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奇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国十大奇书,第1张

周易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第一真经”。部分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商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筌;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

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以老融合易、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因此诸葛亮、李筌、朱熹等人曾先后为《阴符经》作注。朱熹更赞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老子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

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素书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心书

《心书》又称《孔明心书》,《新书》,《将苑》,是一部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为诸葛亮所著。原文共50篇。诸葛亮在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也是诸葛亮本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治军带兵方略的集中体现,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原著言简意赅,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编传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周易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第一真经”。部分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商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筌;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以老融合易、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因此诸葛亮、李筌、朱熹等人曾先后为《阴符经》作注。朱熹更赞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老子《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考工记《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 鬼谷子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素书《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心书《心书》又称《孔明心书》,《新书》,《将苑》,是一部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为诸葛亮所著。原文共50篇。诸葛亮在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也是诸葛亮本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治军带兵方略的集中体现,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原著言简意赅,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搜神记《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编传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坛经《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没有所谓的近代十大奇书,因为中国只有下面这十大奇书:

周易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第一真经”。部分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商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筌;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

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以老融合易、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因此诸葛亮、李筌、朱熹等人曾先后为《阴符经》作注。朱熹更赞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老子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

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素书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心书

《心书》又称《孔明心书》,《新书》,《将苑》,是一部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为诸葛亮所著。原文共50篇。诸葛亮在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也是诸葛亮本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治军带兵方略的集中体现,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原著言简意赅,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编传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周作人在其《饭后随笔》中谈到叶德辉,说叶为皇帝选秀女,皮包不住胆,捷足先登,所辱秀女后来当了农会干部,叶自然不免一死。丘良任编《竹枝纪事诗》中长沙竹枝诗云:“施施两个丘中有”,典出《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讥笑叶德辉和王先谦是麻子,反映了当年在长沙抢米风潮中叶、王两人囤积居奇,为富不仁的事实。周劭《黄昏小品·雪夜闭门读禁书》提到叶德辉编有一本小书,每逢家宴,赠宾客人手一册,内容惊世骇俗,可惜周劭语焉不详;又说其书可能对荷兰汉学家高罗佩(V Gulik写作《中国古代房内考》大有补益,似乎是指叶德辉从日本永观年间(982~984)丹波康赖氏编《医心方》一书中辑录的中国古代房中经典四种:《素女经》、《素女方》、《玉房秘诀》和《洞玄子》。这四种书后来成为《双梅影庵丛书》的一部分。以上所引,一鳞半爪,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不过,有一本书很难得,是对叶德辉最有发言权的人写的,这就是杨钧及其文集《草堂之灵》。杨钧(1881-1940),湖南湘潭人,其兄杨度为中国近代政坛的风云人物,兄弟俩同受业于湖南硕学王湘绮。从书中可以看出,叶德辉与杨钧过从甚密。叶对人说杨“能自成门户,起衰之功,可比韩愈”,推崇如此。可杨钧并不领情,说叶性格“至乖僻,不近人情”,“骄慢”等。

谈到叶的书藏,杨钧称叶为湖南第一藏书家,版本之考究为湘冠,如叶曾藏有宋胶泥本《韦苏州集》(实为明活字本)、宋朱熹同榜题名录等。伴随着湘军中兴,晚清湖南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方重镇,桐城派自皖至湘,似乎也形成了一支文化上的中兴“湘军”。在这种人文传统里,叶德辉跻身湖南第一藏书家,自有其不同凡响之处。皕宋楼被日本人廉价收购,江南典籍为之一空,此为我国书坛的一页痛史。原清华大学教授袁同礼《清代私家藏书概略》将叶德辉列于清代最后一辈藏书家,并寄希望曰:“吾人为文献计,甚望其能长守故都也。”这最后的希望也将成为浩叹。杨钧写道:“(叶)身死之后,以其宅为图书馆,后发还,然所损失,则无人理会。”

论学方面,杨钧对叶的批评可谓不遗余力。叶母去世,杨诔曰:“佳儿诚博学,但与我门庭各异,只谈风月不谈文。”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一本专言古籍版本的书,宋雕元刻,如数家珍。杨钧从小的方面补叶所未见,从大的方面抓住叶论措辞不严谨的毛病,几乎将其一生安身立命的学识完全推翻,并断言“专言版本者无功于学问”。对叶的《经学通诂》也说:“幸无人读,否则亦可贻误后生。”叶德辉的儿子似乎比皕宋楼的后代强,还算是肯堂肯构,然则人力终不敌气运。他对父辈之争总结道:“吾父著书,与白心(杨钧号)大异。吾父仅集前人之说,而不辩论是非。白心己见太深,砉然独断。”也许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同庄子和惠施的往复辩驳,没有了叶德辉,杨钧也许会感到寂寞吧。

