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捻子
捻子是岭南的一种山岭佳果,一些地方叫倒捻子、都捻子、捻子、岗捻。学名则桃金娘。分布于我国南部生于红黄壤丘陵上,大约在农历八月前后成熟。一些地方流传一句民谣“六月六(农历),捻子红头有红底”,这句民谣反映了捻子的成熟时期。
简介
桃金娘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粤、闽、桂地区,多为野生灌木,高一米左右,叶对生,卵形。花单生叶腋,花期为七月至八月。果实为浆果,未成熟时为绿色,八月至十月间成熟,成熟时则变成红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成熟时果肉红色,味甘,可食用。只是吃多了,会便秘,民间流传这一方法,吃多了捻子,可用生盐冲水喝,这样就不会便秘了。
桃金娘属桃金娘科,常绿灌木,夏开淡红色花,浆果大如樱桃,熟时暗紫色,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其得名之由,盖因其“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又因其子状如乳头,海南别名叫“山乳”(“乳”读若“尼”)。对其茎叶花果的描述,还是古书中来得生动。唐刘恂《岭表录异》:“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其子外紫内赤,无核,食之甜软,甚暖腹,兼益肌肉。”宋苏轼《海漆录》卷五云:“吾谪居海南,以五月出陆至藤州,自藤至儋,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薮丛生,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要言不烦,而状之历历,今人已难有此笔墨了。苏轼南贬,竟得与此山花野蔌结缘,固然不时为他添一份惊喜,亦其地其物之幸也,故读之尤觉亲切。
在广西,流行着一个传说:不知什么时代,有一处地方,老百姓为了反抗封建统治者征兵拉夫,纷纷逃亡到山林里去,带的粮食不多,没几天便吃完了。正在饥饿难熬的时候,有人发现一种小树,生着一种形似石榴而和樱桃一般大小的果实,皮色有点暗红,看去像是肉质多浆,可以充饥。他也不管有毒没有毒,便伸手去摘下一颗来吃。出乎意料,那真是一种甜美可口的果子。于是他连忙招同伴,一起来采。一处吃完了,又到别处去寻找。他们住在山上,便依靠这种果子维持生命。直到事情过了,才安然下山。他们为了纪念这一次的遭遇,便给这种植物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逃军粮”。“逃军粮”是“桃金娘”的谐音。
捻儿是什么意思如下:
捻读niǎn时有用手指搓转和搓成的条状物的意思。读niē时,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捻是多音字。
捻总笔画:11笔。
1一(横)、2亅(竖钩)、3㇀(提)、4ノ(撇)、5㇏(捺)、6丶(点)、7乛(横撇/横钩)、8丶(点)、9㇂(斜钩)、10丶(点)、11丶(点)。
捻组词:
轻拢慢捻、搓捻、捻捻转儿、灯捻、纸捻、火捻、捻子、药捻儿、捻碎、发捻、翘蹄捻脚、捻度、一捻、捻脚捻手、纸捻子、一捻丹枫、捻神捻鬼、捻军、捻诀、搞七捻三。
捻捻转、捻支、药捻子、捻捻腻腻、捻法、捻转儿、岗捻、笼捻、倒捻子、捻头、捻儿、捻舌、捻眉、拿捻、捻管、捻接、拢捻、捻转、捻风弄月、捻信。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语解析
1、捻子[niǎn zǐ]
外科吸脓引流器具。俗称纸捻、纸钉、药钉。
2、灯捻[dēng niǎn]
意思为用棉花等搓成的线状物或用线织成的绳,放在油灯里,露出头儿,点燃照明。即灯芯。
3、纸捻[zhǐ niǎn]
又称纸煤或纸媒。指用表芯纸搓成的细纸卷儿,用以点火或吸水烟。
4、火捻[huǒ niǎn]
用纸裹火硝等做成的引火的东西。
5、捻烦[niǎn fán]
意思是打扰,麻烦。
出口欧洲的纸箱并非都不能打钉,但粘合是更常见的包装方式。这是因为纸箱内的产品可能会被钉子划伤,所以一般更倾向于使用粘合的方式。
关于欧洲的包装指令,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指令文本,但可以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欧洲的包装指令可能对包装材料、制造、使用、回收和处理等方面有具体要求。例如,一些国家可能要求包装必须易于分解,而另一些国家可能禁止某些包装材料的使用。
具体的要求会因国家、产品和包装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如果您需要了解特定产品或包装的具体要求,建议联系您的出口国或当地的相关机构以获取详细信息。
什么是捻子
本文2023-10-10 03:47: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