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哪个版本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孔子家语哪个版本好,第1张

问题一:《孔子家语・六本》什么出版社 《孔子家语》 简称《家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后更有人认为《家语》乃出于王肃伪造,宋代以来,虽有不少学者对王肃伪造说提出疑问,但始终未有引起学界的重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相关文献的大量问世引发了人们对《家语》真伪问题的重新思考,李学勤先生认为:“王肃所称《家语》得自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当为可信”;庞朴先生也指出,《家语》是“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

问题二:哪个出版社的《四书五经》最权威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一行居集-(清)彭绍升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4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7

人物志译注-柏原译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人物志-(魏)刘邵撰-(北魏)刘\注 任继愈断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9

十三经注疏(全四十册)- - -中华书局-195712

十三经注疏校记-孙诒让撰-雪克辑点-齐鲁书社-19839

习学记言序目(全二册)-(宋)叶适撰- -中华书局-197710

大众白话易经-秦磊编撰- -三秦出版社-19916

大同书-(清)康有为撰-周振甫、方渊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8 19599

大学.中庸.论语-(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大易辑说-(元)王申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3

大戴礼记校补-(清)孙诒让撰-雪克点校-齐鲁书社-19881

仁学-(清)谭嗣同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1

六十四卦经解-(清)朱骏声撰- -古籍出版社-19586

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清)张之洞等撰-冯天瑜、肖川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7

太玄经(诸子百家丛书)-(汉)扬雄撰-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太玄校释-(汉)扬雄撰-郑万耕校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战国)孔鲋撰-汪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诸子百家丛书)-(战国)孔鲋撰-汪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孔记集解(十三经清入注疏)-(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2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撰- -中华书局-19589

孔子集语.文中子中说-孙星衍辑-王通撰 阮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孔子家语(诸子百家从书)-(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孔子家语疏证-(清)陈士珂辑- -上海书店影印-19871

无何集-(清)熊伯龙撰- -中华书局-19799

王弼集校释(全二册)-(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8

王廷相集(理学丛书)(全四册)-(明)王廷相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9

长兴学记-康有为撰-陈汉才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3

东莱博议-(宋)吕祖谦撰- -岳麓书社-198810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东西均-(明)方以智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1

乐育堂语录-(清)黄裳讲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北溪字义(理学丛书)-(宋)陈淳撰-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8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撰- -中华书局-19561

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l991

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汉)魏伯阳撰>>

问题三:孔子家语的图书信息 书 名: 孔子家语(中国古典名著普及丛书)作 者:刘乐贤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年ISBN: 9787540205515开本: 16定价: 2380 元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古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一说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虽然出生于贵族之家,但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长大后做过仓库保管员、牲畜管理员等低级职务,以养活自己和寡母。在困境中,孔子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到处问学,渐渐以博学多能闻名。到三十岁左右,他开办了一所私学,便有许多好学之士前来求教。从此,孔子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大约到四十岁左右,他被任命为鲁国中都的行政长官,不久升任司空,后又当上了司寇、大司寇之职。五十四岁时,曾代理宰相三个月。孔子素有治国安邦之志,上任后很想有所作为,确也做过几件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事情。但那时鲁国的政治日趋腐败,孔子不受重用,他越来越失望。于是辞去职务,率领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遇上一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贤明君主。他们一行历经艰辛,十四年间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诸侯国,但都没有得到任用。到六十八岁时,孔子已觉仕途无望,便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回到父母之邦鲁国,一面认真整理古代典籍,一面广招门徒传授学术及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诲人不倦,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弟子们迅速成长,据称其门人当时多达三千,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多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 《孔子家语》的内容十分丰富,无法在这里一一缕述。相信读者细读这本书后,会对孔子的人格和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导读孔子家语相鲁第一始诛第二王言解第三大婚解第四儒行解第五问礼第六五仪解第七致思第八三恕第九好生第十观周第十一弟子行第十二贤君第十三辨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辨物第十六哀公问政第十七颜回第十八子路初见第十九在厄第二十入官第二十一困誓第二十二五帝德第二十三五帝第二十四执辔第二十五本命解第二十六论礼第二十七观乡射第二十八郊问第二十九五刑解第三十刑政第三十一礼运第三十二冠颂第三十三庙制第三十四辨乐解第三十五问玉第三十六屈节解第三十七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本姓解第三十九终纪解第四十政论解第四十一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评价

