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李熙与姜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清朝康熙年间李熙与姜焯,第1张

李煦是“曹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李煦与曹寅身份特殊,不仅长期共事,而且还有“葭莩之谊”。李煦不但是研究康熙朝政治、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且“姑苏李家”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也逐渐成为《红楼梦》及曹雪斧研究的新领域。但长期以来,对李煦及其家族的研究,主要依靠《李煦奏折》及后来陆续发现的《査抄李煦家产折单》、《查弼纳奏报查抄李煦家产及审讯其家人史料》、《李煦获罪档案补遗》等零星资料,1996年,山东昌邑发现一批关于李煦的资料,其中有两张《李煦行乐图》,但当时就流散了,只有黑白照片,但存在缺失、模糊等问题。此次上拍的朱柽之、陈清华旧藏的《李煦行乐图》不见于著录,更没有被研究者所提及,为市场上唯一一件《李煦行乐图》,而且有曹寅、宋荦、朱彝尊、赵执信等十二人的题跋,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

一、关于李煦

李煦(1655-1729),字旭东,又字莱嵩,号竹村,原籍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今昌邑市奎聚街道东隅村),隶正白旗包衣汉军旗籍。其父李士桢(1619-1695),字毅可,本姓姜。明崇祯十五年(1642)昌邑“壬午兵燹”被清军俘虏,过继正白旗佐领李西泉为子,改姓李氏。清朝定鼎后,历官至江西、广东巡抚,是清初知名疆臣。

康熙九年(1670)李煦以父荫入国子监读书。康熙十三年(1674),授内阁中书,步人仕途。康熙十七年(1678),补授广东韶州府知府。康熙二十一年(1682)调浙江宁波府知府。康熙二十七年(1688),返京任畅春园总管。由于他“卫直禁陛,扈从出入,积节不懈,办事敏干”,受到康熙帝赏识。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一月,曹雪芹祖父曹寅由苏州织造调任江宁织造,李煦以内务府员外郎出任苏州织造,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卸任,前后整三十年。

凭借与康熙帝的特殊关系,李煦与曹寅先后四次办理南巡接驾事宜并特命轮流担任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简称“两淮巡盐御史”)这一重要职务。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煦因办理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加大理寺卿衔。康熙五十六年(1717)因“补完盐课亏欠”,加户部右侍郎衔,覃恩封光禄大夫。雍正元年(1723),因亏空公款三十八万两被革职抄家。雍正五年(1727),因曾为雍正帝政敌购买苏州女子,定为“奸党”,发配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北),雍正七年(1729)冻饿而死。

二、李煦与康熙

李煦与康熙是有特殊关系的。首先,李煦的生母文氏,是康熙的保母,所以李煦是康熙的奶兄弟,这一点与曹寅的身份一样,但曹寅不是生母而是嫡母孙氏当康熙的保母,康熙对文氏和孙氏都很亲切,曾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李煦在《谢召见李鼎摺》里说:“蒙温旨下询及奴才,兼及奴才之母。天颜开霁,宛若家人父子。”可见李煦与康熙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其次,李士桢的内侄女,李煦的舅表妹王氏,是康熙的“密嫔”,后来改封为“顺懿密妃”,所以从亲属关系来说,康熙是李煦的舅表妹夫。另外,李家还有一位秀女被选入宫中,从以上情节来看,李煦与康熙的关系,自然非比一般。

事实上,康熙对李煦以及曹寅,也是特殊关切。康熙给李煦的朱批也说:“曹寅于尔同事一体”,实际上康熙对曹、李两家也是“视同一体”的,所以终康熙之世,两家地位一直是稳固的。李煦任苏州织造三十年,康熙对李煦与曹寅特别信任,不仅是他们盐课亏欠的事,康熙说“朕知其中情由”,就连李煦的家人将李煦进摺在途中遗失,康熙也竟“将尔等家人一并宽免了罢,外人听见,亦不甚好。”可见康熙对李煦信任和照顾到何等的程度。

