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气虚,无力气短,胸闷和口苦怎么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心脾气虚,无力气短,胸闷和口苦怎么办,第1张

从西医方面考虑,多见于胆囊功能差,特别是胆囊疾病的病人的一种反应。还有一些由于胃动力差,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可为胆汁反流至胃,也会引起口苦。另一方面,有的人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以及打呼噜、张口睡觉、口腔发炎等人群也易出现口苦、胸闷气短的情况。

首先向彩超检查,观察胆囊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胆囊炎症。

在中医里可以说是心的阳气不足而导致神疲胸闷,继而导致脾虚引发口苦等。也属心脾两虚。

指导意见:

可以服用振源胶囊或归脾丸,也可以让中医开中药来温补心阳。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实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虚实辨证,可以掌握病者邪正盛衰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实证宜攻,虚证宜补。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攻补适宜,免犯虚虚实实之误。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

由于虚证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在此,仅介绍一些共同的、有规律性的表现。

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很难全面概括,常见有的: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红数。

征候分析虚证病机主要表现在伤阴或伤阳二个方面。若伤阳者,以阳气虚的表现为主。由于阳失温运与固摄无权,所以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滑脱,小便失禁等现象。若伤阴者,以阴精亏损的表现为主。由于阴不制阳,失去濡养、滋润的功能,故同凶手足心热,心烦心悸,面色萎黄或颧红,潮热盗汗现象。阳虚则阴寒盛,故舌胖嫩,脉虚沉迟;阴虚则阳偏亢,故舌红干少苔,脉细数。

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实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一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所致。随着外邪性质的差异,致病之病理产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症候表现。

由于实证的表现也是多处多样的,所以也只介绍一些共同的、带一般性的问题。

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实证的表现亦极不一致,而常见的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证候分析邪气过盛,正气与之抗争,阳热亢盛,故发热,实邪扰心,或蒙蔽心神,故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息气粗。痰盛者尚可见痰声漉漉。

实邪积肠胃则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腹胀满痛拒按。湿热下攻,可见下痢里急后重,水湿内停,气化不得,所以小便不利。湿热下注膀胱,致小便淋漓涩痛。邪正相争,搏击于血脉,故脉盛有力。湿热蒸腾则舌苔多见厚腻。

虚证与实证的证候表现已分别介绍如上,但从临床来看,有一些症状,可出现于实证,也可见于虚证。例如,腹痛,虚证实证均可发生。因此,要鉴别虚实,必须四诊合参,通过望形体,舌象,闻声息,问起病,按胸腹,脉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虚证必身体虚弱,实证多身体粗壮。虚证者声息低微,实证者声高息粗。久病多虚,暴病多实。舌质淡嫩,脉象无力为虚;舌质苍老,脉象有力为实。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由于体质、治疗、护理等诸因素的影响,虚证与实证常发生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等证候表现。若不加以细察,容易误诊。分述如下:

(-)虚实错杂

凡虚证中夹有实证,实证中夹有虚证,以及虚实齐见的,都是虚实错杂证。例如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虚实错杂的证候,由于虚和实错杂互见,所以在治疗上便有攻补兼施法。但在攻补兼施中还要分别虚实的孰多孰少,因而用药就有轻重主次之分。虚实错杂中根据虚实的多少有实证夹虚,虚证夹实,虚实并重三种情况。

1。实证夹虚:此证常常发生于实证过程中正气受损的患者,亦可见于原来体虚而新感外邪的病人。它的特点是以实邪为主,正虚为次。例如《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证,本来是阳明经热盛,证见壮热、口渴、汗出、脉洪大。由于热炽伤及气阴,又出现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等气阴两伤的症状,这就是邪实夹虚。治疗以白虎攻邪为主,再加人参兼扶正气。

2。虚证夹实;此证往往见于实证深重,拖延日久,正气大伤、余邪未尽的病人;亦可见于素体大虚,复感邪气的患者。其特点是以正虚为主,实邪为次。例如春温病的肾阴亏损证,出现在温病的晚期,是邪热动烁肝肾之阴而呈现邪少虚多的证候。症见低热不退。口干,舌质干绛,此时治法以滋阴养液,扶正为主,兼清余热。