说杨钧的《草堂之灵》难得,从一细微处可得到证明。比起那些隔靴搔痒的传闻,杨钧在书中准确记录了叶德辉的忌辰:旧历一九二七年三月十日申刻。叶德辉之死本不足为道,可是不久遥远的北方传来大学者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消息,王国维自杀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谜语。一时议论纷纭。陈寅恪在1953年12月1日《对科学院的答复》中写道:“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周作人取此说),不关满清之灭亡”。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曰:“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拈出了这一句式,谓“两非逼一是”。另有一说,即王自杀,因叶被杀。这不是空穴来风。杨钧当天也被农会抓去审问,他事后写道:“彼时之余不仅不能救叶,且不能自救,更不能如王国维之自杀。”这句话象一条无形的线将三个人的命运拴在了一起。这只是杨钧的一家之辞。还是一代史家陈寅恪破人我之执,得历史理性之“鱼”,在挽王国维的碑文里发出振聩欲聋的声音:“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序愈宏则其所受苦痛亦愈甚。”这句话也成了陈寅恪自己一生的写照。

叶德辉、不论如何评说,此人至少总是个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刻书家。但多年来此人似已被遗忘。据说1957年古籍出版社重印过他的《书林清话》。大概和那阵“早春天气”有关。鲁迅早年钩稽古籍不止一次提到叶氏刻藏。《鲁迅全集》(1981年版)有四条简要注释。两条说他是湘潭人,两条说是长沙人,都不错。时下又有叶氏辑刻《双梅影闇丛书》面市。影印本、排印本合成一厚册、自右向左直行读过去又自左向右横行读回来,立足现代而发思古幽情,市场操作与文化意趣兼备,妙!由影印摹想原刻,谓之精审,不为过当。叶氏自号郋园。郋,许慎故里,可见其自视志向。这么一位人物,名声事业、几至不传,大概和他的死有关。 《双梅影闇丛书》。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零、郭晓惠等译),相当长篇幅引述《丛书》所收“房中书”五种(《素女经》《素女方》《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在简述叶氏搜求辑佚校勘经过后指出:“叶德辉的书证明,他是一个博学严谨的学者。这亦可从他对这五种书的处理方式得到证实。”顺便谈及他的死,说《丛书》的刊印,“他因此大大触怒了当时的旧派文人,使自己的学者声名扫地以尽。他是那样不幸;甚至惨遭匪徒杀害也未能引起任何同情”。“同情”与否,系于观点、立场,不可一概而论。“扫地以尽”,也许说得过于严重。“匪徒杀害”,则大大有悖于吾人之观念,难以认同,务必澄清。所以,译者于此恪守国情民意特特加注:“叶氏是1927年被长沙地区的革命群众作为‘反革命’而处决”。看来还是太简单。新时期小青年不明究竟,可能误生歧义;以为因这么一部《丛书》而成了被处决的“反革命”,太离谱了。

革命群众“和尚打伞”而处决“反革命”。不过如探囊取物耳。陈年旧事,宜粗不宜细,似可单说这个叶德辉,固然满肚子学问,但其一贯表现,的确够呛。按其生平,似乎是专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戊戌变法,他攻击梁启超创办的湖南时务学堂;著书立说,批驳康有为。湘人唐才常在鄂起兵反清失败,他竟至编述《觉迷要录》,以为“康梁逆案之定谳”。辛亥,湖南独立,唐的儿子唐蟒任湖南都督府军政部长,怀疑唐之被害与叶德辉有关,将叶逮捕,旋获释。以后,他又拥戴袁世凯称帝,成立“筹安会”湖南分会井自任会长,请愿“劝进”。其实,这位帝制迷,晚清末季,已吃过“帝”的苦头。19l0年,他趁湖南水灾,积谷万石,引起灾民抢米风潮。此时的大清自身朝夕不保,为平民愤,将这位“进士”公“削藉”。功名、面子、统统丢光。次年,其“精神家园”大清皇朝于焉颓圮。一日无君、惶惶如丧家之犬,“终极关怀”便到了袁大头头上。此等花岗岩脑袋,在革命大潮迭起迭落的1927年碰个粉碎,时也,运也,命也。况乎此公又是自己“跳了出来”,正所谓“在劫难逃”,罪有应得。