问题四:颜氏家训有几个版本,哪个出版社的比较好,收录全本的,译注比较好,麻烦推荐一下,谢谢 20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者撰写了多不胜数的珍贵典籍,但因战乱及种种原因,散佚不少.清朝乾隆皇帝为保存文物国粹,下令广徵前代遗书和本朝文人学者著作,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十余年完成.《四库全书》收录图书3,480余册.其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编辑时间之久,一时无两,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四库全书》原本共抄录四套,后再加三套,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及文澜阁.参与这项编纂工作的人超过三百多名专家学者,近四千名抄写人员.后来因为战乱,大部分藏本已散佚损毁,现在仅存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三套及文澜阁残本.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四类、七十属.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文艺、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地理、算学、生物学、农学、占卜等,是研究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包括很多为人熟识的经典著作,如:《论语》《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本草纲目》《陶渊明集》《文心雕龙》等等. 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现今在中华文化领域保存得最完整、抄写得最统一及最大的一部丛书,其有系统、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大套百科丛书.因其收书极为丰富,文献资料繁多,实乃规模宏大的资料库. 四库全书 经部 十三经(简介)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礼记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韩诗外传 大戴礼记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战国策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唐才子传 通典 东观汉记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洛阳伽蓝记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越绝书  竹书纪年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  吴子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孙武  旧题:吴起 [注] 旧题:姜尚 [注] 田和 [注] 旧题:黄石公 [注] 尉缭  阮逸 [注]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作者:孙膑  百战奇略 作者:刘基  握奇经 旧题作者:风后氏  鬼谷子 作者:王诩  将苑 旧题作者:诸葛亮  何博士备论 作者:何去非  三十六计 作者不详  守城录 作者:陈规  孙子略解 注者:曹操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作者:李筌  历代兵制 作者:陈傅良  素书  《备论》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曾胡治兵语录  其他子部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公孙龙子 鬼谷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归田录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唐新语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弘明集 广弘明集 宋高僧传  道德经 钝吟杂录 申鉴 论衡 说苑  新语 宣室志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世说新语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金匮要略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棋经 茶经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i冠子 孔丛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人物志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中论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邓子 林泉高致集 山房随笔 集部 全唐诗 全宋词 李太白全集 乐府诗集 文心雕龙  文选 王右丞集笺注 楚辞 楚辞补注 观>>

问题五:杨朝明的《孔子家语通解》 书名:孔子家语通解作者:杨朝明 / 宋立林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年:2009-04-01页数:586定价:89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333-216-35 2013年11月26日, 考察山东曲阜孔府时,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问题六:君子慎处的出处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师古所云今本《孔子家语》,乃三国时魏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王肃,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王肃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小戴礼》、《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关于婚姻、丧葬、郊E、庙祧等制度与郑玄所论之不同处,综合成篇,借孔子之名加以阐发,假托古人以自重,用来驳难郑学。 对《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是伪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是有来历的,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它陆续成于孔安国以及与王肃同时的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王肃在《孔子家语》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孔子家语》较好的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

问题七:那个出版社的《四书五经》最权威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一行居集-(清)彭绍升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4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7

人物志译注-柏原译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人物志-(魏)刘邵撰-(北魏)刘\注 任继愈断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9

十三经注疏(全四十册)- - -中华书局-195712

十三经注疏校记-孙诒让撰-雪克辑点-齐鲁书社-19839

习学记言序目(全二册)-(宋)叶适撰- -中华书局-197710

大众白话易经-秦磊编撰- -三秦出版社-19916

大同书-(清)康有为撰-周振甫、方渊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8 19599

大学.中庸.论语-(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大易辑说-(元)王申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3

大戴礼记校补-(清)孙诒让撰-雪克点校-齐鲁书社-19881

仁学-(清)谭嗣同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1

六十四卦经解-(清)朱骏声撰- -古籍出版社-19586

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清)张之洞等撰-冯天瑜、肖川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7

太玄经(诸子百家丛书)-(汉)扬雄撰-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太玄校释-(汉)扬雄撰-郑万耕校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战国)孔鲋撰-汪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诸子百家丛书)-(战国)孔鲋撰-汪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孔记集解(十三经清入注疏)-(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2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撰- -中华书局-19589

孔子集语.文中子中说-孙星衍辑-王通撰 阮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孔子家语(诸子百家从书)-(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孔子家语疏证-(清)陈士珂辑- -上海书店影印-19871

无何集-(清)熊伯龙撰- -中华书局-19799

王弼集校释(全二册)-(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8

王廷相集(理学丛书)(全四册)-(明)王廷相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9

长兴学记-康有为撰-陈汉才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3

东莱博议-(宋)吕祖谦撰- -岳麓书社-198810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东西均-(明)方以智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1

乐育堂语录-(清)黄裳讲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北溪字义(理学丛书)-(宋)陈淳撰-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8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撰- -中华书局-19561