3。虚实并重;此证见于以下二种情况:一是原为严重的实证,迁延时日,正气大伤,而实现邪未减者;二是原来正气甚弱,又感受较重邪气的病人。他们的特点是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病情比较沉重。例如小儿疳积,大便泄泻,贪食不厌,苔厚浊,脉细稍弦。病起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虚实并见,治应消食化积与健脾同用。

(二)虚实转化

疾病的发展过程往往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在证候上的反映,主要表现为虚实的变化。在疾病过程中,有些本来是实证,由于病邪久留,损伤正气,而转为虚证;有些由于正虚,脏腑功能失常,而致痰、食、血、水等凝结阻滞为患,成为因虚致实证。例如高热、口渴汗出、脉洪大之实热证,因治疗不当,日久不愈,可导致津气耗伤,而见肌肉消瘦,面色枯白,不欲饮食,虚赢少气,舌苔光剥,脉细无力等,证已由实转虚,又如病本心脾气虚,常见心悸,短气,久治未愈,突然心痛不止,这是气虚血滞引致心脉瘀阻之证,虚证已转变为实证,治当活血去瘀止痛。

(三)虚实真假

虚证和实证,有真假疑似之分,辨证时要从错杂的证候中,辨别真假,以去伪存真,才不致犯“虚虚实实”之戒。辩虚实之真假与虚实之错杂证绝不相同,应注意审察鉴别。

1。真实假虚:指疾病本身属实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虚的现象。如热结肠胃,痰食壅滞,大积大聚之实证,却见神情沉静,身寒肢冷,脉沉伏或迟涩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则可以发现,神情虽沉静,但语出则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但按之有力;虽然形寒肢冷,但胸腹久按灼手。导致这类似虚之症脉其原因并不是病体虚弱,而是实邪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之故,因此称这类症脉为假象、古称之为“大实有赢状”。此时治疗仍然应专力攻邪。

2。真虚假实:指疾病本质属虚证,但又出现一些似乎是实的现象。如素体脾虚、运化无力,因而出现腹部胀满而痛,脉弦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可以发现,腹部胀满,即有时减轻,不似实证的常满不减;虽有腹痛,但喜按;脉虽弦,但重按则无力。导致这类似实之症脉的原因并不是实邪,而是身体虚弱的结果,故亦稳定之为假象。古人所谓“至虚有盛候”,就是指此而言。治疗应用补法。

虚实真假的鉴别,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作为辨别虚实真假的要点,指导临床辨证。

(l)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浮候如何,沉候如何。

(2)舌质的胖嫩与苍老。

(3)言语发声的亢亮与低怯。

(4)病人体质的强弱,发病的原因,病的新久,以及治疗经过如何。

虚实常通过表里寒热几个方面反映出来,形成多种证候,临床常见的有表虚、表实、里虚、里实、虚热、实热、虚寒、实寒等类。

(一)表虚证

表虚证有两种,一是指感受风邪而致的表证,以恶风、自汗为特征,为外感表虚。二是肺脾气虚,卫气不能固秘,肌表疏松,经常自汗,易被外邪侵袭的表虚者,属内伤表虚。

临床表现外感表虚: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内伤表虚:平时常自汗出,容易感冒,兼有面色淡白,短气,动则气喘,怠倦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气虚表现。

证候分析表证之表虚证,是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种表证,由于风邪外束于太阳经,所以头痛,项强;正气卫外,阳气浮盛而发热;肌腠疏,玄府不固,故汗出恶风;风邪在表,故脉浮缓。

里证之表虚证,主要因肺脾气虚。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其气虚则肌表疏松,卫气不固,而自汗出。卫外力差,故常常感冒。肺脾气虚,必见气虚的一般表现,如面色淡白,短气,动则气喘,怠倦乏力,纳少便溏,舌淡白,脉细弱等。

(二)表实证

表实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

证候分析感受外邪,阳气向上向外抗邪,便出现发热,邪客于肌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而恶寒。邪阻经络,气血流行不畅而致头身疼痛。寒主收引,营气不能通于表,玄府不通,则无汗。脉象浮紧,是寒邪束表之征。

