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着写的字从哪边开始读?
竖着写的字的读法是自右向左,自上而下。
古人要竖着读写文字的原因
自从仓颉创造中华文字开始,就一直沿用从右至左竖着自上而下书写和阅读的习惯,直到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出现之后,才开始改为横着从左至右读写的习惯。现在每当我们打开古籍都还是只能从右至左竖着读。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竖着读写文字呢?
首先,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只能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第三,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为夫;下为臣,为子女,为妻。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左手持简,右手写字,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竖版古籍没有每段开始空2字的规定,甚至没有标点,更没有书名号。现在使用的尖角形书名号“《》”是从西方标点中引进的。清代有些书籍使用过八角方框作书名号,如《康熙字典》和《佩文韵府》。阮元在《经籍纂诂》(嘉庆三年刊行)的凡例中把该书篇名所加的这种八角书名号称为“墨匡”。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沿用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的规定,以波浪线“﹏”为书名号,但说明标点符号用法所举的一些例证均借用引号“ ”代替书名号。50年代下半期至60年代上半期,《》在中国逐渐确立。到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正式确定以“”为引号,以《》为书名号。
横版印刷亦是自民国即有的,初起是为了配合外文篇章,不过作为古籍整理的底本文稿或旧籍的书写和印刷即是自上起右起,故而称见上文为见右,见下文为见左,改为横排便难解其意,又不宜改动原文,再则是卷题、篇题、节目依次降行格,便于排版。再则是对于眉批,若改横版便无法印刷,故像很多杂剧小说虽易正作简,依旧竖排。
古籍从影印本的繁体竖排到可供大众阅读的简体横排的过程中,信息的准确度是在不断降低的。其中讹误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影印技术的不完善,也可能是由点校者的一些“人为失误”造成。前者当然无法避免,而后者我们应当努力减少。
比如说,清朝有个诗人叫黄景仁,他写的一组《感旧》诗非常有名,一共四首,在这里只摘出其四: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鸟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如果有了解过一些格律,应该很容易看出:全诗作为七律只有鸟字出律,鸟那个地方应当是一个平声字。进而可以猜想,这里出现讹误的可能性很大。
竖着写的字从哪边开始读?
本文2023-10-10 09:54: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