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皂荚子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皂荚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皂荚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状 27 炮制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皂荚子的用法用量 211 注意 212 附方 2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皂荚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皂荚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皂荚子 1 拼音

zào jiá zǐ

2 《辞典》:皂荚子

21 出处

《雷公炮炙论》

22 拼音名

Zào Jiá Zǐ

23 皂荚子的别名

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

24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26 性状

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毫米,宽7~8毫米,厚约7毫米。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时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形鲜**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坚实、无杂质、无虫蛀者为佳。

27 炮制

《雷公炮炙沦》:"皂荚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剥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 肉两片,去黄(其黄消人肾气),用铜刀细切,于日中干用。"

28 性味

辛,温,有毒。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辛咸,温,有小毒。"

③《本草汇言》:"味辛甘,气温,无毒。"

29 功能主治

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

①《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

②李杲:"和血润肠。"

③《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④《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

⑤《医林纂要》:"杀疳虫。"

⑥《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

210 皂荚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211 注意

孕妇慎服。

212 附方

①治大肠风秘:皂荚子三百粒。破作两片,慢火炒燥,入酥一枣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为度,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枣仁汤,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渐加至百丸,以通为度。(《妇人良方》)

②治肠风下血:皂荚子、槐实各一两。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圣惠方》神效散)

③治里急后重:积壳、皂荚子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普济方》)

④治下痢不止:皂角子瓦焙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下。(《医方摘要》)

⑤治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皂角子。洗净,以少酥熬香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枣仁汤下三十丸。(《千金方》)

⑥治瘰疬满项不破,及肿疼痛:不蛀皂子三百个,酒一升半,化硇砂一两,同浸皂子七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尽为度,每至临卧,含化三粒。(《博济方》)

⑦治气毒结成瘰疬,肿硬如石,疼痛:皂荚子一两(烧灰),槲白皮末一两。同研令细,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⑧治一切疔肿: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方》)

213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皂荚子的方剂 灵宝丹

:灵宝丹:别名:归命丹、返魂丹处方:硫黄(打如皂荚子大绢袋盛以无灰酒煮三伏时取出研如粉)一两

百合丸

洗去苗土),桂心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皂荚子仁半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五味子1两

皂荚子散

ázǐsǎn《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名:皂荚子散组成:皂荚子200个(灰火炮熟,去皮),槐实(麸炒)

内消牡蛎丸

总录》卷一二七:组成:牡蛎(煅过,为末)3两,皂荚子2升(取白水浸1宿)。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每

皂荚子丸

jiázǐwán《圣惠》卷六十六:方名:皂荚子丸组成:皂荚子20个(炒熟),巴豆2个(去皮心,研,纸

更多用到中药皂荚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皂荚子的中成药 利胆石颗粒

苏梗100g陈皮140g神曲100g郁金140g皂荚364g制法:以上十五味,取皂荚、郁金,法半夏

麝香丸

),牛黄1分(细研),蜗牛子1两(炒令微黄),皂荚子1两(炒微黄),皂荚针1两(锉,炙黄),薄荷1

润肠丸

丸组成:凌霄花干半两,天台乌药半两,人参半两,皂荚子(炒熟,去粗皮)半两。主治:一切风秘,虚人及老

青黛散

夜涂之,须臾,自然流引涎出;若鼻内有疮,用蒜如皂荚子大研和少许散,纳于鼻中;若外有疳疮,以猪脂和散

山鸡大补酒

不宜服用。3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4本品宜

更多用到中药皂荚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皂荚子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六]治气毒瘰诸方

大小不定。肿硬疼痛。蜗牛散方。蜗牛壳(一钱末)皂荚子(煨去皮取末三钱)乳香(如莲子大一枚)腻粉〔一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六]治热毒瘰诸方

半斤。捣碎。以酒二碗。浸三日。揉取汁。去滓。用皂荚子二百枚。煨熟。捣罗为末。用玄参酒熬皂荚子末成膏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五诸疮肿门]诸疮水毒肿

取合者。以针包子散治水毒入疮肿痛。或入刺骨者。皂荚子(不蛀者七枚)上用坩埚入药在内。瓦盖锅口。慢火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三]诸疮水毒肿

,水即出。治水毒入疮肿痛,或刺入骨者,皂子散方皂荚子(不者七枚)大虾蟆(干者一枚)胡椒(十五粒)上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皂荚

