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问题?
环境保护是古往今来一个一直都在讨论的话题。中国自从古代起就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在很多方面上都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传说,自五帝时起,国家统治者就设置了虞、衡这样的环境保护的机构。“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礼记》里,伐木、捕鱼、网鸟、逮兽的时间都说得清清楚楚。
而《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样先进的发展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都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由此可见,古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好,统治者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但是,为什么古人对于环境如此重视,环境恶化的问题依旧产生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统治者下达命令,地方官员没有执行古时,中原的土地用于耕种,发展、种植经济作物,而边远地区如闽、浙等之所以会被称为蛮夷之地,是因为它们离中央远,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山多、树多,地不平,无法在此耕种、发展经济。
军队在这里也会迷失方向。而这些没有看似没有用的山地、树林,正是环境的保护者。
古代交通不便,地方距离中央地区遥远,国家的指令难以下达,并且统治者对于边远地区管理不便,所谓“山高皇帝远”,统治者对地方官员的控制也就相对于中央削弱了很多。
再者,由于地方官员的疏忽大意或是实施指令的难度大、出现贪官等原因,造成了地方官员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统治者下达的指令,以致于统治者下达的命令得不到有效地实施,最终导致百姓也没有这个意识去保护环境。
所以,在古代并未形成一种制度性、统一性、持续性的环境保护行为,而个别的行为却又无法产生持续性、强力性的结果。
再者,古代的官员考核体系没有像今天我们国家一样把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成效等纳入官员的考核体系中,官员自然也就不会重视。所以,在今日,当环境保护成为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之后,地方环境就有改善了。
二、百姓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没有环境保护意识拥有优秀的环境保护思想者与环境行为的执行者不是同一个群体。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一个人有很正确的想法,但是这个人却不是真正具体做事的人,那么这个想法就很难变成实践活动,影响到实际事情的走向。
可想而知,拥有优秀的环境意识的是知识分子而非普通民众,但是直接作用于环境的却是普通的民众,普通民众不可能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欲望,也不可能有优秀的环境保护思想,于是我们的环境就被一点点地恶化。
因此,要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是让普通民众也拥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不是仅仅让知识分子拥有而已。
并且,在古代的中国,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一般只有富人家庭的男性才有资格接受教育,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无法上学。造成了百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所以对于环境保护意识也不高。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懂得要保护环境,可是他们毕竟是少数人,在中国人口大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只有少数,既然是少数,那么他们的力量也就相对弱小,无法起到引领的作用。
三、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众所周知,焚烧土地有利于累积养分,但破坏了环境。人类自古以来都是从环境中获取生存的资源,这是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打破也无法打破。所以,农民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就会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
但是,当这种开发过度时,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砍树是为了烧柴、盖房子、搭桥,垦田是为了种植更多的粮食,这些都是很实用的目的。但是,过度的实用就会变成超实用主义,过度开发就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加剧恶化。
因此,我们还要限制自身的超实用主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四、古人对于环境知行不一美国世界史学者约翰麦克尼尔对比了中国与世界的环境史后,觉得“在中国,如同在其他地方,信仰和意识形态,比其他因素,如人口、经济结构、技术和国家行动,在塑造环境史所扮演的角色要小得多”。
英国著名的环境史学者伊懋可在考察了3000年中国的环境观念和环境恶化史后指出,“似乎没有例子使人认为,中国的人为环境,是以那种因中国人特有的信仰和观念而漫长运行了3000多年的方式发展和维护着的”。
美国著名的环境史学者马立博作为非中国人却写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环境史著作《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系统梳理了从史前到现代2500年的中国环境史,也证实了中国历史上环境知行脱节,“存在于显而易见的环境意识和继续恶化的现实状况之间的脱节,让我们回想起2500年前的中国历史”。
在早期中国,对森林和湿地的开发滥用催生了很多限制人类对植物和动物影响的思想观念,但却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更密集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古人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始终是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这已经为多数著名的专家学者所论证清楚。我们认为官员执行命令不利、百姓受教育程度低、农民过分依赖土地可能是古人环境上知行不一的几个重要原因。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当下的环境问题跟古代的环境问题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能适用于同一套措施,于是我们寄希望于古代优秀的环境保护思想上,期望古代的优秀的环境保护思想能够给予今日的我们一个启示。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当得到很好保护。
中国的古籍在历史上迭经水火兵燹等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受到破坏甚至毁灭,现在的古籍与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籍相比已经是万不存一,所以保护古籍就显得更为重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同样适用于古籍。然而,由于保存条件不善,古籍遭受虫蠹鼠啮、霉蚀烬毁、酸化老化等原因形成破损,有的甚至变成无法翻阅的“书砖”或严重虫蛀、絮化古籍。竭尽全力保护抢救古籍,千方百计地保证古籍安全,已成为当前一项急迫的任务。
资金不足、专业人才不够等等。
1、资金不足。古籍保护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包括古籍修复、数字化保存等多个环节。但是由于预算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许多机构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来保护古籍。
2、专业人才不足。古籍保护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进行,如古籍修复师、文物鉴定师等。但是由于行业发展不足,许多机构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本文2023-08-04 14:51: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