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神兽建盏有毒吗
没有。
因为建盏的釉料是通过矿石和草木灰按一定比例合成,并且矿石和草木灰多来自生态环境良好的闽北。同时烧制全程又是高温(1200-1300摄氏度)处理,所以不存在有毒的可能性。
四大神兽建盏是以古代传说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原型样式而制成的。
私人藏品的底款有:“公”、“正”、“李”、“方八”、“张”、“詹”、“陈”、“一”、“二”、“四”、“五”、“六”、“七”、“九”、“小二”、“谢小九”、“太师栋”、“淳熙十二年八月初十八日”、“辛末二月初三日方七记”、“甲辰年三月”、“六月二十四日做匣四千二佰六十双合盏匣陈记”、“癸丑六月初登做匣,郑小玖马池九九郎詹仕常得记”等文字、姓氏、数字、记号、符号、年号款。更多建盏方面相关知识可以去盏行天下公众号了解。
十大中国建窑建盏名家与公司落款集
(排名不分先后)
李达(福州)—落款为“达”
黄美金(建阳)—落款为“美金”
孙建兴(南平)—落款为“兴”
陈大鹏(南平)—落款为“大鹏印信”和“陈大鹏制”
蔡炳盛(水吉)—落款为“盛”
蔡炳龙(水吉)—落款为“龙”和“蔡炳龙制”
蔡炳昆(建阳)—落款为“昆”
饶飞雄(建阳)—落款为“飞惺”,取自饶飞雄和赖敏惺
落款为“芦花坪”,取自公司名称
落款为爱新觉罗恒钺手书“福”或“福”器,取自公司名称
是的。油滴盏是建窑建盏的一个品类,关于“油滴”的叫法在中国古籍中从来没有记载,日本古籍却有油滴天目的记录。根据有关资料,日本贞和五年到应安五年(1349—1372年)的《异制庭训往来》一书就开始出现“油滴”一词。日本同时期的《禅林小歌》中记载:“胡兹盘以建盏居多,有油滴、矅变……天目。”这些资料是从盏行天下,上看来的。
吴继旺于2017年参加“我有匠心”首届建阳建盏斗盏比赛,参赛作品《山蓝》,让人耳目一新,吴继旺此次参赛以蓝色为主,天空的蓝色、海洋的蓝色,在灯光的照耀下,展现了不同的姿态,倒入茶叶,里面的条纹就像水里活泼可爱的植物,令人陶醉。
建盏的发展史要从唐朝后期开始,到了宋朝年间,人们对品茶产生了兴趣,“好马配好鞍”,建盏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宋朝从百官至百姓的宠爱,曾有一段时期是建盏的没落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盏工艺逐渐恢复,建盏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建盏有十三道工序,选瓷矿、粉碎清洗到上釉、装窑、焙烧,每道工序缺一不可,用还原烧的方法,严格的烧制环境和匠人们反复的实验,才得以形成一个又一个精美的建盏。
建盏的产地主要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吴继旺便是土生土长的建阳市人,深受先辈们的影响,从小在建窑边长大的他,从小就有着建盏匠人的使命与担当。在建盏这份他热爱的事业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吴继旺于华中师范大学就读,毕业后致力于建盏工艺的传承,曾参加过非物质文化遗传继承人群研修培训,前往泉州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对他来说,建盏是一种使命、一种对传统工艺的传承。
吴继旺于2017年参加首次建阳市的建盏斗盏大赛,他的参赛作品《山蓝》,在此次比赛中获得银奖,吴继旺此次作品《山蓝》采用的是蓝色色调,惊艳四方,建盏的条纹清晰分明,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有着不同的变化,搭配大海的蓝色,再泡上一杯茶,就像蓝色天空中一群南飞的大雁,令人陶醉。
建盏是宋朝时期为了更加精致的品茶而产生的一种饮茶器具,建盏的存在也表明了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到高峰。但是后来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已经不流行斗茶的活动了。所以建盏逐渐走向没落。在那之后我国的建盏制作技术就已经失传了800多年,后来在现代科技的不断模拟下而逐渐恢复。所以建盏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一、建盏的起源建盏的起源最早要从宋代的茶文化开始说起,按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在唐朝的时候就非常盛行。但是到宋代的时候不仅盛行茶宴,而且还兴起一种斗茶的活动。斗茶不仅需要品性优良的茶叶,同样也需要优质的茶盏。因为市场的普遍需求,所以刺激了建盏的诞生。店长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建安窑中所生产的茶盏,因为当时的建盏是供给帝王和贵族使用的,所以生产极尽精美,审美价值非常高。
二、建盏的发展宋朝末期的时候,建盏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推崇。所以建盏发展最巅峰的时期是宋朝到元朝这个过渡阶段,是因为贸易发展而传到了日本跟韩国,从而让日韩的茶文化得到发展。而且根据考古学家对建盏的研究发现,宋朝时期就将宋明理学融入了建盏的制造工艺中,再从建窑的规模来看,建盏当时的生产数量和市场销售数量非常繁多,可知当时建盏非同一般,让社会各界人士的喜欢。
三、建盏的没落随着宋朝的灭亡,流行的斗茶活动也逐渐走向衰落。所以因斗茶而诞生的建盏也走向了没落。而且宋朝的饮茶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蒸馏水泡茶的方法,而且茶盏的颜色基本是白色和青色。而且宋朝的时候茶器比较质朴,不符合元朝皇室追求奢华,色彩丰富的审美。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建盏最终消失。
四大神兽建盏有毒吗
本文2023-10-10 09:28: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