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古而不泥古,左宗棠当年如何活学活用《孟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习古而不泥古,左宗棠当年如何活学活用《孟子》?,第1张

古来孔孟并称,孔孟事实有别。 最根本的区别,孔子主张「 ”仁”,提倡按伦理等级,区分「 ”仁者爱人”的次序,用礼仪来规范次序,以道德温暖人心,实现「 ”让世界充满爱”;孟子则主张「 ”义”,「 ”义者宜也”,孟子主张对不符合伦理、道德、礼仪的行为剔除,以仁义礼智回暖人心。 即是说,孟子从各个侧面,弥补了儒家学说的缺陷。 孟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左宗棠五岁起读孔孟,两者兼收并蓄。但孟子对左宗棠影响似乎更大。 左宗棠生活的晚清,与孟子生活的战国,同是人心趋利、道德走样、观念混乱的时代。左宗棠拾起孟子的「 ”义”,结合自身与时代的特点创造性发挥,用以修身养心,治平天下。 一、 立志:心忧天下 孟子影响左宗棠毕生最深的一句话,见于《孟子·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 「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chèn)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孤臣,指受疏远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将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孟子说:「 ”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们持有警惧不安的心理,考虑忧患很深远,所以通达事理。” 左宗棠一生基本的心理状态,在他给儿子的家书中写了出来,正是孟子在这里说的,「 ”操心危,虑患深”。 左宗棠这一心态终生未改,推其原因,与左宗棠少年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与多年来边缘化的文化心态有关。 左宗棠出生在日见没落的湖南湘阴小乡绅家庭,18岁前父母双亡,家徒四壁,自己被迫倒插门湘潭周家,「 ”孽子”备受冷落的心态得到强化;他从17岁起自习舆地、农学等旁门左道的学问,直到40岁才派上用场,孤臣的心态也时刻萦绕,挥之不去。 孤臣和孽子的心态,让左宗棠原本的草野民间气更加明显。24岁那年,他在湘潭桂在堂西屋立志自题「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便是这两种心态交相激发下的产物。 孟子说:「 ”虽千万人,吾往矣!” 「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就是左宗棠版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 清朝盛行理学,学界有句嘲笑理学家的诗:「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左宗棠一流的办事能力与非凡担当精神,与同时代人物格局不同、气象迥异。 追根溯源,左宗棠的格局、气象,来自孟子这句话的启迪与激励。 二 、修身:以志帅气 孟子修身,「 ”知言养气”。 什么叫「 ”知言”?知道世上所有的学问原理,知道他们的主张是什么,缺点在哪里。放到今天,就是学通中西的顶尖级学问大师。 什么是「 ”养气”?时刻蓄养饱满的精神气,让内心充盈刚强正义的浩然之气。 读书人如何「 ”养气”?方法论见于《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 ”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今人往往「 ”志气”并称,孟子指出,「 ”志”与「 ”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志”指人的理想与目标,「 ”气”是指人的心气、精神气。孟子其时看出来了,气盛的人,稍不留心检点,就变异成「 ”暴气”,「 ”暴气”最容易反客为主,搅乱自己专注的心志。 左宗棠是「 ”心忧天下”的大志之人,他的理想是做「 ”当代诸葛亮”;他同样是一个气盛之人,早年曾称「 ”男儿事业,无刚不立”。左宗棠结合自身经验,从孟子这句话里逐渐得出适合自己的修身良方:「 ”以志帅气。” 这个观念,今见于左宗棠致属下提督钟岳的一封信中: 「 ”世亦有潜心于道者,庶几知所志矣。然而间思杂念不能自禁,此心忽忽如有所失,反被他事牵引,则不专矣。此无异故,志不胜气也;气用事则诱于习染,习染其心必得朋友相与,观摩则有以辅吾心矣。而由是,琴瑟使其心专有所在,而不及乎纯则思虑自除。古人之欲为此,深则积新成旧,交相缠绕,于是心为所掣,不能脱然无虑,洒然自得。本欲求益,毕竟无益,但觉吾道之拘,反乐旧习之染,宜其引之而去也。欲胜其气,究在先定者皆将以求益耳,惟圣人知三者得于朋友为多,故「 ”有朋自远方来”,是以乐也。乐在乎此,必不在乎旧习,而讲习责善,以为潜心于道之故岂!” 显然,左宗棠在这里现身说法,教导属下钟岳为什么要「 ”以志帅气”的道理。 「 ”志”与「 ”气”是一对矛盾:「 ”志”是固定的,「 ”气”是流动的。 因为「 ”气”时刻在流动,所以人心时刻滋生杂念。气盛的人,盛到一定程度,超出了意志力控制,便会「 ”志不胜气”,「 ”志”被「 ”气”打败,坏习惯全跑出来了。高明的人可以做到「 ”以志胜气”,即用意志力管控自己的情绪与心气,让情绪与心气为自己的目标理想服务。 但如何做到「 ”以志胜气”?用意志力强行压制情绪与心气是不行的,会压出心病来。怎么办?通过弹琴、与朋友交流辩论学习心得,让自己专心于学问之乐,让杂念丛生的心专一起来。 