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诗歌颂屈原的吗?
关于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屈原塔》
原诗如下: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译文如下:
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屈原是古时的豪迈之人,当时慷慨赴死的意图非常强烈。世上的俗人怎么能知道他这种想法呢,都以为屈原恋恋不舍,不愿意与这个世间告别。
南宾县之前属于楚地,山上有留下来的古塔。这塔应该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担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这件事虽然没有凭据,但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了。往今来的人有谁是不死的?没有必要去比较是到底是长寿好还是死亡好。
人的名声实在是不会消忘的,而身份财富只是短暂的荣盛。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1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3、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6、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9、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1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1、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1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13、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18、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修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希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祝兮好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屈原《九歌》
19、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2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2、山中人兮芳杜若。——屈原《九歌》
2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2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5、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2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7、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28、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29、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1、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3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3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35、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3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3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38、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屈原
39、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离骚》
40、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
41、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屈原《九歌》
4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43、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4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渔夫》
45、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
46、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47、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48、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49、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0、"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5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5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53、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屈原
54、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橘颂》
端午节的屈原的诗句21、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9、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1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端午节故古诗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人若是太幸运,则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少;若是太不幸,则终其一生皆默默无名。
作者:富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唐元稹)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 屈原写的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写的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 端午节屈原的诗句
你好:
祠南夕望 唐·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塔》宋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祝你生活愉快,望采纳。
2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__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__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__张耒《和端午》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__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__陆游《乙卯重五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__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__苏轼《浣溪沙·端午》
3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歌
屈原代表作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但是每首都很长 估计你三分钟读不完,建议选一部分来读!一下是离骚! 其他写不上去了,太长了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 ,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 朕皇考曰伯庸。
我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 惟庚寅吾以降。
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 肇锡余以嘉名: 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名余曰正则兮,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字余曰灵均。
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又重之以修能。
我不断加强自已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 纫秋兰以为佩。
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昔三后之纯粹兮,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 固众芳之所在。
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杂申椒与菌桂兮,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 岂惟纫夫蕙茝! 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汩余若将不及兮,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 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 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 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迟暮。 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 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 来吾道夫先路! 来呀,让我在前引导开路! 以上是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彼尧舜之耿介兮,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 既遵道而得路。 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 夫唯捷径以窘步。 贪图捷径落得走投无路。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 路幽昧以险隘。 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岂余身之惮殃兮,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 恐皇舆之败绩! 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灭。 忽奔走以先后兮,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 及前王之踵武。
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 反信谗以齌怒。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 忍而不能舍也。
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指九天以为正兮, 上指苍天请他给我作证, 夫唯灵修之故也。
一切都为了社稷的缘故。 初既与余成言兮,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 后悔遁而有他。
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 伤灵修之数化。
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以上是第二部分:诗人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挫折。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 又树蕙之百亩。 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畦留夷与揭车兮, 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 杂杜衡与芳芷。 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
