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小青龙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伤寒论》方之小青龙汤 41 组成 42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43 功效主治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支气管炎 462 支气管哮喘 463 肺气肿 47 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 47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72 抗炎、抗氧化作用 473 抗过敏及抗变态反应作用 474 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作用 475 解热、镇痛作用 476 对心血管的作用 477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48 歌诀 49 谐音趣记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小青龙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54 出处 6 《易简方》之小青龙汤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65 各家论述 7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九方之小青龙汤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8 《玉机微义》卷十四方之小青龙汤 81 方名 82 小青龙汤的别名 83 组成 84 功效 85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86 加减 9 《太平圣惠方》卷九方之小青龙汤 91 方名 92 小青龙汤的别名 93 组成 94 主治 95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96 制备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小青龙汤 1 拼音

xiǎo qīng lóng tāng

2 英文参考

Small Qinglong Deco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iaoqinglong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小青龙汤约有同名方剂6首,最为常用者为《伤寒论》方。组成为麻黄9g、桂枝9g、细辛6g、干姜6g、白芍9g、半夏9g、五味子6g、炙甘草6g。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胸痞喘咳,痰涎清稀量多,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属外感风寒,内有停饮者。[1]

4 《伤寒论》方之小青龙汤

实验研究:本方对气管平滑肌有松驰作用,并有抗过敏和抗胆堿能神经作用[2]。该方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或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3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能抗感染、抗变态反应、抗炎、解痉平喘、祛痰,又能镇静、减轻氧耗。既能对一般症状进行治疗,又能对并发症、肺心病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其组方科学性、严密性不亚于现代医学对上述3种疾病的治疗方案,而且重视了自身免疫功能的调节特别注意到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中医学中该方剂使用时对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症见咳痰黄稠、舌苔黄、口渴、脉数不宜使用,这可能与麻黄能诱发心动过速有关,本来脉数的人加麻黄则脉更速;半夏可抑制腺体分泌,有阿托品样作用,故而不利于痰黄稠时痰的稀释;口渴时说明体液不足,桂枝有利尿作用,因此体液本来不足之躯,再予利尿当属雪上加霜。[3]

41 组成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2]。

麻黄(去节)9g、桂枝9g(去皮)、细辛6g、干姜6g、白芍9g、半夏9g(洗)、五味子6g、炙甘草6g[4]

麻黄9g、桂枝9g、细辛6g、干姜6g、白芍9g、半夏9g、五味子6g、炙甘草6g[1]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5]。

42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先以水煮麻黄,去上沫,再入诸药同煮,分三次服[2]。

上药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两次温服。

若口渴,去半夏,加栝楼根9克;微利,去麻黄,加荛花(熬令赤色)5克;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炮)1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克;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9克。

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5]。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5]。

43 功效主治

《伤寒论》方之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胸痞喘咳,痰涎清稀量多,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1]

《伤寒论》方之小青龙汤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并治溢饮,身体重痛,肌肤悉肿。近代也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而见喘咳痰白清稀者[2]。

44 方解

本方主治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相搏,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水流胃中,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苔白滑,脉浮,是为外寒内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单纯发汗散寒,则水饮不化,单纯温肺化饮,则风寒不散,惟解表化饮,表里同治为宜。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温阳以利内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然而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既恐耗伤肺气,又须防诸药温燥伤津,故配以五味子酸收敛气,芍药和营养血,并为佐制之用;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诸药,是兼佐使之用。药虽8味,配伍严谨,开中有合,宣中有降,使风寒解,营卫和,水饮去,宣降有权,则诸症自平。

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兼能宣肺平喘;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内以温化水饮,外以发散风寒;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温药耗散肺气;甘草缓和药性。共成散寒解表,化饮平喘之剂[2]。

本方的配伍特点可归纳为:①以麻、桂解表散寒,配白芍酸寒敛阴,使散中有收。②姜、辛、夏温化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4]

45 运用

1.小青龙汤(《伤寒论》方)主要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感冒风寒后,诱发或加重了咳嗽和气喘,并且痰涎清稀量多,即中医所称的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证的一首常用方剂。临床运用时须辨别清楚一定是寒性感冒,并且症状比较重,即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等症状明显,同时又有咳嗽气喘、痰涎量多而清稀或呈泡沫状时,就可以使用本方来治疗。[6]

2.加减法:若恶寒甚者,可加重麻、桂用量,以加强发汗解表的作用;若外寒较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内热而出现烦躁者,可加生石膏以清热除烦;若喉中痰鸣,可加杏仁、款冬花、射干以化痰降气平喘。[1]口渴者,去半夏之燥,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喘者加杏仁以利肺平喘[4]。若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三两;微利,去麻黄,加荛花(炒令赤色)鸡子大;噎者,去麻黄,加炮附子一枚;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气喘,去麻黄,加杏仁(去皮尖)半升[2]。

