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哪半是阴,哪半是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太极图哪半是阴,哪半是阳?,第1张

您见过道教的“太极图”吗?那图徽俗称“阴阳鱼”,一边白,一边黑,象黑白两条鱼儿互相拥抱在一起。白的代表阳,黑的代表阴。白鱼的眼睛是黑的,黑鱼的眼睛是白的,代表阳中有一点阴,阴中有一点阳。道教徒把“阴阳鱼”画在屋墙上,旗帜上,甚至道袍上,就标示着他们对阴阳对立统一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信念,其实不仅仅只是道教一个群体的信念,而是整个中国人的信念。如果只是他们的信念的话,那他们就会显得很怪诞,不可理解。没有人能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被人们抛弃的。道教的这个图徽中国人都能理解,就说明在中国它是被广泛认同的东西。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人对世界的构成有着自己的看法。西方人有用水、火、无限、原子等种种事物来表示物质世界的构成,中国人则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 “气”有多种,但粗分起来只有两种,那就是阴气和阳气。它们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要素。在自然界,阴阳二气是既是对立的,又是等量的、相互交流的、浑然一体的。正是这种等量、交流、浑然一体才构成了事物关系的平衡、协调和统一。如果不平衡、不协调、不统一,就会发生变化。小变化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否则自然界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机。正是阴阳的矛盾冲突造成了世界的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但无论怎样变化,最终都必须达成和谐、协调和统一。否则就会发生变异,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啊找了好久才找到的 一、《太极图》古说 太极图,又称《先天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也是众说纷纭,争论最激烈的一张图。 虽然《周易·系辞传》中已明确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汉代以后所传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极图》,直到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太极图》,并有“先天”、“后天”之分。后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根据陈抟所传的《太极图》写了一篇《太极图说》,发挥了《周易》的观点,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思想。到了朱熹撰写《周易本义》,才正式将《太极图》附在《周易》前面。但也正为如此,朱熹受到了一些易学正统派的严厉的批评,指责他离经叛道。其实,朱熹是聪明的,他已经看出,离开了《太极图》,《周易》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占筮书册,根本够不上列群经之首。这其间,真正对《太极图》有精辟研究的首推理学家邵雍。据邵雍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文王所作。并指出“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朱熹则认为《太极图》源自汉朝炼丹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来的易学大家胡渭也说:“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由此看来,《太极图》的一个间接来源是道教,似乎是没有太多疑问的。但是,它的源头在哪里呢?它是否真象《周易》和道教所说的那样,是伏羲所作的呢? 二、《太极图》今说 美国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是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他在详细考察了中国上古文化后指出:“经过巫术进行天地人神的沟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而《太极图》显然具有浓厚的巫现文化特征。但是,能否进一步假设,《太极图》是中国上古巫现文化的总纲、源头?因为《太极图》所显示的阴阳、消长、动变、灵性信息等等特征,无一不是构成中国上古巫现文化的基本原理。而且《周易·系辞传》中反复申说“研几”、“见几”、“知几”、“知微”、“察来”,以通天人之际,尽宇宙之妙为总纲,似乎表现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萨满式”文化的特征。 现在,我们将《太极图》和巫现文化联系了起来,巫现文化在对待人和自然方面,有它自己独特的手段,那就是巫术。我们知道,大多数巫术是直接和特异功能连在一起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行之有效,甚至有巨大的神通力量,却无法纳入当代自然科学体系。这一特点和我们目前所掌握的飞碟现象基本一致。法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也注意到巫术问题。他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说:“如果我们想把巫术归结为技术和科学演进中的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话,我们就会失去理解巫术思想的一切可能”。他认为,我们应当把巫术和科学”比作获取知识的两种平行的方式”。那么,这个和科学平行的巫术,它的真正的渭头在哪儿呢? 1《太极图》和伏羲《周易·系辞传》中有一段话十分重要:“古者包羲氏(伏羲)之王在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时又指明,伏羲时代,还是“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时代。从考古学上看,这时期尚处于迫于自然力量,穷于应付的原始部落状态。