州司马、县令,一生又无重大事迹可记,只因为他是唐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的父亲,便破格收入《隋书》卷66〈房彦谦传〉,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唯一记载李虎事迹的是写于北宋真宗时的《册府元龟》,但《册府元龟》中关于李虎的记载,与正史比对后,有些夸大不实之处;如讨平元颢一事,依《魏书》卷10〈孝庄纪〉载,是被「都督┲煺住⒑匕问ご禹淌(今河南、孟津西)夜济,破颢子冠受及安丰王延明军,元颢败走」的;而《册府元龟》却说成是「元颢之入雒也,从(贺拔)岳击平之」,有张冠李戴之嫌;又如讨曹泥一事,《册府元龟》载「遇灵州刺史曹泥拥兵作乱,太祖(李虎)率兵击之。时有破野头贼屯聚塞下,太祖遣使谕之,皆来降服。遂征其众,并力攻泥,四旬而克,灵州平」;而《周书》卷1〈文帝纪〉的记载为「(宇文泰)遣仪同李虎与李弼、赵贵等讨曹泥于灵州,虎引河灌之;明年,泥降,迁其豪帅于咸阳。」同书卷16〈赵贵传〉的记载,讨曹泥的主帅为赵贵,《册府元龟》的记载有夸大李虎功劳之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李虎是追随贺拔岳出征关中(今西)破万俟丑奴之乱后,受到同乡兼前辈、大都督贺拔岳的赏识,而深受重用;后贺拔岳被封为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李虎也水涨船高,被提拔为左厢大都督。贺拔岳遇刺后,他再追随宇文泰。

《旧唐书》、《新唐书》所记载的李虎曾祖李重耳、祖李熙、父李天锡事迹均不可考。《新唐书》卷70上、〈表第十上〉、〈宗室世系上〉等记载,李渊祖父李虎有兄名「起头」,有弟名「乞豆」,李起头之子名「达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跪吮李渊的 为胡俗,可证李氏当非汉族。唐朝刘M《隋唐嘉话》上说,单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为「胡儿」,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旧唐书》卷64〈高祖二十二子〉中也说,李渊曾孙滕王李涉「状貌类胡而丰硕」;有考古学者推测,根据贞观15年(ad641)〈步辇图〉留下来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图十九)显示,「此人身姿丰伟,两颊和下巴的胡须卷曲」,一代英明的君主,有着胡血统。

北朝至隋、唐的少数民族中,最胡像就是高车;其余鲜卑、乌桓、匈奴、丁零均系蒙古人种,跟 区别不大,自然也就不具大胡像。依上分析,唐太宗李世民的父系祖先有可能是印欧系的高车人;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是独孤氏,和杨坚的皇后是姊妹;李渊妻窦氏是窦毅之女,是鲜卑人,而窦毅妻宇文氏系出鲜卑宇文部;李世民的母系是蒙古系的鲜卑人。唐代大量重用外族和外国人作为军事将领;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毕依朕如父母。」

贞观13年(ad639)发生了「法琳事件」,有道士说和尚法琳所著的《辩正论》,讪谤皇帝的祖宗-老子,有s上之罪;太宗大怒,下诏逮捕加以推问;到10月27日遣刑部尚书刘德威,礼部侍郎令狐德芬,侍御史韦,司空毛明素等推问,法琳辞气不屈;至11月15日刘德威等以推检状况奏闻,太宗于是亲自审问;审问时法琳说唐太宗是不是陇西李氏之后,而是「北代神君达^达」之后;换言之,即是说李世民本姓「达^(音都)达。」当唐太宗发现民间对他们李家是胡人一事,早有流传,连本来的胡姓都知道;为免「流言」继续在长安流传,于是以「法琳虽毁谤宗祖,非无典据,特可赦其极犯,徙在益都(今四川、成都)为僧」;法琳于次年七月病死在赴成都的路途中,时年68岁。