3.本方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证治要点。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必须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可使用,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症见咳痰黄稠,舌苔黄,口渴,脉数者不宜使用。[4]

46 现代适应证

[7]

适应证: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等病属外寒内饮证者。

461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2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周常常见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人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均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原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462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变应性炎症或过敏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 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呼吸道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哮喘的发展,其主要病理改变为:①气道黏膜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②气道上皮损伤与脱落,纤毛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致坏死;③气道壁增厚,黏膜水肿,胶原蛋白沉着;④气道黏液腺肿大,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物质增多,黏液滞留导致气道黏液栓形成;⑤气道平滑肌收缩,部分出现功能性改变及缺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哮鸣音。

463 肺气肿

肺气肿大多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展而来。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由于上述病原微生物造成支气管黏膜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或溃疡,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以及细支气管周围炎,从而造成纤毛运动障碍和痰液分泌增多,痰液不易排出而阻塞,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壁溃疡、破坏,形成肉芽组织和机化,小支气管塌陷,从而形成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时,肺弹力组织破坏,肺泡壁破坏抑制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均膨胀扩张。初期肺活量可正常,后期肺活量下降,肺血管痉挛,血容量及血黏滞度增加,再加上肺毛细血管床减少,从而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最后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47 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

[8]

47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小青龙汤中的8味药大多数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中君药麻黄、桂枝对多数细菌如金**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甲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双球菌及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臣药细辛醇浸出液及挥发油体外实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细辛所含黄樟醚有抗真菌作用。干姜对霍乱弧菌、葡萄球菌、沙门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蓳色毛癣菌、 滴虫等亦有抑制作用,同时有显著的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佐药芍药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除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草绿色链球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10余种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芍药中的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有抗病毒作用。五味子对上述绝大部分细菌、真菌、病毒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半夏有抗真菌作用。使药甘草提取物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还对阿米巴原虫、滴虫、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同时有抗真菌作用;甘草甜素对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水痘、腺病毒Ⅲ型、带状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抑制作用强,甘草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有杀虫作用。故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上述各药抗菌谱有互相补充作用。小青龙汤对由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有治疗作用。

472 抗炎、抗氧化作用

君药麻黄提取物麻黄堿、伪麻黄堿、二甲基苯基噻唑啉酮及合成的伪二甲基苯噻唑啉酮等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物合成及对抗炎性物质,对炎症早期渗出有抑制作用,同时对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形成也有抑制作用。桂枝单味煎剂对炎症的多个环节发生影响,特别是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及释放,清除自由基,可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桂枝挥发油可部分从呼吸道排出,对呼吸道炎症有消炎作用。臣药干姜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细辛的挥发油及水和醇提取物则分别具有抗炎解热作用,对炎症的水肿、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佐药五味子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 的防御能力;同时五味子水提液可使动物RBC中SOD、全血GHSPx活性明显升高,血中及RBC中LPO水平明显减少;五味子酚有直接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使心肌MDA减少,使大脑SOD活性升高,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芍药中的芍药总苷对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及增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实验性炎症、特异性和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药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主要是甘草酸及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GE2的作用及减少PGE2的生物而对多种炎症起作用,而且对Ⅰ、Ⅱ、Ⅲ期炎症都有抑制作用;甘草通过抑制纤维酶系统的活化、降低血清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促进作用、抑制细胞膜通透性的亢进3个环节而发挥对免疫性炎症的抑制作用,甘草酸及甘草次酸还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龙汤的配伍中无论君、臣、佐、使各药均有抗炎作用,而且抗炎作用可作用于不同炎症时期、不同种类的炎症和炎症的不同环节,故而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炎症有治疗作用。足见前人在组方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473 抗过敏及抗变态反应作用

青龙汤中的君药麻黄水或醇提取物体外实验呈现抗过敏作用,对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的嗜堿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有抑制作用,并呈现抗补体作用,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由抗原 而增强的肠管蠕动。桂枝在嗜异性抗体反应中显示出抑制补体活性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介质释放,故亦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佐药芍药中的芍药总苷通过对T细胞的调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双相调节作用。五味子也有抗过敏作用。使药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次酸本身具有类固醇样作用,甘草酸能抑制组胺释放剂——化合物48/80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甘草粗提取物Lx能明显抑制抗原对卵白蛋白的IgE应答,从而对过敏性休克有保护性效应。

