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四年,苏东坡在金山寺看到了什么?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苏轼本来在京城判官告院任职,因其批评王安石的青苗钱法遂引起朝廷上下不满,贬谪黄州。在遭到谢景温“贩运私货”的诬陷之后,为了避免受到进一步迫害,苏轼主动请求外任。
第二年,朝廷令当时三十六岁的苏轼赴杭州任通判一职,虽然离开了京城,但能去往杭州那样风景秀丽的好地方,苏轼的心情很是不错,听到消息后,当即就打点行装准备动身。在途经镇江时,他曾到城外的金山寺拜访了宝觉、圆通两位长老,二者盛情款待,与其畅聊至黄昏,当晚苏轼便留宿在寺中。这一夜二更天,苏轼想起在朝为官所遭受的打击,辗转难眠,便外出观赏江上夜景,谁知却在无意中目睹了一幕惊奇的景象。
当晚二更时分,新月消失,天空、江面和金山都笼罩在一片漆黑中。这深夜使苏轼兴致索然,倦意袭来。似乎夜景已经再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观赏也将结束。这时,苏轼却突然看见:一个明亮的物体在江心缓缓降落,并通体发出奇诡的光焰!在夜幕下分外耀眼,它照射着金山,甚至惊动了栖息在巢中的乌鸦鸟雀。于是他用诗记录下了目击的一切: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从诗句得知,作者是把这现象当成了江神显灵,苏轼似乎担心别人以为此见闻是他的虚构,还特意在诗句下加注“是夜所见如此“。说明不是虚构,而是实际所见。
据《岭南异物志》记载: “海中遇阴晦,波如燃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灯星火,有月即不复见。” 因为此光甚为奇异,并非当时的科学所能解释,所以作者说它“非鬼亦非仙”,而在“风恬浪静”的月黑之夜,此光满朝,分明可见。作者接着写:“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不仅湖光可见,而且它还能移动,等到小舟驶近时却又看不见了。变幻多端,神秘莫测,充满怪异气氛。
无独有偶,在北宋嘉佑年间,扬州、高邮、天长县境内接连出现了一粒“怪珠”,连续十余年,当地人民争相目睹,习以为常。这件事载入了庞文英《文昌杂录》、沈括《梦溪笔谈》中,崔伯易还根椐此事做了一篇《明珠赋》。
其中,沈括是用“地学说”来解释UFO现象的。他曾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很详尽的记载了不明发光物事件。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荣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徽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钱。俄顷忽张亮,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加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曾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名其享为玩珠。”
沈括是一位严谨求是的科学家,给他提供情况的则是他的好友孙觉,而孙觉乃则是亲眼在湖边目睹到那粒飞行的珠子,显然不会是杜撰。“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加拳,灿然不可正视”珠发白光,不能用眼睛正视,而且光亮使天发红,把十余里之间的森林都照得清清楚楚,可见其亮度很高,速度很快,“其行如飞”,“倏然远去”,从记载看,这个能发光,能飞行的珠不正像是一轮飞碟么?
我们再来看看崔博易的《明珠赋》,其中描述更是让人惊骇异常。其略云:“高邮西北,有湖名璧社,近岁夜见大珠,其光烛天。尝问诸渔者,皆言或遇于他湖中。有谋之者,则风辄引船去,终莫能致。”“则是珠也,若海月之升,含彩吐耀,周隅皆明。”“艳奔星之光芒,吸流靡之精英。木散影兮扶疏,草露实兮红青:林鸟惊而移林,君犬愕而争鸣!”