清 周道 上睿 李煦行乐图 局部

三、李煦与曹寅

李煦、曹寅出身相同,他们的祖辈都是由汉人转为包衣旗籍,跟随满清朝廷建立功勋,后又成为内务府的皇帝近臣,二人都是清王朝功臣后裔。两人又同朝为官,同在江南担任织造,为康熙承担各种使命。更重要的是,李煦与曹寅之间,是内亲关系,曹寅的继妻李氏,是李煦的妹妹。这位李氏,是曹家与李家亲戚的纽带,同时她又是康熙“密嫔”王嫔的姑妈,因此她也连系着与康熙的姻亲关系。曹、李两家的亲戚关系非常亲密,这种关系远胜曹寅、曹颙两代人之间的兄弟关系。

李煦之于曹寅,生活中的关系更是情同手足。这在曹寅、李煦的奏折中能够找到大量的佐证,曹寅《楝亭集》中的《竹村惠砚》、《苦雨独酌谢竹村使君见贻盆兰有作》等十余篇均为同时期所作,互赠赏物、郊游唱和,可知两人公务之余往来密切。

由于以上几重姻亲关系,加之曹寅、李煦本人的气质修养和操守,他们两人结纳了东南一带具有很高声望的大思想家、大学者、大艺术家、大诗人。曹、李两家的亲戚关系始终是很融洽和亲密的,这种关系远远胜过曹寅、曹颙两代人之间的兄弟关系。所以在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曹寅去世,曹家遭受第一次严重的打击的时候,除了上面有康熙的最有力的维持外,底下就是全仗李熙为之周全。特别是盐课上的亏空,在康熙的谕旨下,李煦作了极大的努力。

四、《李煦行乐图》的存世情况

1996年,山东昌邑南乡一位早年闯关东移居吉林的姜姓农户后人回乡拆修祖屋,于墙壁夹层发现一木箱,中有《李士桢暨配王氏影像》、《李煦生母文氏行乐图》、《李煦涉猎图》、《李煦春游晚归图》、《李煦暨配韩氏詹氏影像》、《姜焯暨配陈氏行乐图》、成达可抄本《虚白斋尺牍》等众多资料,但随即因故流散。

在这批资料中,有两张《李煦行乐图》,虽然有黑白照片存下来,但存在缺失、模糊等问题,因此只能看见一个大概。其中《李煦射猎图》有汪绎、杨中讷、汪士鋐、徐树本、査嗣瑮、谈九乾、赵执信、张云章、杨宾、沈槱元、汪份、张大受、张士琦题跋,《李煦春游晚归图》有赵执信、张大受、杨宾、沈槱元、汪份、张士琦题跋。

另外,山东青州博物馆藏有清佚名《李煦四季行乐图》,画心长六五九厘米,宽六〇厘米,从右向左,依次为春夏秋冬(具体可参看扬之水《<李煦四季行乐图>丛论》,《紫禁城》2013年第7期。)扬之水的结论是“从《李煦四季行乐图》所绘容貌来看,主人公的年纪大约五六十岁。如果这一推测不致大谬,那么它的绘制,当在以上诸作之后。“

而特别珍贵的是,此次上拍的周道、上睿合绘《李煦行乐图卷》有确切的落款:“乙亥冬日吴门周道写照。”乙亥即康熙三十四年(1695),是年李煦四十一岁。就在这一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李士桢病逝,享年75岁,葬于通州城西王瓜园。而《行乐图》则是绘于冬天。

周道、上睿绘《李煦行乐图卷》为绢本手卷,本幅尺寸为46×178cm,题跋46×355cm,周道落款:“乙亥冬日吴门周道写照。”钤印“周道、履坦”。上睿落款:“蒲室上睿补图。”钤印:“目击道存”。卷后有曹寅、宋荦、尤侗、朱彝尊、赵执信、徐树谷、蓝涟、杨宾、沈槱元、汪份、张大受、张士琦题跋。

周道为康熙时画家,《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传:“周道,字履坦,吴(今江苏苏州)人。善写照,有传神歌诀传于世。兼善花卉。康熙二十八年(1689)供奉内廷。亦工画梅。”(引自《读画辑略》)