474 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作用

麻黄所含麻黄堿或伪麻黄堿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因而可扩张支气管而发挥平喘作用,二者均能缓解由组胺或乙酰胆堿所致的呼吸道阻力增加。麻黄平喘作用的机制是:①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MP,使平滑肌松弛;②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而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③阻止过敏介质释放;④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麻黄堿还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每分钟呼吸量,有中枢性镇咳作用,麻黄挥发油亦具有平喘、祛痰作用。桂枝挥发油被吸收后,经肺排出,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呈现祛痰止咳的作用。臣药干姜同样具有镇咳作用,五味子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且有镇咳祛痰的作用。芍药能抑制副交感神经末梢乙酰胆堿的释放,从而对平滑肌起到解痉作用;芍药总苷作用于神经中枢,直接改善细胞呼吸,从而起到抗缺氧的作用。半夏有镇咳祛痰的作用,姜半夏对大鼠实验性硅沉着肺的发展有抑制作用,使全肺胶原蛋白量降低,这些均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慢性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甘草合剂口服液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缓和炎症的 ,甘草还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液容易咳出,从而起到镇咳祛痰作用,甘草还具有解平喘作用。

475 解热、镇痛作用

君药麻黄堿通过激动α2受体提高中枢性痛觉阀值而产生镇痛作用。麻黄挥发油及萜松醇有明显的解热降温作用。桂枝中的桂皮醛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同时具有解热降温作用。臣药干姜亦有镇静、镇痛、镇呕作用。细辛挥发油及水提取物分别具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半夏和水半夏煎剂有镇静催眠作用,同时增加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甘草及芍药均有镇静解痉的作用,芍药中的芍药总苷除能解热、降温外还有镇痛、抗癫痫的作用。所以小青龙汤中的大部分药物具有镇痛、镇静、解热的作用,从而减少氧耗量,有利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476 对心血管的作用

麻黄堿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同时使心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奥苷麻黄堿可降低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血浆黏度,同时有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桂枝煎剂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减少LPO生成,提高SOD活性,改善微循环;桂皮所含桂皮油有利尿强心作用,而桂枝挥发油可扩张毛细血管,从而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桂皮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抗凝血酶作用,降低全血黏度。细辛所含的消旋去甲乌药堿有强心扩血管的作用,细辛能改善左室泵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休克动物的平均动脉压,降低中心静脉压。而干姜的乙醇提取物能直接兴奋心脏和血管运动中枢而增强心房自发性运动,干姜挥发油有抗凝作用。抑制TXB2及PGS合成而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五味子有β受体阻滞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可提高心肌内RNA和心肌细胞代谢酶活性,加强和调节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芍药总苷可以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而半夏煎剂能增加离体心肌冠脉流量,而且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甘草不仅有降血脂作用,而且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甘草提取液对多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均有拮抗作用,同时甘草中的异甘草素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上述各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血黏滞度升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压力增高,必然导致右心功能损伤,而小青龙汤中各味中药都具有强心扩冠作用,以及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作用,从而可防止或治疗心力衰竭。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77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小青龙配方除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作用外,还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臣药细辛油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植物血凝素(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抑制溶血素抗体生成。芍药水煎剂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的吞噬百分率指数,其主要 物质为白芍总苷(TGP),TGP不仅对巨噬细胞激活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途径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可诱生干扰素;芍药二酮对人单核细胞IL1的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芍药中分离出的酸性多糖peonanSB及中性多糖peonanSA均有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效果;体外及体内实验表明TGP对T细胞功能呈机能和浓度依赖性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同时对体液免疫也具有双相调节作用,白芍煎剂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五味子粗多糖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升高外周血WBC数;五味子油乳剂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DNA合成;五味子醇对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甘草不仅能增强NK细胞的活性,同时能诱导干扰素的生成。甘草多糖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甘草甜素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IgE、ConA、化合物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甘草次酸能提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生成,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

48 歌诀

小青龙汤麻芍味,细辛草夏干姜桂;风寒客表内停饮,喘咳肢浮痰饮溃。[6]

49 谐音趣记

曹操马老五跪下细心数生姜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小青龙汤 51 处方

半夏(汤洗七钱),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五味子(五分)。

52 功能主治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小青龙汤治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微喘,又治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53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54 出处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6 《易简方》之小青龙汤 61 方名

小青龙汤

62 组成

半夏、茯苓、细辛、甘草、官桂各等分,麻黄、芍药倍之,干姜、五味子各增1半。

63 主治

《易简方》之小青龙汤治久年咳嗽,痰涎壅盛,夜不得睡;脚气喘急。

64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服。

65 各家论述

此方虽有麻黄,既有官桂,不致于发汗,服之不妨。

7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九方之小青龙汤 71 方名

小青龙汤

72 组成

麻黄8分(去节,5分),桂枝8分,白芍8分,甘草8分,干姜(炮,5分),半夏1钱,五味11粒。

73 主治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九方之小青龙汤治肺经受寒,咳嗽喘急,将成肺痈。

