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辟谷
辟谷从字面上理解就不食用谷物,古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保健,现代人大多数使用辟谷以达到减肥的目的,辟谷期间完全不吃食物。
辟谷一般分1天、3天或6天,如果是初次辟谷的人建议三天即可,辟谷期间饮用大量的水,不食任何食物,如果初次辟谷忍受不了,可以选择每餐食用三个红枣并且饮用蜂蜜水。辟谷完成后饮食需要慢慢恢复,切记不可大量进食,以免对脾胃造成伤害。
如何辟谷养生
辟谷养生,避开五谷杂粮,避开主食来调整肠胃。辟谷并不是有病治病,而是并没有之前的预防。断谷3天以上称为辟谷,不满3天的叫节食。断谷3-7天为短期辟谷,8-14天为中期辟谷,15天以上为长期辟谷。
第一阶段:开始断谷
食用少量瓜、果、蔬菜类食物,辟谷养生期间需要喝水,必须保证人体内水分充足。人体绝大部分均由水构成,只要有充足的水供给,短期内不会身体的正常运转。
第二阶段:中期辟谷
只喝水或稍加果汁,蜂蜜等饮料,不进食五谷杂粮。这时候需要意念来控制大脑,最简单的方法,每到吃饭的时间,选择打坐,将时间错过,如此才不会一脑的吃饭想法。
第三阶段:复谷阶段
7天没沾食物,这时候意念不够,会开始暴饮暴食。不仅把已经缩小的胃撑大,还会出现不正常的身体机能。因此,每天可以喝稀粥,甚至不吃菜,不吃辛辣的东西。过一段时间,胃部缓和了在正常饮食。
-辟谷
辟谷,又称避谷、去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等,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去谷食气篇》,其中有“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的叙述,意思是说辟谷者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表明至少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辟谷法流行。
秦以后,有关辟谷食饵和辟谷食饵方的描述与记载散见于各代中医学著作中,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开创了有关辟谷食饵养生的先河,特别是道教的兴起更加推动了辟谷术的发展,认为人体可以通过辟谷达到“不饥轻身,益寿延年”的目的,并创立独特的道教服食术。有关道教服食方,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于各种史籍。
古人是如何看待辟谷的呢?成书于汉代的礼仪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这可能是辟谷术的最早理论根据。晋代的道家、医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称:“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如果希望益寿延年的话,就要肠胃中清洁,没有粪便残渣。辟谷术专著《庄周气诀解》中也有一段话:“其天下之人,不达其要者,但以味适口充腹饱胃,以养其性命,恐隔滋味而已;然其脏腑,长欲蒸心乱神,反资百疾,以至夭殂”,说明不懂得饮食养生的人过多地摄取食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引起早亡。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人物,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喜欢吃那些“膏粱厚味”的食品,并纵酒为乐,损伤健康。针对这种时弊,人们受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称那些肥甘厚味食物为“烂肠之食”,而转向天然的植物类食品,并提出辟谷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辟谷真相:是“限食”而非“绝食”
现代人通常以为,辟谷就是“绝食”,与现在流行的断食疗法如出一辙。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误会。
据张国玺教授考证,辟谷并不是指完全的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淮南子·人间》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尘居深山,“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这是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书中只是说他不食五谷,并不代表他不吃其他东西。又如古书中记载道门名士于章在辟谷时“饵黄精、茯苓、山地黄”,可见他是用药食来代替五谷。
古人称辟谷为“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张,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并强调“全不食亦凶,肠胃不通”。也就是说,辟谷过程中只是减少进食,并不是不食,否则“亦凶”(指损害健康)。可见辟谷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慢慢节食,少食;或者不吃日常的五谷食物,只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或服食高营养而较难消化的加工品。如常说的“服药辟谷”,即是采取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山药、蜂蜜、茯苓、莲子、芡实、苍(白)术、天门冬、麦门冬、泽泻等代替谷食的药物。实际上山药、蜂蜜等既是药品,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可以代替谷物为人体提供营养。后世的一些辟谷术中,也有用大豆、大枣、胡麻(芝麻)、栗子、酥油、茯苓、黄精、天门冬、白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以代谷食的方法。还有用含丰富植物油的松子仁、柏子仁、火麻仁等,再加入麦门冬、地黄、茯苓、山药、黄芪、人参等富含营养物质中药,制成营养高、消化慢、质地较硬的食物,以供食用;还有服用一些流质的胡麻汤、酥汤等。
