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安神针法治失眠
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为首的项目组,长期致力于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的科研和临床研究,所创立的镇静安神针法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即已应用于临床。该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针灸治疗失眠的组穴处方、施术操作和疗效评价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界定、筛选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特色技术和方法。
三部五体,理论创新
项目组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和发掘整理历代针灸古籍的基础上,结合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理论创新。祖国医学将头和四肢统称为五体,而调养精、气、神的三穴分别位于人体的上、中、下三部,镇静安神针法将三部与五体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针灸治疗失眠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病机是「阳不入阴」,失眠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阳气不能归于体内,神浮游于外,因此辗转难眠。镇静安神针法围绕阴阳理论,结合人体的三部五体,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四神聪在头应天主气,具有调理元神元阳之功;心为君主之官,神明藏焉,神门为心经原穴,在中应人主神,可宁心安神;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会,在足应地主精,育阴潜阳,诸穴相配,可调理阴阳、镇静安神。此外,该法将经穴与奇穴相结合,即以十二正经腧穴三阴交、神门与经外奇穴四神聪配伍应用,组方配伍严谨,理论依据充分,从而确保了临床疗效。
技法精准,择时顺势
项目组在近2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将头针与体针的操作技术相结合,同时根据人体阴阳消长规律提出了「择时治疗」的针刺治疗方案。
该法操作注重针刺的深度、角度、方向、频率和力度。主穴四神聪应用头针操作技术,采取平刺进针,讲求稳、准、轻、快,行针手法以小幅度、快频率捻转为主,捻转频率为150~200次/分钟,要求获得沉、重的得气感觉,以达抑阳重镇之效;配穴神门、三阴交则采用体针操作,以平补平泻为主,采用均匀柔和的提插捻转手法,得气为度,以达育阴潜阳、镇静安神之功。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失眠讲求「择时顺势」,结合子午流注理论和人体阴阳消长学说,创新性地提出在申时(15时~17时)行针为宜。此时人体正值阴气渐涨、阳气渐消之时,在这个时辰针刺可「抑阳扶阴」,使得神守其舍,阳静神安以入睡。
该法已被列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精编教材《针灸治疗学》中,作为特色技术加以推广。
中医疗效很神奇,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例子呢?
下面这一些: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女士受民间古籍《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提取青蒿素,最终让全球每年几百万人受益。武汉疫情,张伯礼院士带领中医团队,在第一线救治病患,有效率达90%。几千年来,中国瘟疫史即中医发展史,中医从未输过一次。2021年初,石家庄疫情,张中德医生,再次出战,采用中医组和拳,和团队一起,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4 98岁皮肤科女神陈彤云,面如桃花,其护肤真传,为我们开启养生美颜的秘方,就是清淡,素食, 去除皮肤 湿邪为主。
5 九旬的全国名老中医宋祚民在"脑户穴"下针,救下了一名6岁女孩,起死回生。
6 来自伊朗的留学生用学到的针灸为知名画家治疗硬化症,使她重新拿起了画笔。
7 作者身边药剂科主任,不孕不育多年,请姚克敏老专家施治,产下一子。
8 一位因甲减用西药2年多的患者,遇到裘端常先生,服汤药大半年,甲功各项指标正常。
9 现代名医张宝国医案里有好多神奇妙方
如用蛋清封住久溃不愈的创口,用蛋黄熬油治扁桃体发炎,乌梅肉炒炭去疤痕。数不胜数。
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不是不可为,而是大有可为。应下大力气挖掘,发扬,保护。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数不尽的名医为世人津津乐道为名医者,都能造福一方百姓,更能惠及后世子孙, 为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的名医数不胜数,其中翘楚更是为万世敬仰
针灸之祖——黄帝,姓:姬,公孙 、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 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 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介导者——扁鹊 外科之祖——华佗 医圣——张仲景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药王—— 孙思邈 儿科之祖——钱乙 法医之祖——宋慈 药圣——李时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能引起睡眠不正常的原因虽然不少,但某些微量元素摄取过多或不足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铜、铁、铝对睡眠和影响最为明显。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铜元素2~3毫克比较适宜,但是,目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个数额。对于铁元素,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量以18毫克为宜,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妇女及儿童)远远达不到这个量。若他们每日摄入铁元素仅为5毫克时,睡眠质量会明显下降,常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一有动静就醒。
如果睡前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白天高强度脑力工作让紧张的神经仍处于强大的惯性中,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就无法入睡。这是我们的主观意识不能控制的。无论是听音乐、看书、做瑜伽,都是通过巧妙转移注意力到听觉、视觉和身体上,而不是继续集中于思维上,从而放松下来,让大脑休息不再运转,兴奋转移产生疲劳,才能入睡。
失眠感:有的人并不是真的失眠,只是有失眠感。因为曾有过失眠史而焦虑,担心自己还会睡不着。或者规定自己睡眠时间8小时,万一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认为自己没睡好,感到睡眠不安不实,醒来疲劳未能解除。事实上这只是主观感觉,其实睡眠质量没有问题,这是“为睡眠而睡眠”观念下所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心理反应。
失眠的五大因素
体质、精神心理、疾病、环境和药物因素
季节变换是自然界的演变规律,我们人体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人体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我们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
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
我们曾对在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专科门诊就诊的1812例失眠症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
体质因素,指个人体质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较敏感,具体表现为比较聪明能干,责任心较强,遇事易于多思多虑等,这部分人占35%;
精神心理因素,包括情志不悦、精神过劳、担心惊吓等,这部分人占559%;
疾病因素,包括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胃肠病、肝病、内分泌疾病、慢性咽炎、呼吸道疾病、颈椎病、抑郁症、焦虑症等,这部分人占164%; 环境干扰因素,如房屋拆迁、迁入新居、环境改变、上三班、经常出差、马路边住房等占36%;
因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如某些抗生素、扩血管药、激素、抗精神病药、抗痨药等占13%;
另有193%失眠症患者不愿暴露诱发因素。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其中因精神心理因素诱发失眠者占55%以上,这很值得重视。因此,患了失眠症不要盲目紧张,首先应自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诱发的,临床医生在诊治失眠症时,病史询问中必须重视失眠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才能针对不同诱发因素作出正确处理。
我们根据上述对1812例失眠症病人调查结果,结合五大发病因素分析,再结合临床征候表现,发现当今失眠症临床征候表现确实与过去文献记载的不同,其临床征候表现特点有六多六少:精神亢奋者多,精神衰弱者少;气血旺盛者多,气血虚弱者少;无外邪感染者多,有外邪感染者少;中壮年人较多,老年人较少;因精神情志因素+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多,单纯因体质因素先天不足神经衰弱者少;实证者较多,虚证者较少
镇静安神针法治失眠
本文2023-10-10 03:57: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