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避讳字?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古代因为是阶级社会,所以特别提倡上下尊卑有别,因此逐渐地便发展出了避讳的文化,避讳字也就由此诞生了。最常见的避讳有两种,一种是避尊讳,一种是避亲讳,避讳字也主要这两种情况。
避尊讳主要是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帝国后的避皇家讳,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事例。
先秦时期,如果一个贵族做出了功绩,那么他的后代便能取氏。而当时取氏的常用方法之一便是以这个贵族先人的字为氏,由于氏都是两个字,所以中国很多古老复姓由此而来,这其中就包括了皇甫这个姓。
西周后期,诸侯国宋国的国君宋戴公(子姓)有一个儿子名曰充石,他字皇父。其后这个子充石成为了宋国的司徒,他率军击败了长狄对宋国的入侵,但他也在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中战死了。由于子充石的功绩,所以他的孙子南雍陲便按照当时的传统以他的字皇父为氏代代相传。到了西汉年间,汉武帝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势力颁布了《迁茂陵令》,将大量的豪族迁居茂陵,这其中就包括了皇父一族。被迁到茂陵的皇父氏随即改为了皇甫氏,显然是为了避皇家的讳,其后的东汉末年名将皇甫嵩正是出自该家族。
唐朝时期这种避讳文化盛行,所以这种避皇家讳改字去字的例子在唐朝时期也就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唐朝的初年。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古代官职虎贲中郎将,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在汉朝时设立一直到唐朝都存在。不过虎贲中郎将到了唐朝时改名为了武贲中郎将,这是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讳。
这样的例子在唐朝初年还有一个显例,自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立六曹尚书,其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类似官职,慢慢地便衍化为了后世的六部。在唐朝以前六部的名字历朝历代都有变动,唐朝建立后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定名为了吏、民、礼、兵、刑、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为避李世民名字的讳,民部改为了户部,从此六部的名字定了下来未再变动。
这是机构上的避皇家讳字的例子,人名上避皇家讳字最有名的便是唐初名将李勣了。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坊间流传的隋唐时期堪比诸葛亮、刘伯温的军师徐茂公正是他。徐世勣追随李密投唐后,李渊为了拉拢他赐同姓,于是徐世勣便成为了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为了避讳,李世勣上表请求将自己名字里与李世民名字中重叠的世字去掉,变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李勣。
以上都是避尊讳字的例子,至于避亲讳字的例子,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范例。
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这么一段文字:(贾)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凡中有‘敏’字,她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林黛玉的母亲闺名叫做贾敏,所以林黛玉在写到敏字时都会避讳减少一二笔画。在古代贵族的名是不能随便写出来的,一般都是在祭祀祖先向朝廷谢恩这种非常正式的文书中才会具名。古代贵族说到父母的名所用字会故意变读音,子女对不直呼父母名字这一点,至今在华夏子孙中还根深蒂固。
这里多说一句,现在不少人学着西方人直呼父母的名字,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进步’能跟上时代,这真是可笑。西方直呼父亲名字是他们的一个贵族传统,这是西方封建领主割据林立之下,贵族的子弟们为了彰显身份的一种约定成俗的做法。中世纪的欧洲贵族见面自报家门时,开口首先都会自报自家父亲是谁谁谁,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贵族身份!到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这种贵族派头被欧洲的庶民们也捡了起来,只是衍化成了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还给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加了一个平等的美名。
随着时代进步,阶级消除,避讳字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在网络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我们知道,在古代经常会有“避讳”这种说法,如果作为平民,名字里面带有和上位者一样的字,即便是读音一样,那也是需要改动的,而避讳这件事情也影响了不少人。不过有些词,比如蝗虫,里面带有一个皇字,那这个词为什么不需要避讳,古人没有将它进行改动,改成别的词呢蝗虫在避讳的文化当中是不是属于需要避讳的词皇这个字是不是不需要避讳呢究竟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避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蝗虫为什么不用避讳这是封建时代避讳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是:“皇”这个字不需要避讳。虽然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比如《容斋续笔》记载道,宋徽宗曾一度禁止民间用“皇”、“龙”、“天”、“君”、“玉”、“帝”、“上”、“圣”等等字眼起名。
