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6收藏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第1张

1、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

2、比较研究法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比较研究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无论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或是在理论研究中,比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该方法。

3、归纳综合法

归纳综合法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例法,借助于给出的一组输入/输出实例逐步导出适于一类问题的程序;另一种是“轨迹”法,通过所给实例的执行轨迹,逐步导出程序。

4、实证研究法

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5、定量分析法

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

①提倡熟读精思。熟读,要求读书要准确无误,并能成诵。要逐字训释,逐句消化,逐段反复,做到前后相互照应,脉络相互贯穿。精思,要求有思考,有比较。其分为两个阶段:先熟读以弄清字意,后精思以领会内容。熟读为精思创造条件,是精思的基础,精思则是熟读的归宿。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不可能全部做到熟读精思,但是,一些重要的篇章、段落要读熟,一些专业的基本理论、规律,常用的知识要记牢。当然,熟读牢记不是最终的目的,否则只能是死记硬背。阅读历史文献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要求读者能够敢疑善疑,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既不一味盲从古人,又不一味抹杀古人。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才能辨别是非,有继承,更有创新。比如就一篇论文、一种学说来说,先要分析作者的论点以及论证的方法和论据,然后,再与其他观点资料相互比较:第三步,再就可疑部分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思考,才能理解得透彻,从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继续查找资料,做更进一步的深人研究。

②循序渐进,多读多得。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否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读书讲究循序渐进,需要克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思想,而应提倡“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的求实精神。因此,读书不必强求速度,开头慢点,以后就快了:“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八九分,后则费六七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阅读一本古书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书中的知识也往往不可能一次掌握,这就需要反复长期地阅读以求融会贯通。好文章每多读一回,必将多一分了解,多一层领会。

③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选择精读法与略读法。读书贵专攻,但也要适当注意博览。专攻注重读书的效果,博览则强调阅读视野的开阔。读书以博为贵还是以专为贵,历来有不同意见。总的来说,古人更强调博览,今人更注重专攻。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需要灵活恰当地选择精读法与略读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生命时空内无法摄取无限的知识,因此,应该慎重挑选一些公认的名著或经典著作作为精读书目。精读要求通读全文,纤屑不遗,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既理解内涵,又揣摸写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充分吸收古书的营养。精读的步骤:一是初读,逐字逐句,逐节逐章通读全书,求其读懂;二是复读,明了全书的大意;三是细读,达到记忆全文、体会内容、研究问题的目的。长时间只读某一专业领域的书,就会使思想受到限制,为了提高能力,需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博览群书,则需掌握正确的略读方法。略读的特点是提纲絮领。略读的步骤:一是泛读,浏览版本、序目,略知全书梗概和编纂意图,确定重点;二是选读,按照阅读目标区提取要点,参考书籍,研究问题,随时做笔记;三是串读,连贯起来思索,把相关的内容摘录整理成读书报告。

④注意问读法与参读法的联合运用。问读法和参读法是与精读法和略读法联合运用的读书方法。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书,一 边 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作为阅读的目标,辨识的头绪。问读贯穿精读和略读的全过程,可以达到激励思考,促进研究的功用。参读法是精读法和略读法彼此结合的中间环节。把几种书比较对照者读,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古人读史,常常这样做。如清朱鹤龄读《史记》中“纪三代事”部分,以《尚书》、《左传》、《国语》、《竹书纪年》等书相互对照。参读法的好处在于能够积累较多的资料,而且便于比较。

⑤强调读以致用的阅读态度。读文章不能粗率地读下去,以读完为目标,读过了也就完事了,对学术研究和实践不产生任何影响。在读书求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吸取精华,并与自己的见解比较融合,加以创造,以推陈出新。比如北魏时期贾思勰读到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句时想到,既然纤细茎弱的蓬生长在粗壮的麻田中,就可以长得很直。那么,如果将比较细弱的槐树种在麻田里,是否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呢于是,他就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将槐树苗种植在麻田之中,槐树苗由于周围的阳光被麻遮住,因此拼命向上生长。三年过后,果然长得又高又直。由此可见,强调读以致用的阅读态度才能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勤于思索,使读有所得。

