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疆 | 带你看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2021年央视春晚,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人过耳难忘,这首歌毫不意外地火了!
牧羊人在新疆的草场上有很多,山花烂漫的地方都少不了放蜂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爱情,加上前缀“可可托海”就不一样了。因为可可托海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相信随着《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的火爆,人们会更加去了解可可托海,也有人因此会走进可可托海,会知道可可托海不是海,会知道那里是一座世界地质公园,会了解到传奇的“三号矿坑”、“地下水电站”。这些都是容易了解到的。
其实,可可托海是富蕴县的一个小镇,坐落于阿尔泰山南麓,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滋养了这片大地,汇聚了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多条支流,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最终流入了北冰洋。这是一条欧亚草原上不可忽视的大河,沿岸不但有瑰丽的风光,还有无数古人留下的足迹。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可可托海所在的富蕴县。考古发现表明,距今约9000年的时候,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留下来的遗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调查确定的乔夏克拜遗址,既有大量精美的岩画,又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
乔夏克拜遗址的剖面
在距离可可托海不远的地方,还有许多岩画。有在岩石上凿刻的,还有彩绘在岩棚里的。唐巴勒塔斯洞穴彩绘岩画是其中典型的一处岩画,容易被喜欢幻想的人产生无尽的浮想。彩绘岩画位于喀拉布勒根乡唐巴勒塔斯村附近、一条东西向花岗岩石梁上,石梁上有一些自然形成的洞穴,彩绘即位于岩洞内壁上,共有2处。一号洞穴在石梁的中部,内壁上有用红、白两种颜料绘制了手掌纹、符号、同心圆纹、倒置的人面像等图案,还写有文字,推测为藏文六字真言符号之一;二号洞穴在一号洞穴东侧,洞内壁上彩绘图案大多由成组或成排的人物组成,抽象化的人均分腿站立,有的带有2-3根角饰,有的带有尾饰,还刻画有拉弓的人物及一些符号,保存较好,在洞穴内还发现有一些用木炭涂抹的痕迹。
唐巴勒塔斯一号洞穴岩画
唐巴勒塔斯一号洞穴彩绘符号
唐巴勒塔斯二号洞穴彩绘舞者
唐巴勒塔斯洞穴彩绘岩画环境
洞穴所在山梁前面有较为平旷的空地,初步研究判断这可能曾经是一处与原始宗教活动相关的遗存,尤其是二号洞穴内近于人群队列的场面。一号洞穴的符号及其图案则可能是一些崇拜祈福的烙印。在澎湃奔涌的额尔齐斯河两岸上,这样的洞穴彩绘岩画一路上都有发现。阿勒泰市的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哈巴河县的多尕特洞穴彩绘岩画最为有名。敦德布拉克岩画滑雪围猎的场面生动,并由此认定阿尔泰山是人类滑雪起源地之一,洞穴中可以明确年代的是其中距今4000多年青铜时代人脸的图案,围猎场面的年代则可能早于青铜时代。哈巴河县的多尕特岩画内容丰富,不同年代的岩画有明显的叠压现象,但爱幻想的人不这么看,他们会认为这是外星人或者上一次文明的产物,总之是联想翩翩,因此成为一处网红的岩画,被演绎,甚至张冠李戴成了昆仑山上的岩画。
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滑雪围猎场面
哈巴河县多尕特洞穴彩绘岩画
哈巴河多尕特洞穴彩绘岩画中抽象的图案
可可托海东北的山里是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那里附近有著名的神钟山,因山体像古钟而得名,但更近似于一顶头盔。这与唐代令狐德棻修编的史籍《周书》中记载的相合:“突屈之先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金山形似兜鍪,其后谓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也就是说,突厥祖先臣服于柔然,居住在阿尔泰山南,为柔然人打铁。“兜鍪”即头盔,今天的神钟山就是史籍中的“形似兜鍪”之地;在其他的唐代史书中,也记载了唐朝初期,大将苏定方带兵在这里大败突厥处木昆部落;贞观年间,唐政府还一度设置了金山都督府,管辖地域包括了阿尔泰山南麓、高昌等地的广大地域。2020年在这里的一次考古发掘,出土了隋唐时期的四神十二生肖铜镜。
形如兜鍪的神钟山
阿勒泰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四神十二生肖铜镜
历史 就像奔腾不息的额尔齐斯河,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留下了或浅或深的印记,我们在流连壮美奇秀的大好河山时,也会被过去波澜壮阔的 历史 打动,有 历史 的风景才是有着久远回味的、永不过时的。
文艺青年的情调可以借着臆想的爱情离别增加一些亮色,但终究不如窖藏多年的陈酒绵远流长。可可托海人在过去创造出辉煌,源于团结、勤奋、不屈不挠、奋发向上。三号矿坑之所以成为共和国的功勋矿坑,也是因为前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才是最需要歌颂和传唱的!哪里的草原都会有无数爱情的故事,但三号矿坑只有一处,可可托海只有一处。
可可托海的名气和故事源于富足的矿藏,这是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富蕴县名字的由来也跟这方面有直接的关系。当地还有“天富蕴藏、物华天宝”的自况,这其实并不是准确的,真正决定一片土地富裕与否的关键是人,宝藏之地也是。
宝藏自是天蕴,人和决定地富!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于建军)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令人痴迷的存在,它记述了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山川、动物、植物、矿物、历史、风俗、神话传说等内容,为我们了解上古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堪称一部“上古文化的百科全书”。
当然这本书从可能是《山海经》涉及太广的缘故,很多人都将它看作是无凭无据的天马行空之作。
