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治疗八法,值得收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面瘫治疗八法,值得收藏!,第1张

爱健康小妙招 , 中医免费学

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轻者1周即愈,重则需要较长时间,也有部分患者虽经多方、长期治疗,但终难彻底痊愈而留有后遗症。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有疗效欠佳者则留意观察分析,并四处拜师以求良策,用以临床重复验证,逐渐形成了一套组合完整的治疗方案,对治不同类型的面瘫,效果满意。现摘其要者整理成文,以供同仁参考。

首先要区别是核上瘫还是核下瘫,要点在于额纹是否消失:未消失者是核上瘫,额纹消失是核下瘫。我们治疗的绝大部分面瘫是周围性的。大约一半的病人在48小时之内面肌瘫痪达到高峰,所有病例在5天之内达到极限,急性期为7天左右,80%病例在数周或1~2个月内恢复。

有学者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分期对于把握治病的时机、取穴、选针、手法的运用等都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一、毫针法

1.取穴:翳风、风池、合谷、太冲。

2.针法:先针翳风、风池穴,继针合谷,再针太冲。

3.释义:一般周围性面瘫患者大多在翳风、风池有压痛,毫针刺以泻法,以引邪外出;继则针对侧合谷,配同侧太冲以泻法。《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有“穴法相应三十七穴”中:风池应合谷,翳风应合谷。故先取翳风、风池,后针合谷,则加强了祛除头面部风邪的力量。“太冲泻口喎于立正”,与合谷相配,则气血双调、升降相因,通经活络之力大增。

二、患侧面颊部火罐法

朔州针灸名医徐白之子徐军先生传授治面瘫拔火罐法:用玻璃罐闪火法,在患侧面颊部以“颧”为中心拔火罐,将半侧面部肌肉紧紧吸聚到一起。留罐5分钟左右,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改变情况,以免吸力过大或时间太久而发生水疱。起罐后,嘴角偏斜的症状即有所改善。此法适宜于早期面瘫患者。

三、肩胛骨内缘挑割法

山阴城内康老医生擅用肩胛骨内缘挑割法治疗面瘫而闻名遐迩。他认为发病后早期不宜在面部针灸,发病3个月内绝大多数可治愈。其法简单而有效:沿患侧肩胛骨内缘,从上角往下找压痛点,用圆利针刺入皮下,挑出白色纤维丝,再用刀割断,所有痛点都挑割。笔者改用 锋钩针钩割痛点,其机理、效果相同,而操作更简便。

四、口腔黏膜按摩、划割法

1.内颊车穴(口腔黏膜)鑱针划割法

新九针创始人师怀堂老师经验:用镵针划割内颊车穴(口腔颊黏膜)。第1次治疗双侧均划割,以后划患侧即可。针法:纵向划割4~5下,见血即可,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大血管。每周2次。

2.口腔黏膜按摩、松解法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杨恩来老师经验:戴消毒手套,将食指、中指放进患者口中,拇指在外对按,仔细触摸口颊黏膜,寻找痛性硬结。找到后,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对搓揉按,由轻到重,直至硬结变软或疼痛消失。如遇到硬结难以揉开者,可用锋钩针钩割,或用小针刀切开松解。

五、竹牙签弹刺内迎香法

朔州有一老中医,擅用竹签弹刺内迎香治疗面瘫,方圆百里皆知其名。1991年笔者学得此法,屡试屡效,尤其对不能鼓腮者,针后即不漏气。1999年在江阴市中医院治疗某患近2个月的面瘫,用竹牙签弹刺后,即可将患腮高高鼓起。中医认识:考其所刺经络穴位,手阳明大肠之经脉,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迎香为其最后一穴,为手足阳明之会,是治疗口眼歪斜的要穴。

内迎香与迎香隔一鼻翼而脉气相同,故可愈歪僻之症。西医解释:鼻黏膜有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及嗅觉感受器,与延脑的面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等神经核有复杂的神经联系。因此,刺激鼻黏膜可反射性地影响上述脑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的功能。例如:鼻黏膜反射治疗可调节胃的分泌与运动功能而治疗胃部疾患等。

六、阳白三透法

一般面部肌肉比额肌恢复要快,额纹恢复较慢者,可用一穴三透法,

此乃河曲县一老中医经验:从阳白分别透向攒竹、鱼腰、丝竹空三穴。

出针后在阳白穴上拔一火罐。

七、寰枕枢复合体紊乱矫正法

颈椎病,尤其是上颈段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紊乱对面瘫的发病和治疗也有影响。面神经血供与椎动脉关系密切,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紊乱时,最容易引起第三段椎动脉发生动力学改变,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影响面神经的血运。所以要注意寰枢、寰枕关节的检查,如压痛、错位等。