但条令发布后,实施难度过大,一时之间诸多大臣好端端的名字瞬间变得花里胡哨。比如“方天若”变成“方元若”,“程伯玉”变“程伯起(唔有点怪)”,“张圣行”变“张彦行”,有些不好改的那就抠掉,直接由三字名改二字名。“皇甫”一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想死的心估计都有了。
最终,不到十年,还是宋徽宗再下令道,这些字眼既不是祖先或皇帝的名字,也没有经典依据来证明不可用,为了不让后世贻笑大方,还是罢了把。于是这条规定被他亲手作废。
这些趣事都记载在南宋文人洪迈的《容斋续笔》里: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脩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
2、避讳有什么规则自孔子提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周代礼制后,历代皇帝都凭此制定出了那么些关于避讳的规则:
避帝王名讳。当朝皇帝和当朝历代皇帝之名皆要避开。
避长官名讳。下属要避开长官的名字。比如很出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因为有个姓登的州官,为了避“登”字,严禁百姓说“点灯”,只能说“放火”,才有了这么句讽刺的名言。
避圣贤名讳。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比如孔丘的“丘”,你得改成“邱”,不然就是犯法。有的朝代还避黄帝之名,比如朱元璋当政时。
避长辈名讳。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比如唐朝“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晋,通“进”,所以李贺一生不能中进士。比如杜甫其父名闲,所以杜甫从没在他诗里出现过“闲”字。
因为避讳,产生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无比的故事,更甚者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等事件。其本质都是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时时刻刻牢记其权威而使用的手段。同时,封建时代的迷信色彩,也会为名讳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就是,先有“蝗”,再有“皇”。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
而“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
而“螽”便是“蝗”:"今谓之蝗。按螽蝗古今语也。"——《说文解字》所以,小小总结一下,蝗字虽然带皇,但因其寓意,在古代皇权时代是不可能被改的,不然就是判祖离宗,也会被有识之士指责禁绝史学。
3、皇帝这两个字不需要避讳古代只避讳皇帝的名字,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古代的避讳主要针对的是名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
下面就举几个避讳的例子:
清朝皇帝康熙,他的名字是玄烨,玄这个字就要避讳。所以,玄武门改神武门,而“玄孙”改为“元孙”。
再比如,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
这些都是避的皇帝姓名,而不是皇帝这个称号。
试问:“皇帝”这两个字有什么可避讳的大臣难道不要尊称皇上在书写的时候,难道不称某某皇帝至于蝗虫的蝗字,那个皇是用来发声音的。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蝗,螽也。从虫,皇声。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古人有个禁忌习俗,就是不能直呼皇帝、长辈、圣人的名字。写文章或书时,遇到与上述人物同名的文字,只好用其他文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根据公羊传年的记载,春秋年孔子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讳为尊者,亲为贤者”。后来经过长时间的适用,这种习俗不仅要求禁忌的场所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朝代的皇帝都规定了禁忌的范围和方法,使人们不得不遵守,否则会受到惩罚甚至斩首。于是,禁忌就成了一种法律,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
比如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正月”改成了“端月”;东汉光武帝名刘秀,“秀才”改为“冒菜”;唐太宗以民为名,唐人以“戴”字代“师”,以“”字代“民”,而“观世音”字略称“观音”,“民布”字改称“户布”。乾隆的圣旨里不允许有“五福”二字,是为了避开顺治皇帝福临的名字。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避开皇后的名字,比如吕后的山鸡。朝臣遇到野鸡,都要改成“野鸡”。另一个例子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的父亲名叫杜宪。杜甫为了避讳“仙”字,一生写诗,却从未在诗中使用过“仙”字。他妈妈叫海棠,杜集没有海棠诗,也没有妈妈的名字。再比如苏轼祖父的名字“许”,意思是“许”字是忌讳的,所以苏洵没有写“许”字,把写的地方改成了“殷”。苏洵的儿子苏轼也没有用“许”字代替。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地址和人物因为忌讳而改名?从乐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谓数不胜数。下面挑选一些知名人士,和大家聊聊已经改名或者已经改名的地址和人物!