诗中写到,有人乘船去探视这发光的物体,但似乎永远到不了。并且这物体发出的光线能把周围都照亮,群鸟被惊起集体逃离森林,狗也被吓得狂吠。俨然是科幻片里才会出现的景象。
宋代黄庭坚也在《呈外舅孙莘老》一诗中说: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值得一提的是,这黄庭坚正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的那位见过扬州大珠的友人,孙觉的女婿。高邮出现奇物的消息传出后,曾引得很多人慕名前来,仁宗嘉祐八年的进士,江西景德镇人程节,就曾来高邮探珠,并刚好幸运的也见到了这奇怪的珠子,于是题七绝《玩珠亭》一首:
“外挹湖天位置雄,下疏地脉与湖通。骊龙睡觉寒光吐,尽献祥光入此中。”
由于嘉佑帝终于1063年,与苏东坡在金山寺见到此物相隔仅八年,出现的时间正好衔接,同时扬州、高邮、镇江近在咫尺。而且,这个“异物”出现的地方又恰好都在水边,所以,苏东坡所见之物,与沈括等人记载的应当是同一物体,就是说极有可能是外星飞船。
单单是在高邮地区,此珠便被目击数次,而且断断续续近五百年,据《高邮州志》和《冯氏巢孙漫录》记载,此大珠,于宋代建炎中、嘉祐中、皇祐初、清乾隆六年、二十四年、三十六年,清嘉庆十五年、光绪六年,均曾再现于高邮湖的湖面上。
其实,中国古代官方记载的目击幽浮事件又何止于宋朝。
在东晋孙盛编撰的《晋阳秋》这本古书里就有记载“有星赤而芒角,由东北西南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在《三国志》的裴松之的注中、郑樵的《通志略》、马瑞临的《文献通考》中都有类似的记载。这是公元234年秋天的事,西北五丈原地区的天空中出现一颗发射红光,来去自由的“星”,它三来三往,从东北向西南,以后使消失了。如果是星,它不可能“三投再还”,也不可能“往大,还小”。从记载中可见,它能自由飞行,很像是飞碟。
清光绪六年,甚至发生过疑似外星人的绑架事件。《松滋县志》记载了湖北松滋县境内西岩嘴一居民覃某的奇遇。
为省篇幅,这里就只放白话译文了:“1880年6月15日,湖北省松滋县境内西岩嘴,有个姓覃的农夫,早晨到屋后的山林中去散步,突然见到树林里有一个奇怪的物体,正发射出亮丽的五彩光芒。他立即上前想抓住它,却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飘离了地面,并飞上空中进入云里,且耳旁不停的响起风声,这时他感觉到神智有些恍惚,身体也不太能自由动弹。一会儿,忽然从高空中坠下,落在一座高山上,身体却没有受伤。这姓覃的农夫好像大梦初醒一般,十分害怕。后来遇到了一位樵夫,见到姓覃的农夫既陌生又有些好奇而主动问他从何处来?姓覃的农夫据实答说是湖北省松滋县的人。樵夫很诧异地说:‘你怎么会来到这里呢?这里已是贵州省境了,离你的家乡有五六百千米远呢?’后来经过这位樵夫的指引,他才能顺利下山,并一路当乞丐沿途乞讨回去,经过18天才终于回到家里。”
这个物体可以发射出光线,能使人卷入云端,它的速度极快,使人感到“飒飒有声”。覃某因扑这个物体,遭到了报复。覃某不识此为何物,从记载看,它似乎是有意识的。
清人吴有如的《赤焰腾空》图可谓是一详细生动的目击报告。1892年前后,南京的市民们蜂拥在朱雀桥边,万众仰头观看空中的飞行物。画家吴友如目睹了这个震撼人心的情景并画了一幅画,画上是朱雀桥一角,万众挤挤,有的仰望率中,有的互相谈论,有的则发着惊叹。天上一角有一圆球,闪闪发光。
画家在图上还题记:“时金陵地南隅忽见火球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级。”“约一炊许 ,渐远渐灭。”从记载看,这个飞行物速度不快,温度也不高,因此人们举头仰视,看得很清楚,它停留的时间也比较长,约有一顿饭的时间,并且,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大小、颜色、发光强度、飞行速度皆有明确记述。有文有画,描述生动逼真,应当是可信的。此画约作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一百多年前,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之说法,画家显然未能意识到,这幅《赤焰腾空》图,竟成为今人研究UFO的一则珍贵历史资料。
主张UFO访问过古代中国的学者认为,这些记载中的“飞行物”“光珠”等就是飞碟。《竹溪县志》中记载的是一次飞碟“坠毁事件”,因为从记载来看飞行物能倏忽而过,而“欲坠则止”,这个高速物体有很高的灵敏度,后来出了故障,变得摇摇晃晃,终于有意识地降落。 有些研究者还认为,《松滋县志》记载的覃某被不明飞行物从湖北带到贵州的事件是飞碟被发现以后的报复行为或保密行为,与近代一些接触飞碟的人们遭劫持的情况极为相似。
不过亦有人质疑,中国古籍中的这些记载是辗转传闻的故事,记载又十分简单,可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奇事轶闻,经过夸张、编造,不足为信。然而,苏轼在诗中描写的场景如此真实,却不像是无中生有,或许那一夜在金山寺湖面究竟出现了什么,也只有苏东坡自己知道了。
—<完>—
附:《中国正史中的幽浮事件年表》
十个伟大人物的故事如下:
一、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二、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三、鲁迅嚼辣椒驱寒。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的时候,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四、华盛顿的诚信。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顿教训。 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五、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