孟子「 ”以志帅气”的观念,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左宗棠研究得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用来指导个人修身,这是他比一般寻章摘句的书虫高明的地方。 三、 洋务:化夷为夏 与历史以来的古人不同,左宗棠生活在全球化大门洞开的时代。 他第一次与恩师贺熙龄谈论西方诸国,在1839年,他本人还在安化小淹坐馆教书。 相继听闻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有「 ”西洋亡中”之忧。也因此,1866年,左宗棠统帅江西、广东、福建三省军力,最后消灭30万太平军残余后,办的第一次大事,便是听取胡雪岩的建议,筹建福州船政局。 自1866年起直到去世,此后长达19年的时间,左宗棠代表大清帝国,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与西方人折冲樽俎。 左宗棠之前,魏源《海国图志》有「 ”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说。作为一代政治家,他需要确定自己根本的国际观点、文化观念,用进实践。 左宗棠(资料图 图源网络) 童年时代读过的《孟子》,再次浮现于脑际。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说: 「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孟子的本意,中外有别,用中国文化改变外国,让外国变成中国。 孟子这话是在中华文化蓬勃生机的少年时代说的。到左宗棠时代,西方的坚船利炮在军力上已经远胜中国,再照搬孟子,只能是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 左宗棠立足于被动全球化的时代实际说话,思考后得出了自己的根本观点:全面学习西方,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统改造中国文化,追求实现「 ”西方文化中国化”。 基于这样的全球化眼光,1866年春,闽浙总督左宗棠这样上奏朝廷: 「 ”东西有,我不可傲之以无;东西巧,我不可傲之以拙。” 「 ”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 作为洋务运动的最早的倡导者,曾国藩事实上在1861年已经提出学习西方。但作为一代理学大家,他无法突破「 ”义理、考据、词章”的传统桎梏,他将经济纳入义理范畴,其基本观点,概括起来,「 ”中本西末”。 作为中国首任驻英法大使,与左宗棠同时代的郭嵩焘从1858年起便研究洋务,他抛开「 ”中西本末”之争,开先河地提出中国系统的「 ”全盘西化”主张,并给出了时间表,三百年。 左宗棠既不赞成「 ”中本西末”,也反对「 ”全盘西化”,作为实干出身的政治家,他务实地推行他的「 ”西方文化中国化”实践。 1866年,左宗棠向朝廷这样表述他的观点: 「 ”均是人也,聪明睿知相近者性,而所习不能无殊。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彼此各是其是,两相不逾,姑置弗论可耳。谓执艺事者舍其精,讲义理者必遗其粗,不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此事理之较著者也。” 左宗棠智慧地搁置下当时沸沸扬扬的「 ”中西优劣比较”不论,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的角度,主张埋头学习西方,不限于武器技术。 他在西北创办这了中国第一家民生轻工业工厂——甘肃织呢总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平民公园——节园,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在江苏大力推行「 ”商督商办”实践,这些举动,事实上已经突破了帝国体制的局限,在「 ”民生、民权”方面都属于中国首创。 即使是纯粹学习西方技术,左宗棠也能做到既与国际接轨,又能在国际规则中保全民族利益。他聘请法国人德克碑、日意格做造船、驾驶的总教习,便纯粹是根据合同契约的金钱关系,5年一到期,船政局所有产权、技术全归中国。 比照之下,如果说,主张「 ”中本西末”的曾国藩在「 ”用夏变夷”,主张「 ”全盘西化”的郭嵩焘则在「 ”变于夷者”。其后主张「 ”中体西用”的张之洞,则是既不「 ”用夏变夷”,也不「 ”变于夷者”,而是「 ”主次分明、共生繁荣”。在这些人中,唯独主张「 ”西方文化中国化”是一个例外,生命力最强。 左宗棠的这一观点在孟子那里事实上无法找到。这也符合他一贯的读书特点,习古而不泥古,立足在前人的基础上,顺应时势,及时创新。 志频说 孟子作为战国时期中国第一辩士,其人往往能一眼看出问题的实质,立论稳健,逻辑严谨,结论光华。孟子的王道思想、民主观念,对今人仍能带来启发。与孔子「 ”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对照,孟子刚健行义,在精神萎靡的时代,足以令人提神振气,如沐五月阳光。在先秦诸子中,孟子大约是距离今人最近的。左宗棠能够在萎靡颓丧的时代里横空出世、事功盖世,跟他私淑孟子,有着较强的关联。 文:徐志频 来自《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相关阅读: 《左宗棠:家书抵万金》 从跨越32载的160封家书,揭开晚清一代名臣修齐治平心路历程,著名作家唐浩明亲笔作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东梁教授推荐,左宗棠嫡长玄孙提供大量珍贵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孟子》既是儒家的经典,又是优秀的文学精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江山为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