足少阳胆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人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本经从外眼角瞳子髎开始,向上到额角下行到耳后,沿颈旁走到手少阳经之前,到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里,浅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过 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它的直行主干,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在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之前的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出外踝前边的丘墟,沿足背走到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回过来贯穿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中,经气由此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足少阳胆经共44个穴位,原穴为丘虚穴,络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蠡沟穴,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足少阳胆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胆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口苦、嗳气、心窝及胁下痛、寒热往来、疟疾、偏头痛、目痛、耳聋、瘰疬、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本经腧穴可主治病症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热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口苦、目眩、头痛、颔痛、腋下肿、胸胁痛、缺盆部肿痛、下肢外侧疼痛等。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腧穴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详见百科词条:足少阳胆经 [ 最后修订于2017/2/10 10:43:10 共74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胡桐泪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胡桐泪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性味 29 归经 210 功能主治 211 胡桐泪的用法用量 212 注意 213 附方 214 各家论述 2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胡桐泪 1 拼音

hú tóng lèi

2 《辞典》:胡桐泪

21 出处

《唐本草》

22 拼音名

Hú Tónɡ Lèi

23 胡桐泪的别名

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堿(《纲目》)。

24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25 原形态

胡杨,又名:胡桐(《汉书》)。

乔木,高15~30米。嫩枝有细毛,一年后脱落,冬芽有毛,无粘胶。叶形变异甚多,在长枝或幼树的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或菱形,长5~12厘米,多敷为全缘,有短柄;在短枝或老树枝上概为广卵形、肾形,长25~7厘米,边缘有牙齿,叶柄长3~6厘米;又在同一树或一枝上可见有两者中间的叶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花之苞倒披针形,早落;雄蕊23~27;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子房无柄,附着于花盘基底,柱头6裂,紫红色。蒴果长椭圆形,长8~15毫米,有短柄。

26 生境分布

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27 性状

分老式、新式两种。一老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长。呈大小不一的块状或碎粉状,土**。质酥易碎。二新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短。多为不规则的圆块,樱绿色。质软色嫩,不易破碎,带酸性。以年久、色黄、无泥杂者为佳。

28 性味

《唐本草》:"味咸苦,大寒,无毒。"

29 归经

入胃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肾。"

210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软坚。治咽喉肿痛,齿痛,牙宣,牙疳,骨槽风,瘰疬。

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齿牙疼痛,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蚛牙齿痛,兼杀火毒并面毒。"

④《医学启源》:"瘰疬非此不能除。"

⑤《纲目》:"咽喉热痛,水磨扫之,取涎。"

⑥《本草汇言》:"降火热,滑痰结。"

211 胡桐泪的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内服:入散剂。

212 注意

①《海药本草》:"多服令人吐。"

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

213 附方

①治咽喉急胀,肿结不通:胡桐泪三钱,硼砂二钱,生矾一钱,胆星一钱五分。共为末。用一、二茶匙姜汤调咽。(《本草汇言》)

②治湿热牙疼,喜吹风:胡桐泪入麝香掺之。(《纲目》)

③治齿缝忽然出血不止:胡桐泪半两,研罗为末,用贴齿缝,如血出不定,再贴。(《圣惠方》)

④治牙齿根宣露挺出,脓血,口气:枸杞根一升(切),胡桐泪一两。上件药,和匀,分为五度用,每度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吐。(《圣惠方》)

⑤治牙齿宣露有脓血出,及小儿虫蚀疳断:葶苈、胡桐泪各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于患处掺之。(《圣济总录》)

⑥治走马牙疳:胡桐堿、黄丹等分。为末掺之。(《医林集要》)

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一般胃痛:胡桐树树脂。打碎,放入盆内,加等量水,加热使其溶化,用四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浓,沉淀24小时,急火煎熬,切勿搅拌,至水分蒸发完即成深褐色固体,若底层炭化过重,则去掉不用;最后碾成细末,装瓶内密封。用法,10%梧桐堿液,成人每次10毫升;粉剂每次一克,一日两次,饭后服,七日为一疗程。(《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214 各家论述

①《纲目》:"石泪,入地受卤气,故其性寒能除热,其味咸能入骨软坚。"

②《本草经疏》:"胡桐泪,《经》曰:热*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在高者因而越之。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故主大毒热,心腹烦满,取吐而效也。《日华子》以之治风虫牙齿痛,李珣谓其能治骨槽风、齿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资其苦能杀虫,咸能入骨软坚,大寒能除极热之用耳。"