「唐祖陵」在河北,为何李唐反而要自称出自陇西李氏,这应该是经过缜密调查研究后的决定;其原因应该是冒充人丁单薄,已国破家亡的凉武昭王子孙较不易穿帮露出马脚,而冒充人丁兴旺的河北赵郡李氏则穿帮的风险太大。陈寅恪先生看到《新唐书》与《旧唐书》中关于李重耳与李熙的记载和《宋书》卷77〈柳元景传〉中关于李初古拔与李买得的记载相似,曾于《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猜测李重耳是李初古拔的伪托;以后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及《三论李唐氏族问题》等二文,则改为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盖贺拔岳、宇文泰初入关之时,其徒党姓望犹系山东旧郡之名,迨其后东西分立之局既成,内外轻重之见转甚,遂使昔日之远附山东旧望者,皆一变而改称关右名家矣。」如李唐为赵郡李氏,为何在赵郡只有两代祖先?如宇文泰要改西迁关陇 之山东旧望为关右名家,为何要封李弼为赵郡开国公,于谨为常山郡开国公,独孤信为河内郡开国公,侯莫陈悦为彭城郡开国公?

赵郡、常山郡、河内郡、彭城郡都在山东;而且李弼、于谨、赵贵、独孤信等的籍贯也没有改为武川镇,所以陈寅恪大师说李虎为配合宇文泰实施「关中本位政策」,于是便在别撰谱牒之时,便将自己的「山东郡望」改易为「关内郡望」,并「附会其家世与六镇有关」,应该都是没有根据的猜测之词。陈寅恪先生认为「有唐一代的官书,其记述皇室渊源、大部分属后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自不应漫无辨别,遽尔全部信从也。」「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敝嫡裔,伪冒相传,迄于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但陈寅恪先生有关唐宗室氏族的著作又都是根据他所不愿相信的唐代官书及依据唐代官书编辑的其它文献,这是依赖传统文献治史者的困局,陈先生规避了一口唐代官书的陷阱,却掉入另一口唐代官书的陷阱而不自知。事实上,李虎既不是陇西李氏,也不是赵郡李氏;他根本就不是 而是胡人。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终于知道了《周书》、《北史》为何不替李虎作传的真正原因了;因为一作传,他的胡人身分便无法隐藏了; 而且他可能根宇文泰一样,在六镇暴动彻底失败后,都做过尔朱容的俘虏,靠贺拔岳的关说,才能脱离俘虏的身分,随贺拔岳一起出征;他可能跟斛律金一样,都看不懂汉字。李虎曾祖、祖、父的汉姓、汉名都是李渊发达后才补取的,当然也就无法查证了。李虎的曾祖父李重耳应该是公元429年来自外贝加尔地区,被北魏安置在武川镇的高车人,他是他们李唐家族来到中国的一世祖,来到中国时可能还是孩童,跟随叔伯、寡母及兄弟姐妹们一同来到武川镇。

  这类的书很多,我就简单的说一部分, 归藏》

  《黄帝说》(40篇)

  《汲家琐语》

  《穆天子传》

  《山海经》(郭璞注)

  《禹本纪》

  《伊尹说》

  两汉时期的鬼怪书主要有: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

  《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汉武内传》(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志》

  《列仙传》

  《神仙记》

  《神异经》(东方朔著,一卷)

  《十洲记》(东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纪》

  《徐偃王志》

  《玄黄经》

  《虞初周说》(943篇)

  《异闻记》

  ……

  六朝时期的鬼怪书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

  《集灵记》(颜之推著)

  《旌异记》(侯白著)

  《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

  《灵鬼志》(荀氏著)

  《灵异记》

  《冥祥记》(王琰著,10卷)

  《齐谐记》(东阳无疑著,7卷)

  《神仙传》

  《神异记》(王浮著)

  《拾遗记》(王嘉著,10卷)

  《述异记》(祖冲之著,2卷)

  《搜神后记》(陶潜著,10卷)

  《搜神记》(干宝著,20卷)

  《续齐谐记》(吴均著,1卷)

  《宣验记》(刘义庆著)

