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古代各名典籍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求中国古代各名典籍简介,第1张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在各种关于宋朝的影视剧中,对于宋朝关于的形象应该都不会陌生。宋朝统治时期,宋朝官员的脖子上都会佩戴白色的圆圈,让很多人很不理解。其实,这一物件叫做方心曲领。这也并不是宋朝原创的,早在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了方心曲领的原型。方心曲领一直使用到了明朝统治中期,直到嘉靖皇帝在位时期,才逐步废除。那么,方心曲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明朝又为何会全面废除呢?今天,我们就聊聊方心曲领的故事。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方心曲领出现的原因。认真的说,方心曲领是我国汉服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服饰的不断发展,服饰的样式也在进行细微的变化。在西汉中期开始,随着朝廷制度逐步完善,为了使官服更加平整,汉朝官服的衣领上,出现了一个圆形的护领,这就是曲领。也就是方心曲领的老祖宗,不过二者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按照汉朝《释衣服》的记载:“曲领在内,所以禁中衣领上横壅颈,其状曲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对峙的复杂情况,北方游牧文化开始融入中原体系,中原王朝的服饰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例如隋唐时期的服饰风格,与秦汉时期的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到了隋唐时期,曲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为在这一时期,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隋唐时期的服饰,开始出现圆领袍、U领衣等服饰,如何装饰颈部,显得更加庄严是很大的问题。

在隋唐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屡屡出现曲领的记载。按照《隋书》的记载:“百官朝服公服,皆执手板……朝服,冠、帻各一,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皁领袖,皁襈,革带,曲领,方心,蔽膝,白笔、舄、袜,两绶,剑佩,簪导,钩灊,为具服。”在《新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玉、犀簪导,绛纱袍,朱裏红罗裳,……绛纱蔽膝,白罗方心曲领,白蔑,黑舄。”由此可见,隋唐时期已经出现方心曲领和方心的说法。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使用呢?其实,隋唐时期的方心曲领与宋朝的方心曲领完全是两回事。隋唐时期的方心曲领其实是在中衣的上边,叠加出半圆形的内衬,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衬衫领。在唐朝统治的末期,出现了军阀混战和农民起义。各地区的藩镇相互进攻,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复杂局面。由于战争才是主流,各地区的军阀们都没有精力太在乎服饰文化。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并且在10多年的时间里,逐步统一了南方各国。

宋朝统一全国以后,开始恢复各方面的制度。在朝服礼仪上,出现了问题。因为按照唐朝遗留下来的典籍,七品以上官员上朝的时候,需要佩戴方心曲领,七品以下官员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方心曲领究竟是什么样子,已经找不到现成的样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根据文献的描述,加上自己的猜测,推出了宋朝版的方心曲领。宋朝的方心曲领在影视剧非常常见,一个白色的圈子戴在脖子上,白圈的下部则是四方形,真是货真价实的方心曲领。

其实,方心曲领并不是直接戴在脖子上的,方心曲领有两根绳子,系在官员的后颈。按照宋朝的规定,官员穿朝服和礼服、祭服的时候,必须佩戴方心曲领。穿常服、公服、吉服的时候,则可以不用佩戴。因此,在宋朝遗留下来的画像中,无论是宋朝皇帝还是各级官员,脖子上都有方心曲领。在唐宋时期,日本对中原王朝还非常敬仰。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服饰中也出现了方心曲领。

刻本书的鉴定依据 关于印本和写本书的用纸,前人没有系统的调查研究资料可供参考,很多纸不知其名称,而文献中提到的纸又难以与实物相联系,鉴定时所能根据的仅是纸质的精细厚薄,颜色的黄、白或灰以及帘纹宽狭而已。宋代有的浙刻本用白麻纸,纸质较匀净,有韧性;四川刻本也用白麻纸,有些纸质较粗,甚至有透空小孔。南宋初期福建印书所用竹纸,质地细润,纸色较白,但以后多用**竹纸,因而从宋、元到明代,黄纸成为福建印本的特征。明代以棉纸为贵,棉纸有厚薄之不同,纸质细润,白棉纸印书成为明代特色。明末出现了开化纸,纸质细白匀净,清代以开化纸印书最名贵,连史纸、竹纸应用亦多。宋以后,还有用公文纸(公牍纸)和其他册子、信札等旧纸的背面印书的,这些公文纸如载有年月也可借以推断印本的大致时代。总之,书籍的用纸是识别版本的一项依据,但要多作比较,因为有的书刻印于宋代,后世仍可用其书版再印,而区别初印本和后印本,只能从纸张来判别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