说起叶德辉被“处决”直接原因,历史风霜,文士戾气,均富韵昧。是时也,“一切权力归农会”,叶德辉还是当他的长沙总商会会长。大概韬晦为计,“表现”尚可。不知逢何盛典,“农会”请这位大名士写副对联。也许鬼使神差,多半“气候”促成,骨鲠在喉久矣,今日一吐为快,叶进士大笔一挥,写下:“农运方兴稻粱菽麦黍稷一班杂种,会场扩大马牛羊鸡犬彘六畜满堂。”横额是:“斌尖卡傀”(长沙方言)。意为不文不武,不小不大,不上不下,非人非鬼。此言闻于湖南文艺出版社朱正老师,朱老言华,评曰:“自己找死!”的当之至,也是一幅好“横批”。叶氏时年63岁;是日也,1927年4月11日。稍为推寻,这日子历史意味深长,足令后人感慨莫名:冥冥中果有定数耶?

后八年,《郋园全书》由其家人刊行。据闻,《全书》刻版及未刊遗稿存于长沙坡子街叶氏藏书楼“观古堂”。1938年“文夕”大火,玉石俱焚。大部藏书,则由日人购掠而去,流散彼邦,杨树达先生有《〈郋园全书〉序》,对叶氏为学,推崇备至。杨先生持学严正,不轻易许人。如对其最敬服的孙诒让、王国维,亦“时有献疑,未甘阿比”。又如对其自称“私淑王氏”之念孙、引之父子,“昔校《汉书》《淮南》,于高邮之说,多所纠摘”,的确有“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气象。至于下段文字,更可见杨先生学术上堂堂正正,一是一、二是二之风范:“郭君鼎堂神识敏锐,创见独多,顾其善者高出青云,次者或下沦九地。此如剽悍之将,性喜陷阵,搴旗斩将,每见奇功,而覆车溃众,时时不免。盖建立统系,为业至艰,而语语求通,不为丘盖,瑕瑜杂见,固其所也。”评郭氏学,切当中肯,人所难道情见乎辞,善意美言,不应误会而大概终于有所“误会”。此为题外言。题内言:杨之序叶,也是情见乎辞,易误会为古之“谀墓”,今之“悼词”,死后个个“完人”,和前述叶之“反动”种种,似乎难以接轨搭界。这大概是因为叶氏去之尚不甚远,恶名昭昭,熟知其事尚有存者之故。读小说《曾国藩》或堂而皇之《曾国藩全集》就不同,很少人知道或知道也并不计较“曾文正公”民间别称“曾剃头”。至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瘦金体”的宋徽宗,人们只欣赏好词好画好书法,其为腐化堕落反动极的“亡国之君”,与尔汝伊吾何干?这倒并非完全是厚古而薄“近”,主要是他们的恶德罪行,今人并未身受其害,当然没有切肤之痛,所以顶多作为历史教洲注意而不念旧恶。但他们创造或传下来的、以文化形式呈现的“遗产”,却仍在“现实”中流动着,和今之人一块“活着”,并以其智慧和美的魅力,颠倒世代众生。这类遗产有“物质”的,大半是“精神”;即使是“物质”的,也已升华为“精神”的。具体到叶德辉(以及周作人一类人物),综其平生,终归应入“懦林传”。叶氏观古堂藏书曾达二十余万卷,一时有“富甲海内”之誉可证。文人戾气。自我膨胀,“长沙里手湘潭票”,以为才足以“兼济天下”,实则不识大体,螳臂当车逆历史大潮而反动之,只宜以不自量力、可恨亦复可笑视之。大浪淘沙,尘埃落定。我们似乎能以从容平静心态,读杨树达作于1935年的《郋园全书序》。