这些精辟的名言,便出自于《子》一书,仅凭这几句话,就足以奠定孟子及其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孟子》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典籍,它在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部风彩独具的华美篇章。

在我国古代,从宋朝开始,《孟子》一书就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到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自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而《孟子》其书,也被视为经书,成为科举必考的科目。尤其是明代,翰林学士胡广奉敕撰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大全》,明成祖朱棣亲自作序,这样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几乎取代《五经》的最高地位,成为时人的基本读物和文人进仕的必修科目。

《孟子》和《论语》一样,不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而且是中国所有古籍中影响最大、最深、最广的书。

关于《孟子》的作者,向来有3种说法。

第一种,《孟子》是孟子与其门徒万章、公孔丑共同记述,而主要作者是孟子。最早持此说者,是汉代的司马迁。他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第二种,认为《孟子》完全是孟子本人的著作。主张此说者,最早为东汉赵岐。他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宋朝理学家朱熹,赞同此说,并从《孟子》前后文章风格的一致来论证此观点。他在《朱子大全》中说:《论语》多门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孟子》疑自著之书,故首尾文字一体,故无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此好?还说:观七篇势如熔铸而成,非缀辑可就。当然,他也认为,在《孟子》成书过程中,有弟子参加。

第三种说法,《孟子》是孟子的门徒万章、公孙丑在孟子死后一起记述老师的言行而成。唐代的韩愈、张籍最早提出此说。韩愈说:轲之书,非轲自著,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之言耳。。后来宋代的苏辙、晁公武,清代的崔述,也同意这种说法。

上述三种说法,以司马迁的说法较为可信。首先,司马迁是两 ,距孟子生活的时代要近,接触的史料,比后人丰富翔实。其次,从孟子的晚年生活来看,他62岁结束周游列国回到家乡,84岁才去世,前后有20多年之久。因此他完全有可能与万章、公孙丑共同完成《孟子》一书。再者,从《孟子》和《论语》某此不同之处,可以推断出并非孟子死后,由其门徒所著。如《论语》记到孔子再传弟子,说明《论语》非孔子自著,而《孟子》则仅记到孟子和他的弟子的互相问答,从未牵连到再传弟子。又如《论语》中还详细记录孔子动作容貌,而《孟子》则仅记孟子言论与出处。

孟子生平,史籍记载简略。他名轲。有人说他字子车,又有人说他字车舆。战国时,部人。生卒年月不详。据《春秋演孔图》及《阙里志》说,其父名激,字公宜,母仉氏,但这仅为传说而已。

孟子青少年时代的情况,现不得而知。但从《韩诗外传》(汉韩婴著)、《列女传》(汉刘向著)所载孟母断织、三迁等故事来看,孟子在少年时代是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的。孟子一生经历比较简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一个名声很大的学者,到处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想得到各国国君的采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访问列国时,车马数十乘,侍从数百人,所到国家,皆馈赠黄金,给予优厚待遇。

1《孟子正义》,(清)焦循

正义,新编诸子集成系列,中华书局。2《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

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系列,中华书局。3《孟子译注》,杨伯峻

译注,中华书局,4《孟子》,中华全本全译系列,中华书局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习古而不泥古,左宗棠当年如何活学活用《孟子》?

古来孔孟并称,孔孟事实有别。 最根本的区别,孔子主张「 ”仁”,提倡按伦理等级,区分「 ”仁者爱人”的次序,用礼仪来规范次序,以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