上睿(1634―?),字静睿、浔微,一作浔浚、浔睿,号目存、蒲室子、童心和尚、童心道人、童心行者、卧云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博学多才,工诗文。初受荐入京师,因无心于仕途,旋以疾告归。少居瑞光寺,后居东禅寺,与惠士奇、张大受等骚人墨客时相过从唱和。工山水,布置深稳,气韵冲和。

在十二位题诗者中,只有曹寅的落了年款“戊寅修禊日”,即康熙三十七(1698)。曹寅的后面是宋荦的七绝四首,收录在《绵津山人诗集》卷二十七,名为《题李工部竹村小照四首》,但在诗集正式刊刻时,文字内容做了改动。由于这则材料并没有能被红学界的专家看到过,因此在引用时就难免有误。1983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王利器先生的《李士桢李煦父子年谱》,书中将此宋荦题诗放在了康熙三十六年(1697),提早了一年。

此卷为朱柽之、陈清华旧藏。朱柽之(1859-1911后),字淹颂,号九丹、玖耼,一号琴客,又号皋亭,河北永清人。居仁和里,其藏书处为丛碧簃,以集部抄本、金石拓片最为著名。其中最古者为南宋抄本,余以明刻本与清抄本为主。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本无作者落款,而1996年山东昌邑发现的两件《李煦行乐图》皆不知下落。此次上拍的朱柽之旧藏《李煦行乐图》,不仅有确切的作者与创作年代,更有曹寅、宋荦、尤侗、朱彝尊、赵执信、徐树谷、蓝涟、杨宾、沈槱元、汪份、张大受、张士琦题跋,可谓是对于李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

题跋:

1行处溪山屏八驺,不然乘兴弄扁舟。东吴占断闲风月,却画潇湘一段秋。流泉声在斯人耳,似证因尘果味身。林里妙香谁窃得,我来抒笔谴池神。松萝为屋石为床,万朵芙蓉水一方。自有鸂鶒闲戟羽(鸟能辟蜮),讵须七十二鸳鸯。石片花枝迥不凡,竹村应得写头衔。西农褦襶何堪说,汗透青州重布衫。戊寅修禊日奉题为莱嵩先生教粲,楝亭弟曹寅。钤印:曹寅之印、荔草轩、真我

2一段溪山到眼清,披图好景类天成。输他饱听轩皇乐,尽日松声与涧声。据石临流兴自便,闲中拊膝意悠然。何书值得殷勤读,定是南华秋水篇。筼筜万个荫清沦,冷艳秋花几簇新。解道忘机同海岸,飞来鸂鶒也依人。屏除驺从爱菰芦,貌得冲襟物外孤。日暮头衔知又换,合将泉石让狂夫。西陂放鸭翁宋荦题。钤印:臣荦、白马客裔、绵津山人、长揖古人

3不知何处好溪山,松竹千竿石一拳。朵朵芙蓉对鸂鶒,此中合著李青莲。葑溪带水作衙门,锦绣堆中泉石存。更有胜情兼胜具,扁舟时过小渔村。(娄关外有渔村,莱公尝构别墅。)西堂九九老人尤侗题。钤印:西堂老人、吴下阿侗、草草山房、戊午老人

4午门霜月丑时钟,争写东皋待漏容。谁似诗人心物外,水花沙草木芙蓉。不将肥腻染苏州,只爱藂荺涧壑幽。旨谱日湖渔唱在,尊前宁惜锦缠头。(日湖在鄞,《渔唱》,鄞人陈衡仲词名,先生曩守明州,故及。)一丈书摊冰雪文,闲来吟兴寄松云。要知洒落胸中事,沧海原无水旱分。郭外渔村闻更殊,杏花春雨接平芜。亦愁小户先沉顿,也分高阳伴酒徒。小长芦弟朱彝尊。朱彝尊印、竹垞、南洄

