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医德怎么了,纵观古代医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当今医德怎么了,纵观古代医德,第1张

在中国医学史上,众多著名医家有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以其突出的医学成就流芳百世。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国历史文明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延续和不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追溯这些著名医家的从医历程。可以发现许多值得深入思考和借鉴的东西。本文就古代医家高尚医德在现代医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作一探讨。1

我国古代著名医家高尚的医德

纵观中国古代众多著名医家,之所以在医药学的不同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从不同的方面对祖国医药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医药学体系而成为医药学大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个人经历,但都有最大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医德高尚、心存高远。

如东汉时代的“医圣”张仲景,曾“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著成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临床医学理论体系坚实基础的《伤寒杂病论》,他严厉抨击医德败坏者“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并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1];又如有“药王”之称的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不恋玉墀走穷山,唯向民间施丹散”。

孙思邈在其毕生心血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序中云:“凡太医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对待病人“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要“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行医“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后快,邀射名誉”,“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

有“高尚先生”之称的河间学派(寒凉派)代表、金代医家刘完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幼年家境贫寒,母亲患病,由于家贫三延医而不至,致使其母身亡,遂立志学医,以济世活人。刘完素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为救治疫病,一改《和剂局方》用方温燥之弊,创立“六气化火”论,终成“寒凉派”的开山鼻祖。

在这些医家身上,都折射出高尚的为医道德,以及救死扶伤造福人类的高尚情操。即使在今天,这些医药学家的优良医德,仍是值得称道的,学习和继承这些高尚的医德仍有其现实意义。2

学习古代医家高尚医德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对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也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学活动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医学又是人学,随着医学模式和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执业医师考试和医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均将医学伦理学作为必备知识可以看出,社会对良好医德的呼唤,加强医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现实的必要,而学习古医家高尚医德不失为一种重要和有效途径。

首先,对保证医药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疗行为,保证医药行业履行其神圣的社会职责,防止医药行业不良之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制约医药人员行为的医药卫生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即在法律法规所不及而又与服务对象密切相关的一些行为,提高医药工作者的自律。其次,古代的医药学家往往有许多方面的高深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文学、历史、哲学、古代民俗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等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知识,这是了解辉煌的古代中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的需要。再次,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有关的民族医药知识。古代的医药学著作浩如烟海,写作风格、体例不一,医案、医话、议论应有尽有,可以各取所需,为己所用。3

继承发扬古医家高尚医德为现代医学教育服务

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医德需要多方努力,现行的高等院校通识课设置虽多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关,但这是比较宽泛的,即使《医学伦理学》教本也偏于简洁,生动性、具体化不够,如能结合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进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无疑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应该考虑以下4个方面。1

甄别善伪择其善者而习之学习借鉴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应该对他们的言行甄别善伪,择其善者而从之、习之,择其伪者而弃之。我国古代的人们由于受各种宗教文化、忠君思想、家族观念、鬼神论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行为道德标准。这些行为道德标准对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医家们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对他们医德的形成产生着直接的作用,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历史的印记,这些无疑都是应予摈弃的。对于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只要稍加引导,是完全可以正确取舍的。2

结合时代要求古为今用学习和借鉴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是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学习他们高尚的医德同样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对新时代的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行为道德规范标准,要求医疗服务更具有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

因此,只有从实质上学习他们的高尚医德,结合时代的要求,常存一颗纯洁真诚、慈善、高尚之心,诚意真心地为患者服务才是真正的学习和借鉴。3

结合课堂教学潜移默化要将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留置于心中,体现于具体的医疗实践中,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其中对在校学习的医学生而言,其主要方式是要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强化。

要完成好这个过程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医学伦理学(或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是与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相结合,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业务过硬、思想可靠的可用之才,结合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是与相关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中医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必修课程之一,尤其是中医专业,还开设了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医古文等,这些课程本身就与古代医家密不可分;

四是与毕业实习教学过程相结合。实习教学既是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证之临床,转化为学生固有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为医者基本素质的过程,从学习古代医家高尚医德角度而言,这是检验教育效果的过程。

要做到这四个结合,就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同时还要有高品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高度来组织教学,这也是当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将这种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潜移默化,使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更具体、更具有实效。4

抓住关键提高效果在进行古代医家高尚医德教育活动中,必须抓住教育的关键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又能获得好的医德教育效果。在学习古医家高尚医德时,从总的方面看,正身、救疾、敬友是其教育关键,就是学习他们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为医形象、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良好品行。

具体而言可考虑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古医家对待病人的态度、言行举止。这是为医者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的必修功夫,也是为医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容;