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l991

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汉)魏伯阳撰>>

问题八:到底是与友厚而少绝之还是小绝之??少怎么讲?小怎么讲? 两种版本都有;,

少:年少时; 小: 小时候;

少:年少时;绝:疏远;之:亲人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附 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有十分之三。

问题九:发布悬赏,求关于孔子仁学方面的外文资料,最好同时有中文版本译文。。。。 孔子

个人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问题十:古文个性签名2015最新版 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欲穷千里目>>

一、独著

1《天文与人文》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2《天国的灵光》 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0

3《天文崇拜与文化交融》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4《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三联书店1996

5《古俗遗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天文与社会》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7《汉画与民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二、主编

1《神鬼世界与人类思维》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

2《中国古代文学自学读本》 (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3《中国文化论纲》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4《中国国情总览文化卷》(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5《高考答卷病例诊治丛书》作家出版社1993

6《自学指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语文高考必读》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8《高考语文答卷典型错误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大学语文》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10《中国文化论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11《东方文明的曙光》东方出版中心(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2《素质教育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中国文化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汉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5《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三、参编

1《古代文学名作赏析》(参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中国古代文学选》 (参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参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4《写作名句词典》 (参编) 海燕出版社 1992

5《英文歌曲集》华夏出版社1995/3

近期选购12书思虑记略:其中10书为别集选集

@铁山青士(笑独行)[述记]

4月28日与29日、5月8日与10日四次前往福州鳌峰坊书店,一次前往福州安泰中心书店,合计购书14种12册。其中7种5册为别集,5种5册为选集,从个人的读赏习惯和购藏喜好出发,除了一本篇幅很小的《楚辞》带有译文外,买的都是注释本(甚至是接近白文本的简注本)。兹略记如下:

1《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初版,国学典藏)

晏殊词集此前没买过,主要是因为觉得晏殊与欧阳修在宋词中都只是过渡名家,不值得专门买别集,而且二人词作均与冯延巳词有所关联,风格也相近,而个人则是对冯延巳相当反感的;晏几道词集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的《小山词》(王根林校点,64开本词林集珍)。

2《黄庭坚词集·秦观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初版,国学典藏)

黄庭坚词集此前没买过,主要是因为对黄庭坚认识不够;秦观词集拥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初版的《淮海词笺注》(杨世明笺)。

3《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初版,国学典藏)

辛弃疾词集拥有岳麓书社2005年1月初版的《稼轩词注》(俞樟华注,印次未详)。

4《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笺注,中华书局2013年1月初版,2018年8月二印,中华国学文库)

姜夔词集此前没买过,除了因为对南宋词缺乏认识外,也与个人很不喜欢“夔”字有关。

5《李贺诗集》(张立敏注评,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2017年3月四印)

李贺诗集拥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清]王琦等注,即《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又拥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初版的《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1984年6月三印)。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这个“注评”版本是横排本,而上述两个版本则都是竖排本。

6《元曲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二版,2013年12月五印,任中敏、卢前选编,潘天宁注析新编)

任中敏、卢前选编的《元曲三百首》早前至少买过两个版本,应该还保存着一本,只是记不清版本了。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个人对元曲(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实在是太不熟悉了,此前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正经读赏过。

7《唐宋词格律》(龙榆生编撰,中华书局2018年1月初版)

龙榆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早在大学时代的1982年5月就曾让同窗密友帮我以三倍价格从北大图书馆“赔”过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后下落不明;

又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1983年2月三印本,并一直使用到现在(后来又至少买过一本这个版本的某个版次本送人);

还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已经买了三十六年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1983年2月三印本实在是太陈旧了,同时还有所污损,使用起来很是影响心情。而且,该书所附词韵乃是《词林正韵》全编,感觉也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所附张珍怀辑《词韵简编》(根据《词林正韵》删编)更适应填词需要。

8《唐宋名家词选(全本)》(龙榆生编选,中华书局2018年6月初版)

龙榆生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曾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新一版、1982年5月三印本(后来又买过这个版本的1998年6月十印本和另一个版次本送人),不过保存着的到底是这个版本的哪个版次也记不清了;

还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这个版本是“全本”,恢复了[1956年]修订本删去的[1934年]初印本中的177首词作,也就是说,这个“全本”比通行的[1956年]修订本多了177首词作。其间,与初印本相对照,修订本最极端的改变乃是删略了吴文英29首词作。