5酒杯书卷信天真,大是嵚崎历落人。十载江湖机总息,怪来鱼鸟镇相亲。青琅轩外碧涟漪,闲煞英雄坐咏诗。想像他年披对处,虎旂龙节始相宜。名心尘雾束形骸,尽屏鸣驺亦未佳。何似先生体真素,顿收江海作胸怀。野客何心出白云,雨过竹径醉斜曛。西风归卧空山月,满眼秋光合属君。秋谷弟赵执信题。钤印:赵执信印、闲斋、秋谷

6翠竹红泉花作茵,瞳神秋水玉嶙峋。蓬婆仙侣烟霞主,天与清曹补衮臣。幽鸟相呼隔浦闻,屏除驺骑独看云。含香自拥青绫被,染翰还挥白练裙。鯆溪风月近清秋,独坐披紧作卧游。白鹭黄鹂相对舞,只疑人世有丹丘。(今葑门,吴越作鯆门,见涑水《资治》夹注。丰度将无似藐姑,园林深比辋川图。东方千骑朱门启,谁识冰心映玉壶。遂园弟徐树谷拜题。钤印:艺初、徐树谷印、遂园

7芙蓉嫋嫋影鸳鸯,一片清溪菉玉长。惟有幽人心似水,科头松下饮秋光。岩壑居然迥绝尘,此中暂许著闲身。东南鏁钥谁能寄,愿乞君王冠冕臣。侯官布衣蓝涟谨题。钤印:臣涟印、公漪氏

8松风谡谡竹萧萧,赤叶黄花紫叶苗。便是丹丘与仙窟,何须更度百花桥。大瓢杨宾拜题。钤印:山阴杨宾、大瓢道人、铁函斋

9一岁闲游得几时,偶来憩息听流澌。送筠去后仍无恙,自与甘棠好护持。胜游挈我共流连,今日长林只谪仙。却喜小桥横木末,不愁无路到溪前。柯亭晚生沈槱元拜稿。钤印:沈槱元印、宜士、古人不见我

10竹村先生居吴既久,凡民间利弊,年岁丰歉,人材高下,虽非职守所及,要皆拳拳措意,潜相覆庇,盖其阴德施及吾吴,不可悉数。《传》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者,先生真其人也。钦服之余,遂为先生作赞如左。观其容之蔼然,可以知其言,观其像之温温,可以知其功德之及人。右苍松而左翠竹,可敬而可亲。长洲汪份。钤印:汪份、武曹

11身住江南直作仙,官闲心迹更超然。要载花木通林外,却唤凫鸥近水边。赏遍春风又及秋,花殷沙碧晚悠悠。虚亭大有江湖兴,载得佳人便放舟。似海君恩报答长,鉴湖敢乞赐知章。写将一曲沧浪水,醽醁全浮秋草香。南园烟水属梅苏,今日清卿剪作图。一路芙蓉伴鸂鶒,葑溪直接镜虹芜。匠门张大受。钤印:大受之印、日容、侣蛩

12摆拨嚣埃心迹清,洞然何处着亏成。科头倚磴参消息,一片空山流水声。本为书多腹自便,瑶亟松下意悠然。故知默契逍遥旨,不废南华第一篇。云涵冷玉水清沦,■错秋英点缀新。意息不知鱼戏水,机忘谁问鸟窥人。文禽渚畔啄蒿芦,为赋嘤鸣意不孤。料得挥杯空劝影,未妨泥饮及田夫。张士琦。钤印:张士琦印、一字韦斋、自然可爱

备注:

1李煦(1655—1729),字旭东,又字莱篙,号竹村,原籍山东昌邑,隶正白旗包衣汉军旗籍。李煦以父荫十六岁便入国子监读书,康熙十三年授任为内阁中书,康熙十六年授任广东韶州知府。后李煦妹嫁与曹寅为妻,曹寅出任江宁织造,李煦受任苏州织造。自康熙三十二年三月接曹寅而出任苏州织造,前后凡30年,其间曾四迎奎驾,俱蒙宠遇。