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平是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
六、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七、屈原洞中苦读。
离屈原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中环境空幽寂静,除了猎户到此打猎,平时里鲜有人迹。屈原在家中读书,冬日里火盆烧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会儿屈原就感觉昏昏欲睡。
他想起古籍中记载读书人吃苦学习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读书,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心智,还能不打盹把书读下去。他把想法告诉家里人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但是屈原不顾家人阻拦,带着书本只身来到山里,找了一处背风的山洞,开始读书。
山中气温本来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湿,没过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脚冻肿了。他起身跺跺脚搓搓手待身体暖和过来就又开始坐在地上读书。
八、达•芬奇画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九、司马光砸缸。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十、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有一天,哥白尼突然发现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不一样,于是,他就留心观察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观察,他发现在每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和落下又回到了原点。
于是,哥白尼就断定老师讲的地心说是错误的,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这个推断是可以做科学实验证明的,也符合逻辑,因此,哥白尼就认为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段盛世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对华夏民族的发展都起到卓绝之功。而从保密史的角度窥见,唐朝的保密文化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浅谈唐朝的保密文化特色。
唐朝的保密思想严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向来注重保密意识形态建设。如武则天仿照唐太宗李世民《帝范》体例,起草并颁布《臣轨》一书,并将《慎密》专列一章。除此之外,皇帝选拔和任用官员,也将是否具备较强的保密意识和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条件。唐代负责起草诏书文件的中书舍人,第一项要求就是保密:“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对于核心涉密人员,不仅要求其严守机密,还要考察其品行,甚至限制其社会交往。唐肃宗“欲以李辅国为常侍”,遭到宰相苗晋卿的反对,理由是“常侍近密,非贤不可居,岂宜任等辈”?唐代的亲王、驸马与皇帝交往密切,知悉秘密多,即不得“与朝廷要官往来”。唐玄宗对兄弟们很友好,但“不使与群臣交结”。当时一位名为裴虚己的驸马与岐王一起参加宴会,还有两个官员(万年尉刘庭琦、太祝张谔)与岐王饮酒赋诗,均被贬出京。唐德宗时“宰相不敢于私第见宾客”。上述种种,都反映了唐朝对于保密的重视。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唐人也意识到保密适度的原则。唐代明确规定,皇帝召见大臣时,“事非的须秘密者,皆令对仗奏闻”。另外根据士人阶层的言论,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如被苏轼称赞为“才本王佐,学为帝师”的唐代著名政治家陆贽,就曾对谏官泄密之事不以为然,说“不密自矜,信非忠厚,其于圣德,固亦无亏”,意思就是谏官泄密固然不对,但无损于皇帝的威望和形象,关键是谏言本身是否言之有理。如果皇帝因担心泄密而倦于听谏,则堵塞直言之路,无异于因噎废食。这种理性的保密思想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唐朝的保密制度完善。在武则天时期,匦函(指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制度就已创立。史载,“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清代奏折制度的先声。而著名大臣狄仁杰就曾以密奏的形式,对越王党羽的处置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获得武则天首肯。此外,保密制度不仅体现在政治上,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涉及。