215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方剂 胡桐泪散

sǎn《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胡桐泪散:处方:胡桐泪细辛川芎白芷各45克寒水石(煅)6克生地3克青

枸杞根散

卷三十四:枸杞根散:处方:枸杞根槐白皮各60克胡桐泪细辛各30克川椒7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

馘鬼散

拼音:guóguǐsǎn处方:黄连、胡桐泪、荆芥穗、薄荷、升麻、羊胫骨灰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

青莲膏

拣,锉,捣绞,取汁1斗煎取1升),生麻油1升,胡桐泪1两(绵裹)。功效:明目、生发、凉脑。用法用量

补气泻荣汤

分,生地黄4分,桃仁3个,桔梗半钱,麝香少许,胡桐泪1分,虻虫(去翅足,微炒)2个,水蛭(炒令烟尽

更多用到中药胡桐泪的方剂

用到中药胡桐泪的中成药 青黛散

方名:青黛散组成:青黛半两,蛤蟆1枚(烧灰),胡桐泪半两,麝香1分,胡黄连半两,芦荟半两。主治:《

桑麻丸

拼音:sāngmá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angmaWan标准编号:WS3B101591

八宝眼药

明目止痛。治暴发火眼,两眼肿痛,羞明畏光,见风流泪,眼边赤烂。附注:本方由《丹溪心法附余》光明拨云

蚕茧眼药

热散风,消肿止痛。用于暴发火眼,睑烂痛痒,羞明热泪。用法与用量:外用,将药茧周围用针扎孔,开水泡熏

明睛地黄丸

拼音:míngjīngdìhuáng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ingjingDihuangWan

更多用到中药胡桐泪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胡桐泪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胡桐泪

故名胡桐。虫食其树而汁出下流者,俗名胡桐泪,言似眼泪也。其入土石成块如卤堿者,为胡桐堿(音减)。或云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一口齿门]齿龈宣露

子干姜(炮裂)菖蒲莎草根(去毛)木香青黛(研)胡桐泪(研各一两)棘刺(烧灰研半两)上一十味,捣研为

《普济方》:[卷六十九牙齿门]齿龈宣露

能饮食。鸡舌香当归青葙子干姜菖蒲莎草根木香青黛胡桐泪棘刺上等分为散。玉池散治风牙疼。肿痒摇动。齿龈

《外科心法要诀》:[卷五齿部]牙宣

摇,山药杏茴苓骨脂,胡芦巴续川楝桃。胡桐泪散胡桐泪细辛川芎白芷(各一钱五分)寒水石(,二钱)生地(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齿部]牙宣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 21 拼音名 22 鹿藿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鹿藿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鹿藿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鹿藿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味 39 归经 310 功能主治 311 鹿藿的用法用量 312 附方 313 各家论述 31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鹿藿 1 拼音

lù huò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

21 拼音名

Lù Huò

22 鹿藿的别名

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

23 来源

豆科鹿藿属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24 性味

苦、辛,平。

25 功能主治

消积散结,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用于小儿疳积,牙痛,神经性头痛,颈淋巴结结核,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

26 鹿藿的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或鲜根捣烂敷患处。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鹿藿

31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鹿藿,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长大,人取以为菜,亦微有豆气,故为鹿豆也。

2《纲目》:鹿豆即野绿豆,多生麦地田野中,苗叶似绿豆而小,引蔓生,生熟皆可食。三月开淡粉紫花,结小荚,其子大如椒子,黑色,可煮食,或磨面作饼蒸食。

32 拼音名

Lù Huò

33 英文名

Herb of Twining Rhynchosia

34 鹿藿的别名

蔨、鹿豆、豆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眼、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乌眼睛豆、大叶野绿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鲜用或晒干,贮干燥处。

36 原形态

鹿藿 多年生缠绕草本。各部密被淡**柔毛。茎蔓长。3出复叶,顶生小叶近于圆形,长256cm,宽255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侧生小叶斜阔卵形,或斜阔椭圆形,长26cm,宽15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叶片纸质,上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被长柔毛和橘**透明腺点;托叶线状披针形,不脱落。