2曹寅、宋荦、尤侗、朱彝尊、赵执信、徐树谷、蓝涟、杨宾、沈槱元、汪份、张大受、张士琦题跋。

3朱柽之、陈清华旧藏。朱柽之(1859-1911后),字淹颂,号九丹、玖耼,一号琴客,又号皋亭,河北永清人。居仁和里,其藏书处为丛碧簃,以集部抄本、金石拓片最为著名。其中最古者为南宋抄本,余以明刻本与清抄本为主。陈清华(1894-1978),字澄中,湖南祁阳人。酷嗜古籍,于古本旧椠爱不释手,所藏宋元刻本既精且富,与北方著名藏书家周叔弢齐名,有“南陈北周”之称,号为江南藏书第一。

作者简介:

1周道。字履坦,善写照,有传神歌诀传于世。兼善花卉。康熙二十八年供奉内廷。亦工画梅。

2上睿(1634-?),字静睿、浔微,一作浔浚、浔睿,号目存、蒲室子,江苏吴县人。初受荐入京师,因无心于仕途,旋以疾告归。少居瑞光寺,后居东禅寺,与惠士奇、张大受等骚人墨客时相过从唱和。工山水,布置深稳,气韵冲和。与王翚、恽寿平友善。

1937年

《辨纪晓岚手书简明目录》①,1937年4月23日《大公报·史地周刊》第133期1938年

《谈军机处》①,《史学年报》1938年 《祭父文》,1938年手稿

1939年

《清三通之研究》,《史学年报》1939年,后改名《清三通纂修考》①

《读张孟劬先生史微记》⑤,《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128期

《遁堪文录序》,《史学年报》1939年

《张孟劬的先生遁堪书题》⑤,《史学年报》1939年

《清史稿纂修之经过》⑤,《史学年报》1939年,后被收入朱师辙之《清史述闻》

《清律纂修奏疏序》⑤,《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120期

1940年

《与人书五首》,1940年单行本

1945年

《三国志裴注考证》⑤,《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5卷

1948年

The Authorship of You-an-ku(游仙窟著者考)⑤,Harv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哈佛亚洲学志)No.1-2.June 1948.

《清世宗夺嫡考实》①,《燕京学报》第48期

1950年

《胤禛西征纪实》①,《燕京学报》第49期

1951年

《北京访书记》,《庆祝周叔弢先生六旬论文集》,后改名《北京厂寺访书记》②

1956年

《明代女真人之分布》②,《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5期,后被收入《清史论文选集》第1期

《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性质》①,《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6期,后被收入《清史论文选集》第1期

1957年

《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9月1961年

《五石先生墓碑文》,刻石

1963年

《清史杂考》,中华书局再版,1963年9月

1977年

《清史稿》(点校者之一),中华书局,1977年12月

1979年

《满族简史》(通纂之一),中华书局,1979年8月

《朝鲜李朝实录中之女真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12月

《清代旗地性质初探》②,《文史》第6期

《战国秦汉辽东辽西两郡县考》(与陈连开合撰),《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

1980年

《雍正西南改土归流始末》②,《文史》第10辑

《沈阳锡伯族家庙碑文浅释》,《清史论丛》第2期,后改名《沈阳太平寺锡伯碑文浅释》②

《对清前期历史必须作综合比较研究》,《清史研究集》第1期

1981年

《关于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②,《社会科学战线》第5期

《藤花会逸事》,《学林漫录》第2期

《洪煨莲先生传略》(与翁独健合著),《文献》第10期

《洪业论学集序》(与翁独健合撰),中华书局,1981年3月

1982年

《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②,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

《清国史馆与清史列传》②,《社会科学辑刊》第3辑

《对编修清史的一点意见》,《清史研究通讯》第2期

《清政府对台湾郑氏关系之始末》②,《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后收入《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

《什么是清初四大疑案》,《文史知识》第1期

1983年

《邓文如传略》(与邓同合著),《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4期

《自传》,《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5期

《清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清史研究通讯》第2期

《满族之今昔》,《文史知识》第3期

《洪煨莲先生与引得编纂处》,《学林漫录》第8期1984年

《试论理藩院与蒙古》②,《清史研究集》第3期

The Qing History Bureau and Colletions of Qing Biographies Ch’ing-shih-wen-ti(清史问题) Vol5,No2Decemberl984.