军事方面,唐朝极度重视军事情报的保密工作。在法律上有明文规定:“漏泄军事,斩之。”而由于唐朝特殊的节度使制度,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着对立隐患,唐朝特别规定禁止藩臣参与军国密议。在战事兴起时,军队行军的事务受到妥善管理,甚至连军营中的书信都要彻底检查。而作为一个国家运行基础的经济事业,唐朝统治者更是给予了重点关注。在农业社会,仓库是国家财政稳定的重要因素。唐朝特别设立了仓部和司农寺对仓库进行特别管理,仓库的支出和收纳要经过缜密的程序,确保无一疏漏。唐朝还严禁本国人和化外人(中国封建法律对外国人的通称)私相贸易,并列出贸易禁物,以便维护自身的经济优势。在文化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糊名誊录制”也创立于唐朝。科举考试因为其背后的巨大利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此徇私舞弊、铤而走险者从来不乏其人。为保障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武则天即位初年建立糊名法。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记载:“武太后又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糊名自此始也。”所谓糊名,就是把试卷名字盖起来改卷,使试官不知某卷为某人所作,后又称为“封弥”或“弥封”。这一制度的形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人力物力,但在优选人才上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
对于泄密的处罚措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漏泄大事”罪就首见于唐律。唐律将秘密事项分为“大事应密”“非大事应密”两种,将泄密者分为“初传者”“传至者”或“转传者”,综合考虑,处以不同刑罚。以“初传者为首”“大事应密”,首犯处绞刑;“非大事应密”,徒一年半。以“传至者为从”,按《名例律》“随从者减一等”的规定,“大事应密”的“传至者”应处流放3000里,“非大事应密”的“传至者”应处徒刑一年。“转传者”仅在“大事应密”的场合负责,应处杖八十的刑罚;转传“非大事应密”者,“勿论”,即不予处罚。
唐律不仅在宏观上清晰审慎地作出保密规定,还在各分则中考虑周全,未有疏漏。如《杂律》规定“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泄坐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这一规定使得涉密人员更加严于律己,提高职业操守。《卫禁律》规定“诸缘边城戍,由外奸内入,内奸外出,而候望者不觉,徒一年半;主司,徒一年”。《擅兴律》规定“诸密有征讨,而告贼消息者,斩;妻、子流放二千里。其非征讨,而作间谍;若化外人来为间谍,或传书信与化内人,并受及知情容止者,并绞”。这些刑罚制度对泄密罪作出比较明确系统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了重要依据。唐宪宗时期,官吏张宿“自布衣授左拾遗……数召对,不能慎密,坐漏禁中语,贬郴丞十余年”。
不能不提及的是,在唐代的诗歌中,保密文化也有诸多蛛丝马迹可寻。广为流传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一首朱庆余的《宫中词》,其中两句为“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叙说两个宫女见面,本想说说心事,一看鹦鹉在前,怕它学舌泄露给别人,只好闭口不言。唐代后期著名诗人元稹,因保密不慎,在仕途上遭受严重挫折,便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愁闷:“四五年前作拾遗,谏书不密丞相知。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更为知名的是“诗圣”杜甫,任左拾遗时曾撰写一首《晚出左掖》,其中的“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意为怕别人见到自己上奏皇帝的报告,就把草稿烧毁以免闲人说自己邀名。骑马上朝觉得太张扬,于是挤在狭小的马车里,好像鸡栖息在笼子里一样。古人曾对此作出评论:“明朝有封事,谏臣之心。避人焚谏草,大臣之体。”从大众的角度对杜甫谨慎的行为表达了赞许的看法。
“国家秘密高于一切,保密责任重于泰山”是毛泽东提出的。这是因为在毛泽东看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保守国家秘密则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他认为,保密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因此,他提出了“国家秘密高于一切”的口号,强调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研制核武器的过程中,他曾担任核试验基地的总设计师,负责保守国家的核机密。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并率先将核武器应用于实战,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邓稼先的保密故事同样体现了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工作中始终坚守秘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直到去世前仍在为国家的核武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保密责任重于泰山”这一口号的具体体现。