总状花序腋生,花10余朵;长约7mm;花萼钟状,5裂;花冠**,龙骨瓣有长喙;雄蕊10,二体,花药1室;子房上位,胚珠2,花柱长,基部弯曲,被毛,柱头头状。荚果短,长圆形,红紫色,长约15cm,阔约9mm;种子12粒,黑色,有光泽。花期59月,果期710月。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坡杂草中或附攀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38 性味

味苦;酸;性平

39 归经

胃;脾;肝经

310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腰脊疼痛;瘀血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烫火伤

311 鹿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捣敷。

312 附方

①治惯发性头痛:鲜鹿藿七钱,水煎服。②治妇女产褥热:鹿藿茎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疾病:鹿藿五钱,豆腐适量,加水同煮服。④治流注,痈肿:鲜鹿藿叶适量。捣烂,酌加烧酒捣匀。外敷。(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313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鹿藿,解毒凉血之药也。故主肠痈瘰疬疡气。女人以血为主,血虚有热,则腰腹痛不乐,得苦凉之气,则热退而血得所养,故主女人腰腹痛不乐也。

2《本经》:主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疬,疡气。

3 江西《草药手册》:祛痰,解毒,杀虫,祛风湿,和血气。治肠痈,瘰疬,头痛,眼痛,腹痛。

314 摘录

《中华本草》

古籍中的鹿藿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鹿藿

陶隐居云∶方药不复用。人亦罕识,葛根之苗,又一名鹿藿。唐本注云∶此草所在有之,苗∶山人谓之鹿豆,亦堪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部

一名卑相。龙沙。卑盐。葛根一名葛。花一名鸡齐根。鹿藿。黄斤。栝蒌实名黄瓜。果。药皮。泽姑。天瓜。果裸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鹿藿

。王磐《野菜谱》作野绿豆。《尔雅》云∶(音卷),鹿藿也。其实(音纽)。即此。集解《别录》曰∶鹿藿

《神农本草经》:[卷三下经]鹿藿

。生山谷。《名医》曰∶生汶山。案∶《说文》云∶,鹿藿也,读若剽。《广雅》云∶,鹿藿也。《尔雅》云∶,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葛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朴消 21 拼音名 22 朴消的别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25 化学成份 26 性味 27 归经 28 功能主治 29 朴消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附方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朴消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朴消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朴消 1 拼音

pǔ xiāo

2 《辞典》:朴消

21 拼音名

Pǔ Xiāo

22 朴消的别名

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消(《纲目》),海皮硝、毛硝(《药材学》)。

23 来源

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

24 原形态

矿物形态及制法详"芒消"条。

25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与芒消同,参见"芒消"条。

26 性味

辛苦咸,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辛,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咸,有小毒。"

27 归经

入胃、大肠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兼入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28 功能主治

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

①《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

②皇甫谧:"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

③《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

④《药性论》:"能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

⑤《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脏症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及头痛,排脓,润毛发。凡入饮药,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浇服。"

⑥《本草衍义》:"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

⑦《本经逢匾》:"治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29 朴消的用法用量

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喉或水化罨敷、点眼。

210 注意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麦句姜。"

②《儒门事亲》:"畏三棱。"

③《晶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经疏》:"血涸津枯以致大肠燥结,阴虚精乏以致大热骨蒸,火炎于上以致头痛目昏,耳聋咽痛,吐血衄血,咳嗽痰塑,虚极类实等证,切戒勿施。"

211 附方

①治伤寒食毒,腹胀气急,大小便不通:朴消、大黄(锉,炒),芍药各一两,当归(切,焙)、木香各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圣济总录》朴硝汤)

②治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大黄末半斤,朴消三两,蜜一斤。合于汤上煎,可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服之。(《补缺肘后方》)

③治胃热呕吐,手足心皆热者:朴消、栀子(炒黑)各等分。为末,滚水服一、二匙。(《经验广集》朴栀散)

④治妇人夙有积血,月水来时,腹中疞痛:朴消、当归(锉,微炒)、薏苡仁、川大黄(锉,微炒)各二两,代赭、牛膝(去苗)、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各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十丸。(《圣惠方》朴硝丸)

⑤治小儿赤眼:黄连二分,朴消一分(令干)。上二味,以妇人奶汁浸之点眼良。(《外台》)

⑥治赤眼肿痛:朴消置豆腐上蒸化,取汁收点。(《简便单方》)

⑦治喉痹:朴消一两。细细含咽汁。(《近效方》)