74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先服2剂。

8 《玉机微义》卷十四方之小青龙汤 81 方名

小青龙汤

82 小青龙汤的别名

青龙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83 组成

麻黄2钱,白芍(《保婴撮要》作“赤芍药”)2钱,干姜2钱,甘草(炙)2钱,细辛2钱,桂枝2钱,半夏1钱半,五味子1钱半,附子(炮)2钱。主治

84 功效

《玉机微义》卷十四方之小青龙汤具有发表温中之功效。主治感寒发热,头痛,脉沉细,或呕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肺痈肺痿,恶寒喘嗽,寒邪内蕴;伤风冒寒,咳嗽喘急,肺胀胸满,鼻塞流涕,或干呕热咳,或作渴。

85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6 加减

脉浮,不用附子。

9 《太平圣惠方》卷九方之小青龙汤 91 方名

小青龙汤

92 小青龙汤的别名

青龙汤(《外科发挥》卷四)

93 组成

桂心1两,五味子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白芍药2两,细辛3分,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杏仁2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94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方之小青龙汤治伤寒4日,因下后大渴,服冷药过多喘急者。肺经受寒,咳嗽喘急。

95 小青龙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96 制备方法

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丹溪心法》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白术(30克)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牌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医学教育 网原创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牌和胃,为佐药。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牌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化裁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有

请到以下两个下载地址下载: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D6%D0%D2%BD%B9%C5%BC%AE%D5%E4%CF%A1%B3%AD%B1%BE%BE%AB%D1%A1&lm=0&od=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D6%D0%D2%BD%B9%C5%BC%AE%D5%E4%CF%A1%B3%AD%B1%BE%BE%AB%D1%A1&from=class&format=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组成 5 苓桂术甘汤的用法用量 6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主治 7 方解 8 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 81 加减法 82 使用禁忌 9 苓桂术甘汤的现代适应证 91 慢性肾炎 92 慢性支气管炎 93 心源性水肿 94 支气管哮喘 95 其他 10 苓桂术甘汤的药理作用 10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0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103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104 对肾功能的影响 105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106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107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108 对肿瘤的影响 11 歌诀 12 出处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苓桂术甘汤 1 拼音

líng guì shù gān tāng

2 英文参考

linggui zhugan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ng Gui Zhu Gan Ta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苓桂术甘汤记载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其组成为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效。主治痰饮病,为治疗痰饮病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美尼尔病、心包积液、风湿性关节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属痰饮内停者。

苓桂术甘汤对免疫功能具有促进、调节作用,又有广谱抗过敏作用,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并对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抑杀作用,因而对慢性胃炎、支气管哮喘应有一定治疗作用。该方剂对胃肠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和利尿作用,同时对心脏血管功能、血液流变学均具有改善作用,因此对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水肿应当有一定治疗作用。值得重视的是该方剂对肝胆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均有十分积极影响,这对保证上述适应证的疗效可起到辅助作用,同时还发现该方剂各味中药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因此应用范围可适当扩大。但是对上述适应证和并发水肿,从现代医学分析,大多已合并心力衰竭或其他心功能障碍,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还应配合现代医学解痉止喘、吸痰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为宜。[1]

4 组成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2]。

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3]

5 苓桂术甘汤的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2]

水煎服。

6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主治

苓桂术甘汤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主治痰饮病。症见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或气短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3]

7 方解

苓桂术甘汤是为中阳不足、水饮内停所致之证而设,不论是伤寒吐、下之后,还是杂病痰饮内停,其致病之因,皆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水饮内停。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方论》)。其治法当温阳化饮,健脾和中。[3]

苓桂术甘汤所治痰饮病,乃因中阳不足,饮停心下所致。中焦阳虚,脾失运化,则湿聚成饮;饮阻中焦,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心悸,胸满,或短气而咳。治宜温阳健脾利湿以化饮。方中以茯苓为君,取其甘淡性平,健脾利湿、化饮。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以桂枝为臣,温阳以化饮。苓、桂相伍,一利一湿,颇具温化渗利之效。湿源于脾,脾阳不足,则湿聚为饮,故以白术为佐,健脾燥湿,俾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聚。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药仅4味,配伍精当,温而不热,利而不峻,实为治痰饮之和剂。此方服后,当小便增多,是饮从小便而去之征。[4]

8 苓桂术甘汤的临床运用

苓桂术甘汤为治疗痰饮病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脉沉紧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3]

81 加减法

若呕吐痰水,加制半夏;痰多,再加陈皮;气虚,加党参、黄芪;脾阳不足、湿盛泄泻,可与平胃散合用。[3]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可加枳实以快气行水。[4]

82 使用禁忌

苓桂术甘汤药性偏于辛温,若属阴虚火旺、湿热阻遏而生的痰饮者,不宜应用[3]。

9 苓桂术甘汤的现代适应证

[4]