杨《序》开篇把叶氏学术文章,置于晚清文“湘军”胜业大背景中,叙述真人真事,勾勒叶德辉,为之定位。学术大事,鄙陋如我。不识高低,只能照抄:“吾师湘潭叶园先生,早岁登朝,谢荣归里,杜门却扫,述作自怡,于时长沙耆宿有湘阴郭侍郎玉池先生、湘潭王孝廉湘绮先生、长沙王祭酒葵园先生,皆东南物望,坛坫盟主。先生于诸老倾挹有加;宗风各异。就中祭酒谷虚成德.见先生会试闱作,击节叹赏,忘其年辈,投谒先施。谓往者视学江南,续仪征阮氏经编。江皖耆彦.经求纷纶,湘士卑卑,怀惭抗手,今得吾子,湘学其有幸乎!暇阅祭酒刊撰《世说》,缘先生一言指谬,索还赠本;隳板重镌。他如理董班史,甄录精言,音辑骈词;多资攻错。尽言虚受,学林鱼水,识者两归美焉。”晚清文“湘军”中,郭嵩焘、王闿运、王先谦当然是领袖人物。比他们年轻二十几岁的叶德辉属颖出新秀。尚可补说几句的是:郭嵩焘、王先谦早年皆曾入曾国藩幕,文武“湘军”有难解之缘。郭成了著名的晚清外交家,属睁眼看世界人物。王先谦则是帝制迷。排康粱而拥袁氏,与叶德辉同一战壕。但他早去十年,如果也活到20年代,结局怕同样不妙。大概正因他“寿终正寝”早,所以“解脱”也早;80年代他的《汉书补注》和《庄子集解》即先后重印出版。出版说明称前书“为目前《汉书》之最佳注本”,是“学习研究西汉史的必备之书”:后书“为本世纪以来研究《庄子》者所必读”;历史在这里又显示出取其大端的宽容和理性一面。杨序“理董班史”数言;诚言之不虚,王先谦《汉书补注》“同时参订姓氏”名下,赫然写明“叶德辉字奂彬湖南湘潭人进士官吏部主事”。在历述叶氏经史艺文诸方成就后,杨先生作如下论定:“尝谓自来经术,莫盛有清,先生生丁末季;殿彼一朝,大可理初,愧其博洽,渊如西庄,逊其专谐。信学林之伟业,旷代之鸿儒。”持论当否,我未能知。且待治“湘版’书业史、湖湘文化史之大匠学人,勾稽梳理,再为评议。

《辽东诗坛》所载叶德辉死事《书屋》杂志曾先后发表过《叶德辉之死》、《是是非非叶德辉》等文章,使人深受启发,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现将我所发现的几则史料披露如下,或许能补前两文之不足。

《辽东诗坛》创刊于1924年10月,主编为日本人田冈正树(字淮海),月刊,线装,长三十二开,诗人如陈三立、郑孝胥、樊增祥、陈宝琛、陈衍、黄节等,学者如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书画家如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以及段祺瑞、吴佩孚、于右任、汪精卫、戴季陶等政要均有诗作揭载。1925年6月第六号开设《著述绍介》专栏,首篇评介的是叶德辉《说文读若字考》,作者为日本汉学家松崎鹤雄(1867~1949)。松崎鹤雄1910年往长沙拜叶德辉为师,1920年起任职于满铁大连图书馆。

叶德辉1927年4月在长沙被杀,松崎鹤雄当即撰写《叶德辉传略》,发表在《辽东诗坛》第二十三号(1927年5月)上,第二十四号还刊登了《叶郋园殁后之消息》。这两篇文章对研究叶德辉大有裨益,而世无知者——《辽东诗坛》传世颇稀,故转录于此(原文无句读)。

目录 1 拼音 2 《圣惠》卷二十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普济方》卷二十七 31 组成 32 主治 3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4 《圣惠》卷三十四 41 组成 42 主治 4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51 皂荚散的别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6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61 组成 62 主治 6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直指》卷二十一 71 组成 72 主治 7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75 附注 8 《圣济总录》卷一二○ 81 组成 82 主治 8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91 组成 92 主治 9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附注 10 《圣惠》卷九十一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十六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外台》卷三十四引《素女经》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3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皂荚散 1 拼音

zào jiá sǎn

2 《圣惠》卷二十二 21 组成

皂荚半两,旅生荞麦半两,白蒺藜半两,谷精草半两,五灵脂半两,芸薹子半两。

22 主治

白虎风,疼痛。

2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用酽醋调涂之。

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3 《普济方》卷二十七 31 组成

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干),桂心1两,甘草1两半(炙微赤,锉)。

32 主治

肺痿吐涎沫。

3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3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4 《圣惠》卷三十四 41 组成

皂荚(炙黄焦)1两,荆芥1两,胡椒1两。

42 主治

齿风蛀,疼痛不可忍。

4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3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热含冷吐。

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 《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51 皂荚散的别名

塞鼻菖蒲散、菖蒲散、皂角散

52 组成

皂荚(去皮子,炙)、菖蒲各等分。

53 主治

鼻窒塞,不得喘息。

5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暮卧之时,以绵裹塞鼻中甚良。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6 附注

塞鼻菖蒲散(《圣惠》卷三十七)、菖蒲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皂角散(《普济方》卷五十六)。

6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61 组成

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白蒺藜各等分。

62 主治

大小便不通。

6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如大肠不通,用盐茶调下;小便不通,温酒调下。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直指》卷二十一 71 组成