⑧治痈疽疮发,大小便秘涩不通:朴硝(研)、大黄(炒)、杏仁(研)、葶苈子(微炒)各二两。上四味,先以三味捣罗为细末,入朴消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煎黄耆汤下二十丸,以通利为度,末利再服。(《圣济总录》朴消丸)

⑨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宣,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痛随气行,游无定处,邪毒攻冲,焮赤热痛:朴硝五两(别研),蛤粉、寒水石各三两,香白芷一两,脑子一钱(别研)。上为细末,和匀,每用新汲水调稀稠得所,鸡翎涂扫,不令药干。(《杨氏家藏方》如冰散)

⑩治热毒结成痔疾,肿胀热霜,坐卧不安:荆芥、薄荷、朴硝各一两,白矾二两。上件细切。每用一两,水五升,煎数沸,熏患处,通手淋洗。(《杨氏家藏方》朴硝汤)

⑾治痔疮:朴硝、五倍子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两,水三碗,同煎至三,四沸,淋渫。(《鸡蜂普济方》朴硝散)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朴消的方剂 如雪汤

:rúxuětāng《圣济总录》卷一二四:组成:朴消,黑豆皮(生)1两,木香1两,大黄(生)半两。主

吹喉朴消散

拼音:chuīhóupǔxiāosǎn别名:朴消散处方:朴消、消石、胆矾、白矾、芒消(五味皆枯干)、

朴消汤

pǔxiāotāng《圣济总录》卷二十八:组成:朴消(烧令白,于湿地纸衬出火毒)1分,豉(炒令香熟)

消黄散

gsǎn《活幼心书》卷下:方名:消黄散组成:风化朴消半两,真蒲黄半两。主治:风热温气上攻,舌硬肿大不

朴消牛膝汤

ītāng《赤水玄珠》卷十五:组成:杜牛膝2两,朴消1两。主治:小便不通,或血淋。用法用量:以雪水2

更多用到中药朴消的方剂

用到中药朴消的中成药 黄连清胃丸

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

消核膏

钱,姜半夏1两6钱,僵蚕1两6钱,藤黄1两6钱,朴消1两6钱。主治:瘰疬、乳核及各种结核。制备方法:

紫雪散

,煎至200毫升,用绢滤去滓,将汤再煎滚,投提净朴消108克,文火慢煎,水尽欲凝之时,倾入碗内,下朱

红雪

15升,煎至54升,去滓过滤,再以微火煎沸,下朴消,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凝,下朱砂、麝香等末搅匀;

化积散

《审视瑶函》卷三方之化积散:组成:白丁香五粒,净朴消少许,硇砂1分,冰片少许。主治:《审视瑶函》卷三

更多用到中药朴消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朴消 《幼幼新书》:[卷第一]求子方论

得。一方加覆盆子八铢。求子法一根据前篇。《千金》朴消荡胞汤治妇人立身已来全不产,及断绪久不产三十年者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门]诸痔

疾,已用药淋渫了,贴痔。绿云汤方卷柏樗根白皮贯众朴消地骨皮(各一两)上五味,粗捣筛,每用十五钱匕,葱

《金匮要略浅注》:[卷四]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病(则食自少。若以食少而误认为宿食。往往以楂曲枳朴消导之药。虚其中气。以致外邪乘虚入里者。不可胜计。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五]疳瘦第九

上用黄栝蒌一个,去瓤,用黄连末填满,蒸烂取出;用朴消末一钱盖头,临夜方取下,然后露一宿,研烂为丸许○

《活幼口议》:[卷之四议初生牙儿症候二十六篇]议血眼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消瘿气瘰丸 1 拼音

xiāo yǐng qì luǒ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Xiaoying Qiluo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60791

23 处方

夏枯草   96g 海藻 48g 昆布 96g 海螵蛸 48g 蛤壳(煅) 48g 海胆 48g 陈皮 48g 枳壳(去瓤麸炒) 48g 黄芩 48g 玄参 48g

24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味咸、苦。

2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27 功能与主治

消瘿化痰。用于肝郁痰结引起;瘿瘤肿胀,瘰疬结核。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2 次。

29 规格

每100 粒重 6g

210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消瘿气瘰丸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虫鱼部

稍甘而纯,故用以清痰解渴止嗽,及收敛耗散诸病,作丸噙化为尤佳,及治下焦滑泄诸病,亦更优也。蜗牛(二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五]治瘿气诸方