1985年

《邓之诚传》(与邓嗣禹、周一良合著),《中国史学家评传》第3册

《洪煨莲传》(与翁独健、刘子健合著),《中国史学家评传》第3册

《陈梦雷与李光地绝交书》②,《中华文史论丛》第5期

《论袁崇焕与皇太极》②,《社会科学战线》1期,后收入《袁崇焕研究论文集》

Erkl arung der Sibe-Steinchrift im Tempel des Hochsten Friedens zu Shen-yan Trans by Prof,Givanni Stary(Geschichte der Sibe-Mandschuren,pp54-72)Harraasowitz,wiesbaden

《从满族的命名谈起》,《满族研究》创刊号

1986年

《清实录与清史研究》③,《书品》第4期

《满族简史》(通纂之一),中华书局再版,5月

《清史稿》(点校者之一),中华书局再版,8月

《书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后》②,《史学集刊》第1期

《悼独健同志》,《民族研究通讯》

1987年

《满文老档中计丁授田商榷》③,《民族史论丛》第1期

《释马法》②,《中国民族史研究》创刊号

《释汗依阿玛》②,《满族研究》第2期

《清圣祖遗诏考辨》②,《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后收入《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清实录与清史研究》③,《文史知识》第3期

《清代官制简述》③,《文史知识》1987-88年,第1-3期。后收入《中国古代官制讲座》

《东北考察记》③,《历史地理》第5期

A Bref Summary of Manchu stud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亚洲史杂志)27,l:68-77

《清鉴易知录》(校订),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清史列传》(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1月

《雍乾两朝镶红旗档序》,辽宁人民出版社,2月

《清鉴易知录校刊叙言》,北京古籍出版社,8月

《盛京皇宫序》,紫禁城出版社,8月

《初学清史必读书目》,《文史哲》第3期

《谈学》,《开拓》创刊号

《陈二厂先生杂忆》,《陈宦研究资料专集》1988年

《康雍乾三朝满汉京旗房地契约四种》③,《北方民族》创刊号,后收入《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试析康熙之农本思想》③,《四平民族研究》第1期,收入《满族研究文集》

《蒙古世系谱作者及其他》③,《蒙古史研究》第3期

《满族史研究集》(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月

《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9月

《简明满汉辞典序》⑤,河北教育出版社,3月

《骈字类编索引前言》,中国书店出版社,12月

1989年

《柳如是与钱谦益降清问题》③,《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论文集》

《我和清史列传》③,《书品》第2期

《陈寅恪先生杂忆》,《纪念陈寅恪先生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和珅秘传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月

《世界民族风俗及其传统文化序》,民族出版社,7月

1990年

《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天聪谕奏校注》③,《历史档案》第3期

《年羹尧西征问题》③,《青海社会科学》第3期

《内务府世家考》③,《郑天挺纪念文集》3期

《满族先世的发祥地问题》③,《历史地理》第9期

《关于红楼梦的时代历史背景》③,《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

《清代八旗中的满汉民族成分问题》③,《民族研究》3-4期,收入《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满族大辞典序》⑤,6月

《喜读郑天挺主编的清史》,《光明日报》5月23日第3版《史学》

《满族发展史初编序》,天津古籍出版社,5月

《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序》,中国地图出版社,6月

《中国宫廷知识辞典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1月

《全面开展乾嘉历史的研究》,《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1991年

《清代各部署则例经眼录》③,《邓之诚学术纪念论文集》

《满族贝子称王考》③,《中央民族学院建校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Notes on Han i Ama TranSby ProfNicola di Cosmo,Aetas Manjurica,Tornus2,OttoHarrassowitz, Wiesbaden The Question of the Place where the Manchu Ancestors Originated Central Asiatic Journnal Vol35,No3-4

《评介韦庆远、刘守治等编的清代的旗地》,《清史研究》第3期

1992年

《清代民族宗教政策》③,《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清会典的官制史资料价值》③,《书品》第2期