二是学习古医家勤奋学习、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这是他们取得突出医药学成就的前提条件,如明代著名医药大家李时珍,为写成不朽巨著《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布全国,曾三易其稿,这是医学生掌握必备专业知识、提高医疗技术,必须具备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三是学习古医家慎独自爱的个人修养,“医乃仁术”,是造福于众生的技术活动。要求医者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不允许有半点虚假伪善;

四是学习古医家对待同道的态度。不得相互诋毁。道说是非,做不利于已,也不利于人的事。要教育医者相互之间互敬互爱互帮,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树立良好的行业之风。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

医德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医德的特点:医德具有阶级性、继承性、自觉性等特点。

1、继承性:医德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继承性。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医德传统,并根据医学科学的要求,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医德规范,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2、自觉性:医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觉性。它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通过国家专门机关保证其实施,而是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各种教育,特别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的。

信念就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它能促使医务人员经常自觉地用医德规范来检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由此协调与病人、社会的关系。医疗卫生工作中如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道德责任的实现,很多场合都有赖于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和实践的自觉性。

要使自己成为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就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这种自觉性,树立牢固的医德的内心信念。

扩展资料:

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中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极为根本的一环。

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对于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技术上精益求精,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另外,医德修养与医德教育、医德评价相辅相成,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德品质和实现人格提升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单位良好医德医风和医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医德

我国古代的伦理学传统的特点是: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注重医德和医术的统一、医德规范与医德实践相结合;

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讲究中庸之道;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国古代医德起着支配作用。

扩展资料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他在序言中阐述了济世救人的从医目的,谴责“惟名利是务”的不良风气,批判了“不留神医药”的错误倾向,是留给后世价值很高的医德文献。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里,强调医生既要医术精,又要品德好,并提出了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一视同仁,对待同道要尊重,不能利用自己专长去谋取财物。

《大医精诚》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医德专著,因而孙思邈也被称为世界古代三大医德思想家之一。

-中国传统医德

个人建议哈……伤寒论 金匮要略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还有楼上说的那些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啥的,不过最关键还是中医四大经典,学好中医,也是很苦的,也不能光背书,还要多接触临证,中医的临证意义很大,好多老中医没背过这些经典,但是一样可以治好病,这就是临证的经验

第一节 古代医学伦理

古代医学伦理,主要是指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医学伦理;这一时期的医学基本属于经验医学阶段。

一、古代社会的医学伦理概况

(一)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概况(注意运用丰富的历史事实来讲解)

1、古代医学伦理的萌芽时期

“神农尝百草”

《周礼》

2、古代医学伦理的初步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

名医扁鹊“六不治”的行医准则

3、古代医学伦理的完善时期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150—219年)《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孙思邈(581—682年)《备急千金要方》(重点讲解)

两宋时期:法学家宋慈(1186—1249年)《洗冤集录》

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所著的《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代:喻昌(1585—1664年)《医门法律》

(二)国外古代医学伦理概况(注意交代国外的文化背景)

1、古希腊医学伦理: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希波克拉底誓言》

(1)在处理医患之间关系方面

(2)在处理师徒(同行之间关系方面)

2、古罗马医学道德

医学家盖仑(Galen,约130—200年)

3、古阿拉伯医学道德

迈蒙尼提斯(Maimonides,1135—1204年)

4、古印度医学道德

印度外科鼻祖”妙闻(Susruta)著有《妙闻集》

阇罗迦的《阇罗迦集》中

二、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基本内容(重点讲解)

(一)忠于医业、仁爱救人

(二)博施济众、一心赴救

(三)精勤不倦、深究医术

(四)宽和端庄、不贪财色

(五)尊重同道、谦和不矜

三、对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采用提问的方式)

(一)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特点

1、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显著

(1)“仁爱救人”的行医准则

(2)内省、慎独的医学道德修养方法

(3)“推己及人”与“易地以观”的医学道德情感

2、坚持辨证施治的整体医学观,注重心理、社会、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医学道德的局限性

1、受到封建伦理糟粕的影响

2、受道教天道承负,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

3、受佛教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

1、尊重和珍视生命的“贵人”思想

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素向》中的《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篇也提到医生应避免五种过错、四种过失,告诫医生要从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病因,这样才能为病人解除疾病。唐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更说明了重视生命的珍贵和医德的重要性。

2、“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

“医乃仁术”意为医学是施行仁道主义的术业,它是儒家的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我国儒家文化一直强调要“先知儒理”,“方知医理”。“儒医”代表了一般伦理学与医学密切结合的结果,仁既是一般伦理学的核心,也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孟子·梁惠王上》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为医德的基本原则。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篇中说:“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一“要”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医乃仁术”的命题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提示医学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仁”与“医”相结合,医患相互合作。