苓桂术甘汤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水肿属阳虚者,可加味用之。

91 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仅少数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其病因多为免疫介导的炎症。其中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占重要地位。首先是免疫反应,某些外源性抗原或内源性抗原可 机体产生抗体,在血循环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被肾小球捕捉并激活炎症介质导致肾炎产生;多个抗原、抗体分子形成网络状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和(或)肾小球系膜清除功能降低及补体成分功能缺陷等原因使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患病;血循环中的游离抗体与肾小球固有抗原或已种植的肾小球的外源性抗原相结合在肾小球的局部形成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并导致肾炎。若原位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不能被机体清除或机体针对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中免疫球蛋白产生自身抗体则导致病变并持续和进展;同时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的肾炎发病机制中也有重要作用。其次免疫反应需引起炎症反应才能导致肾小球损伤,炎症反应中炎症细胞可产生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又可趋化、激活炎症细胞,各种炎症介质间又相互促进或制约,形成十分复杂的网络关系,造成肾小球炎症病变。主要炎症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主要炎症介质包括补体、凝血纤溶因子、血管活性胺、白细胞三烯、激肽,近年又发现许多新的炎症介质,如活性氧等自由基、活性氮、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类、血管活性胺、细胞黏附因子等。

92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两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因常常是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入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也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93 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一般认为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引起右心衰竭的常见疾病首先为慢性支气管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各类急重症肺炎等严重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其次为心肌病、急慢性心肌炎、心瓣膜炎及心内膜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心脏本身疾病;第三为心包积液、心包肿瘤、缩窄性心包炎等心包病变。右心衰竭往往不单纯存在,常累及左心,同时心肌、心内膜、心瓣膜以及心包病变也常累及全心,而不是单一右心或左心衰竭;第四为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妊娠高血压等。该类疾病产生水肿主要是因右心射血能力降低,上腔、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瘀血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衰或心包积液、心包缩窄等心脏症状及体征,同时出现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以及门静脉高压。

94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除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诱发外,还可由物理、化学及其他过敏因素诱发,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强,支气管除上述黏膜病变外,还可出现平滑肌痉挛,气道上皮细胞纤维化,基底膜增厚,气道内分泌物潴留等。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哮喘的发展,其主要病理改变为:①气道黏膜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②气道上皮损伤与脱落,纤毛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而坏死;③气道壁增厚,黏膜水肿,胶原蛋白沉着;④气道黏液腺肿大,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气道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物质增多,黏液滞留导致气道黏液栓形成;⑤气道平滑肌收缩,部分出现功能性改变及缺陷。由于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侵袭及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从而诱发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热,呼吸道黏膜炎症及渗出物 从而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因黏膜水肿、气道狭窄、平滑肌痉挛肺部听诊可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性质的干湿性哕音及哮鸣音。

95 其他

常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肾病综合征、美尼尔病、心包积液、病毒性心肌炎等属痰饮内停者。

10 苓桂术甘汤的药理作用

[5]

10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茯苓及茯苓多糖既能增强细胞免疫,又能增强体液免疫,茯苓多糖及羟乙基茯苓多糖可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加特异性玫瑰花环形成率,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使脾脏、胸腺、淋巴结重量增加;茯苓煎剂还能升高植物血凝素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加,提高免疫球蛋白IgG,茯苓多糖能诱生IL2;茯苓素对免疫功能也有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但对IL2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从而对PHA、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血清抗体、脾脏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臣药桂枝浸膏在肾炎的研究中对嗜异性抗体反应显示抑制补体活性的作用;桂枝能抑制IgE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过敏性介质的释放,抑制补体活性;桂枝挥发油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佐药白术水浸剂可显著增强抗体产生能力,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可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及IL1、IL2的分泌,提高外周血WBC数量,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对T淋巴细胞功能也有增强作用,使免疫抑制动物TH细胞数明显增加,提高TH/TS比值,增加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使IL2显著提高;白术多糖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显著提高IL2分泌水平;白术挥发油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甘草及多种成分对免疫功能影响比较复杂,甘草多糖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的功能,甘草甜素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中INFα水平,甘草次酸可升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形成,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甘草甜素还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IgE、ConA、化合物48/80诱导的组胺释放,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

由此可见,该方剂4味中药对免疫功能均有促进、调节作用,而且对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10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佐剂性关节炎或继发性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臣药桂枝可抑制组胺生成,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和释放,清除自由基,提高心肌SOD活性,减少LPO生成,对多种致炎物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棉球肉芽肿等过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佐药白术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降低组织中LPO含量,防止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对抗人RBC自氧化溶血,提高RBC中SOD的活性,增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显著提高全血GSHPx活性,显著降低RBC中MDA含量。甘草具有保泰松、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棉球肉芽肿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甘草也有抗氧化作用,甘草中胀果香豆素A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光果甘草酮、甘草查耳酮有较强的抑制H2O2溶血的作用;光果甘草定、西班牙光果甘草定A、B对肝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103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茯苓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杀作用。臣药桂枝挥发油对炭疽杆菌、金**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桂枝煎剂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及部分霉菌等有抑制作用。佐药白术水浸剂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对金**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真菌、幽门螺旋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对HIV、肝炎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抑制力较强;甘草多糖对水痘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有抑制作用,β甘草次酸能抑制HIV,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甘草煎剂对阿米巴原虫、 滴虫也有抑制作用,其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也有杀虫作用。