对失密或私拆、损坏、丢失邮件,唐代也有相应处罚规定。当时禁“漏泄”、“稽缓”、“遗失”、“忘误”,其中对泄密处罚最厉害,《唐律疏议》(卷九)中规定,“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
“大小二篆 ,皆简策所用”
如何保密,也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预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所以传递之前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则要装入书袋中。
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根据物件的形状、大小,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中。其中,“函”为一种小木盒,用来装简牍,上有木板盖,刻线三道,凿一小方孔,用绳子扎好后,方孔处要用封泥封好。
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尤其是密奏,更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的作用,还有等级之区别。一般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表明邮件越重要,所用的速递工具就要考虑缓急。
宋代,邮件保密制度和技术更为完善和进步,出现了“字验”、“数递”、“色递”、“字递”、“物递”等多种先进的保密手法。
清代邮件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唐代“快递”果品水产——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魏晋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部专门的邮政法规,即魏国由陈群等人制定的《邮驿令》,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保密的诗句有:野僧相保密持经,野僧相保密持经。
保密的诗句有:野僧相保密持经,野僧相保密持经。结构是:保(左右结构)密(上下结构)。注音是:ㄅㄠˇㄇ一_。词性是:形容词。拼音是:bǎomì。
保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保密bǎomì。(1)保守事物的秘密,不使泄漏。(2)密而不宣。
二、引证解释
⒈谓保守事物的秘密,不使泄漏。引浩然《艳阳天》第四七章:“他不能再保密了,他要把这件事儿告诉所有的社员,让他们跟弯弯绕这些人比一比吧!”刘斌《天上的歌》:“但是,只准你一人知道,见到外人可要暂时保密。”
三、国语词典
保守机密。如:「业务上的保密,是商场致胜的要素。」词语翻译英语tokeepsthconfidential,tomaintainsecrecy德语Geheimhaltung(S)_法语garderlesecret
四、网络解释
保密保密(bǎomì),是一种不让秘密泄露,保守事物的秘密的行为。
关于保密的近义词
隐秘严密隐瞒
关于保密的反义词
公开失密泄密泄漏密告
关于保密的成语
虑周藻密密约偷期公规密谏明哲保身密密麻麻保境息民遏密八音沉密寡言保残守缺密密匝匝
关于保密的词语
婴城自保遏密八音明哲保身沉密寡言保护伞公规密谏私情密语密约偷期保境息民保残守缺
关于保密的造句
1、放心吧,我一定会替你保密的,我的朋友也一样。
2、尽管我们做尽了保密工作,但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3、这次行动千万要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4、影视剧,生活中都有细节呀,再多看贤惠温柔处事这一类的书,不可能全部学习,做事多想想为他多考虑考虑自然就可以了,不急,慢慢一点一滴做起。一点小温柔都会让一向任性的你在男朋友心里乐呵一阵。是否在乎,你可以发挥你想象去试探呀,但一定要保密和不要过分就行
5、对这项工作计划,大家一定要保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保密的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公文保密的手段有泥封、棉纸封、火漆封、代码封等等。
1、泥封
泥封是中国最早的文件保密手段。即在接口处,敷以特制的胶泥,再在胶泥上盖上呈报人或部门的印章。这种手段主要用于秦汉时期,当时文字载体是“竹简”或“木板”。
2、棉纸封
在三国后期,基本上盛行纸张和绵帛,这时候信件,尤其是平常信件(保密程度不高),封缄通常采用棉纸封。原意是专指信封上下封口之处,加贴棉纸盖章封口,用来保密。后来也泛指纸质信封。
3、火漆封
火漆封即“封蜡”,以松脂、石蜡、焦油加颜料混合加热制成块条状,一般呈红色或棕红色。在使用时,将封蜡用火一烤,犹如蜡烛一样,熔成稠状,然后滴在封口处,然后盖章。
4、代码封
代码法在中国使用较早,比如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用于军事保密通信的代码。代码法有多种形式,中国古人主要采用“密码短语”加“解码密钥”的一种。
熙宁四年,苏东坡在金山寺看到了什么?
本文2023-10-10 06:55: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