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关于练秋石丹的记载是怎样的?
中国金丹家自西汉就开始炼秋石丹,如淮南王刘安就曾炼过秋石。唐代白居易留下有“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的诗句。及至宋代,在《苏沈良方》、《证类本草》以及叶梦得著《水云录》等书中都详细记载了秋石丹的具体炼法。《证类本草》指出:“秋石还元丹,大补暖、悦色、进食、益下元,久服去百疾,强骨髓,补精血,开心益志。”
目录 1 拼音 2 《圣惠》卷九十三 21 方名 22 通玄丹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通玄丹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通玄丹 1 拼音
tōng xuán dān
2 《圣惠》卷九十三 21 方名通玄丹
22 通玄丹的别名麝香丸
23 组成巴豆1两,油1升,麝香1钱(细研)。
24 主治小儿(曰襄)痢久不愈,腹多鼓胀,痢如枣花。
25 通玄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冷水送下。
26 制备方法先入油于铛内,以急火煎巴豆,看爆出者收之,去皮心,纸裹压去油,入麝香研,以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27 附注麝香丸(《普济方》卷三九七)。
古籍中的通玄丹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八]利久不止第十一惠》治小儿曩痢久不瘥,腹多鼓胀,痢如枣花,宜服通玄丹方巴豆(一两)油(一升)麝香(一钱,细研)上件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三]治小儿曩痢诸方。临治小儿曩痢久不瘥。腹多鼓胀。痢如枣花。宜服通玄丹方。巴豆(一两)油(一升)麝香(一钱细研)上件
《医说》:[卷一三皇历代名医]陶弘景梁陶弘景贞白先生字通明丹阳人母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既而有孕以孝建三年夏至日生幼而警慧博学通
《外科理例》:[卷三]头面赤肿一百气益增。方悟。始求疮医。原夫此疾古无方论。世俗通为丹瘤。病家恶言时。切恐传染。考之经曰。人身忽经变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时毒(四十九)目录 1 拼音 2 《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神宝丹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博济》卷四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神宝丹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神宝丹 1 拼音
shén bǎo dān
2 《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 21 方名神宝丹
22 组成附子(米泔水1盏,生姜半两,研浸3日,次用蛤粉炒制,去皮脐)半两,羌活、朱砂、蝎尾半两,南星2个(各重1两,去皮脐,锉棋子片,酸浆1碗,生姜1分,切片子,煮酸浆水浸,去姜,焙干)半两(牛胆中南星尤妙),麝香1分,乳香1分。
23 主治小儿或先吐后泻,或先泻后吐,或泻吐俱发之后,变成慢惊者;小儿惊泻,便青腹痛。
24 神宝丹的用法用量3岁者每服半丸,食前薄荷汤化下。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
3 《博济》卷四 31 方名神宝丹
32 组成自然银半斤,金星矾石1两,禹余粮石1两,石膏1两。上4味,用炭火煅通赤,倾在酽醋内淬,如此凡7度,放开后为末,入瓷盆内,以汤淘洗20度,候浮尽,上面黑汁澄净了,只收在底真实药,于瓷器内慢火逼尽水脉后细研,乃用诸药如后:蔓荆子1分,威灵仙1分,茯苓1分,天竺黄1分,天仙藤1分,白僵蚕1分,铅白霜1分,蛜(虫祁)1分(去嘴尖,炒),白蒺藜1分,旋覆花1分,莽草1分,犀角(锉)1分,半夏(汤洗去涎7度,麸炒令**)1分,藿香1分,桑螵蛸20个,瓜蒂20个,赤小豆49粒,人参半两,槟榔(半生半熟)半两,剑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黄,用肉)1两,真虎骨1两(酒浸,炙黄),白龙砂(以白犬先系定,将粟米喂3日,取其第3日粪,淘取粟米,焙干)1两。上为末,再用下项药:好朱砂1两(飞),牛黄1两,龙脑1两,麝香、腻粉、乳香各少许。
33 主治大人、小儿一切风疾。
34 神宝丹的用法用量每1粒,作10服,豆淋酒磨下,每5服后,浸皂角水磨下;小儿量大小以意加减与服,用薄荷、金银汤磨下。
35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前药搅和令匀,用槐胶水煮面糊得所,入铁臼捣熟,丸如弹子大,焙干。
古籍中的神宝丹 《幼幼新书》:[卷第十三]一切风第二∶大治大人,小儿一切风疾,但服此药,无不应效。神宝丹自然铜(半斤)金星矾石禹余粮石石膏(以上各一两
《普济方》:[卷一百十六诸风门]诸风杂治调下三钱。若五心无疮。眼不断瞳仁。鼻梁不塌。服神宝丹(出王氏博济)大治一切风疾。但服此药。无不应效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五]神火丹第十六《巢氏病源》小儿神火丹候∶丹发两膀,不过一日便赤黑,谓之神火丹也。《圣惠》治小儿神火丹方。上景天花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风痫门]药方(杨氏)五痫神应丹治痫证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治之。南星半夏(各炮,二两)乌蛇肉(一两,酒浸一宿,去