104 对肾功能的影响

君药茯苓对健康人的利尿作用不明显,但对肾源性及心源性水肿病人利尿作用显著,茯苓素是利尿的有效成分,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可与肾小管细胞浆膜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活性,提高尿中Na+/K+比值,产生利尿作用。臣药桂枝所含桂皮油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同时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使血液运行体表而具有显著的发汗作用,从而使水分从皮肤蒸发。佐药白术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抑制肾小管对Na+、K+、Cl的重吸收,增加其排泄。甘草所含甘草酸可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由此可见,该方剂各味中药均能保护肾功能。

105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茯苓的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臣药桂枝水煎剂注射给药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脏室颤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乳酸脱氢酶和肌酸磷酸激酶的释放,减少LPO生成,提高SOD活性,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含量,降低血浆黏度,有利于血细胞表面电荷充分暴露和变形活动,从而使全血黏度降低,并能解除RBC及血小板聚集,改善组织血液循环,消除肌浆网和雪旺细胞内质网水肿,使病变组织逆转修复。佐药白术有扩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能利尿,减轻心脏前负荷,但对心房肌有抑制作用;白术煎剂和醇浸剂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对血小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甘草提取液、甘草黄酮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拮抗作用;甘草次酸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且具有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甘草甜素反应性引起血压升高,甘草次酸具有显著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甘草中黄酮成分对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77倍。

106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茯苓对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胶原蛋白,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显著抗肝硬化作用;同时茯苓可加速肝脏再生速度,使肝重量明显增加;茯苓还能降低胃酸含量,预防胃溃疡发生,能松弛血管,具有解痉作用。臣药桂枝所含桂枝醛能促进肠蠕动,使肠中腐败气体得以排除,桂皮酸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佐药白术煎剂具有保肝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ALT,防止肝糖元减少;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胃蛋白酶分泌,同时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对胃炎、胃溃疡有预防及治疗作用;白术提取物能促进小肠隐窝细胞株细胞增殖,对小肠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对胃肠肌电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可显著促进胃排空及肠推进,当肠管受乙酰胆堿作用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抑制之,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而抑制时,白术则兴奋之,从而使肠管活动恢复正常,所以对胃肠活动具有双相调节作用。佐药甘草及甘草甜素对多种试验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肝硬化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及减轻间质炎症反应,减轻肝坏死及气球样变;甘草酸二胺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甘草酸对HBV有直接抑制作用;甘草还具有显著的抗溃疡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直接吸附胃酸,降低胃液酸度,增加胃黏膜细胞己糖胺成分,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促进消化道上皮再生, 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甘草FM100具有**堿样解痉作用,抑制肠管痉挛和收缩。

由此可见,该方剂各味中药具有一致的保肝、利胆、抗肝硬化作用,以及抗溃疡、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107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茯苓不仅具有镇静作用,而且茯苓水煎剂口服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先升高而后下降作用;研究发现茯苓的三萜化合物、茯苓乙醇提取物、茯苓皮的甲醇提取物使胰岛素的分化诱导活性增强,白色脂肪细胞ST13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强。臣药桂枝水煎剂及桂皮醛具有解热、降温、镇痛作用,桂皮醛还具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佐药白术挥发油少量具有镇静作用,白术煎剂能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白术及白术多糖还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白术多糖对胰岛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同时具有降血糖作用,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甘草及总黄酮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害有保护作用;甘草次酸可提高缺血再灌注大脑线粒体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甘草FM100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甘草可兴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从而显著提高神经、内分泌调节能力,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协调其他神经、内分泌激素发挥作用。

108 对肿瘤的影响

苓桂术甘汤中4味中药均具有抗肿瘤作用。君药茯苓及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茯苓多糖通过直接细胞毒作用及提高免疫功能对腹水癌及肉瘤S180细胞、人慢性骨髓白血病K256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茯苓素通过抑制核酸转运和肿瘤细胞DNA合成,对白血病L1210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臣药桂枝所含桂皮醛也具有抗肿瘤作用。佐药白术挥发油对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降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反应;白术挥发油对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食管癌、肉瘤180等均有抑制作用。佐药甘草具有抗肿瘤及抗突变作用,甘草提取物对胃癌MGC803、肝癌HepG2、肺癌NSCLL、官颈癌传代HeLa细胞等可选择性诱导其凋亡,使原癌基因cfos、cjun、cmyc蛋白表达上调。

