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恨无人作郑笺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独恨无人作郑笺什么意思,第1张

郑笺的解释

(1) 汉 郑玄 所作 《〈毛诗传〉笺》 的简称。 郑玄 兼通经今 古文 学,他以 《毛传》 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加以疏解。他作 《毛诗笺》 ,谦敬 不敢 言注,但云表明古人之意或断以己意,使可 识别 ,故曰笺。书出后, 《毛诗》 日盛,三家诗渐废。 宋 梅尧臣 《代书寄 欧阳 永叔》 诗:“问 《传》 轻 何 学,言 《诗》 诋 郑 笺。” (2)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金 元好问 《论诗绝句》 之 十二 :“诗家总爱 西昆 好,独恨无人作 郑 笺。” 郁达夫 《和刘大杰<秋兴>》 :“满城风雨重阳近,欲替 潘 诗作 郑 笺。”

词语分解

郑的解释 郑 (郑) è 中国 周代 诸侯 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 郑人买履 (讽喻那些只 相信 教条,不顾 客观 实际 的人)。 姓。 部首 :阝; 笺的解释 笺 (笺) ā 注释:笺注。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 书信:笺札。笺牍。华笺。 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部首:竹; 笔顺

笺注的拼音

[jiān zhù]

解释:古籍的注解

详细解释:

指注释文义, 唐 韩愈 《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宋 苏辙 《初发嘉州》诗:“云有古 郭生 ,此地苦笺注。”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综其体制,约为四类:纪述之文也,笺注之文也,议论之文也,比赋之文也。”

笺注造句

1、汉代经学家则为其注入伦理道德内涵,主要体现于经书笺注及用以干预现实政治伦理。

2、清徐树b、徐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两人分担了笺、注的工作,成书《李义山文集笺注》,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注本。

3、徐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两人分担了笺、注的工作,成书《李义山文集笺注》,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注本。

4、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笺注,丁福保注。

5、50年代初,《瞿秋白文集》、十卷本《鲁迅全集》中的注释,便多有笺注的问题了。

6、古圣人言,其旨微密;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闻先生讲论,如客得归。

7、对于圣人之言决不敢越雷半步,这种笺注之学虽存朴实严谨之风,却有机械、支离、牵强的特点。

8、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袭并整理,孔颖达笺注群经,为当时经学南北融合作出贡献。

9、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妄行笺注,乖讹万状。

意思是笺注,是对其它书籍作注解。

笺注一般是建立在对前人研究基础的深入了解之上,注释中常提到前人的意见,对其进行补充订正,分辨剖析,而且比较侧重对原文中典故、词语出处的考证。

《世说新语笺疏》内容极为广泛,但重点不在训解文字,而主要注重考案史实。对世说原作和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一一寻检史籍,考核异同;对原书不备的,略为增补,以广异闻;对事乖情理的,则有所评论,以明是非。

扩展资料:

古籍注解辨别

古籍的注解有很多种,名称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其大致区分如下:

1、注

对古籍经典、原典的直接注释;如《水经注》,是在《水经》的基础上直接作注;

2、疏

某部书古人已经有了注释,但注释中也有些不好理解的需要解释,这种“对前人注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侧重于疏通文意,阐明经典;如《庄子义疏》,是对《庄子》的文意疏通和展示。

3、集注或集解

把历代不同注释者的注释集合和到一起,成为“集注”或“集解”;如《论语集注》,则是把不同时代的学者对论语的注解集中到一起。

4、笺

对前人文意或注解补充、订正。

-笺注

注疏是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对于文章或书籍正文做解释的文字称为注,或注解、注释,对某些典籍、古文献做注始于汉代。

词目:注疏

拼音:zhùshū

例如:《论语注疏》,又称《论语正义》,又称《论语注疏解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二十卷。《论语注疏》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吸收了北宋以前人的注释,保存了不少古注。

按照训诂学的传统,古人注疏向来遵循“注不离经,疏不破注”的原则,人们对“增字解经”向来是非常忌讳的。这一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臆说与生造,但另一方面也有辞费啰唆,甚至知错不改的时候。

扩展资料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1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2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3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先秦是我国学术昌盛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流传下来大批典籍、文献,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史料的缺遗和分散,汉代人已很难读懂,从而一些学者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

注解又有传、笺、章句等名称。传,有转授、相承师说的意思,一般指阐明经义;笺,是说明作者的用心,或断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节句逗;它们是各有不同角度的。

及至唐代,许多汉人的注解也已不易理解。于是产生了新的注解形式,即注解者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的注解,也就是总的加以疏通,这种注解称为“疏”,也称“正义”,如《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等。

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别印行的,后来则合为一本书,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后疏,合称注疏。 

汉代学者主要是注解经书,后世历代学者对许多重要古籍均从事了注解工作,注解的内容、范围、体例也日益扩展和完善,如所注的范围有词语的音义,来源;引文、典故的出处;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实的考证;以及划分段落,串讲大意等等。注解的方式又有夹注、脚注、篇末注等等。

出处元•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二)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郑笺:东汉郑玄《郑氏笺注》,此处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分析这首诗评论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除了一些针砭现实的政治诗,其咏物抒情诗(包括爱情诗)往往情调幽美,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以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表现出朦胧多义的特点。

一般诗人都喜爱李商隐西昆体的诗,风格美好,只可惜却没有人为他的作品像郑玄注古书那样作出完美注解。西昆:后人称李商隐的诗体为“西昆体”。汉朝郑玄为古书所作笺注极受后人重视。李商隐的诗大多晦涩难解,却没有人为他作详备的注释。元好问为此不胜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他引用《锦瑟》中的诗句,正是因为《锦瑟》一诗词义隐晦,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都难以服众。“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两句诗,常被后人引用来形容李商隐诗的晦涩难懂。在这首诗中,元好问表达了对李商隐诗歌含情深邈的向往,同时也对难以索解表示了遗憾和讽刺性的批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