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和技术手段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作如此玄奥的八卦太极图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传说中的伏羲其人吧。 伏羲,又写作伏牺、包羲、太昊、太等等。《帝王世纪》中说他是“大昊帝包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者,象日之明,是称为太昊。” 据今人考证,伏羲的“伏”为表音字,按上古音应当读为“溥”,“溥”就是伟大的意思。所以,伏羲也就是“伟大的羲”,而这位“伟大的羲”又正是先秦典籍中的东方之神(太阳神羲和);也就是说,伏羲实际上可能和太阳或者东方的某一星座有关。从史籍上看,伏羲又与龙有密切的关系。《左传》上说:“太昊氏以龙纪。”《拾遗记》也说:“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口。 《史记·封禅书记》记载:“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龙乃上去。”据此,台湾飞碟研究协会会长吕应钟先生提出了“龙就是飞碟”的看法。的确,龙(不是生物学上的恐龙)这种过去被视为神话传说的动物,现在似乎应当重新来看待。《说文解字》说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又解释“鳞”为“鱼甲”。现在来看,这种能暗能亮、能细能粗、能短能长而又披着硬甲的:“龙”,和我们观察到的雪茄型飞碟不觉相象,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古记载中,龙常常被提到,也不止一两条。而且差不多每一次出现都与当时的帝王有关。那么,以后为什么不常见了呢?想必与古籍中记载的顼“绝地天通”派重,黎把民和神分开有关了。 就目前所见,在7000多年前有仰韶文化的陶饰图案中就有人首蛇身的伏羲象。以后直到汉代,石棺上还有类似的伏羲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上古文化符号(包括巫现文化)大都是象征性的;列维一斯特劳斯称之为“紧邻着感性直观”。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所谓伏羲“蛇身人首”不过是一个象征性表述,它暗示着伏羲是一种半人半神的生命体,是直接和“龙”(或许就是飞碟)有关的生命体。何况,伏羲的出生也是很神秘。《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他的母亲“履大人迹于雷泽”而后生下了伏羲,而且“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如果伏羲就是“伟大的太阳神”,而他又是乘着“龙”(飞碟)来到地球上,在传授了一些天文地理知识以及一些神通(特异功能)后,由于上古民智未开,为了不使外星球高级文明失传,留下了一幅整合性的《太极图》让后人去破译。那么,今天我们看到《太极图》包罗万象的内容就没什么奇怪了。 2《太阳图》和天文学,由于《太极图》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再从天文学这一角度来作些探索。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阴阳学说则非《周易》和《太极图》莫属了。《淮南子·天文训》将阴阳原理对应日、月、星辰,认为阳气凝积则生火,火的精者为日:阴气凝积为水,而水的精者就是月;所以又称日为太阳。称月为太阴。至于星则是从日月溢出的气的结合物,它们由于禀受的阳精、阴精的分量不同而各异。以后,五星又配上王音、五色甚至五德,这就从天文发展到人事了。 这种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天文学理论和“天人相应 ”的理论体系,也就是《周易》所说的“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产物(可能是《太极图》以灵感信息方式传达出来的)。这是巫术方法的最重要的特征,它的整合性的类比思维方式与气功,特异功能完全一致,但与以后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却完全不同。 另外,就《太极图》本身来看,阴阳两仪记录着地球由于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之象和四时之序。此外,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自转的轨道平面之间的交角(黄赤交角)为23°26′21〃,而从《太极图》上看,阴阳两仪的S形螺旋体夹角,也正巧在23°左右。所以,李晶伟先生在《太极与八卦》一书中认为:“太极的具体模式就是地球。” 现在要问,在上古交通闭塞,工具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怎么会已达到把地球作为一个模式来画图型的程度呢?解答这个问题仍要回到伏羲。《古今图书集成》记载了一段资料:“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则之,以画八卦。”参考前述关于“龙”的假设,那么“龙马”也可能就是飞碟的象征表述。也就是说,一个与外星文明有联系的“伟大的羲”,凭借着“龙马”(飞碟)提供的数字密码和模型,才画出了八卦和《太极图》。 更有趣的是,在后世所传的一些修炼图谱中,《太极图》被转换成天文图,并将北斗星安放在中心。从这一图谱看,我们这个世界以北斗星为天心。北斗星每年十二个月指遍四方二十八宿,历全年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所以,一些修炼气功的人,在采时都必须遵照这一图示,面对北斗星所指的方向。这,是否从一种灵感信息上暗示着《太极图》的真正来源呢? 3《太极图》和中医学与天文学一样,《太极图》和中国古代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医古籍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由于《太极图》是:“近取诸身”,所以阴阳之道也涵盖了整个中医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基础。 《周易·说卦》传已经指出:“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为手,兑为口。”把人身器官与《太极图》上的八卦相对应。而《内经》则进一步把人的脏腑,血脉与日、月、山脉、河流、海洋通过类比连在一起,形成了“人身小天地”和“自然大天地”合一的“天人相应”说。在这方面,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图谱,是我们今天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由此可见,《太极图》以简驭繁,无论在天文上还是在人体内,都表现出知识的高度凝聚性