(三)里虚证

里虚证的内容也较多,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亏损,都属里虚证的范围,将于以后各有关章节阐述。里虚证若按其寒热划分,则可分为虚寒证、虚热证两类。详见于后。

(四)里实证

里实证包括的内容也较多,不但有各脏腑经络之分,而且还有各种不同邪气之别。许多具体证型将在以后的各篇辨证中介绍,里实证若按寒热划分,亦可分为实寒证、实热证两大类。详见于后。

(五)虚寒证

虚寒证是由于体内阳气虚衰所致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精神不振,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质淡嫩,脉微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的病机是阳气衰虚。阳气推动和气化功能不足,则精神不振,面色淡白,少气乏力,舌质淡嫩,脉微或沉迟无力。阳气温煦不足,则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六)虚热证

虚热证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所致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人体阴液耗损,故人渐消瘦;阴虚,则不能制阳,虚火内扰故心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虚火上升,则见两颧红赤,咽干口燥,舌红少苔。阴血不足故脉细,内有虚热,故脉细兼数。

(七)寒实证

寒实证是寒邪(阴邪)侵袭人体所致的一种证候。

临床表现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拒按,肠鸣腹泻,或痰鸣喘嗽,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迟或紧。

证候分析寒邪客于体内,阻遏阳气,故畏寒喜暖,四肢不温,阴寒凝聚,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腹痛拒按,阳气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寒邪困扰中阳,运化失职,故肠鸣腹泻。若为寒邪客肺,则痰鸣喘嗽。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皆为阴寒之征。

脉迟或紧,是寒凝血行迟滞的现象。

(八)实热证

阳热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入里所致的实证热证。

临床表现壮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或神错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实。

证候分析热邪内盛,故身见壮热喜凉;火热上炎,而面红目赤;热扰心神,轻者烦躁,重者神昏谵语;热结胃肠,则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热伤阴液,则小便短赤,口喜冷饮,引水自救;舌红苔黄为热邪之征,舌干说明津液受伤;热为阳邪,鼓动血脉,所以脉象洪滑数实。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脾水的定义 5 脾水的病因 6 脾水的症状 7 辨证治疗 71 脾水·脾胃气虚证 711 脾水·脾胃气虚的方药治疗 72 脾水·脾阳虚证 721 阴水·脾阳虚衰的症状 722 证候分析 723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 724 阴水·脾阳虚衰的方药治疗 725 阴水·脾阳虚衰的针灸治疗 8 关于十水 9 关于水肿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脾水的方剂 2 治疗脾水的穴位 3 治疗脾水的中成药 4 脾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脾水 脾水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pí shuǐ

2 英文参考

edema due to dysfunction of sple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leen ed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脾水(edema due to dysfunction of spleen[1][2])为病证名[3]。五脏水肿病之一[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列十水之一[4]。指脾阳困虚,不能运化,水湿内停,以腹部胀大,四肢沉重,尿少为常见症的水肿病[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为十水之一。

4 脾水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脾水是指脾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脾水是指脾阳困虚,不能运化,水湿内停,以腹部胀大,四肢沉重,尿少为常见症的水肿病[1]。

5 脾水的病因

脾阳虚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记述。

6 脾水的症状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常兼见食少,面色萎黄等症,其脉多濡。

7 辨证治疗 71 脾水·脾胃气虚证

脾水·脾胃气虚证(splee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气虚,水湿内停,以头面或四肢水肿,时肿时消,食欲欠佳,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白不华,或大便溏稀,舌淡,苔少,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脾水证候[5]。

由于较长期的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而见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象软弱,与上述水肿不同。此由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

711 脾水·脾胃气虚的方药治疗

治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加减,或加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子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72 脾水·脾阳虚证

脾水·脾阳虚证(splee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yang insufficiency[1])是指脾阳不足,水湿不运,以眼睑或全身浮肿,脘腹胀闷,腰以下肿甚,食少便溏,小便短少,面色萎黄,神倦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脾水证候[5]。

721 阴水·脾阳虚衰的症状

面浮足肿,反复消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作后或午后加重,伴脘闷纳少、面色萎黄、㿠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6][7]