弹子大。绵裹一丸。含咽津。日三四度。治瘿气经久不消。神效方。海带(一两)海藻(一两洗去咸味)昆布(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四瘿瘤门]气瘿

掏。易愈者七日。难愈者三七日。矾蝎散治项气。又名瘿气。白矾(一两生令细)全蝎(半两)上将矾为末。用耳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四]治瘿气灸法

灸冲阳,随年壮。瘿,灸天衢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瘿上气胸满,灸云门五十壮。瘿

《万病回春》:[卷之五]瘿瘤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火针烙法 31 原理 32 烙法的适应证 33 用法 34 注意事项 4 烙铁烙法 41 原理 42 烙法的适应证 43 用法 44 注意事项 5 烙法在中医眼科的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烙法 1 拼音

lào fǎ

2 概述

烙法是把火针和烙器在火上加热后,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治疗方法。

烙法分两种,一种是火针烙法,另一种是烙铁烙法,其适应证与用法均不相同。

3 火针烙法

火针烙法古称燔针淬刺,是指将针具烧红后 患部的治疗方法。分粗针与细针两种,粗针用以刺脓,细针用以消散。细针应用时将针烧红后对准患部速刺速出,目前对瘰疬之病偶而用之,至于其他外科疾病则很少应用,故这里仅介绍粗针烙法。

粗针形如细筷,由铁或铜制成,长约18—210n,针头尖细而圆,针柄较粗,或圆或方。

31 原理

火针烙法是借着灼烙的作用来代替开刀,从而达到脓肿溃破引流,并能防止出血的目的。

32 烙法的适应证

粗针烙法适用于附骨疽、流痰等肉厚脓深的阴证,脓熟未溃,或虽溃而疮口过小,脓出不畅者。

33 用法

使用时将针头蘸麻油在炭火或酒精灯上烧红,在脓腔低处向上方斜人烙之,脓随之流出。需要疮口开大,可在拔针时向上一拖,取斜出方向;需要疮口开小,可在拔针时取直出方向。一烙不透,可以再烙,烙后可插入药线,使疮口一时不致粘合,便于引流排脓。

至于进针宜深宜浅等,具体要求与切开法相同。

34 注意事项

红肿掀痛的阳毒小疮,用之反增肿痛,加深溃烂;筋骨关节之处,用之恐焦筋灼骨,导致残废;胸肋、腰、腹等部位,不可深刺,否则易伤及内膜;头面为诸阳之会,而且皮肉较薄,也应禁用。

4 烙铁烙法

烙铁古代用银制品,现改用铁或铜制品,其头如半粒蚕豆大小,上有一柄,它主要利用器械烧灼病变处,既可以止血,又能烫治病根。目前以电灼器代替火烙。

41 原理

烙铁烙法主要利用器械烧灼病变处,既可以止血,又能烫治病根。

42 烙法的适应证

烙铁烙法适用于创伤脉络裂断出血,以及赘疣、息肉突出等。

43 用法

先在患处作局部浸润麻醉后,用烙器烧赤烙之。如脉络裂断,可向出血点烧灼;如赘疣、息肉等,可用剪刀齐根剪除后再烙。

44 注意事项

使用时避免让患者看见,以免引起精神紧张,发生晕厥。血瘤、巖肿等病,禁用烙灼。

5 烙法在中医眼科的应用

烙法为眼科外治方法。用于“残风溃弦疮烂,湿热久不愈”及胬肉攀睛割治后之根部,烙之则易愈且不复发。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烙烧热适度,以细棉揩试后,烙患处三五度。

古籍中的烙法 《疡医大全》:[卷八]论针烙法

常医疗之得痊者,幸矣。(《十书》)蒋示吉曰∶又有烙法,脓已成而皮浓肉深难溃,若不用针烙,使腐肉挟毒热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三]熨烙

度,脓水自绝。治热病后失明,或生白膜极浓者,烧针烙法。上取平头针,可翳大小者,烧赤,当翳中烙之,须轻

《普济方》:[卷八十六眼目门]熨烙

再过。以两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熨目佳。针烙法(出圣济总录)治热病后失明。或生白翳极浓者。上方

《医学纲目》:[卷之十八·心小肠部痈疽]溃疡

脓,如针刺无脓,是气伏也,不可用针烙。〔丹〕或问烙法如何?曰∶脓或汪洋欲出,奈何皮浓肉深难穴者,既前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溃疡]取脓

皂荚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皂荚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皂荚子的别名 24 来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