⑥勤于动手。古人读书。强调“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心思用到,效果就好。后人在“三到”的基础上又加上“手到”,即勤于动手。从历史上看,很多学者都勤于撰写读书笔记,随读随记是他们读书治学的良好方法。著名的读书笔记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记》等。二般来说,阅读古籍时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做读书笔记等。古书多无标点,因此标点分段是读懂古书的第一步;遇到困难,查阅字典和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加以解决;撰写读书笔记是阅读的第三步,这也是记述阅读成果,积累阅读经验的过程。读书笔记的内容大致包括:抄录备忘、提纲节要、记录心得、探讨研究等。总之,勤于动手有助于开阔眼界、增强记忆,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效果。

总之,科学的阅读方法, 是在历史文献的阅读实践中产生的。 上述方法仅归纳和总结了前人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随着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历史文献的载体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子文献的出现以及网络阅读方式的普及必将对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文献阅读方法的研究,也将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尽管如此,要鉴别古籍的优劣真伪,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规律可以遵循。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此外,古书鉴别还要细审书中内容,注意书后的序文跋语,以及墨色、藏书印章、刻工记载等。

有把锈针漫与人——学习古文献的一点体会

---------摘自韩山书院

说实话,论坛里藏龙卧虎,谈这个话题,只会献丑,不过也是自己的浅显心得,就当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对初学者,有些许启发。

学习古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选择了一条寂寞而艰难的路,具体不用我多说,所以,如果真的有强烈的兴趣,那就耐住寂寞,艰难地走,如果没有多少兴趣,还是趁早放弃。

先说些我认为学习古文献的基础。

首先是要有一些古籍阅读能力,通文字音韵训诂。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得多好,不过基本的一些,还是要懂,否则无法进行下去。学习的方法,无非多读,多看。

具体说:1、会一些篆文。甲骨文之类的,太专业,就算了。但得识一些篆文,因为藏书印之类的,篆文多。方法:看《说文解字》,不能通读的话,看五百四十部首也行。

2、会一些草书。许多材料,是稿本、钞本,用草书、行书写成,有些刻印的书,序跋之类的,也是行书、草书。不识一些草书,无法阅读。学习方法:找本《草书千字文》,或孙过庭《书谱》。多看。

3、会一些俗字,敦煌卷子固然有很多俗字,许多世俗材料也有俗字,钞本、稿本也有俗字,许多刻印的书,也有俗字。不误俗字,有的书就读不下去。方法:《干禄字书》、《龙龛手镜》、《碑别字新编》或黄征老师的《敦煌俗字典》等。

其次,要会查工具书。可以看一看《文史工具书举要》之类的,介绍文史工具书使用法,不仅要学会,更要时时用。要知道有哪些工具书,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查哪个工具书,如何去查。具体的,就不用多说了。我常常看到有些朋友,有个什么问题,到处问人,不得其解。其实只要知道有应该查什么工具书,一检便得的。

再次,要知道如何找材料。我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得需要查哪些材料,心里得有数,这需要一些目录学的知识。然后是如何去查,像清人的集子,可以看《清人别集总目》之类,上面列有馆藏,可以到处跑跑。材料又分纸质材料、电子材料。有些材料,数典、龙腾、爱如生,包括我们韩山书院,能够下载,也就免得东奔西跑。

具体的古文献研究,方向很多,千差万别,但我觉得有些基础的,应该掌握。

我建议大家花半年到一年时间,做一个个案研究,即研究某一个作家或学者。不宜太著名的,二、三流的就可以了,主要是锻炼自己,不求出多少成果。可以做的工作很多:生平考、家世考、交游考、著述考、某一著作的版本考……然后尝试整理其著作,涉及到版本考察、校勘、标点等。然后可以作此人的年谱,辑录其佚文佚作、辑录生平资料、辑录评论资料、辑录交流唱和的诗词……经过这一轮的尝试,应该对古籍整理有了粗略的认识。以后看到别人一篇文章,也知道从哪些角度进行评价了。