1滁州荆州
秦始皇的父亲名叫子楚,于是将楚国原来的疆域“楚”改为“荆”,滁州改为荆州,完整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年。这种法律有依据吗?原来“楚”是一种灌木的名字,在南方江汉谷的山区很常见。可以做柴火等用途,人离不开它。古有“楚”谓之“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荆楚大地”。
广州周帆、广陵江都
据公元隋书地理志年的记载,为了避开皇帝的禁忌,几十个带有“广”字的城市名称被一下子改了,其中就包括广州,广州被改名为。此外,广饶县改为东海县,广安县改为延安县,广都县改为双流县,光华县改为河池县,广灵改为江都等。也许杨光的名声不太好,有些城市在未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3包括国家国家。
如果说只是回避了“广”字,那么在就要忌讳得多。他不仅回避“是”,甚至连看起来像“是”的“括”字也回避。卷二六云:“滁州,原名阔州,建立于唐德宗,因其名宜避,宜处士见星之异,故改滁州。今之俗误为‘处’之‘处’。”
4玄武门神武门
说起玄武门,我们第一反应是唐初为了继承权而发生的血淋淋的宫廷变故——玄武门政变。毫无疑问,这个大门开启了李世民的帝王生涯。影视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玄武门”这个词。不是,在热门剧闻见后录第30集,周宁海告诉华妃,“皇上和皇后的护卫已经在玄武门外了。”但是这部电视剧里出现了“玄武门”这个词,在当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康熙年间重修玄武门时,玄武门被改为神武门,因为叶璇二字是康熙皇帝叶璇名字的禁忌。雍正朝谁说“玄武门”,谁就是犯了大忌,应该严惩。
5和兴嘉兴
三国时,武黄龙三年,菰米在全县诞生。统治者以为嘉禾,于是改郡县名为和兴。后来孙权立三子孙鹤为太子,不仅避“和”字,而且谐音“和”,甄_传云:“五年正月,立其子何为太子,特赦令,改合兴为嘉兴。”
6淳化县正仪县蒙山县
唐宪宗和李淳也需要避免同音词。说,“丁伟,改贵州淳化县为华牧县;蒙准郡只是郡。”
北宋太平天国元年,宋太宗赵光义“浮光烛影”称帝,改正仪县为蒙山县。
然而,赵光义是合理的,允许同音异义词存在。将儋州宜川县改为宜川县,常州宜兴县,郴州宜章县改为戎州宜章县、宜宾县。
7衡山常山
汉文帝名叫刘恒。他做了皇帝以后,不仅把_娥改名为嫦娥,还把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臣田横改名为田昌,把衡山改名为常山。
8建业建康
公元229年,三国大帝孙权建都今南京,改秣陵为建业。西太康三年,晋武帝司马燕改建业为建业。西建兴元年,之孙司马晔即位,即晋帝,因讳,改建业为建康。
至于建康后来怎么变成现在的“南京”,那是明朝的事。后来建康城改名江宁,中间又改回建康。朱元璋称帝时,称应天府。明太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南京改名为“驻京”。南京的真实名称是在明英宗正统年间。
9孝昌县孝感县
在50年代期间,李,唐庄皇帝,即位。因为祖父名叫郭昶,他根据董永卖身埋父、范翔文北、孟宗哭笋等孝子惊天动地的故事,将孝昌县改为孝感县。现在湖北省孝感市下辖孝昌区。
10安康汉阴、遂安县广德县、宝安县东关县
在古代,不仅要避讳帝王、名人,还要避讳恶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避讳”。唐肃宗最看不起反派安禄山,恨他姓安,把当时所有的城名都换成了“安”字,所以一口气换了几十个城名。按第二卷三国志吴主传二,改安康为汉阴,安化为顺化,同安为桐城,遂安为广德,宝安为东莞,安昌为宜昌。有的不仅改原话,连谐音都改了。
11王昭君王明军
晋武帝司马燕取代魏后,追授其父为文帝。为避讳,当时的书籍会将“赵”改为“明”。有“赵、叶”的解释。所以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嫁于西汉,也被称为“明君”、“费明”。后人也用这个说法。比如杜甫七律旧唐书宪宗纪上有“万重岭谷近荆门,光夫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这句话,而这个“费明”指的就是王昭君
12唐玄宗唐黄明
我们知道,皇帝死后会有庙号和谥号,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因为自己的忌讳而称皇帝谥号。例如,梨园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明。到了清代,因为禁止避讳唐康熙、唐玄宗的叶璇这个名字,所以常被称为唐黄明,这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
13王王充、韩济。
唐太宗称帝,改观音为观音,改称王,割据者
据说后人也因为上面的改名闹出了不少大笑话: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举例年的王石崇中写“王充”,“师”字中间换了一个空格。唐人写说文解字,在韩擒虎写汉纪后加了一个空格。后人不知道这是抄写或临摹时忌讳所致,于是在刻书时擅自去掉了空格,成了
更有甚者,为避“虎”字,当时的习语“不入虎穴”改为“不入虎穴”,“画虎不画狗”改为“画龙不画狗”。“老虎”呢?只能叫“刀锋”!