722 证候分析

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湿为阴邪,其性粘滞,劳累后更易损伤于脾,其肿反复消长,故劳后或午后加重。脾虚运化无力,故脘闷纳减,腹胀便溏。脾虚则面无华色,阳不温煦,故面色萎黄、㿠白,神疲肢冷。阳不化气,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是脾阳虚衰,水湿内聚之征。[6][7]

723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

脾阳虚衰型与水湿浸渍的区别,一是水邪盛导致中阳不运而水肿,一是脾阳不振导致水湿不运而水肿,治当区别邪正的主次轻重。[7]

724 阴水·脾阳虚衰的方药治疗

[7]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可用用实脾饮、木香流气饮等方[8]。

可用实脾饮[备注]实脾饮(《严氏济生方》):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生姜、大枣、茯苓方中干姜、附子、草果,温阳散寒;白术、茯苓、炙草、姜枣健脾补气;大腹皮、茯苓、木瓜利水去湿;木香、川朴、大腹皮理气,气行则水行。如气短声弱,气虚甚者,可加人参、黄芪健脾补气。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泽泻,以助膀胱化气行水。

又有浮肿一证,由于较长期的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而见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脉象软弱,与上述水肿不同。此由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治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伤气,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加减,或加桂枝、黄芪,益气通阳,或加补骨脂、附子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725 阴水·脾阳虚衰的针灸治疗

[6]

治法:温运脾阳,清利水湿。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脾俞、三焦俞、气海、水分、足三里、三阴交。

随证配穴:脘闷甚者,加中脘。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健脾以助运化水湿。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气海益元气以升脾阳。水分为分利水道、利尿行水的效穴。

8 关于十水

十水为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4]。历代说法不一:

1《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

2《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暴水、气水也。”

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以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胆水、大肠水、膀胱水、胃水、小肠水为十水。”

9 关于水肿

水肿(edema[1][2])为病名[9][10]。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9]。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10]。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1]。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7]。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7][6][10]。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7]。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7]。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7][6]。

详见水肿条。

10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喉瘖·肺脾气虚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喉瘖·肺脾气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13 中成药 62 外治法 63 针灸治疗 64 饮食疗法 7 慢喉瘖患者日常保健 8 关于慢喉瘖 9 关于喉瘖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喉瘖·肺脾气虚证 1 拼音

hóu yīn ·fèi pí qì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hoarseness disease with spleenlung qi deficiency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喉瘖·肺脾气虚证(hoarseness disease with spleenlung qi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肺脾气虚,以声嘶日久,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喉黏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声门闭合不全,伴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喉瘖证候[1]。

4 喉瘖·肺脾气虚证的症状

喉瘖·肺脾气虚证患者声嘶日久,劳则加重,上午明显,语言低微,高音费力,讲话费力,不能持久[2][1]。

检查咽喉粘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弛无力,闭合不良[2][1]。

全身可见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唇舌淡红,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2][1]。

5 证候分析

因肺脾气虚,气不足以鼓动声门,声带松弛无力,闭合不良,故语言低微,讲话费力不能持久,甚则声嘶[2]。

劳则耗气,气更亏虚,故劳则加重[2]。

上午为阳气初升而未盛,故气虚者以上午症状明显[2]。

气少不达四肢,故倦怠乏力[2]。

脾运不健,故纳果便溏[2]。

唇舌淡红,舌体胖,苔白,脉虚弱均为肺脾气虚之证[2]。

6 喉瘖·肺脾气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补益肺脾,益气开音。

612 方药

可用补中益气汤加诃子、石菖蒲等治疗:补中益气汤可补益肺脾之气,加以诃子收敛肺气,利喉开音,配合石菖蒲通窍开音[2]。湿重痰多者,可加法夏、茯苓、扁豆等去湿除痰[2]。

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加减处方:党参15克,北黄芪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法夏12克,诃子10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

613 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水蜜丸每次5~10克,水泛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62 外治法

含服铁笛丸或润喉丸[2]。

63 针灸治疗

取合谷、足三里等,用悬灸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或直接灸,每穴7~10壮[2]。

