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吃啥拉啥的动物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山海经吃啥拉啥的动物是什么,第1张

山海经吃啥拉啥的动物是混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混沌是吃啥拉啥的动物出自《山海经》。饕餮是光吃不拉,混沌却是吃完就拉,这也便是混沌和饕餮同为吃货,却没有被自己撑死的原因。古籍《山海经》中所记载。混沌还有另外一个模样。它在山海经中的皮肤代号‘帝江’,其壮如黄囊,赤若丹火。生得六足四翼,尽显王霸之气。相传帝江也就是混沌的性格酷似恶兽穷奇。专好惩善扬恶,危害一方。假若混沌遇上道德高尚的好人,便会与其势不两立。相反如果遇上了十恶不赦的坏人,却会为其马首是瞻。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古代书籍很难找到?推荐如下:

动物类:

《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主编:王祖望

ISBN:9787541590177

《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共收集整理了近4千卷(册)古代文献资料,从中考证、厘定了1界16门、50纲、206目、622科、1500多种中国古代动物。

植物类:

《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该书共收录1911年前中华汉文古籍中记载植物1924种,分属于285科

《植物古汉名图考》

主编:高明乾

ISBN: 9787534742460

《植物古汉名图考》收载了植物古汉名4394个,分属于177科,800种

《植物古汉名图考续编》

主编:高明乾,卢龙斗

ISBN:9787030358424

《植物古汉名图考续编》收载了植物古汉名1789个,分属于147科、449属、633种

供参考。

夔(kuí)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夔出自《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东经)》,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

传说中夔牛出现在人间总共有三只,一只为黄帝所用,一只为秦始皇所杀,第三只夔据传在东晋年间流落蜀地被当地百姓用弩射杀。另外,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熊猫,古称食铁兽,传说是蚩尤的坐骑。

但这种说法在《山海经》中并没有任何记载, 在《山海经》之后的其他古籍中也没有任何的“只言片语”能够证明“大熊猫是蚩尤的坐骑”,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谣言。

《山海经》中对熊猫的形容模糊不清,但晋朝风水学大师郭璞,在注解《山海经·中山经·崃山》这一篇时,曾用一句话详细的描写了大熊猫的形象与习性。

“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也。”

注:邛崃山是四川西部的邛崃山脉;严道县是四川省雅安市中部的县城;㹮指熊猫;九折坂指地理名称。

译:在与严道县毗邻的邛崃山脉上,一处叫做“九折坂”的地方,有一种动物叫做㹮(熊猫),㹮的外形与熊相似但身上却长着黑白相间的皮毛,㹮吃铜铁。

后人通过郭璞的注解,给大熊猫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食铁兽,由此可见,熊猫在古代是一种和熊一般巨大,并且能够食铜啃铁的猛兽。

这倒是不夸张,据科学数据,熊猫的咬合力达12989磅,能够轻松咬碎人体骨骼,奔跑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5—10公里,堪比北极熊,是不折不扣的战斗猫。

而且熊猫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八百万年前,与熊猫同时代猛兽有剑齿虎、巨爪地懒、王氏水牛,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可见远古时期的熊猫,在体型、咬合力、奔跑速度方面,相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对食铁兽的描述,《神异经》中写道:

“南方有兽,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看看,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这除了熊猫还有什么?

另外,还说他喜欢吃竹子还有铜铁。熊猫当然吃竹子,那么铜铁呢?

大家也许不知道,熊猫也是吃铁的。

四川的《北川县志》里记载,1981年8月,一只7岁雌性大熊猫刚到卧龙自然保护区,便把盛饲料的铁盆子吃进肚子。当时把工作人员急得不行,幸好第二天从它的粪便中找到铁块碎片。

一种说法是,熊猫本来是肉的,改吃素以后体内缺少铁等东西。

所以,熊猫偶尔会去舔铁器,有时候还会咬。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熊猫当做呆萌的可爱动物,这厮连铁盆都能嚼碎,吃了你根本没有问题。

再看貔貅,它是一种凶猛的瑞兽。而真实的动物中,是没有貔貅的,应该是一种动物抽象而来,很可能就是熊猫。

清代王士祯的《陇蜀馀闻》中记载:

“貔貅产峨嵋,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间有之。形类犬,黄质白章,庞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其声似念陀佛,非猛兽也。”

看看,貔貅在四川峨眉,是黄皮肤白色条纹,肥胖笨拙,这不是熊猫是什么。

自然,还有其他的证据。

传说:貔貅是古代生活在四川一带的猛兽。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当时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

大家想想,四川有什么大型动物中原没看到过?除了熊猫还能是什么?

很有可能,貔貅就是熊猫抽象而来,至少可以确定熊猫在古代的确是一种堪比狮虎的猛兽。

但仅此就能说明熊猫是蚩尤的坐骑吗?