11 歌诀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3]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2 出处

燥湿化痰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导痰汤 前方去梅加枳星,方名导痰消积饮;胸膈痞塞肋胀满,坐卧不安服之宁。

 涤痰汤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术竹茹枳姜枣医学教育 网原创;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半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十味温胆汤 十味温胆苓枳参;橘皮草味地枣仁;益气化痰姜半枣,远志宁心可安神。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疼,气行痰消诸症罢。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浮滑。

 柴胡陷胸汤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参草枣剔除;加入枳桔连瓜蒌,寒热消退胸闷舒。

 滚痰丸 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陈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冷哮丸 冷哮冬花麻草辛,川乌牙皂胆南星;椒矾夏曲紫菀杏,温化寒痰效特灵。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治风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方剂学·急方急方为方剂学七方之一,指治疗急病及重病的方剂。急方是药性峻猛,治疗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儒门事亲》卷一:“急方之说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两阴溲便闭塞不通,借备急丹以攻之……;有汤、散荡涤之急方,盖汤、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药性有毒之急方,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也;有气味厚药之急方,药之气味厚者,有趋于下而气力不衰也……。”当前一般认为急方有下列4种:1病势危急,应该即速救治的;2汤剂荡涤作用较速的;3药性剧烈,气味俱厚;4急则治标的方剂。急方如开关散、四逆汤等。针灸学·急方急方为七方之一。指治疗危重病症的一类处方。主要特点为用穴不多,针对性强。组方多具有清神志、苏厥逆、回阳固脱等功效。适用于各种晕厥、昏迷、休克、中风等。是中医治法中“急则治其标”的具体体现。

详见百科词条:急方 [ 最后修订于2015/11/13 14:10:53 共36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清热泻火方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或三焦热盛证。症见高热烦渴,多汗,或狂躁谵语、吐衄发斑、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常用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泻火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

 (一)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30克 知母9克 炙甘草3克 粳米15克。

 用法;水煎服(石膏先煎)。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热盛或外感热病气分热盛证。症见大热头痛、口干舌燥、大渴引饮、大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阳明经证和气分热盛的主方。方中石膏甘寒,泻胃火而透肌热,以为主药;知母苦寒以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胃燥、用医学教育 网原创为辅药、知母与石膏相配伍,则清热除烦的作用更强;甘草、梗米益胃生津,共为佐使药,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辩证要点是: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等。

 2凡热性病有上述症状者,均可使用本方,如“流脑”、“乙脑”、肺炎等。出现气分实热者均可应用,可酌加芦根、大青叶之类,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

 3外感已解,热盛于里,医学教育 网原创津气两伤,以及夏月中暑,身热而渴,汗多,脉大无力,可于本方加太子参(孩儿参)或明参或党参,名白虎加人参汤。

 4消渴证见烦渴引饮,多食善饥,脉象有力者,可用本方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5牙龈肿痛,口干而渴,属胃热者,亦可用本方。

 注意事项:表未解而恶寒无汗,或发热而不烦渴者,不宜用本方。

 (二)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9克、黄芩9克 黄柏6克 栀子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症见火热烦狂,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吐衄发斑,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由大苦大寒,泻火解毒药组成。方中以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以下行。四药合用,其泻火解毒之效甚著,故适用于表里三焦火热亢盛之证。

 临床应用:

 1本方使用于火热烦狂、口燥咽干、神昏谵语、苔黄、脉数有力、如败血症、肺炎、痢疾等,属于火毒者,可应用本方。据临床报导,本方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肝胆湿热证,症见发热、黄疸、尿黄、口干舌燥等,可用本方加茵陈蒿、大黄、取其邪从二便而出,并能增强消瘀解毒作用。

 3本方用于外科痈肿疔毒证,并可与五味消毒饮合方内服,亦可研末调敷患部,有显效。

 4对于吐血、衄血、发斑而有血热表现的,可酌情加清热凉血药同用,如玄参、生地黄、丹皮、茅根等。

 注意事项:本方四药皆大苦大寒之品,故易化躁伤阴,如见热伤津液,舌质黄光绛者,不宜使用。

 二)清热燥湿方:

 (一)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 录自《古今医方集成》)

 组成:龙胆草12克 黄芩4克 栀子9克 泽泻9克 木通4克 车前子4克 当归4克 柴胡4克 甘草3克 生地黄18克。

 用法;水煎服。药房有丸剂成药,一般每服6-9克,日二服,开水送下。

 功用:泻肝胆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所引起的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等症。

