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的历史沿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5收藏

盐城的历史沿革,第1张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可以说这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淮海维扬州,故属扬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廷将古射阳县(今宝应县一带)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单独设县,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运盐的盐河,置盐渎县,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

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属海陵郡。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盐渎县改名盐城县,此为现名之始,盐城之名使用至今。

南北朝属陈国时,建盐城郡;陈灭,隋大业初废郡复为盐城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属江都郡;五代十国南唐时属泰州;宋代属淮南东路楚州;南宋绍兴三年复属泰州,后属宝应州。

元初盐城属江北淮东道,至元中属河南江北行省淮安路,元末为张士诚所据。

明初属直隶应天府,后属南京(南直隶)淮安府。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江南省东西分省划归江苏省,仍属淮安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各县直属省管,时盐城县属江苏省。

民国三年(1914年),实行道制,盐城属淮扬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废除道制,设立行政督查区,江苏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盐城县,为首县,辖盐城,东台,兴化,阜宁4县。

1946年盐城城区一度改名为叶挺市,1949年恢复原名。

1949年4月21日,成立苏中人民行政公署盐城专区,辖滨海(由原阜宁、涟水、灌云3县各一部分地区组成,县人民政府驻东坎镇)、涟东(为原涟水盐河以东的部分地区,县人民政府驻大程集)、阜宁、淮安、射阳(由原阜宁、盐城的串场河以东,射阳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组成,县人民政府驻合德镇)、建阳(由原阜宁、盐城的串场河以西及皮岔河以北的地区所组成,县人民政府驻湖垛镇)、盐城7县。专员公署驻盐城县。 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专区的东台、台北2县划归盐城专区。同年撤销涟东县,并入淮阴专区的涟水县。

1951年7月11日,台北县因与台湾省台北县(今新北市)重名改名为大丰县,建阳县与福建省建阳县(今南平市建阳区)重名改名为建湖县。盐城专区辖8县。

1952年,苏北(苏中)行署区,苏南行署区与南京市合并恢复江苏省建制,并于1953年正式合并成立。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江苏省盐城专区。盐城专区辖滨海、阜宁、淮安、射阳、建湖、盐城、大丰、东台8县。

1954年,将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盐城专区辖7县。

1966年,以滨海县中山河以北地区设响水县(驻响水镇)。盐城专区辖8县。

1970年,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辖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盐城、大丰、东台8县。

1983年实行省管市,市领导县的新体制,撤销盐城地区和盐城县,设立地级盐城市,下辖城区、郊区2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7县。

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撤县设县级市,1996年,郊区撤销,设立盐都县。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亭湖区辖原盐城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盐都区,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潘黄镇。200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将盐城亭湖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

2010年,随着盐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故将亭湖区、盐都区部分区划做调整,亭湖区撤销伍佑镇,设立伍佑街道办事处,将南洋镇西半部乡镇组建新城街道办事处,盐都区撤销潘黄镇,设潘黄、盐龙街道办事处。2014年7月19日,以划出原新都街道的福才、刘朋、万胜、新伙、福利、野丁、兴民、伍康、兴城9个居委会区域,另设立盐渎街道办事处。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大丰区。至此盐城市下辖3个区、1个县级市和5个县。

盐城的历史名人有陆秀夫,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考上了进士。李庭芝镇守淮南时,听说了陆秀夫,就将他罗致到自己的幕府中。当时天下人称搜罗人才最多的,以淮南李庭芝为第一名,号称“小朝廷”。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濒临黄海,与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接壤,境内分为3个平原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其地势大致以废黄河为中轴,向东北、东南逐步低落。里下河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本平原区四周高、中间低。滨海平原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东,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盐城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大致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沐泗水系。前者流域面积137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14%。主要河流有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通榆运河、串场河、灌河等。 盐城历史久远。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时期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东晋改名为盐城,康熙年间划归江苏省。盐城历史上盐、渔、农业较为发达,尤以产淮盐著名。先秦到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盐城的手工业也颇为发达,明清时期的建湖周氏冶铁、李氏花炮,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滨海的泥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和东台安丰的木芙蓉织品等,在江淮之间是负有盛名的。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盐城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在盐城的历史上,出现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北朝名医徐道度、清代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诗人吴嘉纪、孙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名人。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三个半杂技发源地之一。明代中叶以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在全国颇有影响。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涌现出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今建湖县建阳镇)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御敌,背负幼帝赵(吴)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抗日战争年代,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盐城还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著名外交家乔冠华、著名翻译家戈宝权的故乡。

盐城有始建于唐代的永宁禅寺、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著名书法家宋曹故居、《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和现代名人胡乔木、乔冠华的故里;境内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郊有独居一格的卞仓枯枝牡丹园,大纵湖和九龙口风景区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沿海丹顶鹤、麋鹿两个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界关注的综合生态旅游区。 盐城是江苏省的省辖市,下辖城区、东台市、大丰市、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建湖县、射阳县、盐都县计9个县(市

、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00万。

铁柱潮声:是坐落在北门新洋港和串场河汇流处的天妃闸(建于清乾隆年间)外的铁柱与潮水的撞击声。这些铁柱,传说中是神禹铸以镇压蛟龙,又传说是秦始皇巡游时的系马桩。每当海潮上涨,水急潮涌,风浪冲击铁柱,声响大作,铿锵之声甚为悦耳。