冀枝叶之峻茂兮, 我希望他们都枝繁叶茂, 愿竢时乎吾将刈。 等待着我收获的那一天。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 哀众芳之芜秽。 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大家都拼命争着向上爬, 凭不厌乎求索。 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已, 各兴心而嫉妒。 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忽驰骛以追逐兮, 急于奔走钻营争权夺利, 非余心之所急。 这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老冉冉其将至兮, 只觉得老年在渐渐来临, 恐修名之不立。 担心美好名声不能成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 夕餐秋菊之落英。 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移, 长顑颔亦何伤。 形销骨立又有什么关系。
揽木根以结茝兮, 我用树木的根结成茝草, 贯薜荔之落蕊。 再把薜荔花瓣穿在一起。
矫菌桂以纫蕙兮, 我拿菌桂枝条联结惠草, 索胡绳之纚纚。 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謇吾法夫前修兮, 我向古代的圣贤学习啊, 非世俗之所服。 不是世间俗人能够做到。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 愿依彭咸之遗则。 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
以上是第三部分:在诗人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群芳芜秽了——这是诗人遭遇到第二次挫折,但诗人自已依旧积极自修,依照彭咸的遗教去做。 长太息以掩涕兮,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 哀民生之多艰。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已, 謇朝谇而夕替。
早晨进谏晚上又丢官。 既替余以蕙纕兮, 他们攻击我佩戴惠草啊, 又申之以揽茝。
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 虽九死其犹未悔。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 终不察夫民心。
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那些庸人妒忌我的丰姿, 谣诼谓余以善*。
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 固时俗之工巧兮, 庸人本来善。
4 关于屈原端午节古诗
1、《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译文:
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赏析:
梅尧臣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发他的“不遇”情怀。
2、《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译文: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创作背景:
汤显祖此诗写禁止竞渡,别具一格。主要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面对赛龙舟的情景,想起了屈原。表达了自己对端午节赛龙舟时的想法,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汤显祖歌咏屈原的诗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3、《端午》唐杜甫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创作背景:
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伤其冤死,端午当天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5 屈原 端午 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6 屈原端午节的诗
端午节诗歌诗句: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相关谚语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7 屈原写的关于欣赏端午节赛舟的名言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节日。给你几句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吧。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张耒 (宋) - 《和端午》
•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陈与义 (宋)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 刘克庄 (宋) - 《贺新郎·端午》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 (唐) - 《端午日赐衣》
•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 刘禹锡 (唐) - 《竞渡曲》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 (宋) - 《浣溪沙·端午》
•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殷尧藩 (唐) - 《端午日》
•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 (宋) - 《澡兰香·淮安重午》
•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苏轼 (宋) - 《屈原塔》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下许多精美的诗篇。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柔软的泥沙。对此,早在30年代胡适先生就曾提出质疑,认为《怀沙》一诗中的许多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他自杀的传说而炮制的一篇伪作。
那么,屈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目前,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中,“屈原死于谋杀”的说法十分流行。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谋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宿敌令尹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屈原已遭贬放,除非有极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杀害这个在政治上已经毫无指望的人。这样看来,屈原最终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而已。
屈原在爱情生活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最令人关注,因为屈原对她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眷恋与爱慕。从诗中可以推断,此女美貌惊人,而且比屈原拥有更高的地位;她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和他在荒郊野外秘密约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湘夫人”三字已是暗示,“湘”就是楚国;“夫人”,即楚王的妻妾。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还是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历史,被掩藏在了风俗的背后。
拓展关于屈原跟端午的故事
先说端午的来历
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中的“端”在古汉语中有初始和开头的意思,端五意思就是五月初五(现在农历端午节的日子)。
古人计算纪年算法是按天干地支计算的,从夏朝开始历法设定农历正月为建寅月(即夏历),其中“建”是指“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哪里的意思。古代人把北斗七星运转作为历法纪念计算依据,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在这里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不知道各位朋友们是否看过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第一部黄金圣斗士代表着黄道12宫,记得雅典娜被射中箭之后,有个类似钟表的黄道十二宫记录着雅典娜能够存活所剩时间。喵!到此为止,那个钟表就有点像之前我们所说的北斗七星的意思。(西方是按希腊人的历法以地球环绕太阳的轨迹来计算历法,中国是按木星环绕太阳轨道来计算历法,一个是12星座,一个是12属相,大体上有相似之处。)
解释完这个估计大家能够差不多了解了,按夏历设定为正月为建寅月,那么五月就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即为端五节,也被称为端午节。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说法,我个人觉得这个更为准确一些。
认识一下屈原
出生年:约公元前340或339年
出生地:楚国丹阳(有专家认为是现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也有认为是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从目前来看淅川县更多宣传的是楚国古都楚文化,秭归县宣传的多位屈原故里)
生前职位:楚国三闾大夫(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死因:抱石沉于汨罗江,溺水身亡,系自杀
看着有点晕是吧,我们一点点来解释。首先介绍一下姓氏的起源。
古代姓是母系传统社会的氏族图腾,由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再传给她的女儿的。有了封地的男子,或自占一个山头、一片土地的男子,可以有一个氏。在原则上,有来头的女人,有姓;有地位的男人,有氏。普通的男男女女,只有名,无氏,也无姓。后来父系社会后男人除了自称为某氏以外,兼以自己某一代远足之妻的姓(某一代老祖奶奶之姓)为自己的姓,于是,他兼有氏与姓。比如姜太公吕尚,应该是姓姜,封地为吕,从其封地为氏,名为尚,故称其为吕尚。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屈原祖上封地为楚国屈邑,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按咱们现在的理解,应该叫他芈平,虽然与楚王有同一血缘(楚怀王是姓屈但氏为熊,),但封地不同,算是贵族但并不是同一派系,可以理解为是当时楚王的`远亲中的一位,但不属于熊氏家族。
屈原早期生活在乐平里(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不仅教书育人也擅长领兵作战,曾经带领当地青年抗争过秦军侵犯,后来被楚怀王征召出山任左徒,负责楚国的内政外交工作。
当时他最大的对手就是秦国名士张仪。
那个时候秦国逐渐强大,六国通过公孙衍的策略合从(zong,音同纵)抗秦,屈原积极参与,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但随后张仪提出了连衡的策略进行瓦解,首先就是破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楚怀王中了张仪的计为了六百里秦地毁掉了与齐国的联盟,当发觉被张仪骗了之后屈原为了恢复和齐国的关系出使齐国,担任外交工作,但后来被国中奸人进言诋毁,随后被楚怀王疏远并流放。
后来楚怀王被秦国诱到秦境后拘禁,最后死在秦国,随后楚国国力逐步衰退,秦国屡战屡胜,楚国失去大片领土,屈原被第二次流放之后无力报国,眼看着国都被白起攻陷,于公元前278年在极度失望下投入汨罗江自杀殉国,享年62岁。
屈原不仅仅是位诗人
对于屈原来说,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非常大,他创立了著名的楚辞文体,《离骚》、《天问》、《九歌》等多部著名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被后人所景仰,以致于后人更多把他作为一个诗人或文学家进行推崇,从而忽视了他在政治主张与哲学层面的成就。
在战国时代,楚国从早期的霸主和六国盟主逐渐衰退,屈原作为当时楚国的主要官员,力求重振楚国当年的实力,积极寻求政治改革,举贤授能是他最主要的主张。
另外屈原也提出废除旧制,采用法制来管理国家。这个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楚怀王和当年的秦孝公可不是同一类君王,而且中原地带本身经济实力要高于偏远地区的秦国,所谓富贵之下无力求变革者,王公贵族把持朝政,不会在意国家当前民生和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尤其在楚王之前还曾为六国盟主,更是不可一世,在这一点上,屈原看得非常清楚,尤其在他和秦国交手多次中能够感受到秦国变革后逐步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政治野心,可惜生不逢时无力回天。
在战国时期大一统的思想很多人都曾有过,屈原也是其中之一,从当时楚国在各国中无论军事经济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在前列,可以说在当时除了秦国就是楚国能够称霸天下,可惜楚怀王并不是这样的君主,过于依赖之前的资本与地位不思进取,目空一切,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同样作为屈原的命运也能够看到将来的悲剧结果。
;端午节有什么诗歌颂屈原的吗?
本文2023-10-10 10:11: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