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的书法成就和绘画成就
扩展资料:
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2、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
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4、 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
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
--书法
--中国绘画
杜度,字伯度。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书法家,草书大家怀素称他的章草“天然第一”。
崔瑗(77年—142年),字子玉,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东汉书法家。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汉末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卫铄(公元272—349年),别称卫夫人,字茂漪,晋代著名书法家。
王廙(276年—322年11月4日),字世将,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音乐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王羲之第七子。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东晋大臣、书法家。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善书,书有家法。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陆柬之(公元585-638),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其书法以隶书见长。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唐朝大臣、书画家。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以草书著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徐浩(703~783),字季海,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唐代名臣、书法家。
怀素(737-799,一说725-785),字藏真,俗姓钱,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
李建中(945年-1013年),字得中,北宋书法家。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朝第八位皇帝,著名书画家。
宋高宗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著名书画家。
张即之(1186——1263年),字温夫。宋代书法家。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管道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
康里子山(1295-1345),元代重臣,罕见的少数民族汉学名流和书法家。
倪瓒(1301年-1374年),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明代书法家。
宋广,字昌裔,生卒年不详,明代书画家。
宋璲(1344-1380),字仲珩,明代书法家。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明代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明代著名书法家。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王宠(1494年--1533年),字履仁、履吉,中国明代书法家。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明代书画家。
张瑞图(1570-1644),明代官员、书画家。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明末清初书画家 。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明末官员、书法家。
陈洪绶(1599~1652),字章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
1、唐寅:
唐寅,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在于打破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参合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另一方面,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虚阁晚凉图》、《杏花茅屋图》等。
2、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我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我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3、周臣:
周臣,我国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周臣山水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柴门送别图》 ,描绘一文人携琴访友后,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明月早已挂在高空,船工也已在船头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还未酲来,说明主客送别时间之长,友谊之深,这其中也融含周臣画体的“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相融之处。
周臣被人们称为非院派的“院派”画家。
4、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董其昌善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作品《戏鸿堂帖》(刻帖)。颇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5、关思:
关思(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字九思,一作何思,号虚白,浙江湖州人。能诗善画,笔兼四体。尤长山水画,远学关仝、荆浩,近学黄公望、王蒙,而能自出机杼,苍秀奇崛,多作变化,为吴门派名家之一。善仿宋人笔意。
关思所化山水,早年蹊径水口犹多覆叠,晚年山头石画,简笔粗疏,微加皴染,林树杂披,略点墨叶,人物飘然,舟室古雅,别具清明之格。其画名重海内,与宋旭齐名。作品有《松风斜照图轴》,《山水图轴》。
6、谢时臣:
谢时臣(公元1487~1567年),字思忠,号樗仙,江苏苏州人。山水师法沈周,得其意而稍变,笔势豪放,设色浅淡。凡长卷巨幛,出笔纵横自如,颇具魄力,风格介于“吴派”与“浙派”之间。人物近学吴伟,远宗李公麟,线条劲细潇洒。
作品有《溪山秋晚图轴》,《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轴》,《策杖寻幽图轴》,《虎阜春晴图轴》,《武当南岩霁雪图轴》,《太行晴雪图轴》。
扩展资料:
明代书法的代表书家介绍:
1、董其昌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生在“二沈”的家乡,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他对于古代名家墨迹是认真临摹的,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他的楷书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
神采风韵似赵孟頫。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同时他又善于鉴赏,品题书画虽片语只字,也被收藏家视为珍宝。
2、文征明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七年,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 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卯、 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
3、祝允明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
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得意之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流利洒脱,奔放不羁。
-明代书法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的书法成就和绘画成就
本文2023-10-10 07:28: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