用针刀切割松解第二颈椎棘突两侧和上缘,以松解头下斜肌和头后大直肌起点,或松解第一颈椎横突头上斜肌的起点,继用手法矫正紊乱的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以缓解枕下三角对椎动脉的挤压,改善椎动脉供血,有助于缺血性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许多病人在针刀手法后就会感觉到面部轻松。

八、颊扇埋线法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陆健老师颊扇埋线法:通过植入人体的羊肠线对经络腧穴温和持久的刺激,以激活经气、促进功能恢复。

方法:将羊肠线埋入颊车穴,三根线分别埋向地仓、颧髎、下关三个不同的方向,一针透三穴,呈扇形,故名“颊扇”。20-30天治疗1次,对于那些不能每天针灸或为了巩固疗效者,可以选用本法。

验案举例

患者,男,27岁,1995年12月6日初诊。右侧面瘫7天,右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平坦,嘴角偏向左侧,鼓腮漏气,右翳风穴压痛。诊为Bell麻痹。

治疗:毫针泻右侧风池、翳风,左合谷,双地仓(泻健侧,补患侧)。每日1次。针5天后眼睑闭合、嘴不漏气。针7天后额纹出现,鼻唇沟出现,嘴角略歪。10天后基本痊愈。

 面瘫,中医名为口僻,亦名口歪(㖞)、口㖞僻、口眼歪斜,指口角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等,俗称吊线风。 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下民间治疗面瘫的 方法 。

 面瘫的病因:

 一、外因

 感受风邪兼寒、热、湿等六*邪气致病,尤其外风致病的特点突出,风寒、风热、湿浊痹阻面络,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筋失于滋养,其中感受风寒者多由睡卧当风、或迎风而处,感受孔隙所来之风寒侵袭经络而发病;咽痛发热后出现口眼㖞斜、耳际疼痛、耳廓疱疹等,系因外感风热。

 二、内因

 1 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筋失养而致。

 2 风痰阻络

 嗜酒肥甘、饥饱失宜,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动生风,风痰窜经络,气血痹阻,经隧不通,气不能行,血不能濡而致。

 3 气虚血瘀

 阳气虚损,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可因之而缓慢,以致气虚血瘀,筋脉失养而致。

 4 肝风内动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若喜怒气逆或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肝阳在风,上窜面部,损伤阳明脉络,牵动缺盆与面颊而致。

 民间治疗面瘫的方法:

 1、 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本方功可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2、 薄荷糖

 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文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勺,再继续炼于不粘手时,即成本方具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 川芎白芷水炖鱼头

 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分早、晚食鱼喝汤。本方功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4、 姜糖苏叶饮

 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钟。本方具有流风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症。

 5、 大枣粥

 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熟烂成粥,本方功能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虚弱之口眼歪斜,气短乏力者。

 6、 参枸莲蓉汤

 白人参,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莲子肉,山药各2克,肉莲蓉,火麻仁各12克,橘红3克,大枣,胡桃肉各2枚,煎汤取药汁服,口服2—3次。本方有补中益气,兼滋养肝肾之阴的功效。

 7、生地蝎子汤

 以生地黄20克、枸杞子10克、全蝎3至5只、天麻10克、猪肉100克及陈皮、生姜适量煲汤。其中全蝎为治风要药和著名的昆虫食品,与各药食料相配,能滋养阴血、祛风通络,适合中期和恢复期病人尤其是素来肝肾阴虚,伴头晕耳鸣肢麻,外风、内风兼见者饮用。而孕妇慎用。

 8、参芪乌鸡汤

 备党参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丝鸡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汤饮食。本汤可以补虚扶正、祛痰纠偏,适宜恢复期气血较弱的患者使用。

 另外,当症状稳步改善后,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胶),双侧均可,而以患侧为主。通过主动锻炼相关筋肉,促进功能恢复。

(1)方1

处方:透骨草45g,防风30g,芥穗30g,白酒250ml。

方法:将上三味药共研细末,过60目筛,装瓶备用。第一次用45g,剩余60g分两次用。用时先将白酒倒入碗内,碗放在盛有水的锅内,文火烧至酒热,把药倒入碗内,并将中药粉与酒精搅动,患侧面部距锅面约20cm,对准药酒碗,热气熏蒸,头面部及上胸部用被子覆盖,约30~40分钟,以上半身出透汗为止。治疗过程中,需定时向患者问话,以防虚脱。每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心脏病及哮喘患者慎用。

(2)方2

处方:巴豆3~5粒。

选穴:患侧劳宫。

方法:巴豆研细末,放入铝壶或玻璃瓶中,加55%酒精或烧酒500ml,炖热,以面瘫侧手掌劳宫穴置于壶口上(或瓶口上)熏。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时,药渐凉可再加热。本法记载于《太平圣惠方》,有活血、通络、祛风之功效。

面瘫治疗八法,值得收藏!

爱健康小妙招 , 中医免费学 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轻者1周即愈,重则需要较长时间,也有部分患者虽经多方、长期治疗,但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