范堤烟雨:范堤即范公堤。宋天圣年间范仲淹率领数万民工筑成,堤长180多公里。人们为了纪念范仲淹的业绩,起名范公堤。又在东门外立范公祠,祠前建"景范亭"。晴日登堤东望,堤外无数烟墩和潮墩,星罗棋布,绵延入海。雨中登景范亭遥望范公堤风光,只见堤上垂柳行行,堤外烟雨苍茫,海雾沉沉,启人幽思。

瓜井仙踪:相传东汉末年孙坚到盐渎县当县丞,其父孙钟随之来此,以种瓜为业,凿井浇灌,得名“瓜井”,又称“孙仲井”。据陈沂《南畿志》称:"瓜井去县治东北半里,不旱不竭"。

龙祠胜概:在东门外头墩以北,即龙王庙,俗称龙王墩。建于明万历九年(1582年),四周遍植杂树,故称“祠树色”。庙前林荫夹道,四旁古柏参天,清雅幽静,景色优美。每逢佳日,游人多喜结伴前往漫步。登眺墩上,东望泡溟茫茫之中,气象万千。龙祠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已成为数十家的居民点。

石桥春涨:在郊区大纵湖西5公里,与兴化市沙沟交界的石梁溪上。原石桥今已不存。春天,来自高邮、宝应、兴化等地的春水汇于石梁溪,河面碧波荡漾,两岸绿柳红桃拥到湖口,放入湖荡,湖面云蒸霞蔚,渺漫无际,别有一番风味。

杨楼晚翠:杨楼即盐城南门城楼。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始筑砖城,仅辟东、西、北三处城门。万历七年(1579年)增开南门,新建此城楼。楼宽约16米,三开间,高约8米,题额“淮扬一览”。门内有青云桥,门外为跃龙池。池南为迎恩亭。城楼四面接水,壮丽炫耀。更兼沿河遍植杨柳,绿影迷离,形成烟水苍茫的气象。在杨楼远眺,浮云烟霭,境界幽遐,故有“杨楼翠霭”,由于历代沧桑,杨楼今已无迹可寻。

登瀛晚眺:在盐城西门外,有一桥横跨串场河湍流之上,原名永丰桥,为西去必经之道。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六年(1867年)有一名沈登瀛者出资重修,改为今名。昔时,夜晚登桥临水,凭栏四望,落日余辉,晚霞飞舞,绿杨芳草倒影水中,“无山似有山”。此桥于1946年至1949年间,为纪念王若飞烈士,曾改名“若飞桥”。解放后重建为钢筋水泥桥,拓宽为八车道。桥两边工厂、商店林立,夜幕降临,桥头水上,灯火倒影,别有一派气象。

 

平湖秋月:平湖指大纵湖,又作大湖、太湖。湖在盐城市西南。方圆60里,与兴化市接壤。每逢中秋时节,金风送爽,月夜扁舟,一览湖上,波平如镜,灏渺荡漾,微风送来阵阵荷香,幽静恬淡,令人遐思万千。如今在湖北岸已建起一座茶社和临水方亭,或品茗,或远眺,秀美的湖光水色尽收眼底。湖畔的北宋庄,水巷纵横,古桥飞渡,贴水成街,孰手而市。街河南岸的大纵湖文化站,典雅古朴,为一级苏州庭园式建筑。东部为轩廊院落,院中东南为大小两轩,临水的亭廊轻巧秀丽,桂花香气袭人,西部为小游园,花团锦簇,曲径通幽,漫步其中,使人赏心悦目。

盐岭积雪:旧时盐城有盐场两处:伍佑场和新兴场。灶户煎盐,送交垣商,露天堆积。产盐极盛时节盐堆数十处,大小高低如群山罗列,晶莹耀眼似“盐岭积雪”,也是一景。 龙港观海:龙港即斗龙港。在盐城县东南,今属大丰县。大丰、兴化及伍佑南串场河水皆归此渲涉入海。当年龙港天高海阔,风起云涌,令人心旷神怡。

盐城市,位于北纬3285°~342 ° 、东经 11957°~12045° ,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接壤,西南与扬州市、泰州市为邻,西与淮安市相连,北隔灌河和连云港市相望。

是江苏省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市。

市辖区面积1779平方公里;市辖区15865万人(亭湖区8390万,盐都区7475万)。

全市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盐城大多数人口是历朝江南移民后裔,因而传统文化和民众的心理状态都属于传统的江南文化范畴。

盐阜大地人杰地灵,名人数不胜数,如南宋丞相陆秀夫,《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等。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

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

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

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可以说这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

战国时属楚。

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东晋义熙七年改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初仍为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宋代属楚州;元朝属淮安路;明代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民国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6年盐城一度改名为叶挺市,后仍恢复原名。

其它县的设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盐东、阜东、建阳4县;1966年新建响水县。

1983年撤销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城区、郊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

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建市,1996年,郊区撤销,建盐都县。

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

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 驻潘 。

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人民 驻人民中路。

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盐城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1926年春,盐城建立了党的组织。

1932年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加入地下党,办报宣传革命。

1940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为代军长, 为政治委员。

从此盐城成了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华中局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为党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

、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战斗足迹。

1947年10月底盐城获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盐阜区回到了人民怀抱,又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盐城的历史沿革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