可见,历代的辟谷术修炼者,并非不吃任何东西,只是不吃或少吃五谷杂粮罢了。如果采取什么都不吃的所谓“辟谷”,只会损害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害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辟谷这一传统养生方法蒙上一层阴影。
口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语出庄子,下面我来解说。
所谓辟谷,就是不食五谷。什么叫不食五谷?是不依取后天之物,以其凝神,可相安万物。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反璞而归真。你不觉的这段话的意思很怪吗?不食五谷却能让年谷丰熟!这最上品的神仙辟谷术,是一种大境界,和吃不吃饭没什么关系。学是学不会的,需要你自己去修行。
而中品的辟谷术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观实形之外景。这个简单,就是每天去看日出,很有诗意很浪漫的地行为,就是对睡懒觉的人不适用。这种看不是简单的看,而是与佛门之“观”法类似。以神识锁定,但不能去触动(实际上也动不了),触而不动地火候需要自己去寻找。
第二步:守元神之内景。丹道境界未到的人,是不理解什么是元神的。这里的内景并不是内视,指的是退神而内观之,并非是用眼睛去看。真人元神元气与身心合一,无需如此,而是要在心念中包容,没有大小远近、也没有元身和太阳的界限,这就是形的融合。
第三步:以天心取神用。这一段心法决定了是否真正到了辟谷的境界,要你能够感受到它的神用,将“生养”之用化虚为实,融入真人炉鼎其实不必用语言来描述,到了这个境界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说地太清楚了反倒偏离了真味道。
至于下品的凡人辟谷之术,那就简单了,简单的说就是不吃饭。如果没有心法和口诀,就和西方的饥饿疗法很接近了。
口诀只有三句话:我吃过了,我不饿,想吃就吃。心法也很有意思,大到日月山河,小到晨风雨露,只要你心念能净,那就凝神观之,当口中有五味、舌下生津之时,以意念咽服。还可以配合静坐修行的功法,这类功法有很多,不一一细说了。 这里要强调。那三句口诀真的是三句口诀,与心理暗示无关。“我吃过了”,确实是吃过了,一念可餐日月山河;“我不饿”,确实是不饿,饿了就不算辟谷;“想吃就吃”。那就是想吃就吃,切不可因辟谷而厌食。风君子告诉我,普通人照此行功,当然不可能长期不吃饭,但一般人辟谷七、八天都是毫无问题的。柳老师有绿雪神茶和黄芽丹,每月可辟谷十二天,不辟谷的时候,也最好食素。
辟谷分类一
1、辟谷期间啥也不吃,甚至不喝水的辟谷状态,称作全辟谷。
2、辟谷期间喝水,吃一点点水果,称作半辟谷。
3、全辟谷和半辟谷的界定并不严格,也有人把不吃任何东西,只喝水的辟谷状态称做全辟谷。选择全辟谷和半辟谷因人而已,不可勉强。
4、辟谷期间死撑着不吃任何东西,很容易出危险。建议新人循序渐进,一切随缘,跟着感觉走。
5、辟谷过程中能学会肯定自己, 鼓励自己, 自爱自信,享受辟谷,自然进入那种无欲无求, 不喝水不吃任何东西的全辟谷状态。
辟谷分类二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1、服气辟谷
辟谷食气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气在人体内循环不止,不可或缺。
气的运行包含着人体最深奥的秘密。古籍中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不仅能抵御断食带来的饥饿与虚弱,还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
2、服药辟谷
服药辟谷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菊花、茯苓、白术、松子、柏子、苡仁、山药、杏仁、白芍、菖蒲、泽泻、石韦等。
扩展资料
正确的辟谷不仅对人体机能无损害,而且还能提高人体的某些机能,在减肥健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方面有积极作用。 在减低主食和热卡摄入的同时增加体力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疾病。
于道家学说的辟谷养生法源远流长,然而在以辟谷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养生的激烈主张者那里,科学概念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歪曲,科学思想则常常被曲解。
人们多多少少会夸大辟谷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绘为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经验和理智都告诉我们,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疾病时相信科学、理性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参考资料:
什么是辟谷
本文2023-10-10 08:50: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