具体研究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方向而异。

我很惭愧,在南师大学习六年,没有很好的学到老师的方法,只是在瞎混,不过就自己所熟悉的,举三个例子:

我导师赵生群教授,研究《史记》、《春秋》,《史记》一百三十卷,加上三家注,得有二百万字左右,据赵老师讲,他前后通读过几十遍,零星查找不算,所以我们课上提一个什么问题,他基本都能背出原文来,来龙去脉很清楚。这是需要花很多工夫的。但能够做到这样,就会精熟,许多问题就会浮出来,得到解决。每再读一遍,都会发现一些新问题的。当然,不仅仅是看《史记》一书,相关的《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汉书》……,也自然要熟悉。这是一条路子。

黄征教授,研究敦煌语言文字,简单看,就是识字,但请不要小看这识字之术,许多敦煌学研究者,有的还是很著名的敦煌文学、敦煌文字的大家恰恰缺乏这一基本能力,因此误读原卷,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错得就更加离奇,这种情况以前可谓广泛,现在也不少见。所以识别敦煌俗字,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大学问,黄征老师又将这上升为理论,著述很多。具体方法我没有尝试过,所知道的大概是,多看原卷(不是去法国、英国看敦煌卷子,是指看图版,上古等出的几套,或者实在不行,《敦煌宝藏》也可将就),对照他人录文。最好是拿着《敦煌变文校注》,边读边核对原卷,一篇一篇读,注意其校注,这样大半本读下来,一般的俗字,就都认识了。如果无法找到原卷,那看黄老师《敦煌俗字典》,也可以,不过效果不如对原卷好,没有直观印象。坚持一年,就掌握了一个大概,再去看一些学者的敦煌学研究,就会发现真的是“讹火满纸”了。

江庆柏教授,清代文献研究、四库学研究。江老师可以说是我见过最勤奋的老师,近年所出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清代进士题名录》,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肯定,可见先生扎实的学风和过硬的功力。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所收几万人,一一去图书馆查找原始资料,进行详细的考证,前后看过的资料,有数万种之多,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方法,让人钦佩,值得所有研究古文献的学习。

说得有点乱,以后再整理修改,希望大家也多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谈谈自己熟悉的学者治学的方法。

按刻书机构区分。计有:官刻本(包括国子监本简称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内府本、府学本、州学本、县学本、藩府本、官书局本、各地书院本)、家刻本、坊刻本等。

按雕版印刷情况分。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道藏本、祖本、原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递修本、百衲本、旧版、通行本、邋遢本、书帕本等。

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扩展资料:

古籍版本的历史说明:

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这和史的分期有所不同)。

广义的下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炉灶,例如旧体诗文集、对古籍所作的旧式校注之类,一般仍可以划入古籍范围。

1田野作业法,又叫直接观察法。因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广大群众的生活、文化现象,而这些一向是很少被记录的,并且,随着社会情势的发展,它不免或多或少的变化着。为了得到鲜活的、丰富的科学资料,就必须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工作。这种工作收获的结果,就是民俗科学的建筑基础。田野作业法,是民俗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以获得忠实可靠的资料,又可以修正、补充前人调查资料的不足。

2历史研究法,又叫历史考证法。民俗学既是一门现在之学,也是一门历史之学。民俗学对任何一种民俗事象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它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所谓历史研究法,就是要追溯民俗事象的纵的历史联系。历史研究法,是许多学者早就采用了的。在民族学研究中,学者们经常采用历史文化残余分析方法。所谓历史文化残余,是指现代各民族中还以某种变形的形式保留的许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的分析研究,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十九世纪的许多学派,如神话学派、仪式学派和进化人类学派等,曾用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民俗现象,而且大都把民俗作为文化“遗留”物来对待。十九世纪晚期,芬兰历史地理学派及其方法形成,这时民俗学(主要是民间文学)才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对整个民俗学的研究也是适用的。任何一类民俗事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表现为一定的历史过程,许多民俗学事象不仅现在仍在民间流传,而且在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借助古籍文献资料,可以追溯某一民俗的原始形态和它以后的发展和今天的传承。