比如,《山海经》中曾记载着一批“神人”,这些“神人”长着人的脸,蛇的身,而且,身躯庞大,身躯足足有一千里长,不用吃喝就可以保持生存。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左右时间。只要他们一睁开眼睛,世间马上变为白昼;他们如果闭上眼睛的话,世间就迅速改为黑暗。
像这样的怪物,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相信,就更不要提古代人了。包括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谨慎地说:“《山海经》里面记载了很多奇怪的生物,关于这些生物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不敢下定论。”
其实倒不是说司马迁才疏学浅,而是《山海经》的某些记载确实离奇。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海经》中的内容已经有一些被证实,尤其是在很多地理方面的记载,都与现代社会有着关联。
《山海经》中曾经记载了三个神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我们已知的国度之外,在其它古籍中并没有记载,但是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断发现,这三个国家有可能真的存在,尤其是考古学家们在新疆考古时发现,这里的遗迹可能与其中一个国家有关。
那么下面就和大家说一下,分别都是哪三个神秘的国家。
第一个:轩辕国
轩辕国是一个人口平均寿命非常长的国家,最短的根据记载也有八百年之久,基本上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据说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黄帝,就属于轩辕国,考古学家们也有发现过关于轩辕国的彩陶,但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得而知。
第二个:无肠国
无肠国又称无腹国,顾名思义,这个国家的人都没有肠道,其实倒不是说一点都没有,而是非常短,所以他们只能够不断的进食,不断的吃东西来维持生命。
这个国家是我们在意识概念中觉得最不可信的一个国家,但具体有没有,得靠考古学家们去努力了。
第三个:一目国
《山海经》中记载,一目国的国人只有一只眼睛,怪异的是,这只眼睛并不是长在额头上,而是长在面部的中间。
在《淮南子》这本书中,也对一目国有一些记载,他们称这个国家的人为独目人,这个国家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能真正存在的国家,之前一直在阿尔泰山居住。
新疆阿勒泰地区有一个名为三道海子墓葬与鹿石遗址的群位,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早在13年到16年对这里的遗迹先后进行发掘。
主持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表示:阿尔泰—萨彦—天山地区可能是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在山地游牧经济实践的基础上,较早形成游牧王国。根据俄罗斯图瓦阿尔赞墓地和三道海子祭祀遗址文化遗存反映的相似性看,他们可能是同一群人留下的遗存。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观后感</b>
典藏阅览部第一党小组组织组内党员观看了“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迹保护成果展”。整个展览带给我的不仅是古籍知识的提高,对新疆历史的学习和民俗的了解,还有心灵的震撼,和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的骄傲。
本次展览对新疆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队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的320件展品参与了展出,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2000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登22种类型,展示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且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该展览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多达20余家。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了600年。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存世的汉文和各个民族文字古籍藏量异常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极少开展,且由于基础薄弱,仍存在古籍保存条件差、修复手段落后、经费紧缺、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严重匮乏、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古籍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之下,新疆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启动后,新疆维护尔自治区认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国家古籍普查整体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64部古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也入选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在古籍保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华古籍这一纪录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正规科学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的祖国有着有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各类古籍便是这些文明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保护的不仅是古籍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史。