  《研神记》

  《异林》(陆氏著)

  《异苑》(刘敬叔著,存10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0卷)

  《冤魂志》

  《甄异传》(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说得以发展,主要有:

  《博异志》

  《补江总白猿传》(1卷)

  《传奇》(裴铏著)

  《独异志》

  《古镜记》(王度著)

  《河东记》

  《集异记》

  《秦梦记》(沈亚之著)

  《湘中怨》(沈亚之著)

  《续玄怪录》(李复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录》(牛僧孺著,10卷)

  《异梦录》(沈亚之著)

  《游仙窟》(张文成著,1卷)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记》(沈既济著,1篇)

  《周泰行记》(韦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0卷)

  《稽神录》(徐铉著,6卷150事)

  《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

  《乘异记》(张君房著)

  《括异志》(张师正著)

  《洛中纪异》(秦再思著)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著)

  《睽车志》(郭彖著,5卷)

  《夷坚志》(洪迈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记》

  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闻夷坚续志》

  《诚斋杂记》

  《续夷坚志》

  《子不语》

隋唐时期是中印金丹术交流的高峰时期。据《隋书·经籍志》卷三十四所录印度医方有:《龙树菩萨药方》四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二十三卷,《西域婆罗门仙人方》三卷,《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龙树菩萨养性方》一卷。由于这些方书的翻译,印度金丹术的某些知识也同时介绍到我国。如《千金翼方》记载有耆婆大士治人五脏六腑内万病及补养长生不老丸和耆婆汤等都是源于印度,王焘《外台秘要》天竺经中介绍了印度早已应用于眼科的矿物药如硫酸铜、硼砂、明矾等。印度八分医方中,列为第七的是长命药科论。唐代帝王酷好长生药,除请教道家的金丹术士外,也多方向印度寻求灵药。《酉阳杂俎》卷七记载,在六四八年,“王玄策俘中天竺王阿罗那顺以诣阙。兼得术士那罗迩娑婆,言寿二百岁。太宗奇之,馆于金飙门内,造延年药。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言:‘婆罗门国,有药名畔茶亻去水,出大山中石臼内。有七种色,或热或冷,能消草木金铁,人手入则消烂。若欲取水,以骆驼髑髅沉于石臼,取水转注瓠芦中”。唐太宗还派人到全国各地采怪药异石,甚至派使者到印度去采访名药。但那罗延娑婆寐造的药并无奇效,太宗只好听任去留,但他因年老体衰无法返国,死在长安。高宗即位,又从东天竺迎来卢迦逸多,任怀化大将军,派往印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可见,印度金丹家那罗延娑婆寐和卢迦逸多在长安和中国宫廷名医、金丹家有过一定来往,曾共同研制一种新药,以求返老还童,但没有成功。公元716年,因为印度人要求唐玄宗派使者前去采购珠翠奇宝,宣称狮子国有灵药和养医之妪,玄宗便叫监察御史汤范臣和印度商人出使斯里兰卡。之后,屡宾、克什米尔、吐火罗等国多次进献精制药物,这些药物无非是所谓的长生不老灵药,其主要来源地是阿富汗和印度次大陆。隋唐时期中国金丹术在印度也很有吸引力,受到印度金丹家的普遍赞扬。公元647年唐太宗下令由玄奘法师合同道士蔡晃、成英组成一个三十多人的译经班子,将老子《道德经》逐字逐句译成梵文。这部梵文《道德经》在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就送到了东天竺迦摩缕波国童子王的手中。阿萨密的许多习俗和礼仪从此染上了道教的风气,几乎与道教仪式并无两样。随着道教在印度的流行,作为道教组成部分的中国金丹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说:“神州药石,根茎之类,……香气茅郁,可以蠲疾……长年之药,惟东夏焉……四海之中,孰不钦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的金石药物和草药就可以免除疾病,至于长生不老的丹药,更是只有中国的最灵,因而备受印度人的推崇。

唐太宗,李世民族谱

李世民后代:1、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2、楚王李宽:母不详,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