3、“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

古代医家从“仁爱救人”、“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对病人一视同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孙思邈提出:作为一个医生要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明代医生闵自成仁而好施,丐者盈门一一应之不厌。医生赵梦弼赴人之急百里之外,中夜叩门,无不应者,七八十岁时“犹救以往”。朱丹溪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之一。他行医时,“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仆人告痛,先生谕之曰:“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窭人求药无不与,不求其偿,其困厄无告者,不待其招,注药往起之,虽百里之远,弗惮也。”宋代医生张柄,治病救人“无问贵贱,有谒必往视之。”元末明初的名医刘勉曾任太医,在他一生的医疗实践中,把“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作为自己的信条。他常说,“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

4、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传说“三国”时期江西名医董奉隐居庐山,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载,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并以每年所收之杏,资助求医的穷人。至今医界仍流传着“杏林春暖”的佳话,以赞扬医生的美德。明代医生潘文元医术高明,行医施药从不计报酬。他虽行医30年,但仍贫得几乎没有土地。他去世后,当地百姓万人空巷为他送葬,以表示哀悼和永远怀念。“杏林春暖”的佳话和“万人空巷”的传说代表了我国古代典型的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5、清廉正派的行医作风

我国古代医家清廉正派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医书中,就强调医生要品行端正,医风正派

6、尊重同道的谦虚品德

孙思邈在其名著《大医精诚》篇中论述了医生与同行之间的关系:“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

1 关于形容中医的诗句

2 关于中医医术的诗句

关于形容中医的诗句 1描述中医的诗句

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周分医科为四种,上工下工考医官。

扁鹊言脉留后世,仓公诊籍第一篇,

韩康卖药无二价,仲景辩证精又专,

华佗发明麻醉术,董奉济厄杏林暖。

叔和脉经廿四种,葛洪炼丹罗浮烟,

甫谧甲乙定孔穴,弘景审药本草研。

雷公炮制有多种,元方诸病源候颁,

药王思邈医龙虎,王焘外台大部卷,

唐修本草世第一,鉴真渡海国医传,

昝殷妇科开山祖,道人仙方正骨传。

宋慈法医闻世界,自明妇科天下先,

慎微证类修本草,钱乙小儿有深研,

惟一铜人称国宝,宋代药局医官院。

元素脏腑辨精微,子和攻下完素寒,

东垣专主脾胃论,丹溪滋阴有新见,

乾孙神书讲痨瘵,薛氏医案后世传,

时珍采药问农樵,寿世保元有廷贤,

赤水玄珠生生子,继洲大成不一般,

景岳才高有八斗,肯堂准绳数万言,

又可瘟疫倡戾气,献可温补大宝观,

青主琴棋书画博,名医类案是江瓘,

外科正宗实功著,吴谦金鉴总纂官,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创新篇,

大椿秀才书万卷,学敏拾遗补药篇,

修园医书十六种,活血化瘀勋臣见,

还有孟河四大家,师机外治理瀹骈,

民国汇通一时盛,恽朱唐张小洞天,

后世医家更无数,中华医术代代传。

2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3描写中医的诗词

《题孙思邈真》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4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关于中医医术的诗句 1 描写医术的诗词