64 饮食疗法

胖大海冰糖茶:胖大海4~6枚,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适量调味,冲入沸水,加盖焗半小时左右,慢慢饮用,隔4小时再泡1次,每口2次。

明矾拌橄榄:取橄榄12枚,明矾15克,先用冷开水将橄榄洗净,用刀将每枚橄榄切4~5条纵纹.再将明矾末掺入纵纹内,每 1~2小时吃2枚,细嚼慢吞,有痰吐痰,无痰将汁咽下。

无花果冰糖水:无花果30克,冰糖适量,煲糖水服食,每日1次,连服3~5日。

7 慢喉瘖患者日常保健

生活有节,以防劳累耗伤气阴,引致虚火上炎,加重病情。

减少发音,避免大声呼叫,以防损伤声带脉络,加重声带气血瘀滞情况。

禁食煎炒炙煿。禁忌烟酒 。

及早防治急喉瘖,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8 关于慢喉瘖

慢喉瘖(chronic hoarseness disease)为病证名。又称久瘖(见《类证治裁》卷二)[1]。属喉瘖的一种[2]。是指以声嘶失音,日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喉病[1]。即(肺)金破不鸣[3]。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女性为多,尤多见于教师、售货员、演员等职业者。久瘖多属虚证,宜滋养肺肾、益气养血。

《类证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夹痰,宜滋肺肾之化源,咽干声槁,润肺为主。”

慢喉瘖与西医的慢性喉炎相类似[2]。可见于西医的声带麻痹、喉癌、慢性喉炎、喉部梅毒、喉部结核等[3]。

详见慢喉瘖条。

9 关于喉瘖

喉瘖(hoarseness disease)为病证名[3]。见《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是指以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主要表现的喉病[1]。瘖同喑[3]。喉瘖即失音[3]。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瘖者,谓有言无声,非绝然之不语也[3]。”

临床上常可分为暴瘖、久瘖[3]。

此外舌瘖是由中风舌强转动不灵,语言謇涩,而喉咽声音如故[3]。

聋哑人因耳聋,不会说话,不属于喉瘖[3]。

心脾两虚症

心脾两虚症是指由于心血不足、脾虚气弱而表现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统血的虚弱症候。

多因久病失调,或思虑过度,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慢性失血,血亏气耗,渐而导致心脾气血两虚。

本症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胀,慢性出血,并伴见气血亏虚的表现为审症要点。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或见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临床以心悸失眠,纳差腹胀,便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心脾两虚证,广义包括心脾气虚,心脾阴虚,心脾气阴两虚等几种类型。由于心主血,脾主运化,所以临床的心脾两虚证以心血不足,脾气虚弱者为常见。本证常见于虚劳、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眩晕、血证,以及西医的神经官能症、贫血、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疾病。

 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统血,因此,心与脾之间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两个方面。脾气足则血有化源,心所主之血自能充盈,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心主血脉与脾主统血相互协调,以维持血液在经脉之中正常运行。若因某种原因影响心脾上述任何一种生理功能,心脾两脏可相互影响而形成心脾两虚证。若因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损伤脾胃之气,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血的化源匮乏,致心血不足;若因劳倦内伤,思虑过度,则劳伤心脾,耗血伤神,既使心血亏耗,心神失养,又易影响脾胃生化气血,而且使脾失统血之职,加重心脾两虚证。若因慢性失血,不仅使心血亏虚,神不守舍,而且日久气血皆亏,致脾气亦虚,运化无力,也可形成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血不足及脾气虚弱两个方面。如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及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便血、皮下出血及各种出血现象,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故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脾虚不能统血,可见各种出血现象,常见者如月经过多、便血、皮下出血,气血不足,也可表现为经少,闭经。

 心脾两虚证的治疗以补益心脾为大法,可选用归脾汤。但若以气虚为主,则病变多偏于脾虚,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参苓白术散等;若以血虚为主,病变部位多偏于心虚,治宜补养心血,方选养心汤、补心丹等。

心脾气虚,无力气短,胸闷和口苦怎么办

从西医方面考虑,多见于胆囊功能差,特别是胆囊疾病的病人的一种反应。还有一些由于胃动力差,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可为胆汁反流至胃,也会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