《清帝东巡评介》,《中国史研究》第3期

《读史与爱国主义教育》,《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谈中国边疆学与民族史的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

《成都燕大杂忆》,《成都燕京大学复校五十周年纪念集》

《神田信夫教授古稀华诞寿辞》,手稿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序》,天津古籍出版社,8月

《清太祖大妃纳喇氏》(中英文),《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香港浸礼学院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济吉特氏》(中英文),同上

《清史续考》,台湾华世出版社

《魏源与圣武记》③,《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胤祯与抚远大将军王奏档》,《历史研究》第2期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跋》④,台湾《淡江史学》第5期

《清朝前期的党争问题》④,台湾《历史月刊》第70期

《跋前清诰封广东省花市营都司章敏赫之母李氏为太恭人墓碑文》,日本《满族史研究通讯》12月号

《有关民族史研究答记者问》,《治学与成才之道》,北京民族出版社,5月

《孔飞力教授新著〈叫魂者〉的评介》④,《清史研究》第4期

《明清史事论集刊序》,南京出版社,11月

《多尔表评传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

《满汉大辞典序》,辽宁民族出版社,12月

《自述》,《北大人》创刊号

1994年

《中国民族史》(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月

《胤禛与抚远大将军王奏档》,《满学研究》第2期

《康熙与理学》④,《历史研究》第3期

《五石斋日记选钞》④,《学术集林》卷二

《东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丛考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月

《清代六部成语词典序》,天津人民出版社,2月

《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序》,知识出版社,11月

《清代满洲土地制度研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2月

《东北旗地研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2月

1995年

《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问题》④,《燕京学报》新一期

《歪乃小考》⑤,《满学朝鲜学论集》7月号

《左景伊新著〈左宗棠传〉书后》④,《中国文化》第11期

《清一条鞭法序》,北京大学出版社,7月

《清代三姓B梆统衙门满汉文档案译编序》⑤,辽宁古籍出版社,7月

《清代内务府刻书目录题解序》,北京紫禁城出版社,9月

《无极甄氏族谱简编序》,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9月

《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1月

1996年

《清朝满族社会的变迁及其史料》④,《中国文化》第13期

《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人物评》,《西北史地季刊》第2期

《满族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贡献》④,《炎黄文化研究与中华民族》

《释阿其那与塞思黑》④,《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论文集》

《谈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分期问题》,《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七十周年专辑》第1期

《洪承畴的历史功过问题》④,《洪承畴研究》

《承前启后新义不穷——何炳棣著〈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读后》,《中国史研究》第3期

《乔治忠著清朝官方史学研究评介》⑤,《燕京学报》新二期

《我为什么专攻清史和满族史》④,《文史知识》第12期

《清宫斗争内幕序和前言》(合著),《满族研究》第2期

《洪业传序》(与侯仁之合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月

《说读书认字》,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报》第1期

《清宫斗争内幕序》,辽宁古籍出版社,6月

《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序》,北京燕山出版社,9月

《追忆麻园岭二三事》,《雅礼中学九十周年纪念册》10月

1997年

《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再版,9月

《满文档案与清史研究》④,《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

《洪业先生小传》,《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

《杨联升先生小传》,同上

《记半通主人藏半部史通》④,《燕京学报》新三期

《陈宝琛与末代皇帝》④,《陈宝琛与中国近代社会》陈宝琛教育基金筹委会刊行

《清代皇帝一家人丛书序》,辽宁大学出版社,7月

《四库禁毁书丛刊》(主编)(出版至第2期30册),北京出版社,11月

1998年

《明代漠南蒙古研究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月

《清史研究与民族古籍》,巴蜀出版社,3月

《清代内务府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月

《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研究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8月

《再释阿其那与塞恩黑与满族传统文化》,《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8月

《我和清史满族史研究》④,《文史知识》l月

1999年

《王钟翰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l月《三释阿其那与塞思黑》④,《历史档案》,4月