分是实呢太极图中,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左侧为少阳、太阳,右侧为少阴、太阴。实指的是有形的物质,虚指的是无形的能量。在太极图中,上部白色一半为实,黑色一半为虚;下部黑色一半为实,白色一半为虚。因为阳为实,阴为虚,所以太极图上方白色半圆属于实,下方黑色半圆属于实;中间的太极点既虚又实。

意思就是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天地人;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天地万物都背着阴而抱着阳,阴阳相交可以相合。

太极图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左白右黑,白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这是默认的。那么为什么是白为阳,黑为阴呢?这就要从阴阳的根本上来说了,阴阳最初的含义是就日光的向背而言的,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在此层面上不断引申,明暗、寒热、动静成了阴阳的标志性属性,凡是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上升的、向外的、兴奋的都属于阳;而黑暗的、寒冷的、静止的、下降的、向内的、低沉的都属于阴,故而黑色为阴,白为阳。

白中有黑点,代表阳中有阴,白色部分中的小黑圈则为阳中之阴,黑中有白点,代表阴中有阳,黑色部分中的小白圈则为阴中之阳。这里诠释了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阴阳的平衡与互藏。太极图中黑白对立,界限分明,却也黑白相融,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阴阳中复有阴阳。黑与白两个属性相反,在同一个圆中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处于一个大体均势的状态,达到协调平衡。两者相互依存,缺了哪一个都不是完整的圆,就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使役使于外,相互为用,不可分离。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寓涵于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此为阴阳互藏之道。万物万事,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太极图的线条流畅,柔和,不以横竖区分,黑白双方多了一份相贯性和相容性,少了一份绝对,这与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中正平和。在这么一个圆中,既取得了整体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又凸显了中国古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

黑白部分就像一条白鱼和一条黑鱼,两者首尾相连,追逐旋转,由强变弱,由弱变强,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如同阴阳,在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里,一方消减,一方增长,不断进行着。古代哲学家在观察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但仍然自动维持动态的平衡。四季寒暑的更替,气候的变迁,日月星辰的运行,人的生老病死,皆反映阴阳消长的过程。

一个圆、两条阴阳鱼就是太极图的全部内容,简单明了而自然。太极的圆既是对茫茫宇宙的归纳与概括,也是万物的变化周流不息、无始无终的体现。圆能包容万物,阴阳两鱼相生相克,互抱互回,你消我长,运行流转,生生不息,保持着太极整体和谐地运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日升月落,周而复始,似闭合的圆无始无终。

" 太极 "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即大、初始、无上;极,指尽头、顶端、最终点。正所谓物极易生变,当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寒极不生寒而生暑,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其中寓示着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由小到大,由盛转衰的,阴阳消长是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是质变,是消长的结果。

太极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为变化之源,演化万物。阴阳是古代哲学家们对万事万物存在的相互关联又对立关系的认知,在太极的主宰下运动、变化、发展着。

太极图哪半是阴,哪半是阳?

您见过道教的“太极图”吗?那图徽俗称“阴阳鱼”,一边白,一边黑,象黑白两条鱼儿互相拥抱在一起。白的代表阳,黑的代表阴。白鱼的眼睛是...
点击下载
上一篇:择日秘诀下一篇:实用网app是真的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