 2肝经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囊痈、妇女带下等症。

 方解:本方是泻肝胆经实火湿热的常用方。方中龙胆草苦寒清热,为泻肝胆经实火的专药,与栀子、黄芩相配,则泻火之力更强。柴胡疏肝解热,甘草解毒。再配泽泻、木通、车前子泻火利湿,使湿热从小便排泻。至于用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其意义是泻中有补,使泻火之药不致苦燥伤阴,亦可以防止因肝胆实火而致耗伤阴液。这样的配伍比较全面,使邪去而正不伤,用时注意。

 临床应用

 近代多用本方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外耳道疔肿、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高血压(属于肝经实火),以及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属于肝经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多苦寒,易致伤胃,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二)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蒿18用医学教育 网原创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黄疸,见皮肤、巩膜如桔子色,小便赤黄、大便不畅、胸闷、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等证。

 方解:本方以茵陈为主药,清湿热,利肝胆;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荡涤肠胃瘀热。三药均味苦性寒,清热利湿,使湿从二便排泄,故为肝胆湿热的常用方剂。

 黄疸的产生,是因瘀热在里,不得外越,与湿邪相结,湿热熏蒸而成。采用本方能通泄瘀热,清利湿热,使邪去有路,则黄疸自除。

 临床应用:

 本方是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方,对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黄疸属于湿热型得,均可酌情加减使用。

 <1恶寒、发热、头痛

 2大便秘结者,加积实、虎杖或重用大黄以泻热通便。

 3小便短赤,选加车前草、金钱草、泽泻、滑石以增强清热利尿作用。

 4胁痛腹胀,选加郁金、积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

 5热重者,选加黄柏、龙胆草以加强清热作用。黄疸者,选加金钱草、田基黄等以利湿退黄。

 6本方以大黄,用作攻下者,宜后下;用作行瘀热,宜共煎。

 使用注意;阴黄证,不宜用本方。

 三)清热凉血方

 清热凉血方具有清热凉血作用,适用于热在营、血分。症见身热,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舌绛、或见神昏谵语、发斑、衄血等、常用生地、丹皮、元参、犀角等药组成方剂。

 (一)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组成:犀角3克 生地黄30克 芍药12克 牡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营,出现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等症。

 2热盛动血、出现吐血医学教育 网原创、衄血、便血、尿血等证。

 方解:本方为治疗热在血分的主要方剂。方中以犀角清心火而解毒,心火得清,则诸经之火自平,为主药;生地黄凉血而滋阴液,协助犀角以解血分热毒,并增强止血作用,为辅药;芍药和营泄热,丹皮凉血散瘀,协助犀角、生地黄加强解毒化斑作用,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阏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本方可用于热伤血分证,症见身热、神昏、谵语、斑疹、舌绛、脉数或吐血、便血、尿血等热甚动血之症。尤其多用于各种热性传染病伴有出血者,如出血热、乙型脑炎、斑诊伤寒、败血症等。

 2小儿麻疹热毒炽盛者,症见高热,疹色焦黑、出血、口干唇躁、舌绛起刺,可用本方酌加紫草等,以清解血分热毒。

 3若见神昏者,可同时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如心火炽盛者,加黄连、山栀子;如吐衄者,加茅花、旱莲草、白茅根等。医学教育 网原创

 注意事项;若阳虚出血及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本方。

 (二)清营汤《温病条辩》

 组成:犀角3克 生地15克 元参12克 竹叶心3克 银花9克 黄连5克 连翘9克 丹参9克 麦冬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邪热传营,出现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有谵语、烦燥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方解;本方治温热之邪由气分传入营分,热伤营阴,而气分之邪尚未尽解者的常用方。因此方中主要以犀角清解营分热毒;因热伤阴津,故辅以玄参、生地黄、麦冬以清热养阴;因气分热邪未尽,故佐以黄连、竹心叶、连翘、银花以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使以丹参协助主药以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以防血与热结,且引诸药入心而清热。各药合用起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可用于“流脑”、“乙脑”、中暑,败血症等病。见有高热、烦燥、谵语、舌绛而干、斑疹隐隐、脉细数者,如兼见痉厥,可加羚羊角、钩藤、丹皮,以清热熄风;如昏迷谵语,可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清营解毒。

 2暑热之邪入心包,见高热烦渴、烦躁不眠、抽搐,可用本方送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镇痉的作用。

 注意事项:方中犀角价贵而医学教育 网原创产量不多,可用水牛角代之(每次用30-60克,水煎服)。

 四)清热解毒方:

 清热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温毒、瘟疫之证。常见烦燥狂乱,头面红肿、痈肿疮毒等证。多由连翘、双花、地丁、公英、板兰根、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15克 野菊花12克 蒲公英12克 紫花地丁15克 紫花天葵6克

 用法:水煎加烧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局部红肿、或发热、舌红、脉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疔毒、痈疮的方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肿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为辅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