事实上,许多中国古代典籍都提起过熊猫这种动物,但都没有提及“熊猫是蚩尤坐骑”这一说。

唯一证能明熊猫曾经参与过战斗的只有《史记 五帝本纪》所记载的: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这里的“貔貅”,就被认为是熊猫。我们可以看到黄帝大战炎帝时,驯养了各种猛兽参与了战斗,其中就有熊猫,但是驯养熊猫的是黄帝,对蚩尤只字未提。

没有史料,没有记载,熊猫是蚩尤坐骑这一说从何而来呢?恐怕只不过是三人为虎,以讹传讹的谣言罢了,当个玩笑就可以了,切勿当真。

其实蚩尤的存在就如果山海经中的生物一样,人们因为对某种事物的恐惧而想像出来的,这些事物可能是人、物、甚至天气和一些当时不能解释的自然状况,而创造出来的蚩尤代表着残暴,邪恶,勇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坐骑也一定要是很凶猛的凶兽才行,这个时候,人们发现有一个无论天白晚上都带着墨镜的家伙,非常凶猛,人见人怕,和它单挑,几无活路,和蚩尤及其般配,因此,就把它描述成了蚩尤的坐骑。

古代神话中的人或兽都是中华文化中非常璀璨和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代表了当时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才对。

收藏

在古代族类只分两种,就是人族与动物。从原始时期母系社会,人类靠吃野果生存到后期捕猎而活,从而过渡到父系社会,再到后来的奴隶社会,这其中动物一直都是人类的敌人,与人类抢夺生存条件生存空间。在当时的人们眼里,所有的动物都统称为虫。《记·儒行》这本书中就有记载。只不过他们会把一些常见的动物分类而称。譬如有毛的兽类成为毛虫,有鳞的鱼类称为鳞虫。虫他们对动物的总称,虫字之前会加上个别字分类用以分类动物。

一、生存为先

在我国古代,有时候比之战争和你难以忍受的是和平时期沉重的赋税,在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说中就可以看到有人比起社会的压力更愿意面对自然界的危险,为了免去赋税而去捕蛇,连生存都极其困难,又如何能为动物取名,研究动物呢。

二、无利不起早

在那个万恶的封建社会下,皇权至上的思想紧紧压迫剥削着人们,统治者的喜好想法影响着全国上下,例如唐玄宗喜好歌舞,从此唐诗必押韵,慈禧太后爱听戏曲,从此京戏繁荣昌盛,南朝君主提倡佛法,一时之间多少佛寺林立建康。统治者的喜好决定了当时的“潮流”,可惜君王喜好研究动物,自然人类对动物的认知就一直缓慢发展。

在原始社会,动物还可以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到后期人类懂得制造兵器陷阱后,动物渐渐成为了人类可以征服的对象,原始社会的河姆渡人开始圈养家禽,到宋朝时期的武松景岗山打虎,到现在当初令各朝各代分类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的蝗虫也成为了人们的口中餐,腹中肉。人类研究动物是开拓眼界,扩充认知,储备知识。但是在古代,研究动物却毫无利益,又怎能使人类耗费时间精力研究。

罴:

罴,读作[ pí ]。

熊的一种,即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棕熊是陆地上体形第二大的食肉动物,在夏季进食之后,体重会增加一倍,成年棕熊可达600公斤,最大可以达到800公斤。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熊科动物,它们可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很多地方被人们见到。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 而且多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熊:

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作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 、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大体了解:

熊氏家庭成员体型差别较大,块头有大有小。

一般的是北极熊(540千克),棕熊最大(1000/100千克),然后是美洲黑熊(约450千克)、亚洲黑熊(约150千克)、懒熊(140千克)、眼镜熊(约175千克)、马来熊(约45千克)。

速度最快的灰熊,时速可以达到48KM/H,棕熊在崎岖山路速度可以达到30KM/H 速度很快。可不能认为熊的速度很慢噢,比人类快多了。

熊是胎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交配后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

熊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亚洲黑熊是中国最常见的熊,但仍然属于珍稀物种。

熊一般是温和的、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也愿意避免冲突,但当它们认为必须保卫自己或自己的幼崽、食物或地盘时,也会变成非常危险而可怕的野兽。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现实中常认为长颈鹿是麒麟的原型,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同时网络游戏中多用该物种作为游戏角色。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猪尾于一身,乃吉祥之宝。有角,为龙角,其角极为坚硬,为浅灰色。据古籍的描述,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圆的头顶,有一对角。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毛之虫的意思是有毛的动物)。

麒麟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这种造型是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山海经吃啥拉啥的动物是什么

山海经吃啥拉啥的动物是混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混沌是吃啥拉啥的动物出自《山海经》。饕餮是光吃不拉,混沌却是吃完就拉,这也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