刘知几刘志轩刘子源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世时,因“己”字与唐玄宗的“己”字读音相同,其字在著作中被称为“”而非其名。但到了清朝,需要避讳康熙皇帝叶璇,所以刘知几在清朝改名为“刘子源”。这种变化给人们阅读古籍造成了很多障碍。
15快车快通
车是汉初韩信的幕僚,在韩信死后成为宰相的座上宾。据说东汉末年的蒯良、蒯越都是他的后代。在刘彻统治期间,他改名为蒯通。:“蒯通为武帝所讳。”石鼓注:“本名车,后世史家一直追书交流。”
16薛道元薛原沈雪
南齐大将薛道元,因避讳齐王萧道成的名讳,去掉了“道”字,只称薛原。然而,当它在唐朝从0755年到79000年被编辑时,它被重新命名为沈雪,因为它避免了唐高祖唐元的名字。
17齐桓公齐威公
北时期,因钦宗封为桓,在宋代改称齐威公。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址和字符在改名后一直在使用,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到了原来的名字,有些两者都用。而且,除了安史之乱的“安”字是“忌讳”之外,其余的都是“忌讳”。“尊讳”是禁忌的主流。至于“忌讳”,大多是杀人不吉利的词,很少用在地名中。所以史书中很少有因为“忌讳”而改名的称呼或人物。
另外,古代也有很多人因为忌讳而改姓,最经典的就是秋。清朝雍正年间,因为推崇儒家思想和孔子思想,要求凡有“秋”字的书都要少写,姓秋的干脆改成“秋”字。同样,庄姓因避讳汉高祖刘庄而改为燕;姬姓改为周;在唐宪宗和春丽等地,傅春雨为避讳而改姓山雨。
因忌讳而改名,不仅涉及地名和人名,还涉及食物和水果。比如名扬豫时,山药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因名扬蜀,薯药改为沿用至今的名称:山药。再比如五代十国的国王钱云,他把石榴改成了“金樱桃”,因为“钱”和“石榴”谐音。与乾元同时代的杨行密占领扬州时,当地人怕得罪他,就把蜂蜜改成了蜂糖。如果在古籍中看到樱花或者蜂蜜,应该知道是石榴和蜂蜜。
秦朝避讳举措有哪些介绍如下:
第一种是改字法
改字,顾名思义,就是对君王和他所要求尊敬者的名改用其它的字来代替。这种方法是古代避讳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正是由于这中避讳方法的盛行,使我们阅读古籍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有很多古籍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都要分辨哪个是什么时候改的,什么时候又改了回去。
秦始皇名“政”,为了避秦始皇的讳,当时的“正月”都会改为“端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简之中,有一批叫《语书》的竹简,其中凡是遇到“正”字,都会写成“端”字。这显然也是为了避讳秦始皇,可见在秦朝时期避讳就已经很严格了。
到了汉代,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将“邦”字都会改为“国”字,“邦”和“国”算是同意互训字。在汉景帝刘启的时候,为了避“启”的讳,通常会把“启”字改为“惊”,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原本在《左传》中是被称为“启蛰”的,就是为了避这个讳,被改为了“惊蛰”。
东晋的时候,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当时人把王昭君改成了“王明君”,曾广为流传的《昭君》曲,成为了《明君》曲。
我们所熟知的嫦娥,在《淮南子》及《史通采撰》中都是被称为“姮娥”,但是到了宋代,为了避宋真宗赵恒的讳,在《文选月赋》中被改为了“嫦娥”。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下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都知道“司马”是白居易的官职,但这个“司马”的官职和之前朝代的“司马”并不一样,它是由“治中”这一官号改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讳。
第二种是空字法
所谓的空字法,就是不写避讳的字,而直接写成“某”或者“□”。在《说文解字》中,对从光武帝刘秀及之后五位皇帝的名字,都采用空字法,直接写为“上讳”两个字。
在唐朝时期的《隋书》之中,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每遇到王世充的名字都会写成“王 充”,而后来有的人不是太了解,常有将“王 充”抄写成“王充”的情况发生。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将原本的“民部尚书”改为了“户部尚书”。
第三种是缺笔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对避讳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种缺笔法是在唐代开始兴起的,到了宋朝的时候,极为盛行。在《世语新说》中所有的宋代帝王名讳,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记载。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国讳”还有一些“家讳”,在古代的一些官员士大夫为自己家中的尊者避讳,比如《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父亲名“泰”,他便把“郭泰”改写为“郭太”。
总的来说,避讳这种情况虽然被古人看为是“尊祖敬宗”的表现,但是也使得很多的古籍变得非常混乱,为古籍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什么是避讳字?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本文2023-10-10 04:28: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