如今这个初印本与修订本合璧的“全本”入选词作最多的词家是辛弃疾(49首),其次为苏轼(45首),吴文英(39首)、贺铸(38首)、周邦彦(37首)、晏几道(35首)分列第三至第六,欧阳修(31首)排名第七,柳永(29首)、姜夔(29首)并列第八。随后是冯延巳(24)、张炎(23首)、温庭筠(22)、韦庄(22)、李清照(21首)、李煜(19首)、晏殊(19)、秦观(19)、元好问(19),位列第十至十八名。

9《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全本)》(龙榆生编选,中华书局2018年1月初版)

龙榆生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一版;

又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也是因为这个版本是“全本”,不过,这个“全本”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与《唐宋名家词选(全本)》同日而语的,主要就是恢复了[1962年]修订本删除的[1956年]初印本中的陈曾寿全部20首词作。

10《宋词三百首》([上彊村民编,]陆明校注,岳麓书社2016年11月初版)

朱孝臧(上彊村民)[1924年]重编本《宋词三百首》曾拥有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一版的《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宋词三百首笺注》又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一版、1994年11月三印本。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为了读赏个人此前很少关注的南宋词。实际上,《宋词三百首笺注》早前个人也很不熟悉,这次翻检该书目录才意识到,吴文英词作入选25首,这个比例实在是相当惊人的,因为朱孝臧的重编本《宋词三百首》总共也就收录了283首词作。岳麓书社这个“校注”版本的精装本封面封底颜色和设计感觉有点土(内页设计也不讲究,只能说还看得过去),在书店里比较了这个“校注”版本的平装“插图珍藏本”,后者封面封底颜色和设计要好很多,而配了插图每册多5元也不贵,可惜的是插图尺寸不一且偏小,而且有些插图品相不佳,看着有低劣感,所以还是觉得精装本相对好一点。

11《楚辞》([战国]屈原、宋玉著,韩星编译,三秦出版社2018年6月初版,国学经典10元本)

《楚辞》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一版的《楚辞集注》([宋]朱熹撰,李庆甲校点);

买过中华书局1983年3月初版的《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

拥有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的《楚辞补注》([宋]洪兴祖 补注,卞岐整理);

拥有北京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的《楚辞选注》(金开诚选注,1982年12月二印)。

这次买带有译文的该小书主要是因为这个“编译”版本不是《楚辞》全本,只选了屈原名下的所有作品和宋玉名下的一篇《九辩》,同时解题和注释都相当简略,所以整体篇幅很小,又配有尺寸相对统一的线描插图,感觉大大改善了阅读的小“环境”。《楚辞》的注释向来存在繁琐累赘和穿凿附会的问题,故个人读赏《楚辞》始终害怕依据《楚辞补注》与《楚辞集注》。

12《国学常识》(曹伯韩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7月初版二印)

曹伯韩所著《国学常识》近四年前曾买过一本送知己女友,感觉其间对于“国学”范畴的界定比较符合个人认识,而其中关于古物、佛学、理学、科学及艺术的常识又是个人相对欠缺的,于是便再为自己买一本。

以上12册书有6册是精装本,这其实是个人不太喜欢的,因为精装首先是让一本书变得沉重了,且不说多数情况下也让书变得昂贵,而如果装订又不够精工和紧致,那就更烦人了。说到昂贵,应该说价格也是个人买书时比较介意的一个问题,尽管个人在买书方面已经算是相当大方的了。如今出版社出书每每都有做大、做厚、做重、做豪、做花等倾向,这对于首先看重内容质量的书友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做贵。当然,封面封底的颜色、质地和设计讲究还是很重要的,总之是不能给人以粗俗和低劣的感觉。

以上12册书价格最高的是48元的《唐宋名家词选(全本)》,其次是39元的《姜白石词笺注》,说实话,这两本书个人就已经感觉有点贵了,只是勉强还能接受。本来看到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的《东坡乐府笺》,个人也是很想买一本的(此前买过岳麓书社2005年1月初版、吕观仁注的《东坡词注》),但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6月二版的竖排精装本一本78元(2017年5月初版横排平装本一本55元,可惜现在书店里买不到,得上孔夫子旧书网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6月初版的横排平装本一本68元,便气短作罢了。

(2019年5月11日)

《传习录》(王阳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iIt4Ym-6pIQwVz9DRAzzw

提取码:ngx6    

书名:传习录

作者:王阳明

译者:于自力

豆瓣评分:93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

页数:408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作者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欢喜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中华书局没有清史稿的二十四史都有47358000字,而中州古籍的附清史稿才38700000个字,区别不仅是在有无注释上。如果是自己用来研读的或者收藏,还是要买中华的,校对比其他的要好得多。其他出版社的不可能跟中华书局的相同,中华书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才完成的,为了维权还打过版权官司。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