《陈梦雷与古今图书集成及助编者》④,《燕京学报》新八期,5月

《康熙敕谕抚远大将军王胤祯档》④,《国学研究》,10月

《施琅的历史功过问题》④,载《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7月

《王钟翰学术论著自选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5月

《四库禁毁与清代思想文化普及运动》⑤,收入《四库禁毁书研究》,北京出版社,11月

《左景伊教授新著左宗棠传读后》④,北京华夏出版社,8月

《孟森先生与邓、洪二师》④,《文史知识》,12 月

2000年

《中国民族大观序》,《中国民族大观序》编委,3月

《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序》,《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序》编委,3月

《中国民族史研究五十年》④,《明清论丛》,5月

《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④,《国学研究》,8月

《孟森与〈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前言④,《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2月

2001年

《清史余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月

《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序》,民族出版社,4月

《乾隆八旗旗务总抄规例校注》⑤,《燕京学报》,新十期

2002年

《清代翰林院制度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月

《满文档案与清史研究》,吉林社会科学院,3月

《清心集》,新世界出版社,8月

《大清王朝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0月

《清史稿说略》⑤,载《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燕山出版社11 月

2003年

《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7月

《王钟翰清史论集》,中华书局8月

《王钟翰清史论集叙言》⑤,《燕京学报》

各篇末注之数字:①为收入《清史杂考》,②为收入《清史新考》,③为收入《清史续考》,④为收入《清史余考》,⑤为收入《清史补考》者。

爱好藏书和古玩,精于鉴赏,能书善画,富于收藏。以巨资广购古籍、金石、书画、钱币、邮票等。旅居上海多年,好研究金石、古钱币。工于书法、能诗词。为购古籍,曾专门拜方尔谦、李盛铎为师,半年之后,颇通版本之学,并开始致力于古籍购藏,不数年,先后得卢文弨、莫友芝、徐坊、吴昌绶、杨守敬、邓邦述等藏书大家的宋元明精椠数百种。他闻黄丕烈有“百宋一廛”专藏宋本,遂建书楼为“后百宋一廛”,如宋刻本《鱼玄机集》,为黄丕烈旧藏,跋识累累。后又慕名陆心源“皕宋楼”,改为“皕宋书藏”,所藏宋版书达200种,超于黄丕烈之上。又曾收有宋巾箱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等八部经书,字画细如发丝,精丽无比,袁克文生性豪放,见到宋元刻本,必设法购得。藏书多为清廷内府藏本,价值最高的有29种、116册。他对收藏的宋巾箱本《周易》、《尚书》、《论语》、《孟子》等8种,尤为喜爱,辟“八经室”贮之。元人绘佛像巨帧13幅为罕见之珍品。故又专辟“八经阁”藏书楼以贮之,并在1926年委托陶湘影印行世。购得盛昱家藏精品数十种,如南宋绍熙年间刻本《礼记正义》70卷,史家称“海内第一孤本”,刊刻极为精美,每卷中都有季振宜的藏印、北宋本《方言》等。另如宋椠《群经音辨》、《于湖居士文集》、《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绝妙词选》、《册府元龟》、《蜀贤丛书》、《文选注》、《苏诗》、《周礼著》等,还有数十部元刊、明刻和精抄本。与当时名家如徐森玉、傅增湘、周叔弢等相互研究版本, 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民国年间,袁克文、张学良、张伯驹、溥侗人称“四大公子”,曾撰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二十九种》,方尔谦作跋。藏书印有“皇次子章”、“人间孤本”、“虎豹窟”、“云合楼”、“孤本书室”、“弼宋书藏主人卄九岁小景”、“八经阁”、“侍儿文云掌记”、“寒云鉴赏之记”、“克文与梅真夫人同赏”、“惟庚寅吾以降”、“三琴趣斋”、“后百宋一廛”、“壁珋主人”、“与身俱存亡”等30余枚,其中“与身俱存亡”专门钤于最宝爱之书。晚年居于上海,生计日窘,以抵押珍藏善本,乃至卖字、卖文为生。所藏珍本部分被傅增湘、丁福保、叶德辉、刘承干等藏书家收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