《丹台玉案》:[卷之二中暑门]立方隋唐时期是中印金丹术交流的高峰时期。据《隋书·经籍志》卷三十四所录印度医方有:《龙树菩萨药方》四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二十三卷,《西域婆罗门仙人方》三卷,《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龙树菩萨养性方》一卷。由于这些方书的翻译,印度金丹术的某些知识也同时介绍到我国。如《千金翼方》记载有耆婆大士治人五脏六腑内万病及补养长生不老丸和耆婆汤等都是源于印度,王焘《外台秘要》天竺经中介绍了印度早已应用于眼科的矿物药如硫酸铜、硼砂、明矾等。印度八分医方中,列为第七的是长命药科论。唐代帝王酷好长生药,除请教道家的金丹术士外,也多方向印度寻求灵药。《酉阳杂俎》卷七记载,在六四八年,“王玄策俘中天竺王阿罗那顺以诣阙。兼得术士那罗迩娑婆,言寿二百岁。太宗奇之,馆于金飙门内,造延年药。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言:‘婆罗门国,有药名畔茶亻去水,出大山中石臼内。有七种色,或热或冷,能消草木金铁,人手入则消烂。若欲取水,以骆驼髑髅沉于石臼,取水转注瓠芦中”。唐太宗还派人到全国各地采怪药异石,甚至派使者到印度去采访名药。但那罗延娑婆寐造的药并无奇效,太宗只好听任去留,但他因年老体衰无法返国,死在长安。高宗即位,又从东天竺迎来卢迦逸多,任怀化大将军,派往印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可见,印度金丹家那罗延娑婆寐和卢迦逸多在长安和中国宫廷名医、金丹家有过一定来往,曾共同研制一种新药,以求返老还童,但没有成功。公元716年,因为印度人要求唐玄宗派使者前去采购珠翠奇宝,宣称狮子国有灵药和养医之妪,玄宗便叫监察御史汤范臣和印度商人出使斯里兰卡。之后,屡宾、克什米尔、吐火罗等国多次进献精制药物,这些药物无非是所谓的长生不老灵药,其主要来源地是阿富汗和印度次大陆。隋唐时期中国金丹术在印度也很有吸引力,受到印度金丹家的普遍赞扬。公元647年唐太宗下令由玄奘法师合同道士蔡晃、成英组成一个三十多人的译经班子,将老子《道德经》逐字逐句译成梵文。这部梵文《道德经》在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就送到了东天竺迦摩缕波国童子王的手中。阿萨密的许多习俗和礼仪从此染上了道教的风气,几乎与道教仪式并无两样。随着道教在印度的流行,作为道教组成部分的中国金丹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说:“神州药石,根茎之类,……香气茅郁,可以蠲疾……长年之药,惟东夏焉……四海之中,孰不钦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的金石药物和草药就可以免除疾病,至于长生不老的丹药,更是只有中国的最灵,因而备受印度人的推崇。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急救回生丹处方朱砂4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粉甘草(细末)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功能主治解毒强心,辟秽和中。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证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痛,赤痢腹疼,急性淋证。用法用量分三次服,开水送下,每隔半小时服一次。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后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剂未全愈者,可继续再服一剂。备注原书谓:“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加服急救回阳汤。”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衷中参西》上册方名急救回生丹组成朱砂(顶高者)1钱5分,冰片3分,薄荷冰2分,粉甘草1钱(细末)。主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症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痛,赤痢腹疼,急性淋证。用法用量分作3次服,开水送下,约半小时服1次。若吐剧者,宜于甫吐后急服之;若于将吐时服之,恐药未暇展布即吐出。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1次即得汗者,后2次仍宜服之;若服完1剂未全愈者,可接续再服1剂。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急救回阳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体弱者及孕妇忌服。临床应用霍乱脱证:辽宁寇姓媪,年过六旬,孟秋下旬染霍乱,经医数人调治两日,病势垂危。其证从前吐泻交作,至此吐泻全无,奄奄一息,昏昏似睡,肢体甚凉,六脉全无,询之略能言语,唯觉心中发热难受。处方:镜面朱砂一钱半,粉甘草一钱(细面),冰片三分,薄荷冰二分,共研细末,分作三次服。病急者四十分钟服一次,病缓者一点钟服一次,开水送下、复诊:将药末分三次服完,心热与难受皆愈强半。各家论述朱砂能解心中窜入之毒,且又重坠,善止呕吐,俾服药后不致吐出;此方中冰片,宜用樟脑炼成者,因樟脑之性,原善振兴心脏,通活周身血脉,尤善消除毒菌,特其味稍劣,炼之为冰片,味较清馥,且经炼而其力又易上升至脑,以清脑中之毒也;薄荷冰善解虎列拉(即霍乱)之毒,且其味辛烈香窜,无窍不通,无微不
详见百科词条:急救回生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03:34 共91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关于练秋石丹的记载是怎样的?
本文2023-10-10 10:57: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