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古籍保护工作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和一名***员,看到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如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心中倍感温暖,这个展览也再一次深深激发了我爱党敬业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秉承图书馆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发挥***员的先进性,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新疆地毯是中国地毯的代表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在浅谈其历史发展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考古案例: 1、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汉代精绝国古址的木棺内,发现了东汉地毯残片。
2、1980年,在新疆的楼兰古墓中挖掘到西汉晚期地毯残片。
3、在新疆的库车县(古龟兹),出土过汉代地毯。
4、在新疆巴楚县古遗址中,出土过北朝时期的地毯。
以上这些考古案例已足以证明,新疆织地毯的历史已在2000年以上。
同时,新疆地毯在中国地毯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新疆地毯常以贡品、商品而传入中原,此类事例古籍记载颇多。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织绣馆珍藏的大量新疆高级绒毯、丝毯、盘金毯、盘银毯,都是清代时新疆进贡皇帝的。
唐代旧都长安就设有专门经营西域毡毯的商店,南宋时,曾在高昌(今吐鲁番)设互市,专门与西北诸地交易丝毯。
随着新疆地毯传入内地,其工艺也随之进入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地毯业的兴起。
到明代,陕、晋、豫、江、浙诸地已普遍生产地毯了。
当时,新疆织毯艺人马托阿洪,受宁夏回人邀请,亲往银川传艺,终于使织毯工艺也流入宁、青、陕、甘诸省。
至今,马托阿洪的墓碑仍然竖立在银川市的诲宝塔下,人们尊称枯为“马托祖师”。
新疆地毯业的较大发展,开始于20世纪初。
抗口战争时期,和田、洛浦巳办起较大规模的织毯工场。
50年代开始,人民 召集流落各地的织毯艺人,在和田办起了第一座地毯厂,迎来了新疆地毯业的新春。
随后多家国营、合作经营的地毯厂,也在和田、洛浦、莎丰、叶城、喀什、阿克赦巴音郭楞和乌鲁木齐等地纷纷建立起来。
新疆地毯不仅历史悠久,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新疆是古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时往来其间的中西商旅,早就把新疆地毯贩输西方,同时也将古波斯地毯带到新疆,因而两者的地毯在织制工艺、纹饰图案上也互为影响。
16至19世纪,输入欧美的新疆地毯已为不少艺术收藏家们所珍藏。
至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 特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术博物馆等都收藏着新疆羊毛地毯或丝毯、丝毛混织地毯,作为珍品供人欣赏。
新疆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新疆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和田是新疆地毯的故乡,新疆地毯亦称东方地毯,无论式样、图案和色彩均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向以原料上乘、质地细密、绒头密集、毯面薄平、图案繁谨而著称。
品种繁多,花色斑驳烂漫,主要有艾的亚鲁式、伊朗式、恰奇玛式、阿拉尔式等,大都花纹对称、整齐,线条粗犷,对比色彩强烈。
就用途而分,有铺毯、挂毯、座垫毯、拜垫毯,褥毯等。
新疆地毯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为不少艺术收藏家们所收藏。
至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 特博物馆、美国华盛顿纺织品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都收藏着新疆羊毛地毯或丝毯,作为珍品供人欣赏。
为什么沙漠下有大量的水源存在?为什么这里可以成为四大文明的交汇点?为什么那些地下的水源不被开发?
为什么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有水源?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第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中部。它位于新疆南部,横跨东西部,长一千四百千米,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公里。
这是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开始的,在塔里木盆地的西面,还有和天山一样古老的天山,在盆地的北部。再过几千万年,塔里木海湾的面积随着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而上升,也达到一亿年来的最高点。
但是帕米尔高原的出现,阻碍了海洋与盆地的联系。这个高原坐落在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交界处,在塔里木盆地与塔吉克盆地之间。由于帕米尔高原的关系,原本相连的两个盆地分开了。大约过了四千万年左右,帕米尔高原周围地区的海拔在逐渐上升,进、出海通道也在逐渐被封锁,大海也慢慢从塔里木盆地撤出。
海洋消亡后,塔里木盆地成为一个大湖泊。在塔里木周围的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慢慢注入塔里木盆地并渗入地下。
长期以来,位于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沙漠下,因此积累了大量的水源。地质学家们根据勘探资料分析,整个塔克拉玛沙漠的含水层高达2000米,相当于10个贝尔加湖或美国五大湖的地下水量。
那么,从前塔里木盆地是多么美丽,而在这里孕育的文明又是怎样一种繁盛的景象?