人赞回春手----医传盖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

辛劳采得山中药----克奋医活世上人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云扁鹊又重生

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

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

欲向市中求妙药----须知海内有奇方

无影快刀除隐患----有方奇术解沉疴

神州自有能医手----东亚何曾见病夫

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

2 描述中医的诗句

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周分医科为四种,上工下工考医官。

扁鹊言脉留后世,仓公诊籍第一篇,

韩康卖药无二价,仲景辩证精又专,

华佗发明麻醉术,董奉济厄杏林暖。

叔和脉经廿四种,葛洪炼丹罗浮烟,

甫谧甲乙定孔穴,弘景审药本草研。

雷公炮制有多种,元方诸病源候颁,

药王思邈医龙虎,王焘外台大部卷,

唐修本草世第一,鉴真渡海国医传,

昝殷妇科开山祖,道人仙方正骨传。

宋慈法医闻世界,自明妇科天下先,

慎微证类修本草,钱乙小儿有深研,

惟一铜人称国宝,宋代药局医官院。

元素脏腑辨精微,子和攻下完素寒,

东垣专主脾胃论,丹溪滋阴有新见,

乾孙神书讲痨瘵,薛氏医案后世传,

时珍采药问农樵,寿世保元有廷贤,

赤水玄珠生生子,继洲大成不一般,

景岳才高有八斗,肯堂准绳数万言,

又可瘟疫倡戾气,献可温补大宝观,

青主琴棋书画博,名医类案是江瓘,

外科正宗实功著,吴谦金鉴总纂官,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创新篇,

大椿秀才书万卷,学敏拾遗补药篇,

修园医书十六种,活血化瘀勋臣见,

还有孟河四大家,师机外治理瀹骈,

民国汇通一时盛,恽朱唐张小洞天,

后世医家更无数,中华医术代代传。

3 赞美医术的古诗

仁义礼信圣人行,

者乎焉哉儒家经。

无仕杏坛称国手,

敌疾黄齑消百病。

神奇宏论龙廷惊,

医术超群世人敬。

谢却功名身外物,

云间诗酒剑侠影。

————题半仙《仁者无敌之神医谢云》

悬壶济世医苍生,

妙手回春解疾疼。

沿用至今四疗法,

望闻问切好传承。

————神医扁鹊

病入膏肓气息咽,五湖四海访名贤;岳阳楼下遇神医,沉疴顿愈享晚年。

4 一首关于中医的诗

十八反药歌

本草言明十八反,遂一从头说与君,人参芍药与沙参细辛玄参及紫参苦参丹参并煎药,一见黎芦便杀人。白芨白启?并半夏瓜蒌子贝母五般真莫见乌头与乌咏,逢之一反症如神大戈。芜花并海藻甘遂已上反甘草若还吐虫用翻肠寻常犯之都不好。蜜葛莫与葱根见,石决明休见云母,黎芦莫与酒来浸,人若犯之都是死。

妊娠禁服歌(服之下胎)

蛭班水银及庶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巴豆牛夕意以兴蜈蚣山棱代赫芫花射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通草野麦干姜桃仁通朱砂乾漆蟹甲瓜地瞻茅根都不中,十九畏歌服之而相争。流黄原是火之

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狠毒最怕蜜陀参,巴豆性烈最为常,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甚选,人参又忌五灵脂。宫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见便跷蹊。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浸要精微。

5 形容医术 诗句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白话译文:人的生命非常重,无价可比拟,一己之力救人,一定要有道德。

2、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西汉·历代黄老医家《黄帝内经》

白话译文:不是学医的料子不能教,不是真的知识不能传授,这就是医德。

3、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

——宋人撰,不著撰人《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白话译文:只要是医生,凡是有人请求,不管有多远都一定要去救人。

4、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医学入门》

白话译文:去救人不能够过多的索取报酬,人家有多少给多少,如果病人家里贫寒额不收取报酬,这是有仁爱的医者。

5、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明·龚信《古今医鉴》

白话译文:救人一命,将人救活,这个恩德就如同天地一般,这样的医生,才应该流芳百世,为世人知晓。

搜狗百科-备急千金要方

搜狗百科-黄帝内经

搜狗百科-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搜狗百科-医学入门

搜狗百科-古今医鉴

6 描写中医的诗词

《题孙思邈真》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1、扁鹊,名秦越人,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河北省沧州市任丘人,开创了中医望闻问切诊疗的先河。扁鹊医术精湛,被广大老百姓尊称为“神医”。

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病入膏肓”的成语由来):扁鹊游医各国,悬壶济世,一天他见到蔡桓公说:你有小病,只在皮肤,无伤大碍。蔡恒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第二次,他见蔡恒公说:你的病到了肌肉,也不伤根本。蔡恒公也不理会他。第三次,他又见蔡恒公说:你的病到就肠胃,再不治疗,就在性命之忧。

2、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人,著有《伤寒杂病记》等巨作,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坐堂医生”的由来:话说张仲景被举孝廉,成为长沙太守,虽然他身为朝庭官员,但仍不忘为当地老百姓排忧解难,治病救人。

3、孙思邈,唐朝著名医学家,陕西省铜川市人,著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等著作,其中《唐新本草》是我国医药史上笫一部药典。他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传闻孙思邈141才仙逝。

“悬丝诊脉”的绝技: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有龙胎,历时十多月也不见分娩,而且重病缠身,久卧于床。唐太宗召来众御医来医治也不见好转,后经大臣推荐孙思邈,唐太宗马上派人到华原县请孙思邈进宫面圣。

4、华佗,安徽省毫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张仲景是同时代的人。他医术高超,医德垂范,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手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

死亡之谜:东汉三国时期,曹操患有长年的“头痛病”,一发起病来,脑浆胀裂,剧痛难忍。他早听闻华佗医术卓越,闻名于世,便派人邀来华佗。

5、李时诊,字东璧,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濒湖脉学》,其中,《本草纲目》是16世纪之前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药巨著。

遍尝百草:李时珍当年在京城太医院做太医时,发现院中很多的医药典籍有不妥或错漏的地方,典籍之间记录同一种药竟然有不同的描述,甚至是张冠李带,显然,是历代庸医对医术盲从权威、敷衍了事的结果。

当今医德怎么了,纵观古代医德

在中国医学史上,众多著名医家有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以其突出的医学成就流芳百世。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国历史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