3比较研究法。这是各种科学,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对于民俗学,似乎更特殊地需要它。

比较研究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开展从国外介绍进来,而且首先运用在我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神话学的研究,民间故事的研究和歌谣研究等。近几年来随着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的深入,比较研究法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所谓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法,是指在民俗学研究中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俗事象拿来作比较,从而找出各类民俗事象之间的纵的和横的联系,探讨某一民族民俗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方法。由此看来,比较研究法便可分为两种:历史比较法和类型比较法。历史比较法,是对历史上有关系的民俗事象加以比较,找出某一民俗事象的历史联系和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变异和原因。它在研究某一民族民俗的特征、分布及文化史方面被广泛采用。这种比较研究法常常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比如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有时也可能是某一具体的民俗事象。类型比较法是将历史上没有关联的民俗事象,作横向的排列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影响。这种方法重点在横向比较,所以它常常将众多的民俗事象进行分类比较,以探讨同一类民俗事象的传播和变化幅度。在民俗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孤立地看,某一民俗事象并不见得有什么特点,也似乎和别一地区的民俗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将不同地区的同一类民俗在一起作比较,不仅特点很快明显起来,而且这一类民俗互相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十分清楚,即使是没有联系,我们也很容易找出这一民俗产生和流传的原因来。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中“中心起源说”和“心理共同说”就是这样得出的。

除历史比较法和类型比较法之外,有时学者们还采用深度的区域比较法,控制比较法和交叉比较法。区域比较法,是为了使比较深入而采用的方法。它将比较的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由此出发将这一区域的特殊民俗事象加以比较,区别类型,然后再和民俗学总的分类发生联系,进行比较。所谓控制比较法,是指研究者先要分析不同民俗的构成,然后再去了解这一民俗的全部内容和形成过程(历史)。这样对某一民俗的结构和历史的前后关系在研究中都可以照顾到。交叉比较法,是指在更大的范围内,从世界各民族民俗事象中,抽出某一部分,作统计分析,由此说明某一类民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在多数人的意识里,凡名胜古迹、文化遗产、鼎彝器物、版本书籍、书法字画等,其产生的时代愈早就愈受人们珍重,原因很简单,通常情况下,时代越久远,传世越珍罕,历史文物价值当然也就越高,但时代“早”与“晚”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代的人恐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我们主张既要回望历史,把握时代早晚的尺度;也要展望未来,预留后人品评历史时代的空间。

  在多数人的意识里,“物以稀为贵”,但“少”也没有绝对的标准。除了“惟一”可以算是绝对地“少”之外,恐怕谁也难以说出少的标准数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主张既不能忽略罕传孤行本所具备的特殊价值,也不因存世尚多而漠视某些典籍固有的珍贵品质。

  就古籍而言,其价值既包括文物价值、版本价值,也包括文献价值(学术、资料价值)。其中文物价值已包含在前述时代早晚标准中。文献价值是就书的内容而言的,在中国现存古籍中,除极少数荒诞、迷信、**等糟粕性的古籍因无或缺乏学术、资料价值而无须选录外,其余大多数典籍在甄选时不必过多在文献价值上煞费苦心。惟有版本价值才是《名录》甄选时必须着重考虑的要素。早期产生的典籍版本,因其历史文物价值高,甄选时并不太费周折。晚出之本,则要看其所从出;看其刻前是否经过重新整理;是否经过严格校勘;看其是否为初刻;看其是否经过名人批校题跋。一句话,版本价值是甄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重要考核内容,甄选难度也就在这里。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1、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