塔里木盆地古文明。
人们都知道,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黄河就是这样。从从前的海洋到现在的荒漠,塔里木盆地必然经历过大河文明。当帕米尔高原的海拔上升时,陆地的出现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迎来了第一批蒙古或欧罗巴人种族群的新主人。时至今日,在新疆莎车叶尔羌河上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兰干遗址,就是从新石器到青铜时代。
塔里木文明史上,楼兰最为著名。““不朽的楼兰终不还”的古诗更是流传至今。与铁板河美女相比,楼兰最有名,她们是吐火罗人,属于欧罗巴人种。
那时候,在美丽的罗布泊附近,楼兰人得到滋养,在这里繁衍,慢慢地从部落演变为城市。楼兰的繁华,不可避免的吸引着各路的商客,从此,这里便成了丝绸之路上人山人海的要冲,楼兰人的生活也变得富庶安逸。
但是,随着人类 社会 的逐步形成,牧人的过度放牧,以及恶劣气候的逐步出现,罗布泊水体逐渐减少,克拉玛干沙漠绿植生存状况更为恶劣。
也许是环境气候的影响,也许是别的原因,原本曾经繁荣的楼兰文明,就这样消失在茫茫大漠中。
可能是由于塔里木地区的气候原因,许多遗迹得以保存下来。于是,楼兰古城得以重现。
由各式各样的陶器、玻璃器皿、以及色彩依旧斑斓的汉代丝绵;从古城内的魏晋时期的佛塔和吐蕃的城楼等建筑遗址上,从尼雅遗址出土的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西方人等。印度大佛等
这一切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楼兰是多么繁华,而它更是地球上仅有4个文明的交汇之地。
至于塔里木盆地的文明史,考古工作者们仍在努力发掘和保护。
据新疆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今年1月,新疆、北京两所考古所联合发掘了新疆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终于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这座古城位于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考古学家经过三年的研究,终于确定这座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于公元元年前后被废弃。
这项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这是目前发现和确认塔里木盆地最早年代的城市遗址。
这项研究的主持发掘工作的党志豪表示,经过三年的考察,不仅了解了古城的建设方式和基本结构,更重要的是,对于古城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大概在春秋早期,古城已出现了人潮活动,部族形态逐渐形成,有低矮的围墙;到了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高墙和壕沟开始出现,战国至两汉时期,古城处于主要的使用和发展阶段。但是,之后的几十年,这个城市逐渐衰落,并逐渐被废弃。
除塔里木盆地考古发掘外,在该地区的 历史 遗存调查整理外,这是中外学术界近百年来所做的。
张安福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以后,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等为代表的 探索 者,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其特征为主动性、计划性,主要由中国学者进行考察;第三阶段是从1980年代开始,以综合性和针对性为特征,这个国家对塔里木地区的 历史 遗迹进行了分类,并有区域性的全面普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塔里木盆地这样面积大、时间长、文明种类多的 历史 考察,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很少见,为了提高考察和研究能力,中国便选择与国外进行调查和研究技术合作。
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 历史 遗迹,大量的考古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不过,作为中国第一大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却有“死亡之海”的称号。荒漠的恶劣环境不仅增加了考古工作的难度,也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995年,两条横贯塔克拉玛沙漠的公路终于建成,这是我国历时两年半艰苦努力的成果。道路两旁也种了很多树,主要是为了防止沙漠侵蚀公路。
为什么地下水源不被开发利用?
到新疆旅行的人都知道,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有一个不小的沙漠湖泊,叫做康拉克湖。这里距离若羌县约45公里,虽然地处荒漠,但湖边不仅有红柳、芦苇等植物生长,更有水鸟、鱼虾在此悠闲生活,当地人称之为“沼泽之地”。
这么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不难想象,从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将是多么令人陶醉。
回到1970年代,当时的罗布泊还没有完全干涸。五十年前,同样位于大沙漠东部的这个湖泊仍然存在,根据地质勘测和卫星拍摄的照片,地质学家们研究后判断,罗布泊的最大面积应该比现在的青海湖整整大整整两倍。
只要有水就有生命,可见当时的“死亡之海”,因为有罗布泊的存在,应该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现在,繁华已逝,面对肆意侵蚀的沙漠、飞扬的沙土、如此荒凉的景象,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下,竟然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地下水层所存的水相当于长江8号的水量。
假如地下水可以全部开采,那么新疆恢复往日荣光的日子还会遥远吗?但是,为何迟迟没有开采呢?
第一部分,我们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状况。大家都知道,像沙漠一样,沙散了,不容易凝结。若强制抽取沙漠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将导致地层出现塌陷现象,附近的绿植会因缺水而死亡。
也许有人会问,沙漠中可以开采石油,为什么不能开采水呢?并非全部抽取地下的液体,有什么区别吗?差异的确很大,但确实很大。
采油过程中,为了平衡地下压力,向油井中注入水源,防止地面塌陷。采油用水平衡压力,是不是开采水也可以利用水?很明显,不合理。
前面我们提到了塔里木盆地的前身是海洋,这是不可避免的,多数地下水的含盐量非常高。
考古新疆 | 带你看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
本文2023-10-10 07:42: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