长肥皂荚2钱,白盐半两。

72 主治

风齿动摇。

7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常擦。

74 制备方法

上同烧赤,为细末。

75 附注

方中皂荚用量,《医方类聚》作“二梃”。

8 《圣济总录》卷一二○ 81 组成

皂荚(去皮,炙)1梃,硇砂(研)1分,白矾(熬令汁枯)1分,甘松1分,细辛(去苗叶)1分,盐花(研)半两,槐白皮(锉)半两。

82 主治

风疳宣露,口臭。

8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先用盐揩齿,后用散1钱,敷患处。

8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91 组成

皂荚(不蛀者)2两,升麻1两(2味入瓶子内,固济,留一孔,烧令烟绝,取出细研),杏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凝水石(捣末)2两。

92 主治

齿疳风(匿虫)。

9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1钱匕,贴患处。

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95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皂角散”。

10 《圣惠》卷九十一 101 组成

皂荚2梃(烧灰),黄芩2分,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黄丹2分(微炒),槟榔1分,白及半分,干姜1分(烧灰)。

102 主治

小儿白秃疮,愈而复生。

10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以浓醋脚调涂之。甚者不过3上愈。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1 《圣济总录》卷十六 111 组成

皂荚(猪牙者,烧灰)7梃,乌头1个(炮裂,去皮脐),沙草根7枚(生)。

112 主治

风头痛。

113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腊茶调下,并23服。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2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121 方名

皂荚散

122 组成

皂荚2梃(去皮子,烧灰)。

123 主治

瘰疽溃后。

12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用盐汤洗疮令净,干掺敷,每日3次。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3 《外台》卷三十四引《素女经》 131 方名

皂荚散

132 组成

皂荚1两(炙,去皮子),蜀椒1两(汗),细辛6分。

133 主治

妇人黄瘕。

134 皂荚散的用法用量

以三角囊(大如指,长2寸)贮之,取纳阴中,闷则出之,已则复纳之,恶血毕,取出,乃洗以温汤。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36 用药禁忌

三日勿近男子;忌生菜等。

古籍中的皂荚散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揩齿

散,早夜用,如常揩,益牙齿,去恶气。揩齿皂荚散方皂荚(二挺去皮)空青曾青胡桐泪戎盐(研)石膏(研)丹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二]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

中赤烂者以黄芩栀子代当归细辛)又疗人鼻塞不通。皂荚散方。皂荚(一分炙去皮子)细辛辛夷蜀椒附子(炮各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四]治齿风疼痛诸方

煎五七沸。去滓。热含冷吐。治齿风。疼痛不可忍。皂荚散方。皂荚(炙黄焦)荆芥胡椒(各一两)上件药。捣

《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三]治消渴饮水过度诸方

令黄去皮子入麝香一钱同碾为末)上件药。每服。炒皂荚散一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令温。每于食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一]治妇人八瘕诸方

周易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第一真经”。部分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商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筌;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

书中多隐喻,论述养生、政道、兵略思想时,以老融合易、阴阳、法、兵等诸家思想,是一部独步古今的经典之作。因此诸葛亮、李筌、朱熹等人曾先后为《阴符经》作注。朱熹更赞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

老子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考工记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

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素书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心书

《心书》又称《孔明心书》,《新书》,《将苑》,是一部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为诸葛亮所著。原文共50篇。诸葛亮在书中博采《孙子》、《吴子》、《六韬》、《左传》之言,从各个角度论述为将之道,是反映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也是诸葛亮本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治军带兵方略的集中体现,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原著言简意赅,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编传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中华奇书 》 20 收集整理中华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十余篇,如周易、黄帝内经、孙子兵法、鬼谷子、奇门遁甲、道德经、厚黑学、山海经、孙子兵法等,每篇均配以作者介绍、原文,同时还包括后人评论、研究及注解版本、运用方法等,是研究、学习的好资料。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系道家哲学与修养之术,论涉哲学与军事,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即中华始祖,在位任期最久,长达一百年。根据此说,《阴符经》被称为“古今修道第一真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卜筮专著。它以特殊的体系和表达方式,为我国术数学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周易》产生的年代, 过去许多学者一致认为是在商末周初, 由于商末周初时的卦有数字卦和画卦两种, 基本上可以确定《周易》诞生的年代, 最早只能在周昭王之后, 或西周中晚期, 而绝不可能是在商末。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载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图)。 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卜占法 卜和筮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种术数活动。史载最早的卜的资料,是商周时代刻有卜辞或占卜符号甲骨。当时人们决定重大事项之前,都要用火灼龟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据灼开的裂纹来推测人事的吉凶,这种占法,古代称为龟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